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5)
- 2023(10879)
- 2022(9669)
- 2021(9272)
- 2020(7672)
- 2019(17733)
- 2018(17751)
- 2017(34221)
- 2016(18474)
- 2015(20724)
- 2014(20523)
- 2013(20148)
- 2012(18266)
- 2011(16476)
- 2010(16272)
- 2009(14669)
- 2008(14088)
- 2007(12132)
- 2006(10492)
- 2005(9025)
- 学科
- 济(69418)
- 经济(69341)
- 管理(56527)
- 业(50853)
- 企(43935)
- 企业(43935)
- 方法(33967)
- 数学(28882)
- 数学方法(28526)
- 农(18164)
- 财(17161)
- 中国(17003)
- 学(16894)
- 业经(16332)
- 环境(15293)
- 地方(14140)
- 理论(13601)
- 贸(13045)
- 贸易(13039)
- 和(12806)
- 易(12690)
- 划(12293)
- 技术(12111)
- 农业(12040)
- 务(11595)
- 财务(11533)
- 财务管理(11516)
- 制(11257)
- 企业财务(10939)
- 教育(10744)
- 机构
- 大学(260839)
- 学院(257669)
- 管理(107608)
- 济(96620)
- 理学(94555)
- 经济(94382)
- 理学院(93531)
- 管理学(91922)
- 管理学院(91478)
- 研究(81696)
- 中国(58435)
- 京(55222)
- 科学(52753)
- 财(42639)
- 所(39901)
- 业大(38990)
- 农(38481)
- 中心(37271)
- 研究所(36843)
- 范(35975)
- 师范(35664)
- 江(35570)
- 财经(35345)
- 北京(34755)
- 经(32176)
- 农业(30149)
- 院(30066)
- 州(29655)
- 师范大学(29109)
- 经济学(27656)
- 基金
- 项目(184970)
- 科学(146064)
- 研究(136010)
- 基金(134503)
- 家(116677)
- 国家(115717)
- 科学基金(100366)
- 社会(84547)
- 社会科(79936)
- 社会科学(79916)
- 基金项目(72583)
- 省(71949)
- 自然(66559)
- 自然科(64986)
- 自然科学(64972)
- 自然科学基金(63793)
- 教育(62798)
- 划(60996)
- 编号(56357)
- 资助(54867)
- 成果(45060)
- 重点(40787)
- 部(40635)
- 创(38622)
- 发(38470)
- 课题(37881)
- 创新(35842)
- 科研(35513)
- 项目编号(35227)
- 教育部(35010)
- 期刊
- 济(101251)
- 经济(101251)
- 研究(72421)
- 中国(45558)
- 学报(40811)
- 管理(37937)
- 科学(37786)
- 农(34159)
- 教育(32630)
- 大学(30824)
- 财(30708)
- 学学(28736)
- 农业(24268)
- 技术(21887)
- 融(17528)
- 金融(17528)
- 业经(17513)
- 图书(16540)
- 财经(16279)
- 经济研究(15700)
- 经(13682)
- 科技(13371)
- 理论(13336)
- 问题(12977)
- 实践(12537)
- 践(12537)
- 情报(12178)
- 技术经济(12096)
- 资源(11807)
- 业(11779)
共检索到35778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潘庆红
Web2.0时代的网络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社会化和分布式等特点,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人们对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的关注,在这些新型学习模式中贯穿着一个重要的学习行为基础——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本文通过对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要素和本质特征的深入分析,从交互行为和学习活动两个维度将网络自主学习行为划分为信息获取、知识加工、沟通交流和评价反馈四类行为并总结了对应的网络应用形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胜利 胡吉明
本文分析了Web2.0交互环境下群体交互学习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探讨了群体交互学习下的知识创新机理,最后从用户信息记录的分享、用户兴趣的发现和推荐以及用户之间的会友交流和兴趣小组的建立3个方面构建了面向知识创新的用户群体交互环境。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用户 群体交互 知识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胜利 冯利飞
Web2.0为用户提供了各种互动平台,使得用户形成社会化的群体聚合效应。本文从用户的群体性理论出发,研究网络用户群体行为,对Web2.0环境下的网络用户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了网络群体的特征,探讨了Web2.0环境下用户群体化表现,对其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构建了Web2.0环境下网络用户的群体动力模型,有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网络群体的演化趋势。
关键词:
Web2.0 网络社群 群体动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玉英 王娜 施俊
从简要介绍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入手,通过分析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集成的必要性,提出和探讨了个性化服务集成的模式,包括基于资源整合的集成模式、基于用户共享的集成模式、基于技术结合的集成模式,并运用实例对3种集成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集成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个性化信息服务 集成信息服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庄秀丽
作者以名为"网络社会互联技术与学习"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web2.0技术学习的普及推进,提出并回答了课程建设目标与内容设置问题、以课程形式进行推广教育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如何进行课程教学实施组织的原则与方法问题,并对课程教学可能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享。如何加速和深化对互联网web2.0技术的学习与运用,需要以课程形式系统化有组织进行,从而才能更有可能释放和发挥你(YOU)的学习力、创造力,加速推进互联网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庄秀丽 张春雷
本研究基于连续三年开展的以WEB2.0技术学习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学实践,重点以该课程2009年春季学期学生业绩表现记录为引用案例,对以WEB2.0技术学习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对学生者可能产生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WEB2.0技术自身社区化不断生长的配置资源的机制,使得学习者可以通过营造社区创设环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拓展连接的人群结构聚合所需的资料,深化对群体智慧产生的作用机制与发生过程的认知;可以实践基于网络一起做事的方法,逐步形成参与、分享、共创的用网行为习惯。WEB2.0技术虽然为这些作用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但要在课程教学中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实际作用,还需要依赖学习者自我的实践,...
