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4)
2023(13421)
2022(11647)
2021(10947)
2020(9186)
2019(21128)
2018(21237)
2017(40393)
2016(22394)
2015(25255)
2014(25513)
2013(24701)
2012(22602)
2011(20375)
2010(20298)
2009(18751)
2008(18210)
2007(16124)
2006(14097)
2005(12496)
作者
(65567)
(54243)
(53862)
(51300)
(34526)
(26046)
(24488)
(21476)
(20636)
(19508)
(18574)
(18296)
(17427)
(17144)
(16945)
(16665)
(16382)
(16207)
(15464)
(15356)
(13662)
(13404)
(13124)
(12389)
(12234)
(12098)
(12069)
(11881)
(11059)
(10801)
学科
(81078)
经济(80949)
管理(68597)
(61614)
(52873)
企业(52873)
方法(36123)
数学(30608)
数学方法(30235)
(24068)
(22112)
中国(21835)
(20378)
(20276)
业经(19371)
地方(15978)
理论(15555)
(15165)
财务(15088)
财务管理(15057)
(14891)
企业财务(14271)
农业(14195)
(14023)
银行(13961)
(13928)
(13882)
贸易(13875)
技术(13774)
环境(13619)
机构
大学(315895)
学院(313321)
管理(122879)
(117601)
经济(114779)
理学(106426)
理学院(105183)
研究(104475)
管理学(103292)
管理学院(102731)
中国(77047)
(67930)
科学(66878)
(57645)
(53446)
(52867)
业大(49363)
研究所(48127)
中心(47107)
(46476)
财经(45386)
北京(42609)
农业(42045)
(41319)
(41118)
师范(40842)
(38242)
(37353)
技术(34866)
经济学(34417)
基金
项目(217071)
科学(169703)
研究(158269)
基金(156372)
(136768)
国家(135626)
科学基金(115956)
社会(97651)
社会科(92273)
社会科学(92251)
(85718)
基金项目(83305)
自然(76460)
自然科(74644)
自然科学(74626)
自然科学基金(73276)
教育(73007)
(72115)
编号(64959)
资助(63856)
成果(53748)
重点(48498)
(47382)
课题(45374)
(45321)
(45230)
创新(42258)
(41728)
科研(41435)
项目编号(40453)
期刊
(131071)
经济(131071)
研究(92015)
中国(63381)
学报(54234)
(49128)
科学(47813)
管理(45862)
(44858)
大学(40784)
教育(38395)
学学(38384)
农业(33743)
技术(26858)
(25855)
金融(25855)
财经(22100)
业经(21669)
经济研究(19982)
(18705)
问题(16713)
图书(16640)
(16559)
科技(16116)
理论(15743)
(15665)
实践(14520)
(14520)
业大(14441)
技术经济(13913)
共检索到459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振  张松  王力  王晓宇  Rajwali Khan  成功  昝林森  
【目的】探究bta-miR-33b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并对此过程中潜在的靶基因进行验证。【方法】分离培养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并进行诱导分化,PCR检测bta-miR-33b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时序表达。对牛前体脂肪细胞体外转染bta-miR-33b的mimic、mimic negative control (mimic NC)、inhibitor、inhibitor negative control (inhibitor NC)进行诱导分化培养,于分化培养的不同时间取样,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的mRNA表达量及甘油三酯和脂滴含量。预测bta-miR-33b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靶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在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bta-miR-33b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bta-miR-33b mimic可抑制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和脂滴的含量; bta-miR-33b inhibitor可促进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提高甘油三酯和脂滴的含量。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 2,HMGA2)基因、扭曲相关蛋白(Twist family bHLH transcription factor 1,TWIST1)基因是bta-miR-33b的靶基因;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bta-miR-33b能够调控HMGA2和TWIST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bta-miR-33b对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体外分化具有抑制作用;HMGA2和TWIST1是bta-miR-33b的靶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解芸菲  孙超  孙婵  王勇  吕彬  安磊  
