- 年份
- 2024(8552)
- 2023(12411)
- 2022(11116)
- 2021(10497)
- 2020(8854)
- 2019(20431)
- 2018(20332)
- 2017(39239)
- 2016(21690)
- 2015(24215)
- 2014(24274)
- 2013(23928)
- 2012(21856)
- 2011(19491)
- 2010(19484)
- 2009(17702)
- 2008(16970)
- 2007(14473)
- 2006(12539)
- 2005(10579)
- 学科
- 济(88628)
- 经济(88551)
- 管理(58370)
- 业(52996)
- 企(43852)
- 企业(43852)
- 方法(43153)
- 数学(37513)
- 数学方法(36918)
- 地方(22361)
- 农(22163)
- 学(20491)
- 中国(19906)
- 业经(18402)
- 财(18066)
- 农业(15302)
- 理论(15161)
- 环境(14097)
- 和(13884)
- 贸(13191)
- 贸易(13184)
- 易(12690)
- 技术(12509)
- 制(12003)
- 地方经济(11858)
- 划(11529)
- 务(11527)
- 财务(11460)
- 财务管理(11443)
- 企业财务(10673)
- 机构
- 学院(299899)
- 大学(299178)
- 管理(119788)
- 济(109310)
- 经济(106706)
- 理学(104766)
- 理学院(103511)
- 管理学(101212)
- 管理学院(100692)
- 研究(98190)
- 中国(70721)
- 科学(66337)
- 京(63857)
- 农(49896)
- 所(49657)
- 业大(48043)
- 财(47730)
- 研究所(45901)
- 中心(44458)
- 江(43348)
- 范(42215)
- 师范(41833)
- 北京(40164)
- 农业(39340)
- 财经(39209)
- 院(36196)
- 经(35541)
- 州(35453)
- 师范大学(33857)
- 技术(32209)
- 基金
- 项目(215280)
- 科学(168205)
- 基金(154558)
- 研究(153806)
- 家(135832)
- 国家(134740)
- 科学基金(115251)
- 社会(94272)
- 社会科(89167)
- 社会科学(89142)
- 省(86075)
- 基金项目(83412)
- 自然(77793)
- 自然科(75905)
- 自然科学(75891)
- 自然科学基金(74420)
- 划(72320)
- 教育(70708)
- 资助(64326)
- 编号(63193)
- 成果(49695)
- 重点(48323)
- 发(46307)
- 部(45781)
- 创(44241)
- 课题(43511)
- 科研(41472)
- 创新(41223)
- 计划(39954)
- 大学(39411)
- 期刊
- 济(115730)
- 经济(115730)
- 研究(80616)
- 中国(51622)
- 学报(50666)
- 科学(46213)
- 农(44353)
- 管理(40934)
- 大学(37377)
- 学学(35209)
- 财(34023)
- 教育(33259)
- 农业(31646)
- 技术(26246)
- 业经(19947)
- 融(19580)
- 金融(19580)
- 经济研究(17415)
- 图书(17357)
- 财经(17239)
- 资源(16546)
- 业(16429)
- 科技(15760)
- 问题(15302)
- 经(14514)
- 版(14355)
- 理论(14154)
- 统计(14147)
- 技术经济(14114)
- 实践(13333)
共检索到418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平华 濮励杰 王金磊 王宇飞 潘少明
太湖流域上游土壤侵蚀量对于研究太湖流域营养盐输入和水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137Cs示踪分析法对太湖流域上游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的137Cs基准值为2148.8±120.7Bq/m2;对于非耕作土壤,137Cs在土壤剖面中呈指数型分布,分布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对于耕作土壤,则在耕作层内呈均一分布,耕作层以下则急剧下降,分布深度达30cm。典型断面研究表明:耕地侵蚀强于非耕地;坡面上部侵蚀强于下部;坡度(0°~20°)与土壤侵蚀强度呈对数正相关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兴修 杨桂山
利用1985、1995和2000年的TM数据及水质资料,运用GIS和水质指数法研究西苕溪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水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流域内耕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扩大,林地前期减少后期缓慢增加;林地和耕地是流域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二者面积之和占流域面积的比例在三个时段均在92%以上;空间集中性及斑块碎化是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表现,建设用地斑块数量增多且斑块面积明显增大,耕地面积减少但斑块数量增多。研究时段内流域水质在时间上呈逐步恶化趋势,在空间上则表现为自上游至下游逐渐下降,其中,1996~2000年,研究河段内水质指数下降幅度达30%左右;只治理点污染源仅使水质指数增加6.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莹 尹义星 陈爽