关键词:
WEB2.0 技术学习 课程 作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员巧云 Peter A.Gloor
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揭示了20年前日本企业的知识创新流程和原理,而在Web 2.0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柔性的创新型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开始来源于促进组织外部大量网络用户外化其隐性知识的能力,这种组织的知识创新原理与SECI模型存在差异。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和集体智慧理论,提出了Web 2.0环境下的网络知识创新螺旋转化模型——SE-IE-CI模型。研究发现:SE-IE-CI模型中的知识创新可分为组织内部社会化、组织内部外化、组织外部内化、组织外部社会化和外化、组织内部组合化和组织内部内化六个历程;知识创新的情境包括起源情境、对话情境、网络实践情境、网络系统对话情境,以及组织内部系统化情境和实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梁斌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基于Web2.0学习的本质进行了再认识。文章分析了基于Web2.0学习的去中心化和社会化特征,探讨了Web2.0在提升学习者元认知方面的优势,考察了对Web2.0学习资源进行的知识管理,设计了在Web2.0中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分布式学习的模式,提出了在Web2.0学习中对学习者生存能力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玥 朱庆华
本文将Web2.0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网络作为研究对象,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博客交流网络为例,从学者间交流和沟通的角度寻找并勾画出学者之间交流网络的结构,同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相应的参数和指标进行中心度分析、小团体分析和小世界效应的验证,以期从完善结构的角度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
学术交流 社会网络 分析 博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枫林 张银
通过对网络社会信息行为的分析,建立Web2.0环境下基于SNA的用户信息行为过程模型。该模型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分析其资源网络构建及演变,从而导出用户的信息行为过程模式。行为模式的每个周期内用户行为过程会呈现网络资源"少—多—少"的三段式演进特征,同时该特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周期性波动。以豆瓣网为实例,通过数据分析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符合理论预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邹景平 陆海云 庄秀丽
评估web2.0对网络学习环境的影响web2.0的技术应用,使网络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社会诸多领域同互联网已经具有高关联度的背景下,网络环境的变化会对这些领域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对于远程教育所关注的网络学习环境来说,如何评估web2.0的影响,也就显然是一个值得思量的问题。"重归全观的认知经验","迈向学习文明的新纪元",如此的振奋和激越,是否有理性的根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顾立平
用户在Web2.0交互式环境中,以非线性、非单一、非大众的方式搜索信息。基于LISA文献和C.C.Kuhlthau的信息检索行为模型,本文设计了一项对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在Web2.0环境中的学术信息检索的问卷调查。这项使用信息检索行为模型的实证研究产生了16项优化与4个应用途径的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宇翔 朱庆华
介绍用户生成内容的定义及特征,并根据用户参与和贡献程度将其划分为核心贡献者、参与和协作者、潜水者等三类。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扎根理论方法、荟萃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调研法和个案分析法等5种用户生成内容动因的研究方法,并将动因分成社会驱动、技术驱动、个体驱动3个维度和人口统计学特征1个调节集。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用户生成行为动因的整合模型,并根据上述3个维度建立用户生成行为动因的实证模型,且基于实证模型提出了14种假设,便于今后的继续研究。表2。图2。参考文献2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鼐 张英
Web2.0是近两年兴起于Web服务领域的一系列软件、标准和模式的总称,它在图书馆领域也逐渐得到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Web2.0模式和学科化信息服务的特征,然后分析了传统的学科馆员和信息门户建设的不足,对Web2.0模式下学科信息服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学科化信息服务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信息服务 学科馆员 学科信息门户 图书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仁铃 余洋
分析了在Web2.0网络环境下,当前的研究生管理信息平台在适应网络发展、研究生管理工作要求、研究生信息素养与使用要求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法给出了研究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用户策略和技术策略,指出了研究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研究生管理 信息平台 Web2.0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