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0)
- 2023(6675)
- 2022(5960)
- 2021(5369)
- 2020(4979)
- 2019(11754)
- 2018(11567)
- 2017(23709)
- 2016(12786)
- 2015(15067)
- 2014(15336)
- 2013(15620)
- 2012(14924)
- 2011(13570)
- 2010(13829)
- 2009(13110)
- 2008(13136)
- 2007(11944)
- 2006(10146)
- 2005(9251)
- 学科
- 济(62029)
- 经济(61960)
- 业(39554)
- 管理(38999)
- 方法(35052)
- 企(32051)
- 企业(32051)
- 数学(31650)
- 数学方法(31452)
- 财(16905)
- 农(15193)
- 贸(14654)
- 贸易(14654)
- 易(14259)
- 中国(13996)
- 制(10944)
- 地方(10762)
- 业经(10723)
- 学(10642)
- 务(10637)
- 融(10633)
- 金融(10631)
- 财务(10622)
- 财务管理(10590)
- 企业财务(10020)
- 农业(9839)
- 银(9782)
- 银行(9761)
- 行(9244)
- 和(8702)
- 机构
- 大学(199834)
- 学院(197204)
- 济(87217)
- 经济(85544)
- 管理(77466)
- 理学(66887)
- 理学院(66207)
- 管理学(65324)
- 管理学院(64950)
- 研究(64112)
- 中国(49713)
- 京(40939)
- 财(40789)
- 科学(37222)
- 农(33164)
- 财经(32848)
- 所(32760)
- 中心(30189)
- 经(29811)
- 研究所(29521)
- 江(29217)
- 业大(28493)
- 经济学(27909)
- 农业(26401)
- 北京(25843)
- 经济学院(25665)
- 财经大学(24425)
- 范(24127)
- 师范(23900)
- 州(23210)
- 基金
- 项目(126010)
- 科学(99106)
- 基金(92906)
- 研究(91332)
- 家(80043)
- 国家(79424)
- 科学基金(68023)
- 社会(58586)
- 社会科(55733)
- 社会科学(55714)
- 基金项目(49119)
- 省(47999)
- 自然(43702)
- 教育(43208)
- 自然科(42701)
- 自然科学(42688)
- 自然科学基金(41969)
- 划(40875)
- 资助(39795)
- 编号(36918)
- 成果(30457)
- 部(29845)
- 重点(28266)
- 发(26592)
- 教育部(25930)
- 创(25791)
- 课题(25150)
- 人文(24857)
- 科研(24724)
- 大学(24576)
共检索到287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潘圆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倾销这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被反倾销国家角度看,中国①遭受反倾销起诉的数量受到出口量、汇率变动、被反倾销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GDP增长速度三个因素的影响。但即使控制了这些因素,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起诉仍然显著多于其他任何国家。进一步地,我们从反倾销发起国角度分析了13个对中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起诉的共同原因,检验了其他因素的解释力,主要结论有:外国的发展程度影响对中国的反倾销起诉,而各国对中国的FDI、外国的失业率和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则没有太大解释力。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巨章
本文利用WTO的统计数据,对1995—2006年间的国际反倾销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笔者分别分析了WTO时代国际反倾销的总体特点、国别分布、产品结构、国别与产品混合分布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国际反倾销 实证分析 WTO时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利芳
自WTO成立以来,韩国在对外国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以保护国内产业及市场的同时,更面临着韩国出口产品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的严峻态势。相应地,中国已成为韩国对外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而韩国也同时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案件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WTO成立以来韩国的反倾销摩擦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特点。就WTO成立以来韩国对国外进口产品发动的反倾销和韩国出口产品遭受的国外反倾销两大方面,对韩国反倾销摩擦进行实证分析,可见这一时期韩国反倾销摩擦的特点及其成因。中国作为遭受韩国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则应当从韩国的反倾销摩擦中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应对中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韩国乃至全球对华反倾销摩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艳红
本文利用计数模型,从WTO制度和贸易不对称角度分析了1994~2006年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土耳其、墨西哥、阿根廷和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共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WTO制度和中外贸易不对称关系严重影响着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中国加入WTO显著地增加了国外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中国双边贸易不对称度上升和中外双边贸易量的增加,引起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数量增加;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数量增加会显著抑制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行动。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不对称 WTO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玉红