【目的】运用si RNA沉默小鼠前体脂肪细胞3T3-L1的细胞信号负调控因子3基因(SOCS3),探讨SOCS3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3T3-L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用0,20,40,60,80,100,150,200 ng/mL TNF-α处理细胞24 h后,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用化学合成的SOCS3小干扰RNA(si RNA)转染3T3-L1细胞,用100 ng/mL TNF-α刺激24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RT-PCR检测SOCS3、c-myc和survivinmRNA的表达情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彬  王小龙  
将不同质量浓度 (0 3、 0 5、 0 6、 0 8、 1 0、 1 2、 1 5和 2 0 μg·mL-1)的亚硒酸钠加入大鼠的肝癌细胞 (RH 35 )和正常肝细胞 (BRL)的体外培养液中 ,分别在不同时间 (2 4、 4 8、 72和 96h ;2 4、 5 6和 96h)检测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的活性、增殖能力、生长曲线等指标。结果表明 ,随着浓度和时间增加 ,亚硒酸钠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随时间的延长 ,亚硒酸钠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浓度变化对正常肝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贾晶晶  土志涵  练颖康  郁东晨  沈和定  
体外试验研究瘤背石磺多糖(Onchidium reevesii polysaccharides, OSP)和硫酸酯化修饰后瘤背石磺多糖(Sulfated Onchidium reevesii polysaccharides, S-OS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以阳性药物顺铂(0.5、0.75、1.5μg/mL)作为对照。将不同质量浓度(50、75、150μg/mL)的OSP和S-OSP作用于Hela细胞,用CCK-8法分析Hela细胞在12、24、48和72 h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应用qRT-PCR检测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OSP和S-OSP均能降低Hela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而且S-OSP比OSP更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活性,表明硫酸酯化修饰改变了多糖结构进而影响多糖抗肿瘤活性。作用48 h后,3种质量浓度OSP组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0%、67%和71%;S-OSP组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4%、77%和84%;顺铂组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2%、86%和90%。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OSP和S-OSP作用24 h后,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的比率显著,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不断降低;实时荧光定量表明促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量随药物质量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量随药物质量浓度的提高无明显变化,说明OSP和S-OSP可通过调节Caspase信号通路诱导Hela细胞凋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兴  柏学进  封纪武  董雅娟  
【目的】建立昆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并鉴定其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及脂肪细胞的能力。【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昆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通过相差倒置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通过碱性磷酸酶(AKP)染色、Hoechst 33258染色、瑞士-姬姆萨复合染色检测MSCs的表型特征;通过β-ME诱导MSCs定向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诱导后的细胞进行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特性;通过NF-200、NSE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对已分化的神经样细胞进行鉴定和分化率分析;通过马血清诱导MSCs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观察其体外生长过程,并对诱导后的脂肪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鉴定和分化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红芳  昝林森  孙永刚  
【目的】建立牛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研究牛前体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化特征,为研究牛脂肪发育和脂肪沉积的机制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自新生牛脂肪组织中获得前体脂肪细胞,对培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油红O染色及脂肪细胞标志基因LPL、PPAR-r和脂联素表达研究。【结果】80%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接种后12h开始贴壁,4d后开始向脂肪细胞转化,10d后绝大部分细胞脂滴融合,细胞脂肪含量增加;分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接种后1~2d生长缓慢,3~8d进入对数生长期,9d后进入平台期,之后细胞数目开始下降。经胰岛素诱导分化过程中,LPL在牛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晓晖  富俊才  韩凯  陈东  
