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
2023(1819)
2022(1574)
2021(1436)
2020(1347)
2019(2806)
2018(2845)
2017(4980)
2016(3249)
2015(3729)
2014(3605)
2013(3603)
2012(3453)
2011(3067)
2010(2993)
2009(2622)
2008(2874)
2007(2480)
2006(1961)
2005(1691)
作者
(12004)
(10334)
(10077)
(9579)
(6409)
(4926)
(4670)
(4031)
(3676)
(3550)
(3468)
(3392)
(3382)
(3363)
(3357)
(3117)
(3030)
(3018)
(2970)
(2927)
(2853)
(2546)
(2471)
(2431)
(2346)
(2279)
(2278)
(2263)
(2248)
(2221)
学科
(10243)
经济(10228)
管理(7374)
(6509)
方法(5620)
(5262)
企业(5262)
数学(4845)
(4815)
数学方法(4754)
(3483)
(2501)
财务(2501)
财务管理(2498)
(2418)
(2355)
企业财务(2331)
中国(2211)
地方(2160)
水产(1965)
业经(1922)
动物(1839)
农业(1788)
环境(1751)
动物学(1706)
(1552)
(1465)
(1444)
理论(1370)
(1327)
机构
大学(45572)
学院(45143)
研究(18446)
(17206)
科学(16084)
农业(14186)
(12881)
经济(12583)
中国(12528)
管理(12287)
业大(12074)
(11564)
研究所(10821)
理学(10682)
理学院(10454)
(10101)
管理学(10028)
管理学院(9968)
(9313)
农业大学(9231)
实验(8948)
实验室(8717)
中心(8326)
重点(8213)
(7961)
(7739)
(7458)
技术(7274)
科学院(6832)
(6473)
基金
项目(33694)
科学(25159)
基金(24626)
(23970)
国家(23808)
科学基金(18943)
研究(18283)
自然(14976)
自然科(14612)
自然科学(14604)
(14553)
自然科学基金(14313)
基金项目(13208)
(12491)
社会(9963)
资助(9924)
计划(9510)
社会科(9419)
社会科学(9417)
科技(8870)
教育(8412)
重点(8161)
科研(7498)
专项(7485)
(7299)
(7155)
(6991)
(6971)
创新(6696)
(6549)
期刊
学报(16923)
(16164)
(12368)
经济(12368)
科学(12138)
大学(11010)
农业(10799)
学学(10770)
中国(10005)
研究(9312)
(6245)
(5934)
业大(5510)
农业大学(4820)
(4320)
管理(3953)
中国农业(3925)
自然(3161)
林业(3119)
科技(2988)
自然科(2907)
自然科学(2907)
(2862)
金融(2862)
农业科学(2699)
教育(2619)
技术(2511)
财经(2503)
农林(2391)
(2391)
共检索到64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衡伟  程秀云  贾兵  刘普  刘莉  叶振风  朱立武  
【目的】研究‘砀山酥梨’褐皮芽变形成机理。【方法】以‘砀山酥梨’及其褐皮芽变‘锈酥’花后110 d幼果果皮为试材,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基于Gene Ontology方法、采用Blast2Go软件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合real-time RT-PCR技术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在花后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筛选出的63条目的片段中,60条质量较高、3条质量较低;差异表达基因包含α-微管蛋白、甲基转移酶、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液泡膜焦磷酸酶和泛素等数十个基因。花后90—150 d,α-微管蛋白基因在‘锈酥’中表达量均高于‘砀山酥梨’,特别是在花后90和110 d,其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莉  孙虹丽  程召阳  贾兵  刘普  叶振风  朱立武  衡伟  
为探索砀山酥梨褐皮芽变果皮褐色形成机理,试验以褐皮芽变果皮为材料,克隆了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的PAL2、4CL1、CAD1、PPO1、POD4等5个酶基因3'端序列,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各基因在花后25,50,75,100,125,150,175 d等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基因相对表达量各取样时期,锈酥果皮中PAL2、4CL1、CAD1和POD4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砀山酥梨。砀山酥梨果皮中木质素增量仅与POD4酶基因表达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而锈酥果皮中木质素增量与PAL2、4CL1、CAD1和POD4酶基因表达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AL2、4CL1、CAD1和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阳  高付永  孙炜  芮伟康  Khanizadeh Shahrokh  张绍铃  陶书田  
[目的]通过克隆‘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dangshansuli’)果实中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阐释了其在梨果实木质素合成途径的作用,以期为今后利用基因调控技术来改变果实中石细胞含量从而改善梨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年生‘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根据从ncbi数据库中搜索得到关于植物木质化的ccOaOMt基因序列与梨基因组数据库调取的序列比对,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基因PbccOaOMt,genbank登录号为kJ57754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阳  高付永  孙炜  芮伟康  Khanizadeh Shahrokh  张绍铃  陶书田  
