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1)
2023(10449)
2022(8715)
2021(7993)
2020(6608)
2019(14675)
2018(14260)
2017(26691)
2016(13894)
2015(15662)
2014(15281)
2013(15148)
2012(14052)
2011(12946)
2010(12967)
2009(12426)
2008(12128)
2007(10637)
2006(9568)
2005(8921)
作者
(38866)
(32416)
(32158)
(30903)
(20853)
(15371)
(14538)
(12413)
(12379)
(11366)
(11359)
(10748)
(10250)
(10217)
(10200)
(9967)
(9568)
(9442)
(9325)
(8855)
(8126)
(7806)
(7720)
(7537)
(7292)
(7285)
(6967)
(6688)
(6479)
(6240)
学科
(83630)
经济(83577)
管理(40663)
(34462)
方法(29445)
(27988)
企业(27988)
数学(26706)
数学方法(26513)
中国(21333)
地方(17421)
(16502)
(15697)
贸易(15683)
(15595)
(15256)
业经(14396)
(13393)
地方经济(12607)
(12587)
(12333)
金融(12332)
(11866)
银行(11862)
(11454)
环境(10997)
(10234)
财务(10218)
财务管理(10203)
(10013)
机构
大学(206560)
学院(206166)
(105439)
经济(103772)
研究(76352)
管理(75302)
理学(63731)
理学院(63039)
中国(62419)
管理学(62174)
管理学院(61772)
(46844)
(43224)
科学(39629)
(37590)
财经(37388)
经济学(35541)
(34174)
中心(33757)
研究所(33470)
经济学院(31731)
(28676)
北京(28066)
财经大学(27850)
(26906)
(26658)
(24430)
师范(24234)
业大(23486)
科学院(22945)
基金
项目(127998)
科学(102175)
基金(96745)
研究(95825)
(83262)
国家(82686)
科学基金(71100)
社会(65993)
社会科(62876)
社会科学(62865)
基金项目(49271)
(45754)
教育(42890)
自然(42365)
自然科(41441)
自然科学(41430)
资助(40736)
自然科学基金(40702)
(38651)
编号(36472)
(30121)
成果(29772)
国家社会(29194)
重点(28913)
(28812)
中国(27378)
教育部(26745)
(26179)
人文(25735)
课题(25372)
期刊
(122711)
经济(122711)
研究(69588)
中国(39862)
(36628)
管理(30729)
科学(26487)
学报(25898)
(24824)
(24228)
金融(24228)
经济研究(22530)
大学(20678)
财经(20579)
学学(19748)
(17952)
农业(17164)
技术(17013)
业经(16666)
(15942)
问题(15672)
国际(14809)
教育(14779)
世界(14062)
技术经济(11802)
统计(11339)
(9860)
(9699)
经济问题(9583)
商业(9577)
共检索到326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席建松  
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全球一个市场” ,我国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根本性、基础性的地位。我们要加强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共性、中国市场经济法治的基本内容及世贸组织的相关关系等方面进行相应分析 ,这是经济学家、法学家共同面对的一个崭新的具有丰富现实意义的课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威  
"入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能否真正融入世界经济并从中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游戏规则,这关键在于法律环境的改造与建立。3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鉴于我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直接面临WTO规则的冲击,文章从我国市场经济法治尤其是市场主体立法入手,着重探讨市场经济法制在WTO背景下是如何进行完善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大华  
宏观调控是一种经济法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定位于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有针对性地选择调控方式,适时烫平经济的剧烈波动,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宏观调控法律责任违反法定义务的设计应当考量人的有限理性、集体有限理性,宏观调控承担责任的方式包括复议制度、政治问责制度、国家经济赔偿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陶广峰  
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两条主线。在经济改革与经济法治化的互动发展中,经济法发挥了连接市场和法治国家建设的纽带作用。回顾经济法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经济法理论与实践在发展变迁的不同阶段,对经济改革发挥着不尽相同的功能和作用。当前,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以新的起点和历史机遇来检视经济法,研究经济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事关经济法的自身发展,也事关经济改革的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伯琦  
WTO规则 ,对中国的经济法是一个严峻挑战。按照WTO规则和我国的承诺 ,逐步完善我国经济法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清理、修改、制定、完善我国经济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我国经济法体系 ,同时充分利用WTO规则的保障措施 ,保护我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益民  
WTO的成立标志着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诞生.与GATT相比较,它具有鲜明的特点。重返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将给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同时会给国内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和震荡。中国现行经济立法与WTO的基本原则还有较大差距,必须把握机遇,采取积极措施,迎接挑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春莉  
中国已经加入WTO,它将给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要使自己的经济真正融入世界,并从中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游戏规则,而其根本,在于法律环境的建立与改造。本文着重对我国经济法律制度与WTO的差距作了分析,这对进一步探讨中国经济法律、法规与WTO接轨的途径,预测中国经济法律、法规调整与完善的前景实属必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大洪  张剑辉  
税收中性是一种古老的税收理论、原则 ,其核心内容是指税收不应干扰和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税收调控则是指国家利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调节的一种宏观调控行为。对两者关系的探讨不能被传统的思维方法以及单一的分析角度所束缚。从当代经济法及宏观调控理论的角度看 :税收中性思想是税收调控行为活的灵魂 ,两者统一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需求。强化税收中性思想的积极作用 ,是我国税制建设、改革的客观要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西臣  
金融宏观调控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一国宏观经济调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金融宏观调控作为一个"复杂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学术界对其认识尚处混乱状态。作者以"金融宏观调控行为"为焦点进行研究,具有从问题源头厘清头绪的优势,依照"金融宏观调控行为结构及特征"的理论,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宏观调控行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新黄浦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思考新黄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概念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者提出来的。根据笔者的理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临的宏观调控问题,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出发点无论是对社会主义的实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学秋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谭学秋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一再有人告诫,切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计划经济。甚至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市场经济又是计划经济。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市场经济作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珏  钟夫  
本文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的诸种特性,揭示了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有产物;同时,将宏观调控与传统计划管理作了严格区别,并对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内在关系作了论述。在对典型国家宏观调控发展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宏观调控的起始模式是市场调节优先这一见解,并对我国宏观调控发展的逻辑序列作了构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嘉新  
自从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实际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弥补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适宜的速度,我国政府也已采取过一系列调控措施,见效也不慢。相应地,理论界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澄清了不少糊涂观念,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慕海平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分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并且实行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制度。这里所分析的社会市场经济是联邦德国所采取的体制模式,90年代的两德合并后,统一的德国仍然继续坚持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所谓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和理想目标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鼓励和发展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同时通过各种经济立法和经济政策等政府干预措施,来防止市场自由竞争可能引起的垄断、贫富分化和经济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以便达到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币值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大众的福利。 德国选择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在19世纪,与其它西方工业化国家一样,德国也崇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拥有 2 1 %世界人口的中国 ,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进入工业化的高速增长时期 ,必然产生许多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和问题。在主要由发达国家所构造的世界经济秩序中 ,阻碍劳动力国际流动是合法的 ,而阻碍其在国内地区间的流动则是不合法的 ,这迫使中国只得依靠低价工业品生产和出口来实现经济资源的国际配置。所以 ,依靠价格优势和进行“价格大战”是中国现阶段工业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历史性现象和必然过程。加入WTO后 ,中国工业化的“价廉物美”现象 ,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国际化的方向扩展。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地区差距将表现得非常突出。这是因为 ,中国不可能像其他工业化国家那样把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不平衡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