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8)
- 2023(10686)
- 2022(9569)
- 2021(9064)
- 2020(7753)
- 2019(18168)
- 2018(18100)
- 2017(34939)
- 2016(19244)
- 2015(21708)
- 2014(21567)
- 2013(21490)
- 2012(19599)
- 2011(17598)
- 2010(17345)
- 2009(15866)
- 2008(15150)
- 2007(13056)
- 2006(11304)
- 2005(9743)
- 学科
- 济(76568)
- 经济(76487)
- 管理(53828)
- 业(50175)
- 企(42747)
- 企业(42747)
- 方法(40352)
- 数学(35547)
- 数学方法(34984)
- 学(18673)
- 农(18281)
- 中国(18067)
- 财(17251)
- 业经(15726)
- 地方(14578)
- 理论(13594)
- 和(12488)
- 贸(12445)
- 贸易(12439)
- 农业(12235)
- 易(12059)
- 环境(11746)
- 技术(11740)
- 制(11567)
- 务(11124)
- 财务(11057)
- 财务管理(11035)
- 企业财务(10469)
- 划(10453)
- 教育(10001)
- 机构
- 大学(271687)
- 学院(268614)
- 管理(108895)
- 济(101097)
- 经济(98832)
- 理学(95616)
- 理学院(94541)
- 管理学(92419)
- 管理学院(91974)
- 研究(90440)
- 中国(64769)
- 科学(60482)
- 京(58598)
- 农(47264)
- 所(46332)
- 业大(44672)
- 财(43801)
- 研究所(42839)
- 中心(40542)
- 江(37554)
- 农业(37546)
- 北京(36962)
- 财经(35974)
- 范(35120)
- 师范(34688)
- 院(33196)
- 经(32801)
- 州(30895)
- 技术(29432)
- 经济学(29145)
- 基金
- 项目(193426)
- 科学(150893)
- 基金(140086)
- 研究(136115)
- 家(124099)
- 国家(123115)
- 科学基金(104883)
- 社会(82955)
- 社会科(78497)
- 社会科学(78471)
- 省(76232)
- 基金项目(74405)
- 自然(71962)
- 自然科(70290)
- 自然科学(70272)
- 自然科学基金(68966)
- 划(64959)
- 教育(62863)
- 资助(59552)
- 编号(55003)
- 成果(43849)
- 重点(43479)
- 部(41832)
- 发(40481)
- 创(40050)
- 课题(38068)
- 科研(37802)
- 创新(37278)
- 计划(37058)
- 大学(35588)
- 期刊
- 济(104587)
- 经济(104587)
- 研究(75238)
- 学报(48320)
- 中国(47341)
- 科学(43117)
- 农(41765)
- 管理(39357)
- 大学(35530)
- 学学(33538)
- 财(30997)
- 教育(29852)
- 农业(29659)
- 技术(23655)
- 融(18406)
- 金融(18406)
- 经济研究(16807)
- 业经(16746)
- 财经(16524)
- 业(15325)
- 图书(15164)
- 科技(14231)
- 理论(14148)
- 经(13908)
- 问题(13442)
- 技术经济(13381)
- 实践(13262)
- 践(13262)
- 业大(13087)
- 统计(12793)
共检索到377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丁楠 周英博 叶鹰
本文从改进指数、实证分析、数学模型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h指数和h型指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h指数的优点与缺点,并将其与论文总数、引文总数和篇均引文数等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比较,认为h指数和h型指数可能发展成为重要评价工具和核心评价参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鹰
讨论了h指数和类h指数的形成机理,提出基于国际WoS、JCR、ESI三大数据库和国内CSTPC、CSSCI两大数据库,利用SPSS等支持软件通过数据实验归纳发现新的类h指数并与h指数进行比较的实证思想。作为2005年国际上新提出的评价指标,h指数和类h指数具有发展成为下一代核心评价参数的可能,因而对h指数和类h指数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邹新贝 程小娟
引文评价新指标SNIP旨在评价不同主题领域期刊影响力。从理论上对比分析SNIP与IF、h指数、SJR指标值的原理、关系,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它们的应用区别。结果表明,理论上SNIP与其他3个指标存在关联性,具有一定的优势,可用于期刊评价实践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春林 刘则渊 梁永霞
首先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检索数据,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部分期刊为例,比较各期刊H指教和相对H指数的大小及其特点;其次利用CNKI的系列引文数据库,对部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管理学期刊的G指数进行比较研究,认为H指数与相对H指教、相对H指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最后指出使用H指数、相对H指数和G指数应坚持同类相比原则,在期刊评价中应慎重使用.
