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0)
2023(10590)
2022(9038)
2021(8132)
2020(6693)
2019(14708)
2018(14093)
2017(25803)
2016(14258)
2015(15431)
2014(14198)
2013(13783)
2012(12297)
2011(10981)
2010(11013)
2009(10138)
2008(9648)
2007(8410)
2006(7211)
2005(6240)
作者
(44371)
(36978)
(36718)
(34543)
(23430)
(18058)
(16329)
(14449)
(14179)
(12857)
(12537)
(12309)
(11939)
(11703)
(11588)
(11400)
(11353)
(10972)
(10748)
(10613)
(9724)
(9029)
(8880)
(8404)
(8353)
(8249)
(8190)
(7938)
(7605)
(7464)
学科
(47400)
经济(47339)
管理(39459)
(36751)
(29879)
企业(29879)
方法(21747)
数学(19108)
数学方法(18880)
(14970)
(14206)
(13850)
中国(13178)
业经(11839)
(11505)
贸易(11502)
(11214)
(10541)
农业(10077)
(9072)
财务(9061)
财务管理(9045)
教育(8822)
企业财务(8565)
环境(8524)
技术(8359)
理论(7878)
地方(7744)
(7510)
(7480)
机构
大学(195407)
学院(194778)
(73258)
经济(71630)
研究(71351)
管理(69081)
理学(60783)
理学院(59987)
管理学(58590)
管理学院(58282)
中国(49765)
科学(49273)
(47927)
(41017)
业大(38825)
农业(38714)
(38213)
研究所(35356)
(31551)
中心(31083)
(29395)
(26629)
农业大学(25910)
财经(25585)
北京(24706)
(24305)
(24202)
师范(23762)
技术(23728)
(23413)
基金
项目(142193)
科学(109703)
基金(102614)
(95092)
国家(94305)
研究(93708)
科学基金(78438)
社会(58806)
(57285)
社会科(55708)
社会科学(55694)
自然(54682)
基金项目(54136)
自然科(53464)
自然科学(53438)
自然科学基金(52518)
(49169)
教育(43952)
资助(41342)
编号(35914)
重点(33090)
(30732)
(30475)
计划(30405)
(29710)
科研(28825)
创新(28779)
成果(27125)
科技(27094)
(26843)
期刊
(76346)
经济(76346)
研究(52214)
学报(45500)
(42650)
中国(40246)
科学(37121)
大学(32643)
学学(31337)
农业(29371)
(24706)
管理(24127)
教育(22466)
(15607)
(13829)
金融(13829)
业经(13786)
技术(13785)
业大(13750)
经济研究(13618)
(12353)
财经(12145)
农业大学(11752)
科技(10804)
(10477)
问题(9314)
林业(9101)
商业(8905)
(8313)
中国农业(8148)
共检索到277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美宁  蔺伟虎  马碧花  李苗苗  田沛  
本研究以Epichlo?属内生真菌侵染(E+)及未侵染(E–)的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为材料,通过Zn和Cd处理,探究两种重金属处理下内生真菌对中华羊茅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Zn处理增加了中华羊茅E+和E–的株高与生物量(P <0.05)。研究表明,在Zn与Cd处理下内生真菌能通过调控植物内源激素合成以提高中华羊茅对重金属胁迫的适应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凯  王伟林  王豪邦  裴天悦  董鑫  蔺伟虎  田沛  
本研究以分布于青海、四川的6个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地理种群及其Epichlo?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带Epichlo?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的(E-)种群,比较了其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分蘖、茎粗、叶宽、株高、鲜重和干重)和营养成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和叶片含水量),旨在探明内生真菌和寄主基因型对中华羊茅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内生真菌对部分地理种群中华羊茅的株高、分蘖、茎粗、鲜重、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叶片含水量有显著影响(P<0.05)。2)不同地理种群的E+和E-植株分蘖、茎粗、株高、鲜重和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且各种群表现不尽相同。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57的分蘖数显著高于种群84和99(P<0.05),种群57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5个地理种群(P<0.05),种群111的株高显著高于种群84和99(P<0.05),种群111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种群41和99(P<0.05);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111的分蘖数和茎粗均显著高于其他5个种群(P<0.05),种群141的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种群41和84(P<0.05),种群111和141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种群41、84和99(P<0.05);综合分析生长和营养指标,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57和111表现最好,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111和141表现最好。综上,内生真菌促进了部分地理种群(84)植株的生长,提高了部分地理种群(41和141)的营养品质,抑制了部分地理种群(99)植株的生长,降低了部分地理种群(57)的营养品质;寄主基因型对中华羊茅共生体的生长和营养品质显著影响(P<0.0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文博  王美宁  田沛  
