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8)
- 2023(9552)
- 2022(7903)
- 2021(7082)
- 2020(6382)
- 2019(14572)
- 2018(14385)
- 2017(28452)
- 2016(15515)
- 2015(17501)
- 2014(17565)
- 2013(17792)
- 2012(16381)
- 2011(14539)
- 2010(14814)
- 2009(14215)
- 2008(14649)
- 2007(13562)
- 2006(11644)
- 2005(10739)
- 学科
- 业(81599)
- 企(75489)
- 企业(75489)
- 济(74902)
- 经济(74817)
- 管理(63129)
- 方法(35754)
- 数学(27624)
- 数学方法(27450)
- 业经(27030)
- 财(26804)
- 农(25300)
- 务(20794)
- 财务(20771)
- 财务管理(20743)
- 企业财务(19626)
- 农业(18257)
- 技术(16588)
- 制(16086)
- 中国(14826)
- 和(14475)
- 策(13737)
- 划(13580)
- 贸(13505)
- 贸易(13502)
- 易(13096)
- 理论(12980)
- 体(12674)
- 企业经济(12266)
- 经营(11788)
- 机构
- 学院(235824)
- 大学(229789)
- 济(102296)
- 经济(100411)
- 管理(98351)
- 理学(84500)
- 理学院(83736)
- 管理学(82747)
- 管理学院(82305)
- 研究(70654)
- 中国(57267)
- 财(48077)
- 京(47242)
- 农(42635)
- 科学(41846)
- 财经(38259)
- 江(36889)
- 所(36104)
- 业大(34656)
- 经(34591)
- 农业(33819)
- 中心(33474)
- 研究所(32270)
- 经济学(30426)
- 北京(29430)
- 州(28753)
- 商学(28106)
- 财经大学(27907)
- 商学院(27889)
- 经济学院(27785)
- 基金
- 项目(148372)
- 科学(118180)
- 研究(109565)
- 基金(108484)
- 家(92771)
- 国家(91894)
- 科学基金(80731)
- 社会(70512)
- 社会科(66889)
- 社会科学(66868)
- 省(59744)
- 基金项目(58011)
- 自然(52160)
- 自然科(50975)
- 自然科学(50959)
- 自然科学基金(50149)
- 教育(49447)
- 划(48424)
- 编号(44802)
- 资助(43889)
- 业(36399)
- 成果(34683)
- 创(34281)
- 部(33162)
- 重点(32788)
- 发(32162)
- 创新(31122)
- 课题(29482)
- 制(28739)
- 国家社会(28712)
- 期刊
- 济(116709)
- 经济(116709)
- 研究(65272)
- 财(42781)
- 中国(41444)
- 农(39797)
- 管理(39448)
- 学报(31445)
- 科学(31081)
- 农业(26957)
- 大学(24148)
- 学学(23129)
- 技术(22816)
- 业经(22006)
- 融(20699)
- 金融(20699)
- 财经(19547)
- 经济研究(17869)
- 业(17294)
- 教育(16916)
- 经(16847)
- 问题(15605)
- 技术经济(15467)
- 财会(13946)
- 商业(13003)
- 贸(12185)
- 现代(12138)
- 世界(11722)
- 统计(11109)
- 会计(11065)
共检索到346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丽华
2015年Y企业购买W企业股票,触发了全面要约收购的义务,最终成功完成收购。本文结合此案例,分析了Y企业要约收购W企业的风险,以及收购后的效益,最终总结出此次收购的几点成功经验,包括合理选择目标企业、合理应对风险、注重整合等。
关键词:
企业并购 要约收购 效益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丽华
2015年Y企业购买W企业股票,触发了全面要约收购的义务,最终成功完成收购。本文结合此案例,分析了Y企业要约收购W企业的风险,以及收购后的效益,最终总结出此次收购的几点成功经验,包括合理选择目标企业、合理应对风险、注重整合等。
关键词:
企业并购 要约收购 效益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基建 勾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企业纷纷掀起了一股兼并收购的浪潮。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参与并购重组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几年,国内企业参与并购的规模、类型以及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通过并购往往可以扩大经营规模,获得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定祥
自2000年以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个案数量和并购总额都在不断上升,近几年海外并购市场更是闹得风生水起。但不管国际还是国内,跨国并购的整体结果并不看好。从全球范围看,大约61%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燎原 沈体雁
中国企业的海外产业并购日益增多,如何进行有效整合就成为关键。文章通过对产业并购整合的理论诠释与对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案例分析,提出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并购的整合框架,并指出整合的核心就是文化的融合、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价值链的统一整合与管控。
关键词:
海外产业并购 整合模式 价值观 管控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侯昊鹏
油田服务业的企业收购可分为资本扩张型和技术扩张型两类,我国当前呈二者并存局面。以前者为主要目标时,主要从业绩和财务指标层面分析并购对象企业的价值;如果是后者,更多地是作专业层面的评判,作为收购目标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本身,还包括被收购企业的科技人才资源。
关键词:
