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8)
- 2023(7637)
- 2022(6493)
- 2021(5809)
- 2020(4561)
- 2019(10561)
- 2018(10450)
- 2017(19258)
- 2016(10234)
- 2015(11573)
- 2014(11747)
- 2013(11659)
- 2012(11330)
- 2011(10676)
- 2010(11166)
- 2009(10107)
- 2008(10293)
- 2007(9437)
- 2006(8690)
- 2005(8315)
- 学科
- 济(52324)
- 经济(52284)
- 业(31259)
- 管理(28624)
- 企(24998)
- 企业(24998)
- 地方(18951)
- 中国(18451)
- 农(14842)
- 业经(14073)
- 方法(13309)
- 贸(11570)
- 贸易(11559)
- 易(11149)
- 地方经济(10818)
- 银(10509)
- 银行(10496)
- 融(10287)
- 金融(10287)
- 行(10286)
- 农业(10261)
- 数学(10206)
- 发(10149)
- 数学方法(10110)
- 制(10041)
- 策(8660)
- 财(8613)
- 技术(8429)
- 和(8219)
- 学(8087)
- 机构
- 学院(154301)
- 大学(151217)
- 济(67519)
- 经济(66029)
- 研究(60743)
- 管理(56406)
- 中国(46686)
- 理学(46480)
- 理学院(45873)
- 管理学(45284)
- 管理学院(44949)
- 科学(34343)
- 京(33916)
- 所(31405)
- 财(29564)
- 研究所(27929)
- 中心(26531)
- 江(25806)
- 农(24860)
- 范(22582)
- 北京(22430)
- 师范(22386)
- 财经(22268)
- 院(21944)
- 州(21075)
- 经(19983)
- 经济学(19348)
- 业大(19322)
- 农业(18935)
- 省(18547)
- 基金
- 项目(91885)
- 科学(72302)
- 研究(71250)
- 基金(63950)
- 家(54852)
- 国家(54311)
- 科学基金(45983)
- 社会(44645)
- 社会科(42407)
- 社会科学(42398)
- 省(37064)
- 基金项目(32714)
- 教育(31828)
- 划(30763)
- 编号(29977)
- 自然(27285)
- 发(26757)
- 自然科(26632)
- 自然科学(26628)
- 资助(26201)
- 自然科学基金(26159)
- 成果(25645)
- 课题(22264)
- 发展(22136)
- 展(21723)
- 重点(21066)
- 部(19565)
- 创(19350)
- 创新(18009)
- 年(17967)
共检索到263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熙保 文礼朋
尽管我们无法从国外引进尖端核心技术,但是可以引进中间技术,较快地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是在技术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通过边干边学逐渐培育起来的。受WTO规则的约束,韩国式保护主义的发展已无可能,只能实施开放竞争的发展战略。大国优势的存在,使得开放竞争不会导致依附性的发展。给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待遇,创造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是自主创新战略成功的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涛
当前 ,中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十分突出。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战略作用。本文在运用迈克尔·波特(Michael.E .Porter)竞争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对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与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 ,构建了一个竞争发展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 ,解决我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后发地区的发展 ,而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竞争战略选择 ,既应具有现实和实现的基础 ,也必将对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其发展定位层面 ,应使之更趋实际 ,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在其战略选择层面 ,应在实效的基础上 ,使竞争...
关键词:
后发地区 发展定位 竞争战略 优势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涛
当前 ,中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十分突出。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战略作用。本文在运用迈克尔 .波特(Michael.E .Porter)竞争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对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与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 ,构建了一个竞争发展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 ,解决我国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后发地区的发展 ,而后发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竞争战略选择 ,既应具有现实和实现的基础 ,也必将对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其发展定位层面 ,应使之更趋实际 ,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在其战略选择层面 ,应在实效的基础上 ,使竞...
