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7)
2023(1985)
2022(1767)
2021(1665)
2020(1593)
2019(3767)
2018(3743)
2017(6739)
2016(4095)
2015(4615)
2014(4624)
2013(4330)
2012(3983)
2011(3655)
2010(3717)
2009(3438)
2008(3253)
2007(2760)
2006(2267)
2005(1935)
作者
(14261)
(12232)
(12154)
(11250)
(7604)
(5768)
(5405)
(4929)
(4368)
(4334)
(4017)
(3976)
(3958)
(3916)
(3832)
(3711)
(3683)
(3653)
(3380)
(3342)
(3198)
(3168)
(2894)
(2864)
(2779)
(2686)
(2639)
(2634)
(2595)
(2594)
学科
(17933)
经济(17926)
方法(13082)
数学(12486)
数学方法(12187)
管理(9803)
(8986)
(7855)
企业(7855)
(4889)
理论(2906)
中国(2786)
(2721)
(2509)
技术(2197)
环境(2170)
业经(2130)
地方(2129)
(2075)
贸易(2073)
(2025)
(2016)
(1895)
(1881)
农业(1820)
(1699)
(1690)
财务(1675)
财务管理(1673)
小麦(1636)
机构
学院(58398)
大学(58286)
研究(21120)
管理(20701)
(19527)
经济(19157)
理学(18787)
理学院(18524)
(18162)
管理学(17708)
管理学院(17622)
科学(17442)
农业(15017)
业大(13971)
中国(13768)
(12561)
(12224)
研究所(11970)
(9639)
农业大学(9636)
中心(9329)
实验(9189)
实验室(8949)
(8811)
技术(8504)
重点(8469)
(8105)
(7991)
科学院(7937)
(7357)
基金
项目(45365)
科学(35607)
基金(34009)
(32232)
国家(32044)
科学基金(26671)
研究(26043)
自然(20898)
自然科(20494)
自然科学(20489)
自然科学基金(20096)
(19545)
基金项目(17438)
(16982)
社会(15115)
资助(14967)
社会科(14389)
社会科学(14385)
教育(12964)
计划(11941)
重点(10841)
科技(10530)
(9798)
科研(9592)
(9276)
(9250)
创新(9198)
编号(8993)
专项(8728)
(8511)
期刊
学报(16976)
(16763)
(16127)
经济(16127)
科学(12870)
研究(11282)
农业(11079)
中国(10760)
大学(10731)
学学(10476)
管理(7664)
(6640)
统计(5635)
技术(5578)
业大(5334)
(5007)
(4938)
决策(4663)
农业大学(4649)
中国农业(4467)
教育(4368)
(3776)
科技(3561)
技术经济(3376)
自然(3259)
农业科学(2954)
农学(2946)
华北(2946)
经济研究(2920)
财经(2854)
共检索到75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喜悦  何蓓如  李宏斌  马翎健  胡银岗  
选取温敏小麦不育系A3314与Silverstar杂交组合的F2高可育和高不育单株构建基因池,利用500对随机引物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同时对其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中使用50 ng的模板DNA,2 mmol/L Mg2+,0.2 mmol/L dNTPS,0.2μmol/L引物,1 UTaq酶;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进行94℃变性45 s,37℃结合45 s,72℃延伸90 s,40个循环后,再72℃延伸10 min,小麦RAPD扩增效果较好;S310750为小麦温敏不育基因的连锁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喜悦  胡银岗  马翎健  李宏斌  何蓓如  
研究了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有关生理生化机制。对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在拔节至散粉期给予日平均温度17.5℃和22.0℃处理,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脯氨酸及其活性氧代谢的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A3314的脯氨酸含量在日平均温度22.0℃处理条件(可育条件)下明显高于17.5℃处理(不育条件),且日平均温度22.0℃条件下的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其同型保持系TSP3314基本一致;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则相反。在可育条件下,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的育性转换过程中伴随着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该温敏不育系的育性密切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建敏  蒲宗君  李式昭  李俊  杨恩年  孙华  刘培  
研究温敏雄性不育系SCT-1在四川生态环境下的育性遗传特征,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2个具一定恢复效果的品系B2183、M2003-1,分别与SCT-1杂交构建群体,利用亲本、F1及F2群体的表型数据,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SCT-1育性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CT-1育性主要受核基因控制,2个组合F2育性均呈连续分布,具多峰、偏态现象,SCT-1/B2183组合育性遗传符合MX2-AD-AD模型,即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SCT-1/M2003-1组合符合MX1-AD-ADI模型,即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2个组合中主基因遗传率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灵云  张立平  赵昌平  张风廷  樊建青  苑少华  郭玉平  
