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6)
- 2023(11216)
- 2022(9930)
- 2021(9445)
- 2020(7975)
- 2019(18601)
- 2018(18742)
- 2017(35865)
- 2016(19984)
- 2015(22540)
- 2014(22801)
- 2013(22154)
- 2012(20208)
- 2011(18066)
- 2010(17959)
- 2009(16361)
- 2008(15622)
- 2007(13454)
- 2006(11596)
- 2005(9931)
- 学科
- 济(76204)
- 经济(76116)
- 管理(56024)
- 业(50934)
- 企(43197)
- 企业(43197)
- 方法(38998)
- 数学(34213)
- 数学方法(33669)
- 学(19114)
- 农(19098)
- 中国(18920)
- 财(17885)
- 业经(15892)
- 地方(15103)
- 理论(14662)
- 制(13641)
- 和(12680)
- 农业(12495)
- 贸(12020)
- 贸易(12015)
- 技术(11925)
- 环境(11760)
- 易(11630)
- 务(11386)
- 财务(11307)
- 财务管理(11286)
- 教育(11092)
- 银(10842)
- 银行(10790)
- 机构
- 大学(276759)
- 学院(275623)
- 管理(111116)
- 济(101635)
- 经济(99239)
- 理学(97159)
- 理学院(96059)
- 管理学(93976)
- 管理学院(93489)
- 研究(91455)
- 中国(65806)
- 科学(60740)
- 京(59202)
- 农(47694)
- 所(46720)
- 财(45408)
- 业大(44813)
- 研究所(43140)
- 中心(40821)
- 江(39634)
- 农业(37720)
- 北京(37107)
- 财经(36917)
- 范(36785)
- 师范(36323)
- 院(33963)
- 经(33571)
- 州(32332)
- 技术(31699)
- 师范大学(29158)
- 基金
- 项目(197086)
- 科学(153507)
- 研究(141525)
- 基金(141183)
- 家(124319)
- 国家(123288)
- 科学基金(105060)
- 社会(85674)
- 社会科(81012)
- 社会科学(80990)
- 省(78598)
- 基金项目(75070)
- 自然(70875)
- 自然科(69237)
- 自然科学(69218)
- 自然科学基金(67888)
- 划(66370)
- 教育(65783)
- 资助(59551)
- 编号(58288)
- 成果(47047)
- 重点(43957)
- 部(42487)
- 发(41040)
- 创(40750)
- 课题(40642)
- 科研(38239)
- 创新(37893)
- 计划(36994)
- 大学(36280)
- 期刊
- 济(106917)
- 经济(106917)
- 研究(76797)
- 中国(50685)
- 学报(48414)
- 科学(42748)
- 农(42218)
- 管理(39897)
- 大学(35449)
- 教育(33987)
- 学学(33402)
- 财(32969)
- 农业(29643)
- 技术(25096)
- 融(19192)
- 金融(19192)
- 业经(18051)
- 财经(16852)
- 经济研究(16796)
- 图书(15619)
- 业(14930)
- 科技(14431)
- 经(14185)
- 问题(13818)
- 理论(13585)
- 版(13212)
- 技术经济(13194)
- 统计(12950)
- 业大(12824)
- 实践(12720)
共检索到389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永铨 张海明 陈远生
为实现超雄罗非鱼的自然繁殖,按照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遗传基础和种质标准,不断选育尼罗WY雌性鱼,然后与尼罗YY超雄鱼相组合,形成尼罗罗非鱼WY♀-YY♂繁殖体系。研究结果显示:WY♀-YY♂繁殖体系能自然繁殖YY超雄鱼和WY雌鱼;能保持性比平衡;不用测交直选超雄鱼。此种繁殖体系可使超雄鱼规模化制种,实现三系配套转变为二系配套制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永铨 张海明 陈远生
为获得罗非鱼新品种和创建尼罗型WY♀-YY♂繁育体系,采用不断回交的技术路线进行选育种。试验中罗非鱼新品种由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与尼罗(Oreochromis Niloticus)超雄鱼杂交和回交选育而来。它由尼罗鱼的常染色体(N)、性染色体(Y)和奥利亚罗非鱼的性染色体(W)构成遗传基础,并形成NNWY♀-NNYY♂繁育体系。本实验主要介绍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同时对新品种鱼进行生物学研究,以期得到其一系列相关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魏于生 万松良 齐彩霞 黄二春 李懋 杨永铨
自然界中,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oicus)的性别遗传机制为 XX♀—XY(?)类型。有关此鱼 XX 和 XY 仔鱼的性转化研究表明,雄性激素能诱导遗传上的雌性同配体(XX)为生理上的雄鱼,雌性激素也能诱导遗传上的雄性异配体(XY)为生理上的雌鱼。将转化雌鱼(XY♀)和原种雄鱼(XY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清 何业华 刘颂颂 吕长平 刘和平 林顺权 朱剑云 叶永昌
以3个也门铁(Dracaena fragrans)品种(金心也门铁、金边也门铁和普通也门铁)茎段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基本培养种类、AgNO3、栽培基质等因素对其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在MS+3.0 mg/L BA+0.3 mg/L IAA+2.0 mg/L AD上,腋芽萌发生长的同时也部分启动腋芽基部周围茎段组织的分化;在MS+3.0 mg/L BA+0.3 mg/L IAA上培养1代,每外植体平均分化出长1 mm以上的不定芽5~6个.不定芽在MS+1.0 mg/L BA+0.1 mg/L IAA+3.0 mg/L AgNO3上的增殖率在390%以上.将高度1.2 cm以上...
