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2)
2023(14307)
2022(12406)
2021(11723)
2020(9805)
2019(22360)
2018(22529)
2017(43246)
2016(23265)
2015(26234)
2014(26350)
2013(26248)
2012(24044)
2011(21681)
2010(21667)
2009(19782)
2008(19452)
2007(17409)
2006(15349)
2005(13394)
作者
(69059)
(58157)
(57043)
(54465)
(36311)
(27798)
(25910)
(22736)
(21775)
(20633)
(19511)
(19436)
(18324)
(18242)
(17613)
(17569)
(17496)
(16975)
(16585)
(16350)
(14533)
(14279)
(13941)
(13185)
(13017)
(12925)
(12876)
(12771)
(11727)
(11553)
学科
(94430)
经济(94337)
(73855)
管理(65998)
(52220)
企业(52220)
(48059)
方法(42248)
数学(36104)
数学方法(35709)
农业(31962)
业经(25153)
(24857)
贸易(24845)
(24164)
中国(23257)
(22408)
(20729)
技术(19672)
地方(19252)
(17478)
理论(15794)
(14422)
财务(14354)
财务管理(14328)
环境(13888)
(13606)
企业财务(13564)
(13523)
银行(13472)
机构
学院(336790)
大学(335291)
(135394)
管理(135078)
经济(132527)
理学(117219)
理学院(116006)
管理学(114080)
管理学院(113483)
研究(112574)
中国(82605)
(73271)
科学(70850)
(70717)
业大(58019)
(57634)
(57022)
农业(56616)
研究所(52048)
中心(51948)
(49419)
财经(46654)
北京(43867)
(43374)
师范(42983)
(42570)
(40221)
(39959)
经济学(38685)
经济管理(36962)
基金
项目(233049)
科学(182130)
研究(170931)
基金(168284)
(147334)
国家(146081)
科学基金(124557)
社会(106432)
社会科(100605)
社会科学(100576)
(91977)
基金项目(90229)
自然(81161)
自然科(79236)
自然科学(79216)
自然科学基金(77812)
教育(76680)
(76381)
编号(71337)
资助(68419)
成果(57088)
重点(51688)
(51389)
(50263)
(48753)
课题(47360)
创新(45493)
科研(44522)
国家社会(43515)
教育部(43337)
期刊
(149030)
经济(149030)
研究(94319)
(73702)
中国(63820)
学报(57412)
科学(51210)
农业(50441)
管理(44738)
大学(43119)
(42078)
学学(40813)
教育(34661)
技术(30022)
业经(29450)
(28533)
金融(28533)
(24328)
经济研究(22053)
财经(21661)
问题(21471)
图书(20097)
(18399)
科技(17847)
(17794)
技术经济(17452)
(17394)
理论(16650)
业大(15900)
世界(15673)
共检索到491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林宇  戚亚梅  史成超  张格格  
做好涉农通报信息分类是有效利用通报信息和提高信息应用价值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通报成员、通报理由、通报涉及的产品和通报采取的措施等4个角度探讨了涉农通报信息的分类标准,并以2014年涉农通报信息为例进行了分类实践。分类结果表明,分类标准对于提高涉农通报信息分类整理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分类后的通报信息能够体现出涉农通报在不同实施领域的分布特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戚亚梅  叶志华  
本文以其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为研究视角,结合近年中国农产品在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4个主要出口市场的受阻情况,分析了上述4个市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特点。分析显示,中国出口上述市场农产品相似度高,受阻严重的产品类型也很相近。4大市场均非常重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效用,但在具体采用中各有侧重,布局实施各具特点。相关的通报内容分析也进一步印证了现实中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阙占文  
2012年4月24日,WTO争端解决机构(DSB)通过了印度尼西亚诉美国影响丁香烟生产和销售措施案(以下简称"美国丁香烟案")上诉机构报告及经修订的专家组报告。同年6月和7月,DSB又分别通过加拿大、墨西哥诉美国原产国标签案(以下简称"美国原产国标签案")和墨西哥诉美国影响金枪鱼和金枪鱼产品进口、上市和销售措施案(以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禾  陈嘉文  
深入开展林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是我国林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协调促进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介绍了美国WTO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并提出了今后我国林业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重点:强化林业风险分析工作;切实提高林业标准化研究和制定工作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际先进模式的学习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镇斌  高飞  
从农产品卫生安全及质量标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美国、日本、欧盟有关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现状,指出了美国、日本、欧盟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卫生安全和质量保证体系、依靠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等方面应对美国、日本、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林宇  戚亚梅  万靓军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农产品出口难度不断加大。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2009年WTO各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数据和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数据为基础,重点梳理了WTO各成员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并对中国农产品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出口受阻的类型与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弛  李铁兵  蒋永宏  
WTO框架下具有合理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中国农产品贸易领域实施管理的有效手段。文章利用频数比率对其进行量化研究,认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在我国农产品进口管理体系中已替代关税居于主要地位,但相应于地位的变化,其建设尚显滞后,限制效应较差。对此,文章从完善进口安全监管体制,加强标准认证和风险评估,建立进口环节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系统及预警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志前,房庆,刘彦,杨圣明,沙奕杭,段东梅  
加入WTO后,面对新的国际竞争态势和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的紧迫问题,我国如何制定自己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建立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积极主动地应对国际技术壁垒挑战,参与本期笔谈的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若干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先良  樊瑛  
本报告深入研究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两面性和世界贸易组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软约束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国面临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阐述了中国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中国建立完善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以应对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若干战略性政策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励  
入世以来,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正成为阻碍我国商品出口新的、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其影响日益扩大。文章通过当前欧、美、日等贸易合作国和地区所实施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着重分析了我国出口产品包括机电、纺织品等在内的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及其受制的内外部动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行业及企业视角提出了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策略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善新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屡遭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给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我国要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措施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强化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彦长  谭力文  
以实现保护安全、健康、环保、反欺诈等合法目标为由,世界各国制定了大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近年来更是呈现快速增长和泛滥的趋势。技术性贸易措施复杂化、国际化、贸易化、政治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一些国家恶意炒作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把个别问题上升为对"中国制造"的质疑,成为遏制中国快速崛起的"软约束"手段。我国已成为遭受国外贸易壁垒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80%以上的贸易壁垒都与技术性贸易措施有关,对我国产品出口和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影响。要善于利用协定赋予WTO成员的各项权利,用活规则,用足规则,通过多双边渠道加强对外交涉,合理采取反制措施,必要时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利益。加强对出口企业和商(协)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服务与指导,逐步形成政府主管部门与协会(商会)和企业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联动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一  张文一  
在现代国际贸易当中,各国越来越多的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式对国外的商品进行出口限制,我国在对外贸易中每年因技术性贸易壁垒损失严重,文章在分析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势和特点的基础上,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