关键词:
H指数 相对H指数 G指数 期刊评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戚尔鹏 叶鹰
本文基于漂移幂函数和负指数函数构建e指数和h指数的比率模型,并用学科、期刊、国家和机构层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漂移幂函数高估e/h而负指数函数低估e/h。深入分析发现,除系统误差外,h核样本点的高度随机性是影响模型精度的主要因素。由于h核数据所占比例很小,并且漂移幂函数和负指数函数具有良好的理论分析特性,因此认为e指数和h指数的比率模型可用于一般理论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穆卫国
本文通过计算哲学核心出版社各二级类的h指数和g指数,并对h指数和g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统计分析,以此评价哲学类学术图书的核心出版社,分析各出版社的出版倾向,以利于图书采购人员更科学、合理地采购哲学学术图书。
关键词:
h指数 g指数 核心出版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回香 王妞妞 沈舒悦 杨丹丹
[目的/意义]为充分利用学者已有研究成果,实现对学者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过程]针对h指数存在的忽略高被引论文、只考虑h核内论文未考虑h核外论文、忽略合著者对科研成果贡献的差异以及存在精确注水等问题,提出综合考虑学者学术影响力和学者活跃度的h_μ指数。该指数用基尼系数和篇均被引量处理h核内外学术论文被引量以度量学者学术影响力;在学者活跃度部分,基于布拉德福分区理论实现学者的分级评定,并通过学者既定时间窗内的学者发文量与同区学者平均发文量之比实现学者活跃度度量。[结果/结论]抽取情报学领域相关学者验证了上述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学梅
为克服h指数评价普通科学工作者学术贡献时存在的局限性,对h指数进行一次修正,设计出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m指数。并且在详细阐述hm指数的定义、原理的基础上,使用hm指数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界部分作者学术贡献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的结果,一方面检验利用hm指数评价科学工作者的学术贡献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描述利用hm指数评价科研人员学术贡献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最后总结利用hm指数开展学术评价存在的某些局限性。
关键词:
h_m指数 h指数 总被引次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艳辉 傅绮媛 邱均平
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预测逐渐受到期刊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Hirsch曾指出,相比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h指数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预测期刊h指数的未来发展相当于预测期刊影响力的未来演化。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数据源库,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13种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向量自回归、向量误差修正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动态预测期刊的未来h指数。根据集成预测方法,形成上述3个模型的集成预测值,并比较各模型和方法的精度。实证结果表明,集成预测方法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均小于3个单一的预测模型;同时,提升了预测稳定性,期刊h指数在未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图书情报领域的期刊学术影响力将保持良好的正向发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熊回香 叶佳鑫 丁玲 曾婷
h指数是目前常用的科学计量指标之一,其通常被用来衡量学者的学术能力。针对h指数忽略高被引论文等问题,本文对不同h指数时论文的被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出了h指数一定时的论文平均被引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指标:hc指数。该指标由hc_1指数与hc_2指数构成,hc_1指数用来衡量学者的学术能力是否超出或低于当前h指数下的平均数值,hc_2指数用来衡量作者近年来的学术活跃程度。以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博物馆领域的学者为对象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hc指数能够较好地衡量作者的学术能力,缓解了h指数忽略高被引论文等问题,可用来发现近年来的活跃学者,并能依据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瑞斌
h-b指数是h指数系列指标中的一员,本文首先明确了研究h-b指数的内涵和确定方法,然后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择了图书情报学领域的20个主题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h-b指数的应用。研究发现,h-b指数在帮助研究人员定量判断学科研究主题的成熟度和选择高被引文献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h-b指数 主题词 竞争情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合艳 房俊民 苑彬成
从指数的改进和应用两个角度阐述了h指数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总结了用h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的步骤,指出h指数今后可能的研究和应用重点,以期为h指数的继续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h指数 计量指标 文献计量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春雷
指出Hirsch等人定义的h指数计算方法隐藏着一个可以被精确注水的重大缺陷,作弊者可通过对关键点施加引用的办法,即对引文数据流拦河建坝来达到快速提升其h指数的目的。针对这一缺陷分析其成因,指出其对引文数据价值和科学评价等的潜在危害;通过正常引文数据图和注水引文数据图的对比给出识别办法;最后提出一些预防建议。
关键词:
h指数 h指数增长关键点 h指数精确注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一华
以SSCI与SCOPUS收录重合的38种国际图书情报期刊为例,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对SJR、JIF和H指数三种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并对三者的优缺点进行归纳。结果表明,SJR、JIF和H指数三者呈线性关系,但由于SJR同时兼顾期刊被引数量与质量而更优。最后,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探讨与展望。
关键词:
SJR JIF H指数 期刊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甫 吴新年
文章从公平合理的视角来分析h指数衍生指数的改进发展道路,概括了h指数的衍生指数在跨学科、科研生涯长短、自引、机构规模大小和论文合著者荣誉分配等方面对h指数的改进。
关键词:
h类指数 h指数 分类体系 科研绩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