油田服务业 企业收购 价值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建红 卫新江 海柯·艾伯斯
海外收购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与全球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企业能够成功地完成收购交易的比率比较低;有近一半的海外收购由于各种原因交易未能达成。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败的因素以及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功率低的原因。通过对1324个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显著影响海外收购交易成败的因素来自不同的层面。具体而言,政治力量对敏感产业的影响、母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关联度、收购企业和被收购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海外收购的经验和专业顾问的聘用等因素都显著地影响收购的成败。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交易双方政治和体制方面的影响以及收购企业本身国际化水平的限制...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白玉凤 景玉贵
一、企业杠杆收购特征其一,收购者权益投资比例较低,一般为收购资金的10%。杠杆收购的融资来源主要包括:(1)高层贷款,这部分约占整个交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钱胜 高红霞
近年来,外商来华投资出现一个新特点,世界许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以控股方式收购我国的国有企业。《对跨国公司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分析》一文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分析了其利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建宁
敌意收购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对解决公司经营者缺乏监督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敌意收购所带来的收购和反收购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损害,两者比较,得不偿失。我国企业的兼并收购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产权改革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兼并在规模和形式上都将会有大的突破,因此,如何通过并购谋求一种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结果是我们应尽早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企业并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
企业 收购 敌意收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宝莉
管理层收购(MBO)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企业并购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我国的MBO过程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的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但也反映出很多问题,因此,《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将保证我国MBO过程向着规范、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 管理层收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端鸿
世界企业兼并收购趋势分析林端鸿企业兼并和收购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伯格说过:“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额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韩灵丽
企业收购与兼并的法律分析韩灵丽产权流动,资产重组是盘活资产存量并使之保值、增值的重要条件,而企业的收购与兼并则是实现产权流动,资产重组最常见的两种方式。在中国,企业兼并活动始发于i984年,河北保定市锅炉厂以承担42万元债务的形式兼并了保定市风机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东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兼并和收购为自身谋求更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不同的投资战略,导致了不同的效果,本文将对其中若干案例进行剖析,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以供其他企业借鉴。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投资战略的主要类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义爽 蔡宁
基于通用—费舍案例中被还原的事实真相,本文指出了资产专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的逻辑瑕疵及其经验含义的不可靠性,并从竞争战略的角度对该案例进行了重新分析。达到的基本理解是:对于企业边界的决定,最主要的诱因是获取竞争优势,而不是规避机会主义行为。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必须独占稀缺性战略资产,从而将其“保护”在企业边界以内,同时还必须获得生产过程的良好协作,然而,无论是满足哪一个条件,一体化或科层机制的本身都只提供了部分“手段”,企业家的行政领导能力和经营智慧构成了另外一部分重要支撑。
关键词:
竞争优势 企业边界 科层机制 案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