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6)
- 2023(9855)
- 2022(8876)
- 2021(8412)
- 2020(7069)
- 2019(16455)
- 2018(16437)
- 2017(31426)
- 2016(17117)
- 2015(19521)
- 2014(19270)
- 2013(18879)
- 2012(17316)
- 2011(15449)
- 2010(15238)
- 2009(13621)
- 2008(13058)
- 2007(11099)
- 2006(9572)
- 2005(8107)
- 学科
- 济(63074)
- 经济(62994)
- 管理(46355)
- 业(45295)
- 企(38093)
- 企业(38093)
- 方法(30757)
- 数学(26458)
- 数学方法(26160)
- 学(17136)
- 农(17022)
- 中国(16003)
- 财(14938)
- 业经(13981)
- 地方(12715)
- 农业(11393)
- 理论(11190)
- 贸(11109)
- 贸易(11103)
- 和(11053)
- 易(10779)
- 技术(10600)
- 环境(10160)
- 制(9934)
- 务(9612)
- 财务(9554)
- 财务管理(9535)
- 教育(9300)
- 划(9154)
- 企业财务(9033)
- 机构
- 大学(240717)
- 学院(237324)
- 管理(96001)
- 济(87327)
- 经济(85322)
- 理学(84159)
- 理学院(83175)
- 管理学(81685)
- 管理学院(81279)
- 研究(80587)
- 中国(56275)
- 科学(54584)
- 京(51525)
- 农(43430)
- 所(41241)
- 业大(40357)
- 研究所(38357)
- 财(38090)
- 中心(35949)
- 农业(34602)
- 江(32842)
- 北京(32273)
- 范(31629)
- 财经(31450)
- 师范(31197)
- 院(29325)
- 经(28702)
- 技术(26995)
- 州(26904)
- 师范大学(25405)
- 基金
- 项目(173315)
- 科学(135167)
- 基金(125556)
- 研究(123354)
- 家(111620)
- 国家(110396)
- 科学基金(93626)
- 社会(74563)
- 社会科(70489)
- 社会科学(70467)
- 省(68344)
- 基金项目(67868)
- 自然(63860)
- 自然科(62327)
- 自然科学(62310)
- 自然科学基金(61172)
- 划(58199)
- 教育(56008)
- 资助(51079)
- 编号(50006)
- 成果(40257)
- 重点(38626)
- 部(37246)
- 发(36449)
- 创(36361)
- 课题(34210)
- 科研(33894)
- 创新(33855)
- 计划(33258)
- 大学(32107)
共检索到330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钟伯雄 危浩 庄兰芳
综述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表达外源蛋白的3个关键环节:(1)外源目的基因高效插入家蚕基因组;(2)转基因家蚕的高效、快捷的检测;(3)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目的蛋白的高效表达和纯化。同时介绍了有关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表达外源蛋白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利用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表达外源蛋白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尤征英 危浩 阮系真 叶露鹏 王少华 周继勇 钟伯雄
【目的】采用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这一蛋白高效表达系统,尝试建立一种高效、低廉、稳定生产狂犬病病毒核蛋白(RVNP)的技术体系,为生产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获得RVNP序列,采用家蚕丝胶蛋白基因(Ser1)启动子为特异性启动子,将RVNP构建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筛选标记基因的piggyBac转座子表达载体(pBA3EGFP)中,并采用显微注射转基因家蚕技术构建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结果】G1代通过EGFP标记的筛选获得转基因家蚕阳性蛾区26个,蛾圈阳性率为59.09%。PCR实验证实RVNP已经整合到家蚕基因组中,Western blot分析表明RV...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舒建洪 刘津 胡先春 杨瑞锋 张涌
针对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生产重组蛋白,具有生产效率高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综述了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时表达载体构建和基因转移两个关键环节的研究现状,并就基因打靶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结合探讨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莹莹 郭学双 周阳 曹广力 贡成良 薛仁宇
为了探讨piggyBac转座子在鲤科鱼类及鳅科鱼类转基因中的适用性,实验通过将PAβ启动子控制的DsRed表达元件插入pigA3GFP中,构建转基因载体pigA3GFP-AβDsRed。用该载体对草鱼肾脏(CIK)细胞转染,结果显示,通过piggyBac转座子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CIK细胞的基因组中,来源于家蚕的A3启动子和来源于巨细胞病毒的CMV启动子在CIK细胞均具有活性。将转基因载体pigA3GFP、pigA3GFP-AβDsRed分别与辅助质粒helper-pigA3混合后以精子介导法导入金鱼和泥鳅的受精卵后,经荧光观察、PCR鉴定、Dot blotting鉴定,证实获得了转基因金鱼和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婷婷 辛颖 张志强 任充华 杨涵江 王令 张智英
