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
2023(1076)
2022(1056)
2021(1022)
2020(933)
2019(2266)
2018(2241)
2017(3935)
2016(2336)
2015(2689)
2014(2795)
2013(2773)
2012(2441)
2011(2265)
2010(2123)
2009(2070)
2008(1975)
2007(1784)
2006(1491)
2005(1265)
作者
(6973)
(5860)
(5819)
(5480)
(3608)
(3002)
(2680)
(2497)
(2237)
(2099)
(2088)
(1974)
(1903)
(1806)
(1791)
(1746)
(1725)
(1671)
(1655)
(1651)
(1554)
(1456)
(1430)
(1392)
(1331)
(1312)
(1293)
(1264)
(1237)
(1226)
学科
(9903)
经济(9898)
管理(6122)
方法(5962)
数学(5527)
数学方法(5410)
(4983)
(4483)
企业(4483)
(2334)
地方(2154)
(2083)
中国(2051)
(1949)
研究(1877)
环境(1836)
(1752)
业经(1681)
理论(1545)
技术(1521)
资源(1472)
生态(1460)
工作(1416)
农业(1403)
(1271)
教育(1251)
评价(1207)
(1146)
财务(1141)
(1137)
机构
大学(32308)
学院(31494)
管理(13412)
理学(11500)
理学院(11368)
研究(11209)
管理学(11107)
管理学院(11058)
(10836)
经济(10532)
科学(8146)
中国(7980)
(7326)
(5754)
(5603)
业大(5556)
中心(5477)
研究所(5368)
(4742)
师范(4708)
(4708)
(4696)
北京(4644)
农业(4386)
(4379)
技术(3934)
师范大学(3808)
财经(3742)
(3701)
科技(3630)
基金
项目(23155)
科学(17893)
研究(16514)
基金(15450)
(13477)
国家(13374)
科学基金(11339)
(10104)
社会(9620)
社会科(9141)
社会科学(9135)
(8394)
基金项目(8146)
教育(7714)
自然(7482)
自然科(7289)
自然科学(7285)
自然科学基金(7105)
编号(6739)
资助(6701)
成果(5364)
重点(5307)
课题(5091)
(4968)
计划(4909)
科研(4853)
(4825)
科技(4706)
(4589)
创新(4351)
期刊
(10676)
经济(10676)
研究(8376)
中国(6865)
学报(4835)
教育(4607)
科学(4587)
(4326)
技术(3976)
管理(3960)
(3633)
大学(3568)
统计(3557)
农业(3292)
(3247)
学学(3214)
决策(3066)
资源(2622)
科技(2452)
技术经济(2395)
(2195)
理论(2087)
实践(2027)
(2027)
图书(1923)
情报(1717)
业经(1670)
财会(1486)
会计(1428)
(1414)
共检索到45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辉锋  
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乔治·赫什提出的一种旨在衡量科学家个人科研成就的指标。这一指标为传统的文献计算学研究和科技评价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本文论述了h指数的内涵、计算方法、与传统评价指标的比较,并详细分析了其有效性和缺陷,对其经验性应用作了综合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振世  周健  吴士蓉  
介绍和总结华东师范大学连续三年利用h指数对教师科研论著影响力测评的工作,并通过获得的大量数据对h指数与论文被引数量、总被引频次的关系及不同数据源h指数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指出h指数在科研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普赖斯指数的类h指数——hp指数等改进方法及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超  朱国祥  
h指数作为一个科研评价的新指标,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9名学者被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探讨了h指数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够提高h指数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超  袁浩川  
h指数作为一个科研评价的新指标,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完全忽视低被引文献。本文探讨了文献低被引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展h指数的概念,以提高h指数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小慧  廖宇  朱曼曼  
基于我国目前科研发展水平现状及科研评价出现的窘境,分析颠覆性指数的相对优势,明确其在科研评价中的推广价值。主要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以其他原创性评价方法、三种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为对比对象,针对在实践中的特点,分析颠覆性指数在相应各方面的优势。研究发现,颠覆性指数的机理导向不仅与科研评价的目的相吻合,还可以弥补现有大部分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文章分析了颠覆性指数用于科研评价的优势与潜力,为将颠覆性指数作为定量评价方法的优化方案提供支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罗纳德·鲁索  余厚强  
文章讨论了四个近年来新提出的科研评价指标,即修正的源标准化论文影响力指数(the Revised 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Revised SNIP),相对度量指数(Relative Measurement Index,RMI),标准化影响因子(Normalized Impact Factor,NIF)和c指数(c-index),分别论述了各个指标的定义、优势和缺点。修正的SNIP指数。SNIP指数是Moed于201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丽萍  