关键词:
也门铁 离体培养 高效繁殖体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永铨 张海明 陈远生
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奥利亚罗非鱼(O.aurea)为材料,进行WZ♀×XY♂、WZ♀×YY♂、WY×ZY♂、WY×YY♂杂交实验及其子代分析,确认WY型罗非鱼的性别为雌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放 李炎林 钟军 熊兴耀
以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地下茎为材料,通过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和驯化移栽,建立鱼腥草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链霉素+0.5 g/L青霉素钠浸泡12 h+70%乙醇浸泡30 s+0.1%氯化汞处理12 min+0.1%氯化汞处理10 min的灭菌效果最好;在MS中添加0.5 mg/L NAA和2.0 mg/L 6–BA最适合不定芽的萌发和生长;添加0.5 mg/L NAA和1.0 mg/L 6–BA的MS培养基均能有效促进不定芽的增殖;在MS培养基中添加4~5 mg/L GA3,能促进鱼腥草不定芽的伸长和增殖;NAA促进丛生芽生根的效果好...
关键词:
鱼腥草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文书生 成仿云 钟原
【目的】牡丹微繁殖技术已在20多个品种中建立,但污染率高、增殖系数低、生根难和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并制约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开展微繁殖技术体系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正午’牡丹为材料,通过对不同外植体启动培养效果比较、增殖培养阶段LED(发光二级管)光源应用以及生根方式改进等试验,对微繁殖技术体系进行优化改进。【结果】启动培养阶段,黄化嫩茎外植体优于鳞芽外植体,其污染率较低(19.59%),存活率较高(80.41%),且基本不褐化。增殖培养阶段,与荧光灯光源相比,LED光源(光质配比70%红光+30%蓝光,光照强度50μmol·m~(-2)s~(-1))可以显著促进试管苗的增殖和生长,增殖系数3.79,且试管苗生长健壮。生根培养阶段,基于维生素B_2(VB_2)在黑暗条件下可以和IBA共存、但在光照条件下分解IBA的特性,将试管苗先在附加IBA 1.0 mg·L~(-1)和VB_2 1.0~5.0 mg·L~(-1)的培养基中暗培养30天诱导根原基,再转至光照培养20天,利用VB_2加速IBA分解、消除IBA对根原基伸长生长的抑制,可以实现试管苗一步生根,其生根率(71.07%~74.23%)和根数(3.17~3.34条)与两步生根无显著差异。与两步生根法获得的生根苗相比,一步生根法获得的生根苗基部愈伤组织较少,生根苗质量更佳,其一级苗占比为75.00%,移栽成活率为85.00%。【结论】在‘正午’牡丹微繁殖中,黄化嫩茎是一种优于鳞芽的外植体来源,其污染率较低、诱导成活率较高;光质配比70%红光+30%蓝光、光照强度50μmol·m~(-2)s~(-1)的LED光照培养,可以显著促进试管苗增殖和生长;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_2,结合光照条件控制(暗培养30天后转至光照培养20天),可实现试管苗的一步生根,其操作流程简单、生根成本低、试管苗质量佳、移栽成活率高。本研究所建立和优化的‘正午’牡丹微繁殖技术体系,不仅可以促进该品种快繁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还可为其他牡丹品种微繁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玲 曹敏格 孙扬吾 阿不都热扎克 张文 朱元娣
为提高胚败育率高的苹果品种‘舞美’种子成苗率、缩短种子休眠时期、加速种子有性繁殖进程的种子繁殖体系,以‘舞美’自然授粉的果实和种子为试材,研究了胚龄(接种时期)、播前处理及培养基配比对‘舞美’杂种种子萌发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果实成熟,种皮颜色由红色、红白色、红褐色至褐色转变;离体培养不同胚龄的种子,盛花后76 d,种皮红色,种子可萌发但生长畸形;96 d后,种皮红褐至褐色,有56.7%的萌发率和23.3%的直接成苗率,且添加1 mg/L GA3的H2培养基比未添加GA3的H1培养基(1/2MS+10 g/L蔗糖+9 g/L琼脂)可显著提高成苗率。盛花后130 d的饱满种子在H2培养基...
