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2)
- 2023(6989)
- 2022(6128)
- 2021(5515)
- 2020(5010)
- 2019(11832)
- 2018(11644)
- 2017(23151)
- 2016(12743)
- 2015(14819)
- 2014(14944)
- 2013(15277)
- 2012(14592)
- 2011(13180)
- 2010(13328)
- 2009(12552)
- 2008(12706)
- 2007(11764)
- 2006(9847)
- 2005(8817)
- 学科
- 济(61312)
- 经济(61255)
- 业(37587)
- 管理(37535)
- 方法(34553)
- 数学(31410)
- 数学方法(31218)
- 企(30444)
- 企业(30444)
- 财(16349)
- 农(15419)
- 中国(13794)
- 贸(12553)
- 贸易(12548)
- 易(12179)
- 地方(11362)
- 业经(11193)
- 学(10938)
- 务(10503)
- 财务(10489)
- 财务管理(10458)
- 制(10317)
- 农业(10228)
- 企业财务(9958)
- 和(8647)
- 融(8514)
- 金融(8512)
- 银(8499)
- 银行(8468)
- 行(7964)
- 机构
- 大学(196058)
- 学院(193885)
- 济(83816)
- 经济(82135)
- 管理(76219)
- 理学(66096)
- 理学院(65406)
- 管理学(64455)
- 管理学院(64087)
- 研究(63398)
- 中国(47801)
- 京(40265)
- 财(38579)
- 科学(38323)
- 农(35182)
- 所(32517)
- 财经(31214)
- 中心(30077)
- 业大(29896)
- 研究所(29483)
- 江(29269)
- 经(28408)
- 农业(28129)
- 经济学(26834)
- 北京(25208)
- 经济学院(24631)
- 范(24009)
- 师范(23766)
- 财经大学(23249)
- 州(22903)
- 基金
- 项目(127886)
- 科学(100253)
- 基金(93640)
- 研究(91559)
- 家(81604)
- 国家(80961)
- 科学基金(68912)
- 社会(58498)
- 社会科(55626)
- 社会科学(55607)
- 基金项目(49706)
- 省(49463)
- 自然(44690)
- 自然科(43657)
- 自然科学(43637)
- 教育(43151)
- 自然科学基金(42888)
- 划(42207)
- 资助(39607)
- 编号(36671)
- 成果(29843)
- 部(29842)
- 重点(29088)
- 发(27204)
- 创(26203)
- 教育部(25586)
- 课题(25247)
- 科研(25219)
- 人文(24627)
- 创新(24548)
共检索到278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荆珍
本文采用个案分析和成本收益法来分析WTO报复措施的威慑力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和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并分析了WTO报复措施威慑力的局限性,希望政策制定者在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时全面考虑,审慎决定,趋利避害,采取报复措施的国家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报复措施。
关键词:
WTO 报复措施 个案分析 成本收益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岩 吴芳
2019年《证券法》的修订是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大幅提高了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和威慑力度。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新《证券法》实施对审计定价影响的结果表明,新《证券法》实施后,上市公司的审计定价显著提升,且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越差的公司,其定价提升幅度越大。机制检验表明,新《证券法》实施后,审计工作的时长显著增加、审计定价过低的现象得到缓解、高风险以及治理水平较低公司的审计风险溢价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新《证券法》实施后,相比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公司的盈余质量提升幅度和财务重述概率下降幅度均更大。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和理论依据,为企业管理者应对严格的制度环境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启示。
关键词:
证券法 审计定价 审计质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荆文君 刘航 鞠岩
互联网平台企业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企业形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不正当竞争频发、网络售假、平台接入管理不严等现象。本文通过现象归纳与理论演绎,指出平台市场参与方的负外部性行为是各类乱象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治理方式——“威慑式治理”。有别于传统治理方式以市场效率为重点,重视事后、事中治理的思路,“威慑式治理”更重视事前约束,旨在通过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达到既可以充分发挥平台市场提高匹配效率的作用,又可以有效制约平台企业的负外部性行为的目的。进一步,本文借鉴“边缘政策”思想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威慑式治理的可行性及其运行的内在机制。结论显示,用户规模及其变化是该治理方式可行的关键,且威慑式治理适用于平台市场集中度高的市场结构,可以在保证平台市场高市场集中度带来效率的同时,约束平台市场中的负外部性行为。最后,本文给出了威慑式治理实现的保障措施及针对平台市场的分层治理体系构想。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完善平台治理体系提供新的实践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巧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违法责任,显著提高环境违法行为的成本,但威慑效果究竟如何尚待检验。构建环境行政处罚威慑机制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数理推导结果表明,处罚确定性和严厉性通过影响潜在违法者对违法成本与收益的判断而发挥威慑作用。以2014—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环境行政处罚确定性和严厉性对地区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环境行政处罚威慑效果的经验证据,还运用2014—2020年上市公司二氧化硫排污量的998个样本进行了拓展分析。实证模型分析表明,环境行政处罚的确定性和严厉性的提升对环境污染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研究结论为践行“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环境法治总体要求提供了有力注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巧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违法责任,显著提高环境违法行为的成本,但威慑效果究竟如何尚待检验。构建环境行政处罚威慑机制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数理推导结果表明,处罚确定性和严厉性通过影响潜在违法者对违法成本与收益的判断而发挥威慑作用。以2014—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环境行政处罚确定性和严厉性对地区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环境行政处罚威慑效果的经验证据,还运用2014—2020年上市公司二氧化硫排污量的998个样本进行了拓展分析。实证模型分析表明,环境行政处罚的确定性和严厉性的提升对环境污染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研究结论为践行“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环境法治总体要求提供了有力注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俊荣