为了选择适宜的基因枪转化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受体,并对幼胚组织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BS366以及常规品种京411的幼胚为材料,分别对碳源、除草剂浓度和基因型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以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的诱导培养基上,幼胚的出愈率差异不显著;在以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的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差异显著,其中添加麦芽糖的培养基上分化率较高;在对轰击过bar基因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筛选时,除草剂Biolaphos的最适浓度为2 mg/L。3个受体材料离体培养过程中出苗率差异显著,其中BS210出苗率高,是较优良的转化受体,为今后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奠定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北海  张艳敏  李洪杰  王子宁  石云素  张忠廷  李松涛  王斌  杜立群  朱至清  
采用RAPD技术 ,以 4个小麦株高基因近等基因系 (分别含有rht、Rht1、Rht2、Rht3)为材料 ,对 2 96个单一随机引物 (10个核苷酸 )进行了筛选。发现 2 5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近等基因系间表现出特异性。在 6次重复试验中 ,有 18个引物的特异扩增片段不能重复 ,6个引物可以重复 2~ 3次 ,唯有OPAM 0 1在全部试验中均能稳定重复 ,其特异扩增片段OPAM 0 1186 0 可以作为 rht基因的RAPD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喜悦  何蓓如  马翎健  胡银岗  李宏斌  
为建立技术简便、成本低廉的二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体系,选育适应范围广泛的温敏不育系,利用发明专利技术(ZL00105488.0)选育的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与恢复系Silverstar的F2和BC1F1分离群体及可育条件下的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与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的F2代及BC1F1代分离群体的育性反应,对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敏不育系A3314的雄性不育性与K3314A的雄性不育性一致,除受细胞质基因控制外,还受两对隐性核基因的控制,且呈独立遗传。其中A3314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钱焕焕  张玲丽  杜万里  庞玉辉  王亮明  胡甘  宋喜悦  
【目的】明确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配子传递方式及遗传模式。【方法】以K型1B/1R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K型非1B/1R雄性不育系A731和A116,保持系116B、731B及恢复系KR783、桑榆3号和WM5-5为材料,构建了4个群体K3314A//KR783/731B、A731//KR783/731B、A116//A116/桑榆3号和A116//116B/WM5-5,分别调查其亲本及后代的自交结实率和单倍体发生的频率,结合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结果】1BS染色体片段代换了1RS染色体片段后,非1B/1R类型不育系及其后代不产生单倍体;不育系核内基因主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建敏  李式昭  杨恩年  李俊  刘于斌  蒲宗君  
小麦SCT-1是以黄淮麦区发掘的温敏不育系BNS为基础转育成适应四川生境的温敏两用不育系。采用分期播种方式对SCT-1的育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CT-1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种,不育度均达99%以上,可进行杂交制种;12月中旬及以后播种能自交结实,结实率可达50%以上,能实现自身繁殖。结合不同播期条件的花粉镜检法,11月上旬以前播种,SCT-1的花粉表现为完全碘败;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种,花粉表现为半不育,为育性的转换期;12月下旬以后播种,其花粉染色为正常可育类型。SCT-1与重庆温敏不育系C49S的比较结果表明,SCT-1在10月25日、11月2日和11月10日播种,不育度均达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东迎  李正玮  管健  
