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3)
- 2023(12311)
- 2022(10700)
- 2021(10049)
- 2020(8990)
- 2019(20812)
- 2018(20880)
- 2017(40629)
- 2016(22163)
- 2015(25372)
- 2014(25526)
- 2013(25025)
- 2012(22980)
- 2011(20483)
- 2010(20664)
- 2009(19318)
- 2008(19198)
- 2007(17172)
- 2006(14476)
- 2005(12684)
- 学科
- 济(90190)
- 经济(90094)
- 业(65271)
- 管理(64419)
- 企(53605)
- 企业(53605)
- 方法(49550)
- 数学(44068)
- 数学方法(43277)
- 财(24585)
- 中国(22883)
- 农(22468)
- 学(18198)
- 业经(17854)
- 制(16776)
- 务(16597)
- 贸(16542)
- 贸易(16535)
- 财务(16529)
- 财务管理(16486)
- 理论(16419)
- 易(16100)
- 企业财务(15592)
- 地方(15421)
- 银(15068)
- 银行(15039)
- 农业(14700)
- 行(14125)
- 技术(13964)
- 和(13870)
- 机构
- 大学(317039)
- 学院(316971)
- 管理(127020)
- 济(126836)
- 经济(124138)
- 理学(110052)
- 理学院(108913)
- 管理学(106572)
- 管理学院(106002)
- 研究(97894)
- 中国(77364)
- 京(65992)
- 科学(61503)
- 财(59663)
- 农(51840)
- 所(49310)
- 业大(48368)
- 财经(48106)
- 中心(47713)
- 江(46921)
- 研究所(44928)
- 经(43604)
- 北京(41232)
- 农业(41176)
- 范(39033)
- 经济学(38837)
- 师范(38553)
- 州(37287)
- 财经大学(35919)
- 经济学院(35360)
- 基金
- 项目(215039)
- 科学(169375)
- 基金(156664)
- 研究(153452)
- 家(136709)
- 国家(135620)
- 科学基金(117436)
- 社会(95602)
- 社会科(90631)
- 社会科学(90604)
- 省(84694)
- 基金项目(82299)
- 自然(79028)
- 自然科(77311)
- 自然科学(77291)
- 自然科学基金(75867)
- 教育(73153)
- 划(71521)
- 资助(66858)
- 编号(62688)
- 成果(49893)
- 重点(48391)
- 部(47942)
- 创(45068)
- 发(44408)
- 课题(42802)
- 科研(42392)
- 创新(42093)
- 教育部(41162)
- 大学(40779)
- 期刊
- 济(128284)
- 经济(128284)
- 研究(86961)
- 中国(57172)
- 学报(48765)
- 财(47588)
- 管理(44879)
- 科学(44669)
- 农(44594)
- 大学(37200)
- 学学(35172)
- 教育(32630)
- 技术(31257)
- 农业(30108)
- 融(29679)
- 金融(29679)
- 财经(23128)
- 经济研究(20831)
- 业经(20806)
- 统计(19930)
- 经(19693)
- 策(17790)
- 技术经济(17069)
- 问题(16931)
- 业(16801)
- 决策(16304)
- 理论(15108)
- 版(15049)
- 财会(14475)
- 商业(14043)
共检索到450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艳敏 陈超
Z-score模型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困境和违约风险判别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最优分割点的确定方法对于提高模型的违约风险判别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以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Fisher逐步判别法从15类财务比率中筛选出判别能力较强的7个指标构建了Z-score模型,并尝试采用加权平均法和考虑先验概率及误判成本的ZETAc模型法分别确定最优分割点。研究发现,ZETAc模型法预测企业违约风险的能力明显优于加权平均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文芳 吴丽美 崔小岩
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同时关系到企业与银行的健康发展。在发达国家,信用风险预测模型越来越严密与精确。文章根据KMV模型的原理,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采用最小误判法,确定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违约点和违约距离,并对此违约点及违约距离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信用风险 KMV模型 违约点 违约距离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永生 李洁
本文对Z-score预警模型进行了新的研究,将模型中各财务比率的权数及常数项进行调查;并对各模型预测概率进行比较,以获得其预测准确率;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P模型(百分数模型),同时用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财务数据对P模型进行实证检测分析。
关键词:
模型系数规范 模型预测概率比较 P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秀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信息化、高科技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决策难度、经营成本和收益的波动增大,企业风险管理彰显出重要性。笔者通过对沪、深证券交易所2007年~2009年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32家公司的Z值分析,认为用Altman’s Z-Score模型预测企业风险是有效的。根据对Altman’s Z-Score模型组成变量的比较分析,笔者提出了企业防范风险的有关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雯
文章以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选取2018年至2022年相关财务指标,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其财务现状。并结合Z-score模型和F分数模型对其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判断。研究结果显示其存在一定的商誉减值风险、资不抵债风险和盈利能力较差等问题。基于此来提出财务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娜 田月昕 王宏
