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6)
2023(10291)
2022(8576)
2021(7946)
2020(6692)
2019(15245)
2018(14827)
2017(28086)
2016(15037)
2015(17162)
2014(16940)
2013(16968)
2012(16012)
2011(14763)
2010(14530)
2009(13836)
2008(13659)
2007(12182)
2006(10888)
2005(10237)
作者
(44795)
(37563)
(37388)
(35580)
(23764)
(17756)
(16855)
(14491)
(14383)
(13335)
(13080)
(12564)
(12215)
(12192)
(12172)
(11708)
(11282)
(10845)
(10836)
(10626)
(9587)
(9189)
(9172)
(8663)
(8446)
(8426)
(8414)
(8100)
(7595)
(7502)
学科
(67940)
经济(67841)
管理(46237)
(41388)
(33888)
企业(33888)
方法(26737)
数学(23309)
数学方法(23118)
中国(21007)
(17712)
(17501)
(17273)
业经(15814)
(14528)
贸易(14520)
(14231)
(13011)
(12664)
(11883)
银行(11855)
产业(11680)
地方(11534)
(11475)
(11397)
金融(11395)
农业(11019)
体制(10680)
环境(10525)
技术(10311)
机构
大学(226861)
学院(222603)
(104418)
经济(102713)
研究(86448)
管理(82521)
理学(70367)
理学院(69553)
管理学(68613)
管理学院(68195)
中国(66699)
(49641)
科学(49366)
(48061)
(43784)
研究所(39595)
(38136)
中心(37684)
财经(37561)
(34365)
经济学(34135)
(32948)
北京(31948)
业大(31537)
(31250)
经济学院(30582)
农业(30140)
财经大学(28136)
(26905)
师范(26557)
基金
项目(148350)
科学(118084)
基金(111271)
研究(107170)
(98865)
国家(98169)
科学基金(82800)
社会(71992)
社会科(68535)
社会科学(68523)
基金项目(57552)
(54093)
自然(51818)
自然科(50585)
自然科学(50565)
自然科学基金(49743)
教育(47520)
(47118)
资助(45902)
编号(39700)
(34895)
重点(34512)
成果(33270)
(33098)
(32081)
国家社会(31851)
(31062)
中国(30169)
教育部(29960)
创新(29389)
期刊
(116328)
经济(116328)
研究(71916)
中国(48542)
(36985)
学报(36140)
(35361)
科学(34985)
管理(33880)
大学(27965)
学学(26534)
农业(24131)
(21975)
金融(21975)
财经(20149)
经济研究(19883)
教育(19164)
技术(17646)
(17587)
业经(16468)
问题(15872)
(14943)
世界(14045)
(13684)
国际(13590)
技术经济(11107)
(10311)
科技(10191)
现代(9919)
经济问题(9741)
共检索到347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鲍晓华  
WTO 设立了相关国际制度框架,试图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有效管制。该国际制度框架的实质构成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英文缩写 TBT)和《实施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英文缩写 SPS)。两大协议的宗旨都在于通过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滥用、作为保护主义工具来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同时承认基于市场失灵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本文从管辖权限划分、政策工具使用、政策目标设立的角度对协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 WTO-TBT/SPS 制度框架下中国维护产业安全的政策取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竟成  
WTO-TBT协议,即《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它是与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技术法规(强制性技术标准)、技术标准等有着直接关系的协议,也是WTO如何确定和处理其成员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协议。入世在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如何遵守和实施WTO-TBT协议,怎样应对国际贸易中日益突出和盛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鸿潮  
制定一部《校园安全法》是推动我国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化的关键。制定这样一部法律,必须在理论上对立法的目标、功能、模式、原则和制度框架具有清晰的认识。学校安全立法的目标和功能是为学校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有序、有力运行提供支撑和保障。在立法模式上,应当选择制定一部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用于调整学校突发事件应对全过程的、公私合体的统一立法。其立法原则包括实质法治原则、权力优位原则、比例原则、权责能统一原则等,而立法的制度框架应主要围绕学校应急管理中的关键机制展开,兼及学校应急管理体制和学校应急预案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2012年3月,保监会启动了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即"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简称"偿二代")建设工作。建设偿二代是保监会经过认真研究和慎重考虑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深化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增强保险业风险防范能力和提高我国保险监管的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2月13日,保监会正式印发偿二代17项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凌  