【目的】构建在小鼠水平上实现多个目的基因的表达以及标记基因安全删除的转基因载体。【方法】以载体为模板,分别扩增SV40P neo、IRES、tk-PloyA,通过overlap PCR连接,并在两端添加方向相同的LoxP序列,构建转基因基本载体PB-NIT;然后通过overlap PCR扩增获得Tet-CMV-SV40 T-T2A-p 53-PolyA基因表达盒,将其插入PB-NIT中,构建载体PB-NIT-STP;最后将转录因子激活域rtTA通过同尾酶连接插入PB-NIT-STP,构建载体PB-rtTA-NIT-STP。【结果】经酶切和测序等鉴定,以上载体均正确;经转座活性鉴定,共转染转座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闫学春 钟莎莎 徐鹏 邹曙明 孙效文
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t)蛋白具有拮抗TGF-β超家族许多成员的功能,通过直接的蛋白结合可抑制肌肉抑制素(myostatin)的活性,从而恢复肌肉的生长,表现出增肌效应。参照鲤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的拼接结果,筛选出鲤卵泡抑素Fst1基因的编码框(ORF)序列(全长1 260 bp,编码320个氨基酸),构建了包含金鱼Tgf2转座子左臂(220 bp)、右臂(185 bp)、斑马鱼Mylz2启动子和鲤Fst1基因ORF的供体质粒pTgf2-Mylz2-ccfst1。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并在体外合成的Tgf2转座酶5'加帽mRNA的介导下,获得了一批转鲤Fst1基因的转基因鲤。经PC...
关键词:
Tgf2转座子 Fst1 鲤 转基因效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宁 昝林森 成功 付常振 李耀坤
【目的】构建以piggyBac(PB)转座子为载体元件,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Neomycin(NEO)为抗性基因,alpha-肌动蛋白(α-actin)为启动子的A-FABP基因特异性表达载体pPB-AFABP,并验证其转座活性。【方法】通过PCR方法合成PB转座子骨架序列、NEO-EGFP、α-actin启动子以及A-FABP基因序列,并将各个序列连接构建成转基因载体pPB-AFABP;用脂质体法将供体质粒pPB-AFABP和辅助质粒pCAG-PBase组成的PB二元系统及质粒pPB-AFABP分别转染牛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得到转基因细胞。【结果】经过酶切和测序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文静 马浩然 李加纳 张洪博
随着植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迅速发展,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已经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大量有表型的突变体是进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基础。Ac/Ds转座子激活标签技术(Ac/Ds transposonactivation tagging system)的产生使Ac/Ds转座子标签技术具有了产生显性突变的功能,并可避免在突变体库创建过程中进行大量繁重的人工转基因操作,是比较理想的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工具。本文将对Ac/Ds转座子激活标签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利用不同激活标签创建植物突变体库的研究进行介绍,并对近二十几年来报道的相关应用研究展开论述,以期对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丁平 方堃 杨明明 屈雷 陈玉林
【目的】构建piggyBac(PB)转座子表达载体系统,研究PB转座子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方法】构建pB-CMV-EGFP-Neo转座载体和pcDNA-Trans辅助载体,利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共转染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转基因细胞系。提取转基因细胞基因组DNA,利用反向PCR检测piggyBac转座子整合位点。【结果】构建了转座系统并成功介导外源基因在绒山羊成纤维细胞染色体中整合,获得了转基因细胞系;反向PCR检测显示在绒山羊基因组中有21个PB转座子整合位点;整合位点TTAA毗邻一侧的5个碱基组成中,PB转座子3′倾向于插入到富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北忠
传统方法生产丹贝 (大豆发酵食品 )都以静态方式进行固态发酵 ,发酵过程中热质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 ,会产生温度梯度 ,且气体组分不均匀 ,从而导致发酵产品质量不稳定。滚筒式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可以促进热质传递 ,使物料均匀发酵 ,且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笔者参予设计制造了 4 50 L的滚筒式生物反应器 ,并利用其进行了固态发酵生产丹贝的应用研究。以 2株根霉为发酵剂 ,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固态发酵的对照试验 ,并对发酵过程中物料的化学组分和微生物组成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滚筒式固态发酵产品质量可靠 ;不同的菌株对搅动有不同的反应 ,其中微孢子根霉对搅动有适应能力 ,适用于滚筒固态发酵
关键词:
固态发酵 滚筒式生物反应器 根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美萍 林志城 张驰 江文 何芳练 杨柳 韦绍龙
以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开展慈姑组培快繁激素组合的筛选、慈姑不同代数继代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接种密度对慈姑组培增殖影响及不同间歇频率对慈姑组培快繁的影响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以使慈姑组培苗一代增殖19.5倍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3倍以上;培养基含6-Ba 3.0mg/l+Naa 0.01 mg/l的tiBS适合组培苗继代增殖培育;tiBS系统中,以第5代继代材料为宜,接种密度10株/l,间歇浸没频率在10 miN/3 h时,最有利于慈姑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亦轩 赵健 付双彬 董明亮 杨硕 李珊珊 Kong Lisheng 张金凤
