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0)
- 2023(9360)
- 2022(7917)
- 2021(7057)
- 2020(5980)
- 2019(13126)
- 2018(12900)
- 2017(24201)
- 2016(12560)
- 2015(13788)
- 2014(13296)
- 2013(13201)
- 2012(12065)
- 2011(11134)
- 2010(11503)
- 2009(11085)
- 2008(10708)
- 2007(9664)
- 2006(8960)
- 2005(8269)
- 学科
- 济(72454)
- 经济(72396)
- 管理(36662)
- 业(30560)
- 企(25611)
- 企业(25611)
- 方法(21372)
- 地方(18504)
- 数学(18158)
- 数学方法(17947)
- 中国(16600)
- 学(15243)
- 农(14535)
- 财(13858)
- 业经(13685)
- 地方经济(13015)
- 制(11012)
- 贸(9683)
- 贸易(9672)
- 农业(9649)
- 理论(9516)
- 易(9280)
- 融(9167)
- 金融(9166)
- 环境(8979)
- 银(8717)
- 银行(8694)
- 体(8533)
- 和(8440)
- 行(8384)
- 机构
- 学院(181852)
- 大学(181395)
- 济(84331)
- 经济(82663)
- 研究(66449)
- 管理(66092)
- 理学(55346)
- 理学院(54758)
- 管理学(53814)
- 管理学院(53463)
- 中国(49923)
- 财(39039)
- 京(37838)
- 科学(37236)
- 所(33481)
- 财经(30011)
- 研究所(29749)
- 中心(29260)
- 江(28905)
- 农(27145)
- 经(27020)
- 经济学(26917)
- 范(24109)
- 北京(24077)
- 师范(23919)
- 经济学院(23691)
- 院(23599)
- 业大(23230)
- 州(22727)
- 财经大学(21920)
- 基金
- 项目(112553)
- 科学(88281)
- 研究(84964)
- 基金(80955)
- 家(70082)
- 国家(69519)
- 科学基金(59113)
- 社会(55799)
- 社会科(52944)
- 社会科学(52929)
- 省(43981)
- 基金项目(41136)
- 教育(39086)
- 划(36137)
- 自然(35428)
- 自然科(34555)
- 自然科学(34539)
- 编号(34331)
- 自然科学基金(33881)
- 资助(33323)
- 成果(28852)
- 重点(25952)
- 发(25732)
- 部(24847)
- 课题(24431)
- 国家社会(23656)
- 创(22937)
- 性(21831)
- 教育部(21745)
- 创新(21456)
共检索到295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鲍晓华
随着WTO的自由化进程,技术性贸易壁垒取代关税和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成为一种新兴的贸易限制措施。卫生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SPS措施)是和农产品相关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SPS协议强调的是科学的风险评估原则,各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决策有时偏离了福利最大化的经济学原则,本文提出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SPS措施的经济效率进行评价的观点,认为在WTO框架下,进口国SPS措施的实施应该更多地考虑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平
本文在比较分析三种贸易救济措施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合法保护国内产业的重大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建苗
保障措施是WTO框架下与反倾销、反补贴并列的贸易救济手段,已成为成员方开放条件下市场准入扩大过程中实施的经济安全阀。本文拟从探寻保障措施产生的制度根源出发,考察其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中的变迁轨迹,分析在GATT期间和WTO成立以来的实施特点,并对保障措施制度的历史演进尝试了一种新经济史学的解释。
关键词:
保障措施 国内产业 贸易政策 经济史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都亳
目前当地成分要求措施数量激增并已成为政府激励民族产业的颇受欢迎的工具。文章从当地含量措施的分类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措施在世界贸易组织法中的合法性。不仅考察了其在GATT框架下国民待遇、政府采购豁免、国营贸易企业规则方面的合法性,也探究了其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兼容性。文章指出只有极少数措施可被认为符合WTO法,并为政府在不与WTO中所承诺的义务相冲突的情况下,为发展目的而最大限度地使用当地含量规则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卿志琼 陈国富
行为经济学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新古典理性人假设的行为模式。行为经济学基于实验和经验的证据虽然解释了许多复杂的人类行为 ,但其结构零散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提升。论文试图在心智成本范式的框架下把新古典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统一起来。
关键词:
心智成本 有限理性 行为经济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眉 刘伟平
介绍了中国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研究现状,并且新构建了一个超边际经济学框架用于分析公益林补偿问题。文章通过设定分工模型,对林农的个人决策模式和均衡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结论:在一定前提条件下:补偿标准和人口总数成正比;和转移支付效率成反比(存在层层截留补偿款);和公益林总面积成反比。并根据以上的比较静态研究推测指出补偿公益林的标准应该是介于"完全自给自足的林业经济结构U(Ayz)"和"完全专业化的生产公益林的结构U(B1)"之间。这个分析框架可以用来帮助分析公益林补偿的诸多问题,为政府合理制定补偿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双 王勇
平台经济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平台经济以及相应的分析框架。该框架主张在研究平台经济问题时,以纳入数据要素的新型要素禀赋结构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强调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不同,由此内生决定的最优的生产结构也不同,故不同经济体最适宜的平台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同。同时该框架提出“有效市场”需要与“有为政府”相协同,重视政府在推动平台增长、促进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及完善平台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娟