关键词:
后发地区 发展定位 竞争战略 优势竞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詹超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影 汪毅霖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和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的时代背景下,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等后发国家的传统优势已经无法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因为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本身具有局限性,更是因为按照“萨缪尔森的忧虑”中的逻辑,中国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业升级会损害美国的利益,故后者有激励对前者采取遏制策略。所以,中国经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系于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活力。为此,中国需要有全面而完善的“竞争性产业政策”、适度而有效的“指令性产业政策”以及反映二者间协调配合的“混合性产业政策”,从而方可避免“阿明的提醒”中的不利局面,顺利推进国家竞争优势的培育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青松 卢卫强
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质疑。发展中国家在采取这种战略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比较优势往往难以实现,不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如果后发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则可以弥补比较优势战略的这一难题。对于中国来说,应该立足于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进行不断的“学习”,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增强其综合国力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后发优势 后发劣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隆国强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赢家也有输家,输赢取决于开放战略及其措施的有效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开放战略必须动态地进行调整。本报告提出对外开放战略的"三元模型":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求对外开放战略利用国际资源与市场服务于中国的创新与结构升级;二是对外开放要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供的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三是对外开放战略要充分发挥我国新的比较优势。因此,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要从以往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调整为"新兴大国的竞争力升级战略",从八大战略重点着力,实现两大战略目标:一是营造互利共赢的良好外部环境,支撑中国和平崛起;二是要实现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升级,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关键词:
新兴大国 竞争力 对外开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利娜 盛小平
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存在紧密关联。竞争情报可支持企业制定、选择和实施竞争战略;竞争情报作为一种产品、过程与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也可帮助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
关键词:
竞争情报 竞争战略 竞争优势 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子燕
通过阐述市场确定价格和成本倒逼 ,导出企业通过推行降低采购成本、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制造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 ,从而达到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目标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成本效率 采购 技术 质量 制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立新 李春光 董萍 赵兰兰
本文首先对我国现行的外贸出口导向政策进行了评估,指出由于改革开放28年来这一政策从未有过调整,使得我国对外贸易与能源资源消耗同步快速增长,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外贸出口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经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确立和谐贸易发展的国家竞争优势导向战略与外贸调整的基本思路,以及实现和谐贸易发展与促进出口战略转变的具体政策措施。
关键词:
外贸出口 竞争力优势 政策导向 战略措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戴巧珠 臧庆华
本文试图探讨环境保护主义(以下简称“环保”)势力如何影响国际性公司的商务战略、现阶段发展趋势和公司应采取什么战略应付这种势力。本文还对“绿色营销”做了定义,并阐明如何将它发展成竞争优势,使之成为战略程序的一部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陈长缨
一、我国进口主要特征入世后,我国进口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09年成为第二大进口国。2010年我国进口额达到1.4万亿美元,占全球进口的9.1%,第二大进口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01—2010年,尽管经历了金融危机冲击,我国进口年均增速仍然高达21.0%,比1991—2000年快4.9个百分点,比世界平均水平快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翔
在大国竞争时代,美国通常会采取多种战略手段打压战略对手以维护霸权地位。考察战后以来美国进行大国竞争的历史进程,发现代理人战略是一种经常实践但仍需要理论解释的经验现象,尤其是美国代理人战略成败的归因分析。代理人战略是代理发起方不直接出面,而是寻找安全与外交领域的当地替代者实现间接制衡目标的战略手段。一般来说,一项国际战略的实施效果受到行为体动机与能力的双重制约。美国代理人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美国与其代理人的利益契合度及代理人资源整合能力两个方面。利益契合度是美国与代理方合作的前提,利益契合度越高,施动—代理关系愈加稳固,合作意愿趋高,越有利于代理人战略的施展。代理方资源整合能力是代理人从美国获取及自身原有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整合能力越强,给对手制造的麻烦愈大,越有利于实现代理人战略的目标。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时期在阿富汗与尼加拉瓜的代理人战略为例,对这个理论假设进行对比检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锋
2014年5月2日~7月15日之间发生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中建南海上作业风波,是南海主权争议历史性的新发展。导致越南对中国合法作业的"981"钻井平台采取冲撞行动背后,是南海争议问题上已经显著化的大国战略竞争和小国利益博弈之间的联动关系。这两者相互影响,正在给南海局势和东亚安全秩序的未来,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对此案例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战略高度审视中国在南海的"维稳"和"维权"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