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6)
2023(5917)
2022(4967)
2021(4490)
2020(3848)
2019(8580)
2018(8631)
2017(15172)
2016(8828)
2015(10199)
2014(10232)
2013(9764)
2012(9230)
2011(8383)
2010(8324)
2009(7663)
2008(7541)
2007(7065)
2006(6216)
2005(5537)
作者
(30320)
(25180)
(25131)
(23780)
(15944)
(12160)
(11505)
(9930)
(9705)
(9104)
(8636)
(8524)
(8388)
(8377)
(8033)
(7822)
(7621)
(7570)
(7545)
(7270)
(6639)
(6390)
(6275)
(5918)
(5842)
(5752)
(5745)
(5440)
(5374)
(5373)
学科
(27766)
经济(27712)
管理(22102)
(18255)
(14716)
企业(14716)
(11246)
方法(11211)
中国(9241)
数学(9240)
数学方法(9073)
(8798)
(8346)
(8173)
(7000)
理论(6509)
业经(6063)
(5954)
银行(5910)
(5855)
金融(5848)
地方(5784)
(5686)
农业(5388)
教育(5160)
(5031)
环境(4688)
(4510)
财务(4481)
财务管理(4458)
机构
大学(124310)
学院(123550)
研究(50926)
(41245)
经济(40122)
管理(38432)
中国(37205)
科学(36881)
(35371)
理学(32137)
理学院(31618)
管理学(30646)
管理学院(30452)
(28957)
农业(28874)
(28804)
研究所(26695)
业大(26054)
中心(23096)
(21077)
(20544)
(19185)
技术(18895)
(18743)
(18438)
农业大学(18237)
北京(17814)
(16453)
实验(16377)
(16328)
基金
项目(86566)
科学(65368)
基金(60424)
(57398)
国家(56934)
研究(56317)
科学基金(45511)
(35920)
自然(32398)
社会(32004)
自然科(31622)
自然科学(31607)
(31366)
基金项目(31052)
自然科学基金(31020)
社会科(30067)
社会科学(30056)
教育(26464)
资助(25260)
编号(22350)
重点(20700)
计划(20241)
成果(19480)
科技(18645)
(18590)
(17772)
(17650)
课题(17512)
科研(17360)
创新(16754)
期刊
(47177)
经济(47177)
学报(34180)
研究(34093)
(33043)
中国(32783)
科学(25677)
大学(23745)
学学(22521)
农业(22193)
教育(17152)
(16851)
管理(15304)
(12015)
(11035)
金融(11035)
业大(10528)
技术(10452)
农业大学(9004)
(8782)
经济研究(7876)
图书(7764)
财经(7723)
业经(7680)
科技(6789)
中国农业(6736)
(6696)
林业(6396)
统计(6038)
问题(5958)
共检索到196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延珠  吴明明  孙金海  
旨在构建可高效表达pGH基因和IGF-Ⅰ基因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制备转双基因(pGH+IGF-Ⅰ)猪,以期探索pGH基因和IGF-Ⅰ基因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节粮型高瘦肉率新品种猪的培育奠定理论基础。从长白猪耳样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RT-pCR获得pGH基因不含终止密码子的编码序列和IGF-Ⅰ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经酶切连接克隆至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pC DNA3.1(+)-pGH-IGF-Ⅰ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将其转染pK15细胞,Q-pCR检测2个目的基因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构建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用纳米材料包裹后转染长白猪精子,采用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双基因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星虹  孙晓凤  孙雷雷  李兰  
为研究小鼠Dazl基因的功能及探究Dazl基因过表达在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TPCR方法,从13.5 dpc雌性胎鼠卵巢中克隆出Dazl基因的全部编码区,测序正确后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上。线性化后对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转染,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显示外源基因Dazl已经成功转染并表达。为研究Dazl基因的功能及干细胞向生殖细胞的诱导分化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耿洪伟  张庆祝  何中虎  夏兰芹  陈新民  王德森  曲延英  