本研究以分离自甘肃(菌株1)、青海(菌株41D)、四川(菌株111)的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种子中内生真菌菌株的发酵液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浓度(20%、60%、100%)发酵液处理下未带菌(E-)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子的萌发情况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状况,以探寻中华羊茅内生真菌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发酵液对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作用不同,同时其促进或抑制作用与发酵液浓度有关。浓度为20%时,菌株111发酵液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浓度为60%和100%时,3株内生真菌发酵液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 <0.05)。结果表明,随着内生真菌发酵液浓度的变化,其作用不同,对非宿主垂穗披碱草种子的萌发及生长有促进作用,且分离自不同地理区域宿主的菌株的作用表现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辉  黄杏  谢晓娜  杨丽涛  李杨瑞  陈保善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由Leifsonia xyli subsp.xyli引起的病害。为研究该病对甘蔗的生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选择2个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和果蔗(Badila),采用桶栽种植分别进行3个处理:感染RSD病菌蔗株进行52℃温汤脱菌处理30 min、感染RSD病菌蔗株、健康蔗株(对照),在出苗后90、120、150、180 d测定株高和内源激素的含量,并利用PCR检测确定感病和健康蔗株。结果表明:感染RSD病菌蔗株的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和温汤脱菌处理;感染RSD病菌处理植株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含量明显低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俊英   许文博   田沛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羊茅属(Festuca)内生真菌,筛选适于内生真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生长培养基,包括不同酸碱度(pH=4、5、6、7、8、9、10);不同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D-木糖、D-山梨糖醇、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蛋白胨、胰蛋白胨、硝酸钠、硝酸铵、尿素、草酸铵、硝酸钾)和不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sucrose agar,PSA)、察氏培养基(Czapek agar)、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orn meal agar,CMA)和水琼脂培养基(Water agar,WA)},选择11株从羊茅属植物分离的香柱菌属(Epichlo?)内生真菌(菌株ID:G1、G2、G3、G4、291-4、291-14A、1、2、9、57A、84F)在这些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探究上述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pH对内生真菌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内生真菌的最适生长的pH范围为4~7,利用能力最强的碳源为D-山梨糖醇,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菌株G1,生长速度最慢的菌株是291-4和菌株291-14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燕玲  王志伟  于汉寿  王世梅  
从苇状羊茅植株中发现了与Neotyphodiumcoenophialum不同的内生真菌 ,经过分离、培养 ,分离菌株被鉴定为Neotyphodiumuncinatum (W .Gams ,Petrini&D .Schmidt)Glenn ,Bacon&Hanlin。通过对苇状羊茅植株各部位的调查 ,确认该菌在植株的地上部分有较为系统的分布。所发现的Neotyphodiumuncinatum -Festucaarundinacea这一内生真菌—宿主植物的新组合将成为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宝贵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秀梅  张志浩  王倩  凌春辉  韦业  颜攀  孟诗原  朱红  王华田  
【目的】以欧美杨I-107为试材,探讨磁化处理后镉毒害作用的生理机制以及磁化作用缓解镉毒害的作用方式。【方法】通过施入外源Cd(NO_3)_2,共形成4个处理,并对AsA-GSH循环中的非酶抗氧化物质和关键酶活性、H_2O_2、MDA以及内源激素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1) 100μmol·L~(-1) Cd(NO_3)_2添加后,磁化作用诱导根系大量富集Cd,且随S/R的提高,Cd被转运到地上部分器官(叶片),并刺激产生大量的H_2O_2和MDA。磁化作用刺激ATPase酶总活性的提高,这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减轻膜脂过氧化。2)镉胁迫后,磁化作用提高了AsA-GSH抗氧化系统对过氧化物的清除效率,且GSH在AsA-GSH循环中起主要作用。3)镉胁迫下,磁化作用诱导IAA、GA_3、ABA和ZR 4种内源激素水平在叶片中降低而于根系中升高,且根系中激素水平的表达在杨树抗氧化系统调控中占主导地位;另外,磁化作用有效调节了内源激素的比值。由此可见,Cd胁迫下,经磁化处理后杨树体内AsA大量消耗,GSH和GSSG在AsA-GSH抗氧化循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系则通过调控不同种类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在清除H_2O_2和MDA等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磁化作用通过维持根系较高的ATPase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Cd毒害造成的膜脂过氧化程度。【结论】磁化作用下AsA-GSH循环能力的提高增强了杨树对镉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缓解了镉离子浓度的升高对叶片和根系组织造成的伤害,以此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和代谢。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侯姣姣  孙涛  余仲东  康永祥  布芳芳  甘明旭  
以盆栽国槐Sophora japonica幼苗为试材,进行200 mmol·L-1氯化钠(NaCl)胁迫处理,采用菌液定量灌根法,通过测定国槐苗高增长量、根冠比、干质量,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脯氨酸(Pro)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探讨8株优势内生真菌分别灌根对国槐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1氯化钠胁迫下,每种菌株处理下的国槐幼苗生物量与生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菌株H-1,H-3,H-4和H-6灌根处理的国槐幼苗抗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佳岚  李春杰  
为探究不同水分条件和内生真菌互作对牧草型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温室盆栽法模拟田间最大持水量(FWC),共设6个水分梯度(50%、60%、70%、80%、90%和100%FWC),对带内生真菌(E+)与不带内生真菌(E–)的乡土草新品种‘河西’野大麦和东北地区优质品种‘萨尔图’野大麦(SA) 3种材料进行试验处理。结果表明:1)野大麦的株高、分蘖数、叶长、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根长、干重等农艺指标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材料在80%FWC处理下获得最大值,整体与70%FWC差异不显著(P>0.05)。2)同一水分处理下不同材料的分析表明,‘河西’野大麦的茎粗、分蘖数、株高、叶长、叶面积及地上干重等牧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萨尔图’野大麦,且‘河西’野大麦品种中E+各指标均显著高于E–(P <0.01)。研究发现,70%和80%FWC为野大麦生长适宜含水量,80%FWC在农艺性状上效果最优,70%FWC节水高效,且野大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一定耐涝能力;带有内生真菌的‘河西’野大麦为此次试验中生长发育更具优势的牧草品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振锐  钟睿  张兴旭  
