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9)
- 2023(9043)
- 2022(8157)
- 2021(7827)
- 2020(6560)
- 2019(15318)
- 2018(15447)
- 2017(29698)
- 2016(16290)
- 2015(18400)
- 2014(18390)
- 2013(18084)
- 2012(16477)
- 2011(14677)
- 2010(14441)
- 2009(12948)
- 2008(12548)
- 2007(10725)
- 2006(9113)
- 2005(7711)
- 学科
- 济(61015)
- 经济(60951)
- 管理(46185)
- 业(43047)
- 企(36660)
- 企业(36660)
- 方法(31419)
- 数学(27170)
- 数学方法(26768)
- 学(15381)
- 农(15344)
- 财(14569)
- 中国(14470)
- 业经(13465)
- 地方(12216)
- 理论(11622)
- 和(10672)
- 农业(10345)
- 贸(10293)
- 贸易(10289)
- 技术(10165)
- 易(9967)
- 环境(9916)
- 务(9907)
- 财务(9845)
- 财务管理(9828)
- 制(9427)
- 企业财务(9263)
- 教育(8925)
- 划(8834)
- 机构
- 大学(226352)
- 学院(225034)
- 管理(93235)
- 济(81867)
- 理学(81783)
- 理学院(80879)
- 经济(79868)
- 管理学(79301)
- 管理学院(78910)
- 研究(72233)
- 中国(51667)
- 京(48755)
- 科学(48412)
- 农(36369)
- 业大(36305)
- 所(36276)
- 财(35951)
- 研究所(33559)
- 中心(32645)
- 江(30958)
- 北京(30798)
- 范(29718)
- 财经(29686)
- 师范(29405)
- 农业(28723)
- 经(26971)
- 院(26709)
- 州(25982)
- 技术(25181)
- 师范大学(23823)
- 基金
- 项目(161802)
- 科学(125806)
- 研究(117207)
- 基金(115892)
- 家(101228)
- 国家(100391)
- 科学基金(86121)
- 社会(70305)
- 社会科(66526)
- 社会科学(66507)
- 省(64004)
- 基金项目(62617)
- 自然(58286)
- 自然科(56885)
- 自然科学(56871)
- 自然科学基金(55809)
- 划(53895)
- 教育(53690)
- 编号(48664)
- 资助(48180)
- 成果(38814)
- 重点(35744)
- 部(34743)
- 发(33663)
- 创(33576)
- 课题(32990)
- 科研(31327)
- 创新(31222)
- 项目编号(30322)
- 大学(30159)
共检索到310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宇 赵洪源 陆兆新
surfactin具有强有力的表面活性、广谱抗菌性,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归纳分析了surfactin的产生菌株和生物合成基因簇,以及包括前体供应、转录驱动和调控、外排和抗性3个单元的surfactin合成调控网络,综述了其启动子改造、增强分泌外排、修饰调控转录基因等生产和分子改造手段的研究进展,并对surfactin在农业生产及食品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星华 李哲
本文详细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与经济特性,提出三点建议:大力加强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建立国家级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基地;我国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维;在生物安全、伦理、知识产权等方面建立必要的法规和制度。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进展 前景 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应武 娄恺 李春
ε-聚赖氨酸(ε-PL)是由赖氨酸的α-氨基与ε-羧基通过肽键结合成的同型聚合物,在高温与酸碱环境中很稳定,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已经进入工业化发酵生产阶段。ε-PL产生菌通常在细胞膜上具有ε-PL降解酶,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但ε-PL的微生物合成机理尚不清楚。本文从ε-PL的理化性质、抑菌活性、菌株分离筛选、生物合成与分子遗传学、发酵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ε-PL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动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静 师亮 任昂 刘锐 赵明文
灵芝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食药用真菌,灵芝三萜是灵芝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也是衡量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虽然灵芝三萜的主要合成途径已清晰,但是其分子调控机制并不清晰。基于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的发展和遗传研究手段的进步,本文综述了灵芝三萜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基因、信号分子(如活性氧、一氧化氮、钙离子等)和环境因子(如高温、营养、化学物质等)对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的重要作用,表明灵芝三萜的生物合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调控的,为高品质灵芝栽培提供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对提高我国食药真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灵芝 灵芝三萜 信号分子 基因 环境因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娇娇 吕旭琴 魏凌峰 蔡杰 程水源
纳米硒具有易吸收、低毒性、生物活性高等特点,在农业、医疗、生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纳米硒不稳定、易聚集、难以回收利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探索制备新型纳米硒材料,并深入了解可能的有助于开发新型高效的纳米硒的调控方法。本文主要总结了纳米硒活性调控方法,介绍了近年来纳米硒在生物传感、成像、抗菌、抗病毒、癌症治疗、抗氧化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纳米硒材料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旨在为纳米硒在营养和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硒 纳米硒 合成调控 生物医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依 赵毅雯 贾田丽 陈守文
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在食品、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法生产GABA因其温和、可持续发展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为了得到环保、便捷且效率更高的GABA生产方式,以满足食品、制药和畜牧领域对添加剂的严格要求,本文系统介绍了GABA的生产方法、生物体中的合成途径及微生物法生产GABA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全细胞催化法和微生物从头合成GABA的生产水平。研究者们致力于筛选和优化具有高催化效率和稳定性的酶并通过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精细调控,以提高GABA的合成效率,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酶和菌株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并探索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光艳 柏峰 刘伟 秘彩莉
木质素是维管植物次生细胞壁的重要组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木质素分子与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分子相互交联,增加了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机械强度,其疏水性使植物细胞不易透水,利于水分及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木质素与纤维素共同形成的天然物理屏障能有效阻止各种病原菌的入侵,增强了植物对各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防御能力。然而木质素的存在也给人类的生产实践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造纸业中,由于必须使用大量化学药品去除木质素,加大了造纸成本,严重污染了环境;饲草中的高木质素含量则影响牲畜的消化吸收,降低了饲草的营养价值;过高的木质素含量也影响了人类对生物质能源的发酵利用。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改...
