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9)
- 2023(7293)
- 2022(5672)
- 2021(5347)
- 2020(4322)
- 2019(9879)
- 2018(9775)
- 2017(18799)
- 2016(9983)
- 2015(11471)
- 2014(11369)
- 2013(11215)
- 2012(10185)
- 2011(9281)
- 2010(9139)
- 2009(8737)
- 2008(8777)
- 2007(7609)
- 2006(6998)
- 2005(6695)
- 学科
- 济(50846)
- 经济(50805)
- 业(27537)
- 管理(27113)
- 企(20897)
- 企业(20897)
- 方法(20891)
- 数学(19052)
- 数学方法(18970)
- 中国(17891)
- 农(13452)
- 财(12110)
- 贸(11679)
- 贸易(11671)
- 易(11499)
- 业经(10212)
- 制(9325)
- 农业(8828)
- 银(8132)
- 银行(8127)
- 融(8065)
- 金融(8065)
- 发(8008)
- 行(7886)
- 地方(7629)
- 关系(7546)
- 务(7495)
- 财务(7477)
- 财务管理(7471)
- 企业财务(7257)
- 机构
- 大学(151370)
- 学院(147602)
- 济(75744)
- 经济(74767)
- 研究(56861)
- 管理(54847)
- 理学(47073)
- 理学院(46600)
- 管理学(46026)
- 管理学院(45757)
- 中国(45026)
- 财(33438)
- 京(32292)
- 科学(29797)
- 所(28027)
- 财经(27097)
- 经济学(25765)
- 研究所(25349)
- 经(25003)
- 中心(24028)
- 经济学院(23222)
- 北京(21141)
- 农(20992)
- 财经大学(20413)
- 院(20213)
- 江(19768)
- 范(18115)
- 师范(17982)
- 业大(17575)
- 科学院(17100)
- 基金
- 项目(95169)
- 科学(76937)
- 基金(73597)
- 研究(70700)
- 家(64220)
- 国家(63766)
- 科学基金(54578)
- 社会(49619)
- 社会科(47272)
- 社会科学(47260)
- 基金项目(37533)
- 自然(32619)
- 自然科(31943)
- 自然科学(31936)
- 省(31923)
- 教育(31746)
- 自然科学基金(31431)
- 资助(30697)
- 划(28223)
- 编号(26234)
- 部(23471)
- 国家社会(22686)
- 中国(22354)
- 成果(22112)
- 重点(21696)
- 发(20835)
- 教育部(20717)
- 人文(19312)
- 创(19201)
- 性(18647)
共检索到227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磊 马仁如
随着WTO投资便利化谈判进程的逐步推进,谈判进程中面临的利益不平衡困境逐渐突破。研究发现,中国之所以能够积极引领WTO投资便利化谈判进程,从结构性权力理论看,是因为中国拥有推进投资便利化谈判的生产结构和金融结构的结构性优势,同时中国适当搁置了生产结构的潜在挑战。本文引入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结构性权力理论,首先进行理论梳理并重新审视该理论在投资便利化谈判中运用的可能性,而后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加以分析;其次,考察中国设置并引领投资便利化议题的结构性权力理论支撑,同时也利用结构性权力分别从生产结构、安全结构和金融结构角度分析谈判过程中的主要分歧提案;最后,本文提出中国以结构性权力理论引领投资便利化谈判的主张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WTO 投资便利化 结构性权力 投资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磊 卢毅聪
本文以世界贸易组织(WTO)投资便利化谈判为例,借鉴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结构化权力理论,从生产结构、安全结构、金融结构和知识结构四个层面解构中国引领《投资便利化协定》相关议题并完成文本谈判的过程,认为其成功源于:在四种结构上均不存在劣势;在生产结构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并占据领先地位;安全结构、金融结构和知识结构等其他结构性权力对生产结构提供了有效支撑。文章还分析了《投资便利化协定》的进一步推进与WTO规则相衔接、平衡WTO成员各方利益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目前正在展开的服务贸易国内规制、电子商务、塑料污染与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三个议题,对中国设置、引领议题的路径进行论证,指出最优路径应以联合声明倡议这一方式为主导,针对生产结构优势明显、其他结构能够提供有效支撑的议题引领谈判。随着后疫情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应以联合声明倡议的方式主动推进和引领诸边议题,设置更多优先惠及发展中成员的议题,同时适时动态调整谈判以保持灵活性,并最终实现谈判的目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强之恒
投资仲裁制度的设计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澳大利亚政府的声明更将该协议的可适用性与合理性置于争议地位。尽管澳大利亚的立场确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但从国际法人本化的角度分析,投资仲裁机制从其缘起到发展都以"人本"作为重要的驱动力,却也正因在此领域内的逐渐迷失而受到质疑和挑战。以此为鉴,TPP谈判可能在未来追求投资争议解决目标与形式的多元化,在"人本化"的基础上,使得该机制更加注重东道国与投资者利益的平衡。而中国在今后的谈判中,应以实现多层次和具体化的制度设计为目标,针对不同的谈判对象设计不同的谈判策略,通过具体条款合理限制投资仲裁的适用范围,并避免平行诉讼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汪成
介绍了GATT乌拉圭回合以来,CATT/WTO有关海运服务问题的多次谈判以及相关决议、文件的主要内容,探讨了海运服务长期以来未能达成协议的原因。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参加GATT/WTO海运服务谈判的原因、原则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服务贸易 海运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梁勇 东艳