【目的】验证pinA和pinB对小麦籽粒质地的影响。【方法】将含有控制硬度的主效基因pinA和pinB的单子叶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UBPa和pUBPb,分别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其转入小麦品种中优9507(pinB-D1b)中。【结果】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检测和基因组Southern杂交证实了外源基因在受体小麦基因组中的整合,水洗淀粉表面蛋白的定量分析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影响了friabilin表达。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小麦籽粒质地发生变化。【结论】结果表明,PINA和PINB共同作用形成friabilin,从而直接影响小麦籽粒质地的形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元  黄复深  陈尔曼  郝知友  袁鑫  
为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猪瘟病毒E2基因核酸疫苗小鼠免疫应答诱导的影响,将CSFVE2基因和GM-CSF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内构建pcE2,pcE2-GF及pcGF核酸疫苗.动物试验时,50只雌性供试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pcE2,pcE2-GF,pcDNA3.0,pcGF,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0,2,4周于小鼠左后肢胫前肌进行肌注免疫,质粒量为每只每次50μg.每次免疫前和末次免疫后2周尾静脉采血收集血清,ELISA检测血清内特异性IgG水平.末次免疫后1周每组随机选3只无菌取脾,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pcE2和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红梅  常维山  宋文刚  柴家前  孙英峰  
为了研究胸腺五肽基因的免疫增强作用,根据GenBank收录的新城疫病毒(NDV) F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其中上游引物含有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的基因序列。以NDV Z株F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重组,构建了真核共表达质粒pcDNATP-5NDVZF。将重组质粒pcDNATP-5NDVZF、pcDNANDVZF分别以100μg/只的剂量免疫小鼠,用间接ELISA法和MTT法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均能在小鼠体内诱导相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pcDNATP-5NDVZF的作用较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东全  杨向东  包绍君  郭三堆  康岭生  尹爱萍  钱雪艳  赵桂兰  
【目的】将抗虫基因转入栽培大豆中,提高大豆的抗食心虫能力。【方法】利用大豆未成熟子叶体细胞胚发生系统高效转化体系,将携带有人工合成的CryIA杀虫基因和CpTI基因的高效双价杀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GBI121S4ABC转化到大豆主栽品种吉林20与吉林27中。【结果】GUS活性分析、PCR、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大豆基因组中。T1代转基因大豆抗虫测定表明,转基因材料虫食率比对照显著降低,抗虫能力显著提高。【结论】T3~T5连续3代接虫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株系0-195和0-150的虫食率均比对照低大约30%,其抗虫能力已基本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那杰  王关林  夏然  杨怀义  
【目的】建立研究草莓果实膜联蛋白基因annfaf功能体系。【方法】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将从草莓成熟果实中分离克隆的annfaf基因定向克隆至植物中间表达载体pROKⅡ,构建了annfaf反义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RRJ4,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将其导入草莓基因组。对获得的抗性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反义基因已整合到草莓基因组中。【结论】可进一步筛选annfaf基因表达缺陷型植株,用于探讨annfaf在非跃变型果实草莓成熟中的调控作用,为培育草莓新品种提供中间材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莹  周翔  潘腾飞  郭志雄  潘东明  
【目的】构建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ZDS基因的功能、改良中国水仙花色、培育花色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水仙花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其ZDS基因,通过PCR、双酶切、连接等方法将ZDS基因反向互补插入到pCAMBIA1301双GUS植物表达载体中,构建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1301-ZDS,再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P1301-ZDS导入根癌农杆菌。