【目的】大量具有活性的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可为油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和植株再生提供充足的材料,锥形瓶悬浮培养体系下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率低且易酸化坏死,建立气动生物反应器油松胚性愈伤增殖体系可促进油松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方法】本研究以油松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了生物反应器中愈伤接种量、新旧培养基的配比和激素浓度3个因素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建立了增殖体系。而后在相同条件下与锥形瓶悬浮培养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气动生物反应器中每100 mL液体培养基内接种胚性愈伤10 g,2,4-D 0.2 mg/L,保留20%的旧培养基时能使胚性愈伤增殖率达到最高,可达216.18%;【结论】与锥形瓶悬浮培养体系相比,ALB系统在一周内胚性愈伤生长速度更快,为锥形瓶悬浮培养体系的3.15倍;显微观察显示增殖的胚性愈伤组织稳定且优质。该研究为基于油松体胚体系的大规模扩繁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油松 生物反应器 胚性愈伤组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友郡 孟宇翔 任竹青
为提高生物反应器对堆肥臭气的去除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模拟臭气的处理效果,再以猪粪和木屑为原材料进行堆肥试验,探究该反应器对实际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去除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空化效应能提高反应器对氨气的吸收率,超声雾化比传统喷淋模式去除氨气的效率提高10%左右;为解决体系内高氨氮的问题,将活性污泥进行耐高氨氮驯化后在反应器中挂膜,发现体系内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明显提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反应器去除氨气的最佳工艺条件。堆肥试验表明,氨气释放与堆肥温度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堆肥第5天达到峰值(76.3 mg/m3),同时,猪粪堆肥中氨气释放与pH、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有关;反应器对堆肥氨气的去除率高达80.6%;对其他时段的氨气去除率平均保持在90%左右,且反应器出气口的氨气质量浓度小于5 mg/m3,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结果表明,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对于堆肥产生的氨气能起到良好的去除效果。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徐志标 裴鲁青 骆其君 严小军
实验利用一种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绿色巴夫藻的半连续培养研究,详细探讨了更新率、更新周期等因素与藻细胞的生长、采收量、产率及氮、磷营养盐的利用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更新率、更新周期和起始更新时间均是半连续培养的重要参数。半连续培养间的生长速率随更新率的上升而增大,随更新周期的延长而减小。采收量和更新率间呈一抛物线关系,更新率为30%最大,为1.70g/d;产率随更新率的增大而减小,在10%时达到0.58g/L·d,而50%时仅为0.26g/L·d;在30%的更新率下,随着更新周期的延长,采收的藻细胞密度增大。但24d的更新培养期内总采收量随周期的延长而下降,1d组为33.68g,而4d组只有...
关键词:
绿色巴夫藻 光生物反应器 半连续培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友郡 孟宇翔 任竹青
为提高生物反应器对堆肥臭气的去除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先研究了该反应器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模拟臭气的处理效果,然后以猪粪和木屑为原材料进行堆肥试验,探究该反应器对实际堆肥过程中产生臭气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空化效应能提高对氨气的吸收率,超声雾化比传统喷淋模式去除氨气的效率提高10%左右;为解决体系内高氨氮的问题,将活性污泥进行耐高氨氮驯化后在反应器中挂膜,发现体系内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明显提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反应器去除氨气的最佳工艺条件。堆肥试验表明,氨气释放与堆肥温度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堆肥第5天达到峰值(76.3 mg/m~3),同时,猪粪堆肥中氨气释放也与pH、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有关;反应器对堆肥氨气峰值的去除率为80.6%;对其他时段的氨气去除率平均保持在90%左右,且反应器出气口的氨气质量浓度小于5 mg/m~3,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结果表明,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对于堆肥产生的氨气能起到良好的去除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