本研究通过接种土壤从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孢子,探讨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在不同重金属镉(Cd~(2+))离子胁迫下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系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以及内生真菌、Cd~(2+)和AM真菌三者互作对醉马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和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菌根侵染率无显著(P> 0.05)影响,菌根侵染率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高浓度Cd~(2+)(0.9 mmol·L~(–1))条件下,内生真菌侵染(endophyte-infected, EI)的醉马草植株菌根侵染率显著(P <0.05)抑制了醉马草根长。以上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和Cd~(2+)均能影响AM真菌对醉马草根系的侵染,但二者无互作效应,内生真菌、AM真菌和Cd~(2+)三者互作会影响醉马草幼苗地上和地下生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玲  周燮  
以莴苣幼苗为材料 ,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物质萘乙酸 (NAA)、吲哚丁酸 (IBA)和吲哚乙酸 (IAA)处理根部2 0~ 30h ,可使大量的侧根原基得到启动和突起 ,10 0 0 0mg/L的NAA、IBA或IAA处理的侧根原基数分别为对照的 2 7 9,2 6 5和 13 6倍 ;而用 6 苄基腺嘌呤 (6 BA)和调吡脲 (KT 30 )等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及配合生长素类物质处理 ,则抑制幼苗自发生根和生长素的促根效应。 5 0 0 0mg/L的 6 BA几乎完全抑制了这些生长素的效应 ,同浓度的KT 30对NAA、IBA和IAA的抑制率分别为 73 8% ,6 7 0 %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涛  李杏辉  王杨  王贵英  王志伟  
2010年在南京紫金山地区采集小颖羊茅(Festuca parvigluma Steud.)的完整植株和成熟种子,通过染色、分离、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等方法探究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sinofestucae Chen,Ji et Wang在其体内的分布和种传特性。从植株茎秆、叶鞘、叶片和种子稃片及颖果等部位分别检测和分离到具有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特征的真菌。同时,从含有内生真菌的种子培育实生苗,并从实生苗中检测和分离到类似的内生真菌。通过对tubB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和检测,证明分离自小颖羊茅的样品与其实生苗的分离菌株是相同的N.sinofestucae。上述结果表明:N.sinofe...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继平  隋阳辉  张文忠  赵明辉  兰宇  陈温福  
以超级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材,采用大棚旱育毯苗试验,在常规营养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水稻秧苗生长及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细胞分裂素(CTK)和脱落酸(ABA)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明显增加了营养土中阳离子交换量和电导率,降低了容重,显著提升了通气和持水性能。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可显著提高秧苗地上部(叶龄、叶长、叶宽、株高、假茎宽和根冠比)和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和根分支数)生长能力。同时,随施炭水平的增加,叶片、假茎和根系中的内源激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玲  周燮  王章荣  
0.5mg/L的硝酸镧处理对马尾松苗的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和鲜重都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对株高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硝酸镧处理使主根伸长明显受到抑制,仅为对照的63.8%,但侧根数目显著增加,达到对照的2.63倍;根系的干重和鲜重分别比对照高出47.5%和33.6%;根系活力提高18.6%。对四大类内源激素水平和吲哚乙酸(IAA)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硝酸镧处理明显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提高了内源IAA水平,并改变了GA1+3,iPAs和ABA的含量。内源激素的这种变化与马尾松苗的生长,尤其是侧根的生长有密切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珊珊  米俊珍  赵宝平  武俊英  王莹  刘景辉  
[目的]研究腐植酸(HA)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光合参数与内源激素的影响,为燕麦的抗旱种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燕麦品种‘燕科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75%)、中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45%)、重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30%)3个水分条件下喷施HA,以喷施等量清水的处理为对照(CK),研究干旱胁迫下喷施HA后燕麦株高、单株叶面积、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和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的变化。[结果]干旱胁迫下燕麦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喷施HA后燕麦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均显著增加;叶片P_n、G_s和T_r显著提高,而C_i显著降低;IAA、GA和ZR显著增加,而ABA显著下降;上述指标均以重度干旱胁迫时喷施HA效果最优。P_n、T_r分别与IAA、GA和ZR极显著正相关,与ABA极显著负相关;C_i与IAA极显著负相关;G_s与ZR和GA极显著正相关,与IAA显著正相关,与ABA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腐植酸可以通过调控叶片光合参数和内源激素含量,延缓燕麦衰老,促进其生长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