通过分析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从基于同行评议的RAE到基于文献计量的REF的变革,以REF为例探讨计量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应用,解读科学评价中两种主要方法之关系以及科研评价的趋向。指出:随着量化份额的增加,文献计量方法的正确应用将成为关键环节,以质量为导向的、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成为未来科研评价的主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尚斌  王瑞祥  
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希望,评价与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和不和谐状态。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可置于管理哲学的宏观视野之下,了解青年教师的特殊性需要与普遍性现状,将科研管理方法的多样性与系统性完善结合起来,不断引领高校综合实力向前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邓红巧  董颖  刘凤琴  秦进红  谢丽斌  
对h指数和g指数进行比较和研究,重点分析了科研人员h指数逐年变化的态势,并以h指数逐年变化态势为研究对象,从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中采集和整理科研人员的h指数数据,发现科研人员从初期获得h指数后,会经历缓慢的累积,然后会有一段快速增长期,最后会逐渐趋于平缓。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朱军文  刘念才  
科研评价虽以科研成果或科研表现为基础,但评价的结果必须与科学的本质规定性相一致。本文根据科研成果在评价中角色的不同,将科研评价分为"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以科研成果为指标的评价"两大类,在系统梳理"同行评议"和"科学计量学评价"两种方法的合理性及缺陷基础上,对现行各具体类型科研评价的方式进行了综述,根据评价对象、评价目标与评价方法契合的原则,提出了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学方法在不同类型评价中相互协同的改进框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雨萌  黄金霞  
科研评价作为机构科研管理和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机构科研活动的影响进行衡量。综览现有机构科研评价活动、评价方法及其指标,可以发现机构科研评价需要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新型科研成果成为重要的评价对象,评价对象的唯一标识促进评价数据的准确集成,评价数据应保证可持续获取并与组织相关联。而基于ORCID在唯一标识、关联数据源、支持多类型科研产出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新学术交流环境下基于ORCID的IAuthOR在机构科研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依据制定的科研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从文献计量、网络计量、替代计量、基金项目等维度构建基于IAuthOR的机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琨  李晓轩  杨国梁  
为回应公众提高科研表现的要求,展示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国家科研评价制度正经历较大的变革,本文以意大利VQR科研评价制度为例,从评价对象、方法、指标三方面,展示了国家科研评价制度的一种演化趋势,并就各国制度变革中出现的分歧与争议,进行了一定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多年来,一国科学家发表的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总数被看成是评价该国科学实力的指标,论文数越多,实力就越强。当人们认识到只考察论文数量显得过于简单粗略后,就希望用更好的指标来反映科研质量,"高被引科学家"人数就成为新的质量评价指标。2019年11月19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美国人次继续位居第一,占全部人次的比例为44%,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内地人次(占比10. 2%)首次超越英国(占比8. 3%),位居第二。按照定义,在科睿唯安分析依据的科学论文数据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中,某位科学家论文被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慧芝  刘振天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进行了系统规划。有效推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在评价内容上,要注重"分类"评价和"贡献"引领;在评价手段上,要着力建设负责任的同行评议制度;在评价实施上,要做到积极稳妥、分步到位,引领高校教师提高科研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贵华  柳劲松  
求真和创新是教育科研的本质要求。教育科研评价是对科研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活动,具有主体多元、目的多种、标准多样等特点。当前中国教育科研评价在评价标准设立、评价制度构建、学术共同体自律、科研诚信建设等方面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以质量、创新为导向,做好教育科研评价系统的顶层设计;以"自律"为依托,以"他律"为保障,以评价责任监督为切入点,规约与引导教育科研行为,搭建多元价值主体共生互动的参与平台,促进教育科研评价的公平与公正,既是解决中国教育科研评价难题的有效途径,更是新时代实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