[目的]通过克隆‘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Dangshansuli’)果实中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阐释了其在梨果实木质素合成途径的作用,以期为今后利用基因调控技术来改变果实中石细胞含量从而改善梨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年生‘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根据从NCBI数据库中搜索得到关于植物木质化的CCoAOMT基因序列与梨基因组数据库调取的序列比对,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基因PbCCoAOMT,GenBank登录号为KJ57754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阳1  高付永2  芮伟康1  Khanizadeh Shahrokh3  张绍铃1  陶书田1  
摘要:通过克隆‘砀山酥梨’(Pyrusbretschneideri ‘Dangshansuli’)果实中咖啡酰-辅酶 AO-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阐释了其在梨果实木质素合成途径的作用,以期为今后利用基因调控技术来改变果实中石细胞含量从而改善梨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 15 年生‘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根据从 NCBI数据库中搜索得到关于植物木质化的 CCoAOMT基因序列与梨基因组数据库调取的序列比对,利用 RT-PCR 技术克隆得到了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基因 PbCCoAOMT,GenBank 登录号为 KJ57...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晨  苏军  汤婷婷  丁伟  朱立武  贾兵  
分别以轻度、中度和重度缺铁的‘砀山酥梨’叶片cDNA为模板,正常叶片为对照,运用RACE技术,克隆Fer2基因的cDNA全长为1 052 bp,编码区828 bp,编码276个氨基酸。采用Protparam、InterProScan和ProtFun 2.2 Server等生物学信息软件分析蛋白质理化性质和结构域特征,结果表明:Fer2与‘翠冠’梨叶片的Fer2蛋白和Fer4蛋白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故命名该基因为PbFer2。推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3 054.3,理论等电点为5.80。通过Real-time PCR技术,分析PbFer2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轻度缺铁会提高PbFer2的表达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惠伟  牛瑞雪  宋要强  李德英  
【目的】探讨1-MCP和DPA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抑制效果及其可能的机理,为梨的黑皮病控制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砀山酥梨为材料,在果实冷藏(2±0.5℃)前,分别采用1000μL.L-1、2000μL.L-1的DPA溶液浸泡1min和0.5μL.L-1的l-MCP气体处理12h,定期对果实部分采后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在贮藏末期对其黑皮病发病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1000μL.L-1、2000μL.L-1的DPA溶液和0.5μL.L-11-MCP处理,显著地抑制了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总酚、MDA的含量、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PPO活性的升高,并极其显著地抑制了果实在贮藏期黑皮病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改妮  饶景萍  张举印  董晓庆  王慎谦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以砀山酥梨(Dangshansu pear)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采收期Ⅰ:果实未成熟,为当地大量采收期;采收期Ⅱ:当地适宜采收期)的砀山酥梨果实,用1.0μg/L1-MCP密闭处理24h后进行冷藏及常温贮藏,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的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及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并观察统计果实黑皮病的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结果】采收期Ⅰ的对照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较早,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均较高;同一采收期,1.0μg/L1-MCP处理能推迟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时间,降低黑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兴旺  
砀山酥梨原产安徽省砀山县,是全国著名的梨优良品种之一。引入云南栽培已有36年历史,在其适宜地区生长发育良好,早果、丰产、优质,被定为云南省发展的主栽品种。对气候环境要求较严,如休眠期低温时数不足,则不能顺利通过休眠,导致生理紊乱,次春不能按时发叶开花或发叶开花不整齐,中下部的叶芽和花芽多不萌动,5月下旬、鳞片松开脱落,变成死芽,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本文通过研究砀山梨在不同生态环境里的表现,摸清了它需要的环境气象条件,为发展砀山酥梨选择园地避免盲目性,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伟  倪蓉  殷金凤  丁家桐  张有法  陈玲  吴文忠  周洪  
