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3)
2023(12743)
2022(11246)
2021(10644)
2020(8692)
2019(19773)
2018(19951)
2017(37882)
2016(20887)
2015(23345)
2014(23013)
2013(21918)
2012(19770)
2011(17852)
2010(17680)
2009(16167)
2008(15374)
2007(13379)
2006(11565)
2005(9944)
作者
(56733)
(46768)
(46690)
(44314)
(29823)
(22465)
(21116)
(18377)
(17798)
(16658)
(15986)
(15513)
(14632)
(14522)
(14393)
(14247)
(14053)
(13914)
(13273)
(13231)
(11546)
(11402)
(11241)
(10711)
(10477)
(10450)
(10430)
(10279)
(9464)
(9325)
学科
(76306)
经济(76214)
管理(60714)
(53601)
(46339)
企业(46339)
方法(36769)
数学(30996)
数学方法(30632)
中国(20223)
(20127)
(19376)
业经(18179)
(17621)
理论(15862)
地方(14559)
(14106)
环境(13601)
(13413)
(13362)
贸易(13355)
农业(13216)
教育(13016)
(12937)
(12805)
财务(12739)
财务管理(12717)
企业财务(12033)
技术(11774)
(11559)
机构
大学(286264)
学院(282973)
管理(113527)
(106063)
经济(103568)
理学(99233)
理学院(98196)
管理学(96362)
管理学院(95876)
研究(89384)
中国(64263)
(60067)
科学(56349)
(48797)
(43305)
业大(41813)
(41051)
中心(40151)
研究所(39743)
财经(39717)
(39540)
(39454)
师范(39229)
北京(37602)
(36068)
(33035)
(32927)
农业(32124)
经济学(31528)
师范大学(31383)
基金
项目(198217)
科学(155358)
研究(148930)
基金(141797)
(122116)
国家(121050)
科学基金(104530)
社会(91952)
社会科(86873)
社会科学(86853)
(78264)
基金项目(75419)
教育(69772)
自然(67462)
自然科(65821)
自然科学(65807)
(65441)
自然科学基金(64597)
编号(62558)
资助(57904)
成果(51417)
重点(44092)
(43323)
课题(42898)
(41690)
(41582)
项目编号(39301)
创新(38569)
科研(37827)
大学(37806)
期刊
(113808)
经济(113808)
研究(82814)
中国(50828)
学报(43934)
管理(40382)
教育(40145)
科学(39916)
(37202)
(36623)
大学(33787)
学学(30875)
农业(26629)
技术(23951)
业经(19595)
(19422)
金融(19422)
财经(18688)
图书(18649)
经济研究(18388)
(15944)
问题(14270)
理论(13896)
科技(13817)
(13122)
实践(12923)
(12923)
(12865)
技术经济(12820)
现代(12546)
共检索到398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根东  吴寒飞  
推动和促进民办高等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当前民办高校较为通用的法人治理模式,然而这一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低效率的问题。借鉴X(低)效率理论的分析框架审视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机制,发现后者存在着激励与约束不足的问题。建议明确法人产权制度,健全董事约束与筛选制度,完善校长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设立内外监督机构,以望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内部的运行效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一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民办高校数量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格局从单一公办高校进入到公办与民办高校并存、协调发展的新阶段。相较于国外私立大学,我国民办高校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方面仍然相对滞后。其中,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是影响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方针的指导下,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理顺民办高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淑娟  
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涵,指出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必要和可行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主要特点,就如何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提出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炜长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大多形同虚设,妨碍了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尽快解决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建立健全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已成为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赤弟  黄志兵  
文章通过对民办高校"双法人"治理模式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存在原因的研究,分析了"双法人"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法人"治理模式的改进建议,即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董事会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圣足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当前民办高校较为通行的内部法人治理模式。能否坚持并完善这一法人治理制度,不仅关系到民办高校能否进行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也关系到其能否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本文从实践角度,通过上海建桥学院法人治理制度建设的个案分析,对民办高校法人治理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及主要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奇  
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是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本质特性是学校内部的权力体系和组织结构。民办普通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既同公办普通高校有本质上的联系和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色和区别,既可借鉴国外和新中国成立前私立高校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照抄套用,目前尚处于探索和演进过程之中。黑龙江东方学院创办近18年来,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为先导,锐意改革创新,在构建法人治理结构上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逐步完善了由理事会领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海峰  
我国多数民办高校具有"公益""营利"双重特征,"股份制-双法人"治理模式是能够使教育的公益性与投资的营利性之间达到较好均衡的一种民办高校法人治理模式。该模式在浙江教育股份制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具有融资功能强、使创办人的价值得到明确承认、克服家族式管理的不足等优势。在浙江省民办教育促进政策的规范下,具有较强的出资人权益保障机能,但其组织公益性体现机能还需要优化,比如推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事会模式、完善内部治理权力的制衡机制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苗庆红  
任何组织都有一个治理问题,当然学校也不例外。但学校与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是一个非营利机构,没有所有者。因此,控制权是影响学校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变量。作者主要以民办高校控制权演变为核心纬度,研究我国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特点以及演变过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岳堂  
以湖南省民办高等院校为例,对民办高等院校的治理结构进行剖析,目前民办高等院校外部治理呈现发展不均衡性、办学机制准市场化和管理非规范化。因此,创新民办高等院校法人治理外部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负责人和督导专员作用,构建政府参与高等院校外部治理机制,健全国家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扶持政策体系,完善和创新民办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大学生家庭以委托人身份参与大学治理。完善民办高等院校法人治理外部机制,从而实现民办高等院校的有效治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宇文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高校应以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借鉴公司法中的法人治理结构理论,结合高等教育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应贯彻以下原则:遵循教育规律,保障学术自由,教育法人人格独立,教育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教育非行政化,教育权利义务一致、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宏博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指出民办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的理性选择本应是"三边治理"的规制结构,文章基于X学院的治理结构变迁个案剖析,指出多数民办高校实际上选择了"双方规制型"治理结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未能形成,进而分析内部治理结构失衡带来的学校经营交易成本激增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勇  
民办高校教育治理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难点是如何解决好民办高校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问题。这种"两权分离"虽然有利于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但同时也带来民办高校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因其追求利益目标的不一致的矛盾,影响民办高校良性发展。民办高校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是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可以采用民办高校股份奖励激励和股份期权激励两种模式,以完善民办高校激励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巩丽霞  
民办高校只能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类别进行法人登记,并无基本法层面的依据。以是否"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区分并定性一所高校,折射出现行法律中以"所有制"划分类别并施以不同管理的传统思路。因而,"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①应该从这一根本问题着手,要通过立法重新解释"事业法人",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纳入其中,并推动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分类管理",这也是"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的有效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崴  
我国大多数高校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现代高校法人制度。目前公办高校法人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首先是依法规范政府与高校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关系,建立现代法律契约或委托代理关系;其次是健全高校内部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确保高校中政治权利、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平衡和制约,为高校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和社会服务创新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