为建立绵羊肌内脂肪前体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选用组织块法培养绵羊肌内脂肪前体细胞,制备用荧光染料PE(Phycoerythrin)标记的兔抗绵羊Pref-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分离纯化脂肪前体细胞,对纯化后的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以及油红O染色鉴定。结果表明:利用流式细胞仪能分选纯化出被标记的肌内脂肪前体细胞且分选率近30%;纯化后得到的细胞是功能活跃的脂肪前体细胞。研究表明,用绵羊羔羊肌肉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可以建立绵羊肌内脂肪前体细胞培养模型,抗绵羊Pref-1蛋白多克隆抗体可以作为纯化脂肪前体细胞的工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雅萍   张久盘   魏大为   杨东梅   赵毅昂   姜超   宋小雨   吴昊  
为探究干扰叉头转录因子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 FOXO1)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本研究以固原黄牛的前体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法分离牛前体脂肪细胞,并利用表型鉴定和标志基因表达谱2种方法鉴定所分离细胞的纯度和分化潜能。筛选并包装牛FOXO1干扰慢病毒,利用EdU染色、流式细胞术、油红O染色和qPCR方法探究干扰FOXO1对牛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结果表明:1)成功分离了牛前体脂肪细胞,且其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分化潜能。2)EdU染色结果表示,侵染Lv-FOXO1极显著增加了牛脂肪细胞的增殖率(P<0.01)。3)流式周期结果显示,干扰FOXO1显著增加了牛脂肪细胞S期阳性细胞的比例,促进了G1/S期的转化,进而促进了牛脂肪细胞增殖。4)干扰FOXO1后,增殖标志基因PCNA、CDK1和CDK2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上调(P<0.01)。5)干扰FOXO1后牛前体脂肪细胞脂滴生成明显减少,且成脂标志基因PPARG的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CEBPB和LPL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综上,干扰FOXO1可通过上调增殖标志基因PCNA、CDK1和CDK2的表达促进牛脂肪细胞G1/S期的转化,进而促进牛脂肪细胞增殖,且其可通过降低成脂标志基因PPARG、CEBPB和LPL的表达减少牛脂肪细胞脂滴形成,进而影响脂肪沉积。本研究可为中国地方黄牛的肉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夏冰  
脂肪酸合酶(E.C.2.1.3.85,FAS)是催化生物体内合成长链脂肪酸,参与能量代谢的一种重要的酶。研究表明,动物FAS是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开发高活性、低毒的FAS抑制剂,对于癌症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FAS和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靶标,评价了47种植物醇提取物的抑制活性;以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var.integrifoliola(Merr.)T.Chen.)叶和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活性追踪,利用植物化学手段,分离、鉴定活性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瑞荣  吕丽华  高俊杰  张春香  
为了探究AY 9944-A-7在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3-isobutyl-1-methylxanthine,IBMX)阻滞的绵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将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分离的卵丘-卵母细胞(split COCs)和脱卵丘后制成的裸卵(DOs)培养于含250μmol/L IBMX的体外成熟液中,分别添加10,20,30,40μmol/L的AY 9944-A-7以诱导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结果表明,10~40μmol/L的AY 9944-A-7极显著地提高了绵羊COCs的生发泡破裂(GVBD)率和第一极体(PBI)排出率(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忠琴  关瑞章  汪黎虹  刘宏伟  
研究虎杖、石榴皮、大黄、黄芩、五倍子、黄连、冬凌草、独活、贯众、木贼草等10种中药材单用和五倍子、大黄、石榴皮、虎杖、黄芩、黄连两两联用(15种配方)对从养殖病鳗中分离得到的12株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单用对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大黄和石榴皮,木贼草的抑菌作用最差;中药联用呈现协同效应(FIC<1)的占68.3%,其中有显著协同效应(FIC≤0.5)的占26.0%,与中药单用相比,中药联用对大多数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增强,且可大大减少单一中药的给药浓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张浩  王佳美  王永  俄木曲者  李艳艳  朱江江  林亚秋  