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5和2002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结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和CLUE-S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20年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上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揭示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按照1985~2002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林地面积减小,研究区未来景观格局指数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景观尺度上,斑块数量、边缘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维数等指标都呈增加趋势,而斑块平均面积减小,表现出景观结构破碎化、斑块形状复杂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万荣荣 杨桂山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影响流域水文过程的重要因素。基于太湖流域在全国的重要性及太湖流域LUCC洪水效应研究的迫切性,选择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HEC-HMS模拟5种土地利用/覆被情景下的2次典型洪水过程(5年一遇的台风型洪涝和5年一遇的梅雨型洪涝),定量区分单一土地利用/覆被对洪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于同场降雨,5种土地利用/覆被情景下的洪峰流量大小顺序为:林地<疏林灌丛<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峰现时间先后依次是建设用地、耕地、草地、疏林灌丛、林地。同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洪峰的影响程度,5年一遇的台风型洪水比5年一遇的梅雨型洪水反应剧烈。对洪峰流量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恒鹏 王旭强 杨桂山 金洋
STREAM模型是基于单元格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利用易于获取的地理信息,揭示气候变化及下垫面改变对水循环的复杂影响。选择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采用1979~1999年的26个降水站实测序列和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流域分析方法与空间插值技术建立300 m的流域格网信息,并通过BLAISE脚本语言实现STREAM模型与GIS的集成,应用1979~1999年水文站实测序列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月径流量和年径流量模拟与实测值吻合良好,1980~1988年模型率定期,月径流量的确定性系数为0.78,年径流量的确定性系数为0.86,各年平均相对误差仅为6%;1989~1999...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兰影 庞博 徐宗学 赵捷
敏感性分析是增强水文模型率定的针对性、提高率定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太湖流域西苕溪为例,探究分布式水文模型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的参数敏感性及参数间的交互作用。为使本研究更具推广性,选取了关注高流量过程和关注整个流量过程线的两类目标函数。结果表明,可变下渗率曲线形状参数B、最大基流容量Dmax和最上层土壤层厚度d1对高流量过程较为敏感;当关注整个流量过程线时,除以上3个参数外,非线性基流开始时占最大基流的比例Ds也较为敏感。在参数的交互作用方面,当关注高流量过程时,参数d1与参数B的交互作用最为敏感;当注重整个流量过程时,参数d1与所有其它参数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樊哲文 黄灵光 钱海燕 方豫
随着鄱阳湖流域开发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类型势必发生转移,从而对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能反映鄱阳湖流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采用3S技术手段,获取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与土壤侵蚀数据,引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对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效应空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年~2000年间,影响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土地类型主要集中在农田、林地和草地,而水域、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地三种土地类型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总体变化不大;②加重土壤侵蚀强度的主要是林地转化为农田、林地转化为草地、草地转化为农田;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桢华 刘健 余坤勇 赖玫妃 吕恒斌
以富屯溪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流域的高程、坡度、基础设施缓冲区、居民点缓冲区等水土侵蚀影响因子的数字格式,分别与流域土壤侵蚀图进行叠加分析,比较各侵蚀因子对侵蚀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高程和坡度与土壤侵蚀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距离居民点1000 m及距离基础设施500m之内.
