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
- 2022(2)
- 2021(2)
- 2019(4)
- 2018(3)
- 2017(11)
- 2016(4)
- 2015(10)
- 2014(14)
- 2013(12)
- 2012(18)
- 2011(27)
- 2010(31)
- 2009(29)
- 2008(24)
- 2007(29)
- 2006(9)
- 2005(2)
- 2003(2)
- 2002(1)
- 学科
- 书馆(42)
- 图书(42)
- 图书馆(42)
- 化(39)
- 络(38)
- 网络(38)
- 网络化(36)
- 自动(36)
- 自动化(36)
- 情报(34)
- 工作(28)
- 和(24)
- 读者(23)
- 信息(22)
- 情报资料(22)
- 管理(22)
- 资料(22)
- 研究(21)
- 分析(19)
- 析(19)
- 学(18)
- 教学(18)
- 济(16)
- 理论(16)
- 经济(16)
- 机化(14)
- 算机(14)
- 计算(14)
- 计算机(14)
- 计算机化(14)
- 机构
- 大学(190)
- 学院(158)
- 管理(99)
- 理学(76)
- 理学院(76)
- 管理学(76)
- 管理学院(76)
- 信息(69)
- 图书(65)
- 书馆(61)
- 图书馆(61)
- 研究(50)
- 科学(46)
- 中心(45)
- 京(41)
- 武汉(38)
- 汉(38)
- 系(37)
- 信息管理(36)
- 师范(35)
- 范(35)
- 大学图书馆(34)
- 师范大学(31)
- 技术(30)
- 中国(29)
- 教育(26)
- 北京(25)
- 研究中心(24)
- 资源(24)
- 州(21)
共检索到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春丽
介绍一种Web 2.0环境下的科学计量学理论——选择性计量学。指出选择性计量学与网络计量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选择性计量学与传统科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对象有所不同。综合分析选择性计量学在时效性、覆盖面和科学交流过程方面的独特研究意义。总结可以在多种开放存取平台和学术社交网络中提取的选择性计量学的评价指标。以Total-Impact工具为例,分析选择性数据集来源和选择性计量类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泽宇 白雪兰 徐聚臣 王晓宁 吕亚兵 侯杰 何绪刚
为探究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为渔业资源管理生态渔业模式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以Web of Science主题检索法和引文链接法获得的1900-2020年间的研究文献为基础,从论文年份、期刊载文分布、研究力量分布、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交叉研究领域研究历程可分为萌芽期(1974-1990年)、初步增长期(1991-2003年)、稳定增长期(2004年至今),系列研究成果产出总体呈上升态势,期刊分布呈现多元化,Worm、Pauly等学者在该交叉研究领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目前在该交叉领域上与国际上主要研究力量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主题聚焦于渔业资源修复、渔业资源动态管理、生态系统修复、生态渔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研究热点为生态渔业系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向生态信息渔业系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演化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琼珍 袁漫
基于Web2.0的传播具有个性化、社会化、共享性、平等性、开放性、去中心等特点,改变了知识传播过程和信息传递方式。本文从传播模式、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地位、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分析基于Web 2.0的教育传播的特点;从重视教育传播方式的突破与创新、发挥教育者主导与受教育者主体作用、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构建多元的传播通道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并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进行基于Web2.0的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
Web2.0 教育传播 特点 策略 设计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宇翔 朱庆华
介绍用户生成内容的定义及特征,并根据用户参与和贡献程度将其划分为核心贡献者、参与和协作者、潜水者等三类。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扎根理论方法、荟萃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调研法和个案分析法等5种用户生成内容动因的研究方法,并将动因分成社会驱动、技术驱动、个体驱动3个维度和人口统计学特征1个调节集。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用户生成行为动因的整合模型,并根据上述3个维度建立用户生成行为动因的实证模型,且基于实证模型提出了14种假设,便于今后的继续研究。表2。图2。参考文献2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鼐 张英
Web2.0是近两年兴起于Web服务领域的一系列软件、标准和模式的总称,它在图书馆领域也逐渐得到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Web2.0模式和学科化信息服务的特征,然后分析了传统的学科馆员和信息门户建设的不足,对Web2.0模式下学科信息服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学科化信息服务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信息服务 学科馆员 学科信息门户 图书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以胜 刘芷欣
在探讨Web2.0服务理念对信息服务影响的基础上,指出Web2.0带来大变革:长尾理论、众包模式和云计算,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和强化用户积极参与;提出Web2.0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在功能上需重新定位:社会化和个性化服务;因此Web2.0环境下信息服务需从三个方面进行重构: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系统和服务业务组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希