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ZDS反义基因转化中国水仙带盘鳞茎,通过直接、间接、延迟筛选法3种方法对侵染的带盘鳞茎进行抗性筛选,采用直接筛选法和逐步降低选择压(质量浓度)方法对抗性鳞茎进行增殖和分化培养,采用GUS组织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红心  王桂兰  陈超  赵璞  马春红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在水稻籽粒发育中的作用,构建了p1300-p PG-5α-IPT-Nos植物表达载体,并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以水稻品种9311为材料,采用PCR法获得种子中特异表达的PG-5α基因启动子,并将此启动子与p1300相连接,构建p1300-p PG-5α载体,用NcoⅠ和SpeⅠ双酶切p SG516,获得IPT-Nos核酸片段,然后将此核酸片段插入到p1300-p PG-5α中,构建p1300-p PG-5α-IPT-Nos植物表达载体。以水稻品种日本晴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1300-p PG-5α-IPT-Nos,获得了阳性率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彤  于荣  黄丛林  王永勤  张秀海  吴忠义  
【目的】验证高羊茅叶绿体表达载体在高羊茅叶绿体中的瞬时表达情况,为今后在高羊茅叶绿体中稳定表达该载体,获得耐旱高羊茅的叶绿体转基因株系奠定基础。【方法】首先从高羊茅草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16S/trnI-trnA/23S片段,作为定点整合同源片段。然后将耐旱相关基因酵母海藻糖合酶基因tps1与水稻叶绿体16SrRNA基因的强启动子Prrn、烟草叶绿体基因psbA的终止子构建表达盒(Prrn-tps1-TpsbA-ter),连同草丁膦抗性基因bar表达盒、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II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构建的融和基因表达盒一起克隆到定点整合同源片段之间,构建高羊茅叶绿体的稳定表达载体gTKGB。...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彤  黄丛林  张秀海  于荣  王永勤  吴忠义  
Tps1是生物保护物质海藻糖的关键合酶基因。构建含Tps1的玉米叶绿体表达载体,首先从玉米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16S/trnI-trnA/23S片段,作为定点整合同源片段;然后将编码酵母海藻糖合酶基因Tps1表达盒(Prrn-Tps1-TpsbA-ter)、草丁膦抗性基因Bar表达盒(RpsbApro-Bar-RpsbAter)、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 II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构建的融和基因表达盒(Prrn-Npt II/Gfp-RrbcLter)一起克隆到定点整合同源片段之间,构建了玉米叶绿体的稳定表达载体mTKGB。通过基因枪轰击法将mTKGB转化到玉米幼嫩叶片中,培养2 d后,在激光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雪  贾永红  郭红珍  张一名  赵学良  孙艳香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大豆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GmNHX1和百脉根液泡膜H+-PPase LcVP1的开放阅读框片段同时构建在pCambia1301载体中,形成p1301-GmNHX1-LcVP1双价耐盐基因植物表达载体。以Coker 312棉花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棉花中,并利用潮霉素筛选获得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的T1幼苗进行分子和生理指标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转基因株系耐盐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志民  彭镇华  
甘氨酸甜菜碱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通过逐步克隆方法,将甜菜碱合成途径中编码三个关键酶(PEAMT、CMO和BADH)的基因构建到同一表达载体中,并经过酶切检测,证明得到了正确表达载体质粒———pCBP。将pCBP转入农杆菌GV3101,用真空渗透法转化拟南芥(Col 0)植株,通过抗性筛选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检测证实三个目的基因已经转入到拟南芥植株中。抗盐性检测表明,在含NaCl125mmol·L-1的1/2MS培养基上,转基因植株的生长明显优于Col 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玲  施志仪  翟万营  李巍  
利用Western印迹法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eceptor,IGF-ⅠR)蛋白在牙鲆仔鱼发育变态阶段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IGF-Ⅰ蛋白在仔鱼变态前(17 d)和变态起始阶段(21 d)免疫活性较强,而在变态期间降低;IGF-ⅠR蛋白在变态起始阶段的表达与IGF-Ⅰ类似,但在变态期间与IGF-Ⅰ相反,具有相对丰富的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GF-Ⅰ及其受体在牙鲆变态中的生理意义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万露  彭方  张磊  周占琴  谢东淇  白前前  鲍文  张爱平  袁生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