【目的】旨在了解中国特有的白色羔皮羊品种—湖羊不同花纹及其毛囊形成的分子遗传学机理。【方法】利用安捷伦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初生湖羊大花和小花皮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差异表达分析显示,3对大花和小花组分别筛选出1 069、2 071和3 879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37个共同基因;差异基因经GO分类显示,主要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发育、免疫应答、离子转运等生物学过程;另外,所验证的4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筛选出了BMP7、MMP2、SNAI1、SFXN1、CDKNIC、MT3、POU1F1等对湖羊大花、小花性状形成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的候选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仁  张博月  May Bente Brurberg  
为了解草莓与恶疫霉互作的分子机制,以接种后3、5和7 d的感病草莓品种‘FDP821’的冠部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FDP821’与恶疫霉亲和互作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获得78条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通过分析从中分离出恶疫霉侵染诱导表达的10个草莓基因cDNA片段。BLASTX在线分析表明,这些草莓基因的功能涉及呼吸作用、衰老和核苷运输与代谢等。为阐明草莓与恶疫霉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爱军  胡秀彩  薛军  王艺  李槿年  
研究旨在筛选与鱼类皮肤免疫相关的功能基因,试图解释鱼类皮肤局部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采用斑马鱼(Danio rerio)基因cDNA芯片(affymetrix),以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感染诱导的成体斑马鱼为实验动物模型,从斑马鱼皮肤组织中提取总RNA,经Biotin荧光标记与拥有15 617个cDNA片段的基因芯片杂交,对斑马鱼皮肤组织中基因表达谱进行初步分析。在斑马鱼皮肤组织中共检测出17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50个上调表达基因(ratio>2.0)和25个下调表达基因(ratio>0.5);在皮肤组织150个上调基因中,91个为已知功能基因,59个为未知功能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颢光  张朝红  王跃进  
为优化‘砀山酥梨’转基因试管苗的生根条件,解决梨试管苗生根的难题,以‘砀山酥梨’转基因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类型、培养方式、不同的间苯三酚(PG)浓度、不同的IBA浓度和暗培养时间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步生根法,试管苗在附加80 mg/L PG和20 mg/L IBA的ASH基本培养基上暗培养7d后转入附加80 mg/L PG的ASH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生根率达到91.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晖  张利超  卜海东  王爱德  
南果梨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其成熟过程中果实乙烯生成速度迅速升高,果实软化硬度下降,严重影响了其货架期和贮藏时间。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 PG)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壁水解酶,参与果实的软化过程。但南果梨PG基因的表达特性以及能否受乙烯的调控仍不清楚。以南果梨试材,结合梨基因组数据,筛选南果梨中的PG基因并对其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乙烯和1-MCP(1-methyl cyclopropene,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处理之后各个基因的表达情况,旨在筛选得到与南果梨果实成熟相关的PG基因。研究结果将为延长南果梨的贮藏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南果梨中共筛选出8个PG基因,并命名为PuPG1~PuPG8;PuPG6只在果实发育早期表达,随着果实的发育其表达量逐渐降低,果实成熟后PuPG6表达终止;PuPG2和PuPG5在果实发育期表达量逐渐升高,花后120d达到最大值,果实成熟后表达量逐渐降低;PuPG8在花后30d表达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其表达量逐渐降低;PuPG1、PuPG4和PuPG7在南果梨果实发育时期几乎不表达,主要在采收后开始表达,随着贮藏时间的增长表达量逐渐升高,并在贮藏15d时达到最大值;同时乙烯也能够诱导PuPG1、PuPG4和PuPG7基因的表达,而在1-MCP处理的果实中检测不到3个基因的表达。PuPG1、PuPG4和PuPG7的表达趋势与南果梨果实乙烯生成速度及硬度变化趋势一致,推测其可能是参与调控南果梨果实软化的关键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玉蕊  王晓翠  林雪飞  邹运鼎  毕守东  付文锋  陶金昌  赵鹏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生态位分析方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等分析方法对梨网蝽与其几种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格局三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梨网蝽数量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为草间小黑蛛、异色瓢虫、锥腹肖蛸、八斑球腹蛛、中华草蛉和三突花蟹蛛;与梨网蝽发生时间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为锥腹肖蛸、三突花蟹蛛、草间小黑蛛、异色瓢虫、中华草蛉和八斑球腹蛛;与梨网蝽空间分布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为异色瓢虫、草间小黑蛛、三突花蟹蛛、八斑球腹蛛、中华草蛉和锥腹肖蛸。综合排序结果表明:梨网蝽的主要天敌依次是草间小黑蛛、异色瓢虫、锥腹肖蛸和三突花蟹蛛。当梨网蝽种群密度为每株32.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