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8)
2023(5985)
2022(5195)
2021(4848)
2020(4051)
2019(8756)
2018(8776)
2017(16132)
2016(8679)
2015(9688)
2014(9129)
2013(8631)
2012(7746)
2011(6918)
2010(6922)
2009(6443)
2008(6029)
2007(5354)
2006(4733)
2005(4141)
作者
(22998)
(19155)
(19069)
(18194)
(12220)
(9276)
(8522)
(7419)
(7278)
(7020)
(6504)
(6395)
(6024)
(5915)
(5896)
(5868)
(5746)
(5680)
(5620)
(5299)
(4899)
(4686)
(4605)
(4436)
(4404)
(4383)
(4303)
(4270)
(3784)
(3767)
学科
(30507)
经济(30484)
(25393)
管理(24175)
(20059)
企业(20059)
(12785)
地方(11381)
中国(9839)
方法(9678)
农业(9032)
业经(8493)
数学(7909)
数学方法(7780)
技术(7667)
(6725)
(6627)
贸易(6623)
理论(6541)
(6421)
(5879)
(5500)
环境(5438)
教学(5419)
(5319)
(5319)
地方经济(5300)
(4987)
(4802)
银行(4796)
机构
学院(114293)
大学(107222)
管理(43641)
(41997)
经济(40870)
理学(37368)
研究(36971)
理学院(36947)
管理学(36204)
管理学院(35989)
中国(27283)
科学(23818)
(21922)
(19515)
(19381)
(18167)
(18152)
中心(17465)
业大(17139)
研究所(16460)
(16140)
师范(16009)
技术(15378)
(15347)
农业(15156)
(14823)
财经(14003)
(13634)
北京(12893)
职业(12837)
基金
项目(76675)
科学(60173)
研究(60098)
基金(51372)
(43605)
国家(43191)
科学基金(37576)
(36516)
社会(35597)
社会科(33625)
社会科学(33615)
教育(27970)
基金项目(27407)
(27097)
编号(26869)
自然(23593)
自然科(23016)
自然科学(23006)
自然科学基金(22534)
成果(20817)
资助(20094)
课题(19406)
(18456)
(17537)
重点(17528)
(17034)
创新(16223)
项目编号(15482)
(15296)
发展(15114)
期刊
(52351)
经济(52351)
研究(31153)
中国(27634)
(19205)
教育(17621)
管理(17083)
科学(15470)
学报(14773)
农业(13561)
(13460)
技术(11814)
业经(11573)
大学(11452)
学学(10743)
(9227)
金融(9227)
科技(8086)
经济研究(7621)
(7247)
论坛(7247)
(6971)
职业(6829)
资源(6600)
问题(6073)
财经(6009)
现代(5772)
图书(5726)
商业(5680)
(5605)
共检索到174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密生,杨德才  
加入WTO后,湖北省实施科技人才战略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找出实施科技人才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是湖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舒  陈其志  吕亮  杨小林  喻大昭  
选用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88份,分别在崇阳、远安、武汉三地进行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未发生稻瘟病,崇阳、远安两地88个品种除武运粳7号外几乎全部发病,发病率达98.86%。抗稻瘟病的早、中晚稻品种数分别为14份和23份,分别占参试品种的45.16%和40.35%。崇阳、远安、武汉三地综合分析显示,88份水稻品种中抗纹枯病品种13份,占参试品种的14.77%。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涂汉明,方辉亚,郭建武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这种技术经济活动的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人类劳动加工,使其成为具有旅游使用价值的旅游吸引物。由于旅游资源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源的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季节性、永续性、广泛性、变异性和交叉性等特点,因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深入认识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律和特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否被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能否世代继承和保存,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大强  王筱惠  
一、湖北省工业布局现状及评价经过三十多年有计划的大规模工业建设,解放前,湖北省工业偏集东部一隅的不合理状况已开始得到改变,工业布局基本展开,总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全省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武汉、襄樊、宜昌三个交通枢纽为中心的,以武汉钢铁公司、第二汽车制造厂、葛州坝水电站等一批大型企业为骨干的,由若干个工业城镇集合所组成的三大工业城镇带(即鄂东带、鄂西带、鄂北带)上。鄂东为武汉、黄石工业城镇带,主要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咸宁市等。鄂西为宜昌、沙市工业城镇带,主要包括宜昌、沙市、荆门市等。鄂北为襄樊、十堰工业城镇带,主要包括襄樊、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随州市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文达,李梦花  
一、新的历史时期湖北省人口 发展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我省的人口发展提出了重大的战略任务。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理论为指导,提出我省人口发展的战略任务,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相协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林  张倩男  
主导产业可分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支柱性主导产业和一般性主导产业。本文构建了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湖北省38个产业部门进行评价,筛选出湖北省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支柱性主导产业和一般性主导产业,并对湖北省如何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并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琼  方羽  
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全面且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湖北省当前的城乡差距现状,从湖北省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现有基础着手分析了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建设特色美丽乡村和持续增进农民福祉四个举措以缩小城乡差距。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陶  李浩  
湖北地处长江之"腰",绿色发展空间和前景巨大,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仍面临巨大挑战。为此,以水生态、水民生、水经济、水文化和水效益的相互关系为视角,分析湖北省的水资源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探讨实施"五水联动"的可能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熊巧  石君  王遥飞  余家祥  周颖  毛忠勤  
在湖北省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背景下,通过分析目前湖北省交通物流发展环境,探讨湖北省交通物流中长期发展思路,并提出推动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网络、优化交通物流运输组织方式、提升智慧绿色物流发展水平、推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等实施路径,以期推动湖北省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润  赵冬安  黄敏  杨梅  
国有农场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于农村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引导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尚缺少乡村振兴背景下国有农场应该如何发展的研究。基于此,在深入探讨国有农场发展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基础上,以湖北省为例,系统分析当前国有农场发展的核心挑战,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国有农场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全明  程贤文  
“中部崛起”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湖北省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人才战略是实现湖北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举措。本文对中部6省人力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全面比较,深入分析湖北人才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促进湖北在中部地区崛起的人才战略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泽柱  
从宏观经济的现实分析,产业结构失衡已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一、荆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涂人猛  
湖北省现代旅游业是在80年代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七五”期间,全省有组织接待海外旅游者累计达59.5万人次,平均年增长41.4%,旅游外汇收入总数累计达7471美元,年增长43.4%,其中,1990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已达15.57万人,外汇收入达2263.18万美元。现在,全省有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旭红  瞿商  
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湖北省现有的"两圈一带"战略定位的依据是区域分工,这并不符合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层级性特点。湖北省应该定位于区域梯级发展战略。具体设计是以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经济发展要素最富集的武汉城市圈和江汉平原为先发,以形成湖北省区域发展的双引擎。在此基础上,利用襄阳和宜昌两市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形成湖北省区域发展的两翼。恩施和十堰以及神农架林区作为尾翼,发展轻型的旅游服务业,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最终形成湖北省区域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启文  
对外贸易对湖北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外贸的绩效,湖北省在选择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时,应从本省的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又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是要以动态的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振新制造业,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光电子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