关键词:
苹果 种子繁殖 胚败育 胚培养 层积处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虞鹏程 简少卿 袁敏义 邹文岗 朱恩华 曾庆祥 刘斌
在江西峡江和赣州进行了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体系在斑点叉尾(Ictaluruspunctatus)人工繁殖中的应用研究。应用HACCP的基本原理,对整个斑点叉尾人工繁殖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立了亲鱼培育池的选择、亲鱼种质选择、亲鱼产卵池的选择、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水质监测、饲料供应、日常管理等8个关键控制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限值、监控措施以及超过关键限值时的纠正措施,使各关键控制点处于人为控制之下。实现了斑点叉尾人工繁殖按无公害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俊 谢从华 余展深 刘勇
试验采用白魔芋和花魔芋的根茎、块茎及种子为外植体 ,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 ,在不同激素水平的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结果显示 ,BA和NAA适宜于魔芋离体培养 ,不同外植体的再生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魔芋愈伤组织增殖培养过程中易形成拟块茎 ,它有可能作为繁殖器官而直接用做种芋。在 1%的柠檬酸溶液中切割外植体可以有效地抑制褐化
关键词:
魔芋 愈伤组织 离体繁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谢振辉 吕红健 付梅 赵荣荣 陈灵涵 史建全 祁洪芳 姚维志
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青海湖的洱海、大湖、黑马河口、泉吉河口、沙柳河口、布哈河口6处采样点,共采集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繁殖群体样本295尾,对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除泉吉河口的性比(♀∶♂)1);6个繁殖群体的所有样本中,雌性的生物学最小型大于雄性。其中,雌性群体(布哈河口)的生物学最小型的年龄、全长、体重分别为5龄、157 mm、42.5 g,雄性(沙柳河口)为4龄、124 mm、24.5 g;6个繁殖群体的雌性性成熟系数(GSI)显著高于雄性(P0.05);黑马河口平均绝对繁殖力(F_(t), 3338.18±324.25粒)和相对繁殖力(F_(r), 21.88±2.10粒/g)分别与沙柳河口的F_(t)(10699.40±613.91粒)和F_(r)(82.68±4.63粒/g)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凯 张立川 肖楚源 陈新军 林东明 朱俊磊
根据2017年灯光罩网船在南海海域采集的鸢乌贼微型群雌性样本,进行繁殖力特性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南海鸢乌贼微型群雌性个体潜在繁殖力为1218~32843 cell,卵巢卵母细胞数范围为1178~30397 cell,输卵管成熟卵子数范围为113~2904 cell。相对繁殖力为48.93~842.12 cell/g,总体潜在繁殖投入指数为0.012~0.083。潜在繁殖力与胴长呈幂函数关系,与体重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对繁殖力与胴长呈指数函数关系,与体重呈线性相关关系。潜在繁殖投入指数与胴长和体重均呈线性相关关系。产卵繁殖期,雌性个体的分批繁殖力为1895~2904 cell,产卵批次为6~15,平均值为9.87±4.36。卵巢卵母细胞的卵径范围为0.17~0.99 mm,均值为(0.51±0.14) mm,不同性腺成熟度之间的卵径存在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鸢乌贼 繁殖力 微型群 多次产卵 南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安然 张明 庞忠义 于海洋 于海洋 谢影 张世凯 赵曦阳
[目的]阐明东北地区不同产地三花槭繁殖体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为三花槭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方法]以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三省的4个产地的三花槭繁殖体为材料,对其表型和活力等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果实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翅果长宽比(P=0.787)外,其它性状在产地间均差异极显著(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友德 张君芝 秦天才 黄涛 芦煜照 王宗刚 张光平
在自然条件下,利用黄姜种子进行了繁殖与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繁殖有较强的生长势,当年生种子苗所形成的根状茎,平均单株重60~80g,最高单株重260~280g,皂素含量1.78%,熔点195℃;种子苗形成的姜块,第2年分割种植,枯萎期采挖,平均单株重390g,最高的单株重600~720g。
关键词:
黄姜 种子繁殖 产量 皂甙元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栋 韦小丽 李群
为构建花榈木组织培养的无菌繁殖体系,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药剂组合对其籽苗茎段、幼苗茎段和叶片、成年植株茎段和嫩叶等外植体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籽苗茎段以70%乙醇消毒30 s+0.1%升汞灭菌8 min+培养基中添加PPm 0.5 m L/L的消毒效果最好;幼苗外植体最佳采集时间为4月,茎段用70%乙醇浸泡30 s+(50 mg/L利福平+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0.1%升汞浸泡8 min消毒效果最好,叶片用70%乙醇浸泡30 s+(50 mg/L利福平+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0.1%升汞浸泡6 min消毒效果最好;成年植株叶片以4月采集较...
关键词:
花榈木 外植体 消毒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