对独立课程教育、嵌入式课程教育、非课程教育三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课程教育内容的嵌入、手段的增加、非正式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渗透方面探讨了Web2.0与信息素养教育结合方式,并运用长尾理论分析了基于Web2.0的信息素养非正式教育效果,即只要学习者利用Web2.0学习的时间足够长,学习资源、学习者和学习方式不断增多,学习效果和规模也随之增强。
关键词:
Web2.0 信息素养 长尾理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欧阳红红
本文从传统OPAC服务本身的局限性、搜索引擎与网上书店的发展、Web2.0技术的助推及FRBR化显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OPAC服务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并通过资源整合、强化检索功能、丰富检索结果、用户参与、个性化服务、在线咨询、嵌入用户环境、加强用户体验等一些新型的OPAC实践,指出了OPAC服务在Web2.0环境下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OPAC 书目信息服务 Web2.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晓斌 周珍妮
本文介绍群体智慧的含义、产生背景及作用,概述了Web2.0环境下群体智慧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知识产权与价值分配、群体决策的效率、网络恶搞、群体个人行为、迷思与极化等,提出利用六顶思考帽规范思维过程、利用群体弱纽带增强网络真实性、利用同行评审提高信息的质量、规范群体的组成、建立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机制、构建和改进资源共享平台等对策,以进一步完善群体智慧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Web2.0 群体智慧 知识管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仁铃 余洋
分析了在Web2.0网络环境下,当前的研究生管理信息平台在适应网络发展、研究生管理工作要求、研究生信息素养与使用要求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法给出了研究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用户策略和技术策略,指出了研究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研究生管理 信息平台 Web2.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晓玲 詹庆东
[目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知识管理,适应快速变化且多样性的需求,对Web 2.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方法/过程]归纳整理Web 2.0环境下国内外常见的几类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从知识管理活动展开对比分析,总结特点与不足,依据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过程,进行取长补短,将现有的工具技能分解为知识转化四过程的相应功能并进行设计,构建基于Web 2.0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模型。[结果/结论]所设计的模型,是对各类工具特色功能的集合,且基于SECI过程更好地实现知识创新,为未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石 王翠萍
对Web2.0环境下的阅读交流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并分析对等阅读交流模式、积累式阅读交流模式、即时阅读交流模式、主动阅读交流模式和社区化阅读交流模式的主要应用及其优缺点,以促进社会阅读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阅读 Web2.0 阅读交流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高勇 汪会玲
在探讨Web2.0于服务理念、服务手段、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4个方面对信息服务影响的基础上,进而指出Web2.0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即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化、以关系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平台的去中心化;提出Web2.0环境下4种信息服务的拓展模式:基于Web2.0的用户互助式服务、基于Web2.0的信息共享服务、基于Web2.0的实时信息服务、基于Web2.0的主动信息服务。
关键词:
Web2.0 信息服务 变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晓玲 詹庆东
[目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知识管理,适应快速变化且多样性的需求,对Web 2.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方法/过程]归纳整理Web 2.0环境下国内外常见的几类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从知识管理活动展开对比分析,总结特点与不足,依据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过程,进行取长补短,将现有的工具技能分解为知识转化四过程的相应功能并进行设计,构建基于Web 2.0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模型。[结果/结论]所设计的模型,是对各类工具特色功能的集合,且基于SECI过程更好地实现知识创新,为未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杰波
文章介绍了Web2.0的概念和特点,剖析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模式与现状,提出Web2.0环境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几种创新方式。
关键词:
Web2.0 互联网 信息服务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