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3)
- 2023(7582)
- 2022(6589)
- 2021(5939)
- 2020(5372)
- 2019(12223)
- 2018(12200)
- 2017(23660)
- 2016(13379)
- 2015(15418)
- 2014(15933)
- 2013(15806)
- 2012(15051)
- 2011(13739)
- 2010(14053)
- 2009(13360)
- 2008(13485)
- 2007(12628)
- 2006(11121)
- 2005(10232)
- 学科
- 济(60998)
- 经济(60936)
- 管理(38626)
- 业(35581)
- 企(27876)
- 企业(27876)
- 方法(27561)
- 数学(24349)
- 数学方法(24102)
- 农(16622)
- 中国(16591)
- 地方(15965)
- 财(15599)
- 学(13226)
- 业经(12151)
- 农业(11204)
- 制(11116)
- 贸(10296)
- 贸易(10292)
- 易(9915)
- 务(9877)
- 财务(9849)
- 财务管理(9822)
- 和(9517)
- 地方经济(9508)
- 企业财务(9317)
- 理论(9188)
- 银(9095)
- 银行(9074)
- 环境(8669)
- 机构
- 大学(201353)
- 学院(199328)
- 济(80172)
- 经济(78266)
- 管理(76150)
- 研究(67078)
- 理学(64399)
- 理学院(63637)
- 管理学(62545)
- 管理学院(62149)
- 中国(51573)
- 京(43095)
- 科学(42025)
- 财(38071)
- 所(34872)
- 农(34768)
- 中心(33112)
- 江(32841)
- 研究所(31519)
- 财经(29927)
- 业大(29535)
- 范(28034)
- 师范(27792)
- 农业(27445)
- 北京(27166)
- 经(26804)
- 州(26182)
- 经济学(24693)
- 院(23440)
- 经济学院(22481)
- 基金
- 项目(127599)
- 科学(99609)
- 研究(94219)
- 基金(90972)
- 家(78809)
- 国家(78149)
- 科学基金(66229)
- 社会(58511)
- 社会科(55279)
- 社会科学(55261)
- 省(50540)
- 基金项目(48155)
- 教育(43772)
- 划(42659)
- 自然(42008)
- 自然科(40971)
- 自然科学(40955)
- 编号(40661)
- 自然科学基金(40229)
- 资助(37437)
- 成果(34783)
- 重点(28942)
- 部(28237)
- 发(28077)
- 课题(27313)
- 创(25534)
- 项目编号(24778)
- 科研(24586)
- 大学(24067)
- 创新(23916)
- 期刊
- 济(89375)
- 经济(89375)
- 研究(57324)
- 中国(40060)
- 学报(32003)
- 财(31070)
- 农(30751)
- 科学(27762)
- 管理(24660)
- 教育(23236)
- 大学(23014)
- 学学(21061)
- 农业(20175)
- 融(18658)
- 金融(18658)
- 技术(17715)
- 图书(16005)
- 财经(14873)
- 业经(14441)
- 经济研究(13797)
- 经(12766)
- 问题(12413)
- 理论(11525)
- 书馆(11034)
- 图书馆(11034)
- 业(10906)
- 实践(10666)
- 践(10666)
- 技术经济(10481)
- 情报(10144)
共检索到302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晶 肖希明
调查分析iSchool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就业领域、影响求职的因素、求职时长、对职业的满意程度等情况,认为它带给LIS教育的思考是:LIS教育要面向更宽广的信息职业,要以提升职业竞争力为导向改革LIS教育的教学方式,要在融入信息科学的同时保持学科原有的特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文钦 左玥 陈洪捷
博士毕业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生力军,也是企业研发的重要力量。基于2016年中国13所高校博士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对他们到企业就业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意愿和实际比例均不高。对于理工农学科背景的博士生而言,男性和在读期间获得过专利的博士生更倾向于去企业就业。到企业就业的博士在读期间学术发表数量更低。此外,到企业就业的博士从事研发工作的比例较低。与到其他部门就业的博士相比,到企业就业的博士认为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比例显著更低。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增强研发能力,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高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博士到企业就业。
关键词:
博士毕业生 就业 企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克 刘浩
欧美国家或地区在大学教育扩大化之后,都面临着毕业生择业难问题,限制了高校的发展。经过探索、实践,发达国家或地区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规律性的经验可指导我国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行之有效,结合各行各业的力量,变革教育格局,适应我国的具体情况,推动就业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高校 毕业生 就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 黄雪飞
本文是以就业质量评价为主题,以近10年来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并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阐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就业质量 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燕
文章介绍了新建本科院校的概念及办学特色,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即创办特色学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与企业合作;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指导;大力开展创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就业信息平台,主动将学生就业信息库与主流人才市场信息库进行对接;发挥地方政府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毕业生就业 心理指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新成
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与流向的不均衡不仅导致了人力资源配置失衡,而且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为研究对象和人口流动的"推拉理论"为研究思想,通过对江西省部分高校毕业班学生875份有效调查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因素。研究表明,个人禀赋形成一种推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企业的软硬环境形成一种"拉力",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口流动推拉理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就业地域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丹淅 吴克明
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是指自考毕业生的行业就业领先系数在优势行业小于普通本科毕业生的一种就业现象。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筛选理论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在于自考毕业生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不足。解决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问题的思路在于重塑自考生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调整自考专业设置以及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
关键词:
自考毕业生 就业质量 生产能力 配置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应松宝 徐瑞堂
毕业生就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进行的。毕业生就业环境是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密织而成的网络,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毕业生正是在与其息息相关的就业环境里,形成了自己的就业观。从毕业生的每一个就业意向中,均可以看到就业环境因素对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
大学 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 起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啸 邵一江 董承军
大学生就业成本已引起社会关注。按照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三个方面都将支付一定费用,这三部分费用的总合构成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调查显示,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巨大。因此,降低成本将成为未来我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成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耀忠
当前,在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面狭窄、就业率低下、就业质量下滑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难中之难。文章分析探讨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背后原因,并积极探寻应对策略,以有效促进师范类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实现"就业梦"助力"中国梦"。
关键词:
师范类毕业生 就业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怿
·没有扩招,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有了扩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通过扩招,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机会,这对社会公平、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波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在职场能拚得一席之地已属不易,面对金融危机加剧下格外严峻的就业情况,早两年已就业的大学生更感庆幸。但是,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在上海的就业与发展情况如何,不仅对大学毕业生本人,也会对上海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博会召开之时的上海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上海新近2~3年毕业的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认为目前地大学毕业生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相关部门应预以必要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基于麦可思公司公布的"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的统计数据,在考虑省际空间效应影响的前提下,运用经典回归和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内地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省域社会经济因素。结果发现,省域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毕业生人数都对本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产生积极影响;非"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域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瑞林 张银
我国的就业模式正在从正规就业逐渐转向非正规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运用劳动经济学原理,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失业模型,指出必将有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得不非正规就业、甚至非自愿性失业。在此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开展实证分析,指出非正规就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可逆转的趋势。最后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就业制度、加强引导教育、构建支持体系四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