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8)
2023(4734)
2022(3806)
2021(3694)
2020(3089)
2019(7288)
2018(7288)
2017(14959)
2016(8046)
2015(9491)
2014(9566)
2013(9745)
2012(9402)
2011(8634)
2010(8895)
2009(8657)
2008(8730)
2007(8450)
2006(7796)
2005(7123)
作者
(23639)
(19557)
(19109)
(18540)
(12198)
(9025)
(8891)
(7324)
(7299)
(7164)
(6528)
(6484)
(6163)
(6109)
(6053)
(5946)
(5748)
(5654)
(5514)
(5433)
(4974)
(4760)
(4712)
(4493)
(4468)
(4418)
(4405)
(4334)
(3932)
(3702)
学科
(35475)
经济(35444)
管理(21548)
(20275)
中国(15544)
方法(14881)
(13744)
企业(13744)
数学(13345)
数学方法(13305)
(12205)
(9600)
(8456)
银行(8454)
(8393)
(8387)
贸易(8385)
(8217)
(8181)
(7649)
金融(7649)
农业(7616)
业经(7150)
地方(6176)
(5600)
(5457)
劳动(5440)
(5349)
(5210)
制度(5203)
机构
大学(124612)
学院(122339)
(56011)
经济(54780)
管理(45620)
研究(42390)
理学(37275)
理学院(36897)
管理学(36513)
管理学院(36258)
中国(35959)
(29852)
(27732)
财经(22957)
科学(21036)
(20778)
(20734)
(19334)
中心(19308)
北京(18532)
经济学(18152)
研究所(17773)
财经大学(17080)
经济学院(16390)
(15847)
(15743)
师范(15743)
(15513)
(15144)
业大(13477)
基金
项目(66503)
研究(53918)
科学(51790)
基金(47281)
(39465)
国家(39102)
社会(33992)
科学基金(32831)
社会科(32136)
社会科学(32128)
教育(25221)
基金项目(24356)
(24255)
编号(23643)
成果(21047)
(20753)
资助(20029)
自然(18452)
自然科(17930)
自然科学(17924)
自然科学基金(17609)
课题(16545)
(16136)
重点(14639)
(14512)
项目编号(14346)
(14218)
教育部(14206)
国家社会(13900)
(13589)
期刊
(69107)
经济(69107)
研究(44962)
中国(29174)
(21640)
管理(18392)
(18265)
金融(18265)
教育(16295)
(14790)
学报(13717)
科学(13437)
财经(12542)
大学(11448)
业经(11413)
技术(11167)
经济研究(11099)
(10805)
学学(10050)
问题(10029)
农业(9826)
(9248)
理论(8284)
图书(8081)
国际(8075)
实践(7364)
(7364)
商业(6789)
技术经济(6370)
经济问题(6112)
共检索到20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晓东  
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WTO原则对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教育服务贸易的自由和便利问题,还表现为共同协商、取消进入限制、反对歧视等市场经济的精髓对建立教育领域内各种规则的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利用WTO框架分析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内容,揭示了虽然在国际范围内,WTO框架对于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育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但对中国这种转型国家来说,WTO框架还是我们建立市场规则的标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傅江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劳动力的国际转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我国劳动力在国际流动中存在的渠道窄、规模小、层次低和转移可逆性以及缺乏有效管理等特点和问题,我国应在加快人才的国际流动、推动和加大合法移民的力度和规模以及进一步开拓国际劳务合作等方面做出努力,才能有效地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云彦,陈金永,刘塔  
中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基于户籍制度的分层现象,为不少学者所关注。近年来,大城市劳动力市场态势发生了较大变化,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的就业冲突日益显现,外来劳动力对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问题,不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政策性问题。我们设计并在武汉市实施了一项调查,通过比较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就业状况及就业行为,研究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劳动力的影响。该项调查的主要特点,一是根据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设定样本框;二是参照外来劳动力就业结构,选取正式迁移及本地居民两类人群作为对照样本;三是将所有样本划分为雇员与雇主(包括自我就业)两种。调查发现,就雇员而言,外来劳动力、正式移民、本地居民等三类样本在就业渠道、工作时间、收入决定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雇主中,三类样本的差异则要小得多。这种现象包含着多方面的政策内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梅  
我国承接的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大规模国际产品内分工是我国劳动力的重要需求力量。本文在我国二元经济背景下,论述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相对劳动供给变化因素对我国相对收入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承接产品内分工贸易产品不断高级化对我国劳动力相对需求结构的影响。在供给-需求的均衡框架下,本文使用1989-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产品内分工程度引起)相对需求变化和相对劳动供给变化等因素对我国相对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实证期间的我国城市部门熟练劳动力的相对供给变化提高了相对收入;我国承接的产品内分工相对提高了非熟练工人的需求,具有缩小我国相对收入差距的作用;研发投资、国内市场化改革具有扩大收入差距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丽娜  
建立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从过度安全到过度灵活的变革历程,但由此带来了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的保护不公平、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寻求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平衡点,在制度安排上着力解决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等问题,真正建立一个城乡统筹、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业亮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在劳动力市场定价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生活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出现了较大变化。在阐述劳动力价格变化基本情况基础上,研究了其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就业、居民消费和对外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明山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要不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怎样建立劳动力市场?这些长期被回避而近年来又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峰  仇大勇  
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其中二元经济和管理体制因素引起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和打破行政垄断,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大学毕业生在城乡劳动力市场之间和体制内外劳动力市场之间自由流动,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才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文星  
我国次级劳动力市场为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因为其不完善的工资决定机制而导致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和稳定发展。“民工荒”的出现就是一个突出的现象。因此完善我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在借鉴西方传统工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全良  
本文通过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在假定货币政策遵循拉姆齐规则,以最大化经济人社会福利的前提下,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摩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技术生产率和政府支出水平的增加,能强化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性,从而能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摩擦会引致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消失,从而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兰英  张珊金  
人力资源配置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完善劳动力市场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至关重要。所以必须从我国目前人力资源配置的状况出发,来探索劳动力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中找出目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从而为优化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大中  
关于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构思初探福建省劳动厅副厅长赵大中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代表大会通过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议,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林  亓同敏  
劳动合约签订是劳动保护的重要形式,但我国农民工劳动合约签订率却只是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有暂时较大幅度的上扬,此后随时间推移却几近停滞。文章以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产业分割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不同劳动力市场特征和产业组织特征组合的四象限分析框架,探讨了不同象限中劳动合约的运行机制,并结合我国边缘产业和农民工现状,就劳动合约签订问题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在边缘产业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组合下,农民工劳动合约签订存在着"组织失灵"、"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三重困境,这是我国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