2014年以来,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规定强化了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意义,并为文本谈判指明了方向;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同时进行,为中国在全球新一轮贸易投资规则重塑中由被动转向主动提供了机遇。2014年1月、3月和6月的三轮中美BIT谈判开始文本谈判。本文就中美BIT谈判新阶段的两大重点问题,即文本内容确定和制度调整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国在核心条款方面的谈判建议。制度分析是研究中美BIT谈判不可或缺的一环,中方必须充分研究美方对外经济政策的决策机制及特点,了解其背后的利益角力,否则,将很难彻底摸清对方的要价,容易使谈判原地徘徊。中国要从全球政治经济布局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姚蕾 田志宏
在新一轮多哈农业谈判中,各成员为了追求多边贸易体制的 公平和民主性,也为了更好地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结成各种国家利益集团 以增强他们在农业谈判中的谈判力量和地位,使集团化现象凸现出来。本文 主要对该集团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集团化的协调效果,并对中国作为G20 集团的成员应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进行讨论。
关键词:
WTO农业谈判 集团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崔凡
中国作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东道国,在投资开放与吸引外资方面表现突出,然而中国的投资开放到目前为止都是基于单边措施而进行的。除了在亚太经合组织中作出的非约束性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承诺外,中国尚未达成一项实质性的投资自由化协定。到目前为止,中国对外签订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孟晔
2007年12月28日,中国正式启动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谈判,意味着中国在WTO框架下开放政府采购市场从承诺阶段进入到实践阶段,这是继加入WTO后,中国在对外经贸领域开展的又一项重大谈判,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政府都不可能回避这一现实。但政府采购领域是国际贸易中较为特殊的领域,它的开放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涉及经济贸易问题,更涉及国家宏观政策的执行乃至社会、政治问题。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夏玲
通过对WTO及GATT的差别分析以及对中国“入世”谈判目标达成的分析,指出我国在“入世”后,政府和企业应对照世贸组织的各项要求来改进各方面的工作,并制定“入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GATT WTO 差别 谈判结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程锦
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启动"与贸易有关的电子商务"的规则谈判。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成员的谈判立场和谈判中的重点议题已逐渐明晰。该谈判是中国争取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主导权的重要契机。由于国内相关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中国在跨境数据流动、电信服务市场准入、网络内容管理、计算设施本地化和数据管辖权等议题上仍处于被动防守地位。同时,中美经贸摩擦以来,中国在网络设备进入国际市场、其他国家滥用出口管制、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也形成了鲜明的进攻性立场。为了更好地参与WTO电子商务谈判,中国应当平衡数据出口和数据进口利益,改进国内跨境数据流动机制;提高国内数据保护水平;制定约束政府接触和获取数据的国内和国际规则;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常设性沟通机制;扩大电信服务市场准入。中国还应当借助电子商务谈判的契机,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来维护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参与改进与互联网有关的WTO安全例外规则。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数字贸易 数据治理 安全例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瑛华
WTO多哈回合框架协议在各成员努力下,终于达成了。针对框架协议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应重点在农产品、非农产品贸易、服务业、贸易便利化等领域,从政策支持、结构调整、提升竞争力入手积极应对。同时也要加快贸易管理现代化及贸易便利化的步伐。
关键词:
多哈回合 框架协议 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晓荣
多哈论坛在推进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带来挑战,为此推出"特殊产品"概念,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安全。本文介绍特殊产品的提出及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特点等分析我国在多哈回合中特殊产品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多哈回合 特殊产品 发展中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