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处于基础产业的农业上市公司,由于起步晚及规模小,受自然环境和体制的约束较多,发展速度慢,国际竞争力不强,建立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机制势在必行。Z-score模型是其中最重要的模型,是运用多变思路建立的多元线性函数公式,在企业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选择2006年沪、深交易所所有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Z-score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邓明然 胡蕾
本文选取2003 ̄2005年度湖北省及我国中部地区其他省上市公司全部A股作为样本,运用Z-Score模型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算其长、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才能更好地把握公司的财务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钟华星
针对金融借贷数据存在的较严重的类别不平衡问题,构建基于RUSBoost算法的违约风险预测模型。作为一种集成学习方法,RUSBoost算法利用欠采样实现了训练集的类别均衡,同时又通过对基学习器的独立采样有效克服了因欠采样而造成的信息丢失问题,从而实现了对类别不平衡数据的较强适应能力。基于某网络借贷平台的金融大数据,首次将RUSBoost算法应用于违约风险预测,同时也将随机森林、决策树以及支持向量机等数据挖掘方法分别应用于违约风险预测问题,并与传统的Logistic回归方法和最小二乘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从实验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数据挖掘模型的预测性能要明显优于传统模型,而基于RUSBoost算法的违约风险预测模型又明显优于其他数据挖掘模型。
关键词:
集成学习 数据挖掘 违约风险 网络借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睿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以来,中国信用债违约事件日益增加。文章在构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债知识图谱的基础上,针对其多种关系的特点,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及债券知识图谱构建的异构信息处理(R-GCN-BKG)的违约债券预测算法,并对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GCN-BKG模型在处理违约债券的预测任务上取得良好效果,其准确率为92%、召回率为90%、精确率为89%。
[期刊] 预测
[作者]
蔡玉兰 崔毅
本文基于违约距离函数形式的考虑,将违约距离分别视作由3个变量、3个决定要素和2个拆分项组成的综合指标,采用离散时间风险模型技术,通过信息量检验和十分位预测实证分析了Merton违约距离模型对企业财务困境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现,Merton违约距离模型所给出的违约距离的非线性函数形式相对于其构成指标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违约距离过于概括和抽象反而遗漏了一些重要信息,以致其预测能力还不及其3组构成指标简单的线性组合。实际上,违约距离的显著预测能力来自于其度量了资产波动性对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石晓军
Logistic模型是研究违约率的主流方法之一,但目前的研究未能对最优样本配比与分界点这两个基本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采用模拟分析方法设计了样本配比—临界点的情景,通过实证比较的方法得出1∶3的样本配比与0.647的临界点比较适合我国的情况,而常用的1∶1的样本配比可能并不适用。
关键词:
Logistic 违约 样本配比 临界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晓芬 李文华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支持(一)研究综述财务预警模型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界。经过了这些年学者们的不断努力,财务预警系统日趋完善,先后出现了单变量判别模型、多元线性判别模型、线性概率分析、逻辑回归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1)国外研究。运用个别财务比率对财务危机进行预测这种做法是由Fitzpatrick于1932年提出的。后来,Beave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单变量分析法。在众多多元线性判别模型中,典型代表当属美国阿尔曼教授于1968年建立的Z分数模型,不但方法简单而且精确度高,所以这个模型被西方企业一直沿用至今。1980年,Ohlson首先提出条件概率模型。1992...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曹萍
本文通过KMV模型实证研究各省、直辖市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建立了对各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的评估体系。以理论违约临界值0.4%为依据,计算得出在偿债高峰年有4个省市的违约风险相对较大,只有削减自发性财政支出,才能缓解风险;另有7个省的违约风险次之,提高债券担保的比例,可缓解违约风险。其他省市基本不存在违约风险。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城投债券 政府债券 债务违约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蕙
综合考量样本特征及研究目的,选取Panel Data模型,量化分析2009—2018年近十年间外资战略投资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总体影响,并区分样本金融机构性质,细化研究外资战略投资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种类型的异质性影响。在衡量银行体系稳定性时,对Z-score法进行了改进,将风险因素纳入测度过程中。研究发现:(1)外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总体利大于弊,且外资参股份额变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更为显著,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影响依次递减;(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利于被参股银行的稳定性,银行业集中度、利率波动和汇率波动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形成负向影响;(3)从影响程度来说,被参股的城市商业银行稳定性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银行业集中度和利率波动水平等变量变动相对更为敏感,股份制银行次之,国有商业银行最低,而对汇率波动水平变动的敏感度刚好相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倩 王煦逸
本文试图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型进行比较,来分析由于建模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的对信用期权定价和对冲的结果的不同。如果将违约风险传染考虑进去,类似德隆帝国崩溃的事件,或许就能避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