我国关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相差较大 ,进口关税结构性矛盾突出 ,加工贸易保税政策实施范围过大 ,海关征管制度不完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昶  
分红政策在分红保险的经营和监管中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不论分红保险采用何种模式,分红政策都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既重视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贯彻诚信经营和红利分配的公平原则,又要充分考虑红利分配对公司未来红利水平、投资策略以及偿付能力的影响。为了实现分红保险的这些原则,必须辅以有效的工具,其中分红特别储备是实现这些目的的本质、核心和关键。本文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分红保险的管理机制和报告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尚涛  冯宗宪  
本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与剩余控制权概念,将TBT以及相关协议看作各国政府签定的一个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完全契约。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从而导致了政府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上的剩余控制权。本文尝试建立起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探讨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的制度根源以及政府剩余控制权的结构、特点、表现等。最后,从制度层面上给出了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则  王水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咏梅  
加入WTO后,我国加强了对国际贸易行政诉讼制度的规定与规范,但相关制度如原告范围、受案范围以及代理人制度等有待进一步完善,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行政诉讼原告的范围和法院对国际贸易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有必要提出对国际贸易行政诉讼代理人较一般行政诉讼代理人更高的要求,以切实保障国际贸易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李玉娟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建成。它的建成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关系乃至政治关系,都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建立CAFTA的法律基础包括五大法律文本,文章在对CAFTA法律文本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与WTO法律制度进行对比,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与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健飞  
在当代国际贸易中,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在WTO/TBT协定框架下,我国应正确认识技术法规的功能,充分利用国际规则,借鉴西方国家的立法经验,在立法理念、制度设计以及运行模式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完善我国技术法规体系,应对西方国家技术性壁垒的挑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长平  聂爱云  
由于经典FDI理论无法完整解释中国经济对外资严重依赖的特征,因而针对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构建环境-战略-行为-绩效(ESCP)分析框架,考察制度约束下FDI对产业结构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约束导致流入中国的FDI具有"规模过大、质量偏低、项目类型太小、行业分散"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非典型特征。制度约束下FDI普遍缺乏关联效应,正面溢出效应受到抑制,收入漏出与结构锁定效应凸显,不利于产业增长与产业内部的高级化进程。新时期引资政策必须以改善制度环境为依托,吸引高质量外资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捷  徐林清  张媛媛  
清末民初和改革开放均属于经济转型期,前者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后者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本文比较了这两个转型时期的产业中间组织的制度变迁。在前一时期,传统行会通过变革趋新,逐渐与新型商会和同业公会融为一体;在后一时期,体制内的官办协会与体制外的民间商会也出现了合流的趋势。本文还通过对地区产业中间组织最新截面数据的检验,发现行业组织的发展与工业化水平正相关,与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负相关,这些经验证据加深了我们对中国行业组织制度变迁规律的认识。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焕金  李中东  
食品安全治理实质上是人们履行产品质量合约问题,而合约是在既定制度环境下基于资产专用性和交易属性理性选择的结果。在社会转型期,制度环境和技术的不确性诱发的厂商机会主义是食品安全治理失效的根源,它加深了市场主体的负向调整并过度依赖市场和企业合约,而混合治理合约未受重视,也诱使企业偏向以通用资产替代专用资产,直接降低了安全水平。因此,创设稳健制度环境并激励缔结多元混合合约是扭转私人治理低效的基本政策取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军  
一、对国库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国库与其它公共部门安排一样,是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建立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其主要是以提供资金资源的安排为主体,并以此为平台形成对预算资金使用的保证系统。因而,国库制度在整个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中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同时它也是一个资金运行的强制性控制系统。我们把这样的特殊的制度供给认定为,只有政府才能提供的唯一的垄断性供给制度。因此,国库制度应当在公共资源的供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国库制度的出现,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