关键词:
木质素 生物合成 转录因子 调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彬 邓小敏
番茄红素作为一种高价值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清除人体自由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目前番茄红素主要来源于天然番茄提取,产能不足导致其市场应用受限。而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为番茄红素的工业生产带来了曙光。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和生产方法,重点分析了当前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番茄红素的代谢工程改造策略、发酵和提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番茄红素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对未来生物技术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方向及存在问题提出展望,旨在为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超超 祝彪 杨静 朱祝军
硫苷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中一类富含氮硫的次生代谢物,硫苷合成途径,特别是硫与硫苷合成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从硫苷核心结构形成过程中还原硫供体来源、活化硫酸盐来源以及半胱氨酸(Cys)、谷胱甘肽(GSH)和高能硫供体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等初生硫代谢产物与硫苷合成间的关系等方面对硫苷合成过程中硫来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GSH等初生硫代谢调控因子、氮硫等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以及葡萄糖等信号分子对硫苷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期为硫苷的生物合成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珅 林爱真 杨媛 沈亚芳 饶盈 羊健 刘云辉 王洋 周伟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由于丹参药用原材料需求量大,其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丹参酮为丹参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如何利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创新以提高丹参药材的品质是当下研究的热点。论文围绕丹参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和转录调控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诱导子促进丹参酮代谢合成的分子机制等方面最新研究展开综述;同时总结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研究对研究前景进行分析后指出:为了从分子水平上全面阐明丹参酮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后续研究应首先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晓晓 刘越 孙洪波 张琳霞 李华 马徐 唐丽
酮是一种特殊的黄酮类化合物,也是藏药中含量最高、生物活性较强、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丰富的一类有效成分。目前认为,3-羟基苯甲酸辅酶A连接酶、二苯甲酮合成酶和酮合成酶是酮生物合成路径中的关键酶。文章对酮的结构类型、功能及其在植物中的分布,以及酮的生物合成路径与关键酶进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世龙 陈应泉 杨海平
天然气在我国未来的能源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生物质为原料,将合成气通过甲烷化反应转化为天然气是将生物质能源转化为富氢、低碳能源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生物质合成气甲烷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CO和CO_2甲烷化催化剂不同的活性组分(Ni,Co,Ru等)对甲烷化反应催化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结构的催化剂载体(Al_2O_3,ZrO2,TiO_2,SiO_2等)对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程度和粒径大小的影响;分析了添加不同类型的助剂(MgO,La_2O_3,CeO_2等)以及不同的制备方法(浸渍法,共沉淀法,
关键词:
生物质 合成气 甲烷化 催化剂 研究进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树林 陆兆新 郝天怡 吕凤霞 别小妹
本文研究了单独添加以及组合添加氨基酸和碳架物质对surfactin生物合成的影响。氨基酸筛选试验表明,赖氨酸和甘氨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surfactin产量。添加一定浓度的赖氨酸和亮氨酸时,surfactin的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9.20%和23.58%。进一步采用空间填充试验设计研究了氨基酸协同作用对surfactin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添加试验各氨基酸之间无交互作用,而且对surfactin生物合成未表现出比单独添加更高的增强作用,因此推测其surfactin生物合成存在严密的特异性限速机制。对碳架物质的筛选试验发现,添加三羧酸循环(TCA循环)相关碳架柠檬酸钠、琥珀酸钠和草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涛 高丽萍
类黄酮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儿茶素是主要的类黄酮化合物之一,其含量占茶树鲜叶干重的12%~25%。作为茶叶的主要风味物质,儿茶素还具有抗氧化、抗诱变与防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紫外线辐射等功能。本文从类黄酮及茶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组织化学定位、合成调控措施等方面,综述有关茶树儿茶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代谢工程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类黄酮 茶 儿茶素 生物合成途径 调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明兵 汤定钦
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和技术的进步,赤霉素(GA)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高等植物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前体的形成及各种赤霉素的衍变途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GA生物合成过程中古巴焦磷酸合酶、内根 贝壳杉合成酶、内根 贝壳杉烯氧化酶、GA20 氧化酶、GA3β 羟化酶等关键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对目前GA20 氧化酶、GA3β 羟化酶在赤霉素生物合成中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图1参2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