WTO《农产品协议》允许成员方在特定情况下背离其承诺的基本义务,对进口农产品采取特殊保障措施。该制度仅适用于关税化的农产品,且应考察相应的触发水平或触发价格。同时,成员方在采取农产品特殊保障措施时,无需以造成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或其威胁为条件,并只能以征收附加关税一种形式予以实施。
关键词:
农产品特殊保障措施 触发水平 触发价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思航 翁翕
本文基于一个数据要素的经济学新理论框架,围绕平台、流量和数据等数字经济新元素,研究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和关键问题。该框架主要基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强调数据要素的非竞争性和副产品特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传统生产要素的核心特点和优势,规模收益递增和网络效应意味着数据要素在价值创造和分配中可以实现“1+1>2”的效果,通过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提高其他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认为,当前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仍需解决如何合理衡量数据要素收益和贡献,以及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机制等关键问题,应鼓励市场主体逐步探索和完善数据交易模式和定价体系,并通过税收设计和共享开放实现数据红利的再分配,从而更充分地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瑞明 白永秀
本文从分工这一角度出发,在一个包含偷抢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分析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内生化了资源诅咒假说。分析表明,丰富的人均资源本身会提高分工的门槛,使得人们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结构,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另外,由于资源丰富国家往往伴随高的偷抢水平,这也降低了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及其经济绩效。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为了避免资源诅咒效应,必须打破现存的资源依赖格局,构建良好的制度基础,实现分工深化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资源诅咒 分工 交易效率 偷抢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少安 韦倩
本文对合作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了以竞争作为主线的自利模型不能解释的大量事例,因此笔者试图将亲社会性他涉偏好纳入到经济学理论体系假设中来构建合作经济学,并为其提供了翔实的科学证据。本文还讨论了合作、亲社会情感、他涉偏好等一些基本范畴,并对合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以及基本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培丽 陈畅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及目前的"微刺激"政策都主要针对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但这种试图以基础设施投资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做法是否奏效,以及如何操作等问题,都亟需给予理论回答。本文从国外文献综述的视角,尝试回答基础设施投资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能否引致私人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规模如何确定、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投向是什么,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融资模式等问题,以为我国探讨这一问题提供理论和经验研究借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学锋 梁琦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探讨外商投资与东道国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短期内,东道国的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其国内要素禀赋的存量,与外资流入的多少并无直接联系;在长期内,外商投资也不能在东道国产生累积循环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关联效应。而在东道国是大国的情形下,它可以运用较大的贸易政策空间对资本的流动实施宏观调控,并成为制造业的集聚中心。
关键词:
外商投资 东道国利益 空间经济学 集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蒲佐毅 魏燕
我国新疆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中的俄、哈、吉、塔4国接壤,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构建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国(新疆)与各经济体的经济合作机制,对于实现新疆与各经济体的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该合作机制构建面临的现实困难,进而尝试构建了适合中国(新疆)和各经济体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合作机制,并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
关键词:
上合组织 新疆 合作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可斌
公司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多元化经营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已有的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多元化会直接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但也能使企业面临风险减少。但这一理论在解释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时存在着明显悖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个结合中国企业改革政治环境背景与治理结构环境背景、充分考虑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因素的基于政治经济学的企业多元化理论框架,借此较好地解释中国企业的多元化行为。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在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中,政府偏好变迁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选择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决定性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