关键词:
GIS 富屯溪流域 土壤侵蚀 叠加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星 李占斌 李鹏 高海东
为揭示陕西省丹汉江流域典型县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对石泉县和商南县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和DEM图的叠加,得到土壤侵蚀强度在坡度、坡向、高程、起伏度等地貌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土流失程度较高,土壤侵蚀强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不同坡度、高程、起伏度下的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均呈现单峰分布,平地的水土流失面积接近0,不同坡向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最大值随着坡度升高而增大,但却随着高程的升高而减小。各土壤侵蚀强度的起伏度分布特征均很相似。此结论可为陕西省丹汉江流域中游地区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朋柱 姜彤 曹文清 章婴瑛 黄义德 龚丁
为了定量研究大湖地区上游的西苕溪流域洪水发生机制和动态规律,本项目研制了中小尺度的综合水文模型。该模型设置了较多的参数,每个参数经过大量实测数据的严格率定,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经过实测数据的检验,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该模型已经被用于地方水利工程规划及洪水危险性评价(RiskAssessment)研究中。
关键词:
太湖地区 西苕溪流域 水文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景玉 张楠 王荣彬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是国土资源动态变化模拟、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评价、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措施的重要技术手段,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河流域尤其是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始终是土壤侵蚀和黄河泥沙研究的热门问题,近年来,结合“数字黄河”、“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广大地理学、水土保持、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科技工作者,围绕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产沙问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配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以及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从经验模型到理论模型,不仅提出和开发了许多具有十分重要实用价值的土壤侵蚀产沙模型,而且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模型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从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的自主开发和现有模型的应用两个方面、经验统计模型与物理模型两个领域简要回顾了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学者在黄河流域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方面主要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在该地区进行土壤侵蚀模型方面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作者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黄河 产沙 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毕华兴 朱金兆 吴斌
国外土壤侵蚀与流域产沙模型研究综述毕华兴,朱金兆,吴斌(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处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合作处100083)土壤侵蚀是自然景观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1],但是,仅仅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区,土壤侵蚀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开 杨培岭 田英杰 任树梅 赵焕勋
土壤侵蚀产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其物理机理十分复杂,往往难以用数学方式来描述.该文针对区域土壤侵蚀机理不甚清晰、基础资料收集困难等问题,探索性地在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报中引入支持向量机理论与方法,并以皇甫川强烈侵蚀区小流域为例构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预报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研究表明,该方法的模拟和预测精度都明显高于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依据多年的反映区域侵蚀产沙演进规律的侵蚀产沙监测资料,建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是对流域侵蚀产沙复杂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支持向量机 小流域 预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爱军 赵春华 张学兵 杨开望 史志华 王天巍 蔡崇法
以三峡地区的乐天溪流域为例,利用多时相LandsatTM/ETM影像、文献和野外调查资料研究了替代能源对流域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的影响。通过几年替代能源措施实施,乐天溪流域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80.6%增加到2002年的83.2%;不仅林草覆盖率增长,而且质量也有较大提高,覆盖度较高的林地和灌丛面积增幅达18.1%和9.1%,相反疏林面积减少37.9%。强度、中度和轻度侵蚀面积分别减少了4.6km2、26.4km2和11.5km2;流域的土壤侵蚀总量由507259t减至371592t,减少26.8%;流域的平均侵蚀模数由1241t/km2减至909t/km2。
关键词:
替代能源 土地覆盖 土壤侵蚀 遥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明勇 谭淑端 张全发
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实地调查、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DEM计算、遥感解译等,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区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确定了计算USLE因子指标的方法。在ArcGIS支持下,模拟了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将模拟结果分为微度、低度、中度、强度、剧烈侵蚀5级,建立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及坡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土壤侵蚀量24.14t/hm2,远超该地区容许土壤流失量5t/(hm2·a)。96%的侵蚀区及95%的土壤侵蚀总量位于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小流域 USLE 丹江口水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