为分析山羊KLF16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利用RT-PCR克隆得到山羊KLF16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山羊KLF16基因序列特征,通过过表达、油红O染色和qPCR等方法从形态学及分子水平分析过表达山羊KLF16后肌内脂肪细胞脂滴积聚及分化标志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1)克隆得到包含CDS区的山羊KLF16基因序列986bp,编码251个氨基酸,具有典型锌指结构;2)KLF16在山羊各组织广泛表达,其中腹部皮下脂肪组织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3)过表达山羊KLF16与对照组相比脂肪细胞脂滴积聚减少,分化标志基因PPARγ和PPARα极显著下调(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夏国良  苏友强  傅国栋  
本实验建立了昆明白小鼠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EO)、自然课卵(NO)和探卵(DO)3种细胞模型,并观察其在体外培养时卵母细胞的成熟情况。3种细胞模型在M199培养液中自发成熟时,其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GVBD)主要发生在培养后1~5h。培养至24h,CEO、DO和NO的GVBD发生率分别为97.3%,87.3%和81.2%,CEO和NO间GVBD%差异显著(P<0.05)。CEO中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PB1)主要集中在8~14h排出(24h时,PBI%为86.6%),DO主要在10~16h排出PBI(24h时,71.7%),而NO在培养24h内很少有PB1排出(17.4%)。4mmol·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存真  易本驰  陈培荣  李建柱  赵云焕  朱忠珂  
【目的】腺苷甲硫氨酸转移酶(MAT)在ATP的作用下,催化生成体内重要的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e)。通过构建慢病毒介导的pLenti-H1干扰载体,探究腺苷甲硫氨酸转移酶MAT2A和MAT2B对猪肌内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3—7日龄小猪背最长肌,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猪肌内脂肪细胞。根据GenBank中猪MAT2A基因序列(AccessionNo.NM_001167650.1)和MAT2B基因序列(AccessionNo.NM_001142832.1),获得其CDS序列。利用Invitrogen公司在线软件BLOCK-iTTM RNAi Designer分别设计shRNA靶序列,将合成的单链寡核苷酸退火形成双链,与经过Bam H I和Xho I (TaKaRa)双酶切后的pLenti-Hl载体连接,转化,并提取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X-tremeGENE-HP DNA转染试剂与测序成功的重组质粒以及包装质粒(CMV-Δ8.9和CMV-VSVG)共转染293T细胞,48 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并进行滴度测定。在猪原代脂肪细胞密度达到70%—80%时,侵染病毒;细胞密度融合时诱导分化。提取分化第8天的猪肌内脂肪细胞的RNA,按照反转录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采用primer primer 5软件设计MAT2A、MAT2B、PPARγ、aP2、CEBP/α、β-actin基因的定量引物,实时定量和Western blot试验检测MAT2A和MAT2B基因的干扰效率。油红O染色和实时定量鉴定MAT2A和MAT2B基因对猪肌内脂肪脂质积累的影响。【结果】酶切及测序证明重组慢病毒载体pLenti-Hl-MAT2A/MAT2B构建成功;包装的慢病毒sh-MAT2A和sh-MAT2B病毒滴度分别为6.7×107和7×107 pfu/mL,侵染肌内脂肪细胞72 h后,可出现90%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明所包装的病毒可满足侵染猪前体肌内脂肪细胞需要。实时定量结果显示其显著抑制了MAT2A和MAT2B的m RNA水平表达,其干扰效率分别在70%和60%以上;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试验及蛋白分析表明,干扰MAT2A基因后,MAT2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40%左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干扰MAT2B基因后,MAT2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25%左右,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冉宏标  赵丽玲  王会  柴志欣  王吉坤  王嘉博  武志娟  钟金城  
【目的】拟通过腺病毒介导的超表达及siRNA干扰试验,分析lncFAM200B对牦牛肌内脂肪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为解析lncFAM200B对牦牛肌内脂肪细胞脂质沉积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牦牛背最长肌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牦牛肌内前体脂肪细胞;构建包装lncFAM200B超表达腺病毒,设计合成其siRNA干扰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lncFAM200B超表达与干扰后脂肪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α、AP2,lncFAM200B潜在靶基因SIRT1、PTEN的表达水平;采用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TAG)测定、CCK-8检测等方法检测细胞内脂滴沉积情况、甘油三酯含量变化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从牦牛背最长肌成功分离获得肌内前体脂肪细胞;lncFAM200B超表达后,脂肪分化标志基因C/EBPα、AP2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诱导分化时间的增加,lncFAM200B潜在靶基因SIRT1表达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TEN表达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细胞脂滴沉积显著增加(P<0.05),降低细胞脂肪沉积,且诱导分化第6天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