总体而言,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报复措施在促进裁决执行方面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这主要缘于报复对报复国自身经济的伤害,"多边授权、单方实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难题,以及报复力度不够、威慑力不足。目前,WTO各方提出的改革建议主要有集体报复、加大报复力度、强化交叉报复以及金钱补偿,但是在当前DSU谈判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较为务实的做法应当是寻求WTO争端解决实践的突破和转变。
关键词:
报复 WTO 争端解决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屹立 张卫国
通过构建破案率、逮捕率、起诉率和重刑率四个指标来衡量惩罚的确定性和严厉性,借此研究惩罚对犯罪的威慑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无论是惩罚的确定性还是严厉性均对总犯罪率、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产生了显著的威慑作用。其中破案率的威慑力最强。而无论惩罚的确定性还是严厉性对暴力犯罪的威慑作用均小于财产犯罪。这些结论对治理犯罪及刑事政策的完善都颇具启示意义。
关键词:
惩罚 犯罪 威慑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磊 漆鑫
本文利用1981—2007年的国际对华反倾销数据和负二项回归方法,发现中国对外反倾销威慑和报复能力对国际对华反倾销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此外还发现,宏观经济不是影响国际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原因;外国货币的升值会导致国际对华反倾销的增加;反倾销案件是国外利益集团要求政府对其实行贸易保护的结果。本文据此提出中国应维持汇率稳定,完善行业协会,降低对某些国家过高的出口集中度和适度对外反倾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反倾销 出口集中度 负二项回归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伟
20 0 2年 3月 9日 ,美国一家报纸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 :五角大楼在其所在提交的《核态势回顾》报告中称 ,有可能在特殊情况下对中、俄等七国实施核打击。该报告预示着美国的核战略已开始发生实质性转变 ,由“威慑”走向“实战” ,开始呈现一些新特点。美国核战略的调整将对国际核军控、国际安全形势等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美国 核战略 威慑 新特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岳汉景
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是俄核政策的核心,它随俄国内外安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由不成熟到较为成熟的发展过程。尽管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在完成政策目标方面的效能有限,但却是俄维护其核心利益不可或缺的手段。中国与俄罗斯有某些类似的安全境况,因此,俄罗斯核威慑政策实践对中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夏立平 祝宇雷
近年来,国际社会中"经济武器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吸引了政界、学界和商界的广泛关注。尤其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美国以贸易为手段大肆威慑他国,借助经济压力为手段迫使他国屈服,以实现自身政治经济目的。因此,研究和分析贸易为何能够成为威慑手段,以及贸易作为威慑手段在大国博弈中的作用十分必要。贸易能够成为威慑手段的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直接涉及国家行为体的核心利益,二是能够给其他国家行为体带来重大损失,三是产生的压力可能改变其他国家行为体的计划或行为。此外,在大国战略博弈中,贸易手段发挥着对其他威慑手段的替代作用,对传统威慑手段的补偿作用,以及重塑与维护大国战略威慑体系的作用。当前大国威慑工具的局限与利益多元性之间、理念的单一性与安全挑战的多维之间的张力逐渐扩大,传统威慑工具难以应对日趋走向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因此,将贸易手段纳入威慑工具箱并加以使用已是大国博弈的必然选择。尤其在大国无战争的今天,贸易作为大国往来的主要媒介,其背后的威慑功能将在大国的战略竞争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贸易 威慑 国家安全 战略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松 戴翔 郑岚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客观要求,基于Kojima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与相应产业出口关系做出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具有贸易导向型特征,其现状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 Kojima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丹艺 林桓 何潇潇
本文检验股权集中度对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威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较分散上市公司在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实施后更倾向购买董事高管责任险避险。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在新规实施后也发生显著提升。本文的发现突显了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的“事前威慑”作用。同时也反映出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对原告集团规模的依赖性,为后续优化集体诉讼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思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旖 张安婷 李增泉
本文以2013年-2019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观测对象,研究发现,“校友圈”内存在公司被立案,会使圈内其他公司的年报语调下降,且这种下降在年报语调真实程度更低时更为显著。说明立案监管在校友圈中起到了威慑作用,减少了圈内公司的策略性披露,促使它们披露了更为稳健、真实的信息。在机制检验中,我们发现,当私有信息传递效率较高时,立案对圈内公司的威慑效果显著,当立案监管信息存在公开扩散渠道时,圈内人的信息优势会被削弱。此外,不同类别的违规有不同的威慑形式,以“年报语调下降”为表现形式的威慑效果主要存在于“误导性陈述”类案件中。在校友违规后受到了“重处罚”、校友违规当年即被立案的情况下,对圈内公司年报语调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后果检验中,我们发现校友被立案显著降低了圈内公司年报披露后一年内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反映出对实际监管处罚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市场主体修正对违规成本的低估;此外,公开监管标准和规则,稳定市场主体对违规成本的预期,引导媒体对立案监管信息深度挖掘,广泛传播,将有助于立案监管的威慑效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都亳
目前当地成分要求措施数量激增并已成为政府激励民族产业的颇受欢迎的工具。文章从当地含量措施的分类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措施在世界贸易组织法中的合法性。不仅考察了其在GATT框架下国民待遇、政府采购豁免、国营贸易企业规则方面的合法性,也探究了其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兼容性。文章指出只有极少数措施可被认为符合WTO法,并为政府在不与WTO中所承诺的义务相冲突的情况下,为发展目的而最大限度地使用当地含量规则提供参考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