通过连续两年对温敏雄不育小麦C49S的分期播种试验发现,早播(低温)的ⅠC49S(第一播期C49S)减数分型过程中有17.9%的细胞发生异常,当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后,大量细胞收缩变形,而使变异率急剧提高,以后小孢子的内含物逐渐解体,最终成为败育花粉,ⅠC49S的花粉育性和结实率均很低。在ⅠC49S小孢子败育过程中花药蛋白质含量低,被认为可能与花粉不育有关。而晚播(高温)的ⅥC49S(第六播期C49S)花粉发育基本正常,结实率较高。以C49S为母本配的8个F1杂种结实率不同,最高达80.5%,最低的仅16.7%,表明不同基因型对C49S不育性表达影响不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涛  张作仕  曾秀英  李竹林  余懋群  敖栋辉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发现温光敏雄性不育系C49S-87、C49S-89的育性转换明显,便于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其育性主要受温度控制,光照也有一定影响。这2个不育系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不育,温暖长日照条件下可育,在成都地区正季播种,其不育株率可达100%,套袋自交不实率及花粉不育度均在95%以上,在成都地区晚季播种,自然结实率可达78%,育性恢复。C49S-87的粗蛋白含量为15.1%,SDS沉淀值为55ml,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C49S-87的胚乳贮藏蛋白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发现其1D染色体上的Glu-D1位点基因编码5+10优质亚基;C49S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较高,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宏生  李绍祥  杨忠慧  刘琨  赵红  杨木军  
【目的】不育系柱头活力是杂交制种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对提高制种产量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明确不育系柱头活力的变化规律,为杂交小麦制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个温光敏核不育系为研究材料,第1朵小花开颖进行套袋并连续21 d饱和授粉,通过调查研究杂交结实率探讨4个不育系柱头活力的差异。【结果】4个不育系柱头活力存在显著差异,柱头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K456S > K64S > K78S > K43S,K64S和K456S柱头活力第5 d达到峰值,而K78S和K43S第3 d达到峰值。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都可达15 d,但高柱头活力(结实率>80%)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差异,K78S(9 d)>K64S(7 d)>K456S(5 d)>K43S(3 d)。大田环境下K64S柱头活力显著高于温室,最高杂交结实率提高17.58%,平均杂交结实率提高13.83%;2种环境下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无差异,同为17 d,但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大田环境下长2 d,为9 d。【结论】4个不育系都有较高的杂交结实率,但达到最高杂交结实率的时间不同,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不育系其柱头活力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低温高湿环境有利于提高不育系最高杂交结实率(柱头活力)和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更有利于温光敏两系杂交种制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明华  李泽炳  
1990~1991年分析了农垦58S及其转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相互杂交的F_1、F_2、F_3等植株在武汉自然长光照或遮光短日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1514S、31111S和33001S的光敏不育基因均来源于农垦58S,相互间还存在着微效修饰基因的差异,但籼型核不育系W6154S和W7415S的不育基因座位可能不相同,W7415S的光敏不育基因来源于农垦58S,W6154S温敏感特性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蒙立颖  石晓艺  胡甘  齐智  宋喜悦  
为了解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KTM3315A的染色体组成,揭示其雄性败育特点,采用分子标记和A-PAGE技术对KTM3315A是否含有T1BL.1RS易位染色体进行了鉴定。通过醋酸洋红、DAPI和I2-KI染色,观察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特点及类型,并对不同发育时期(减数分裂、单核早期、单核晚期、二核期和三核期)花药中的保护酶(POD、SOD和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KTM3315A具有小麦1BS的特异扩增条带,但缺少黑麦1RS的特异扩增条带,与KTM3315A在ω区不具有黑麦特异蛋白谱带的结果相对应,推测KTM3315A为非1B/1R类型的K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KTM3315A在不育条件下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冰冰  孙宝启  李光威  孙群  解超杰  
以近等基因系 R4A(含抗白粉病基因 Pm13)和中国春(CS)为材料,用 RAPD 技术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个具多态性的引物。片段 OPV09-1140只在 R4A 中出现,可能与 Pm13连锁;而片段OPR10-2790仅在 CS 中出现,应当是外源遗传物质替换或插入的部位。本文还对 RAPD 技术进行了探索,证明用不同时期植物材料的 DNA 作模板所得扩增带谱基本上是一致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宏生  丁明亮  顾坚  田玉仙  赵红  吴绍柱  杨素梅  杨和仙  李绍祥  
不育系的柱头外露是提高小麦异交结实率的关键因子之一。本研究以高柱头外露率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K239S与低柱头外露率的不育系K92S杂交构建DH群体,对亲本、正反交F1和DH群体进行柱头外露率鉴定,结果正反交F1柱头外露率差异不显著,表明柱头外露受细胞核基因控制;DH群体低柱头外露率与高柱头外露率的分离比符合3∶1,推测该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由1对隐性主基因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