本文通过对1996—2007年国际对华反倾销以及中国相关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将中国应对国际反倾销与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战略问题的关系进行澄清。结果表明,中国市场化程度越低,国际对华反倾销的次数不升反降,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必以国际对华反倾销为转移;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的逐年增长对于减少国际对华反倾销并无明显帮助,加工贸易和贸易竞争力对减少国际对华反倾销作用明显,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仍要坚持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中国对外反倾销对国际对华反倾销形成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增加并没有减少国际对华反倾销的次数,其威慑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关键词:
国际反倾销 转轨 市场化 对外开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萍 魏守道
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一国(地区)遭受反倾销后,有可能对别国(地区)进行报复性反倾销,这样会导致国际反倾销的日益增加。我们通过整理WTO公布的1995-2010年间的反倾销数据,从反倾销的国别或地区、行业和年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印度、美国、欧盟和阿根廷的反倾销报复能力比较强,已经成为全球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地区),中国和韩国的反倾销报复能力比较弱,已经成为全球被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地区)。进一步地,我们将主要反倾销国家(地区)与主要被反倾销国家(地区)之间的反倾销案件进行比较后,认为一国(地区)遭受反倾销特别是来自于主要反倾销国家(地区)的反倾销时,若没有进行有效的反倾销报复,其他国家(地区...
关键词:
反倾销 报复 行业 分析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凯 李世杰
从理论角度建立一个倾销与反倾销的博弈论模型 ,研究了国外企业倾销与一国国内反倾销的博弈过程 ,通过对中国国内产业状况的实证分析 ,阐释了中国国内企业反倾销不力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部门、行业 (企业 )的应对对策 ,同时认为在该领域内尚有很多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倾销 反倾销 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大远 李优树
一、解读WTO反倾销协议 在WTO中,将倾销定义为: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并对进口国相关工业造成了损害。在判断损害或是否有损害威胁时,主要分析两个因素:第一,大量倾销是否造成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下降,或因大量进口而阻止了国内相同产品价格的上升;第二,由于倾销商品大量进口而对国内相同产品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具体为判断国内相同产品的产量、销售、市场份额、利润、生产率、投资收益或设备能力的实际或可能的下降,对企业现金流量、就业、提高资本或投资能力的实际和可能的影响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爱东 赵金玲
我国是全球遭遇反倾销诉讼最多、受害最大的国家,这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也是一种警示。我们在对国际反倾销的新动向和我国遭遇反倾销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应对反倾销会计策略的理论框架。该研究对于西部大开发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促进西部地区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合作,完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西部开发战略支持体系,优化宏观政策层的决策,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应对反倾销 会计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晓霞
基于15个国家1995~2004年反倾销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因素对反倾销立案存在显著影响。依据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及经常项目差额等相关数据,指出这些变量与反倾销立案数量显著相关,强调失业率的影响比GDP增长率更加显著。在发展中国家中,汇率对反倾销立案数量影响的显著性较低,而经常项目差额对反倾销立案数量影响的显著性较高。文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制定反倾销政策提供了相关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巨章
从每一个反倾销个案的性质出发对我国反倾销应诉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涉案企业数量、涉案金额、起诉方和有否商会参与等因素对应诉率有重要的影响,而立案时间和行业属性对应诉率的影响不显著。总体上而言,我国反倾销应诉率是较低的,涉案企业不参与应诉的原因各异,可把这些原因归为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以及搭便车意识和行为两大类,而这两类原因又与涉案企业数量、涉案金额、起诉方和有否商会参与等对应诉率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有关。
关键词:
反倾销 应诉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仕辉 邵骏
通过建立美国各年向各涉案国家的进口额与反倾销申诉、反倾销措施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考察了1995-2008年美国发起的反倾销申诉和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对所有57个涉案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影响。运用广义矩法对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进行修正发现,虽然美国当期的进口主要由历史进口因素决定,但其反倾销申诉与措施会造成当期进口总额的显著下降,下降比例分别达到7.198%和5.890%,美国反倾销保护效应使美国年均进口额下降近1757亿美元,中国每年向美国的出口额减少超过127亿美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仕辉 邓莹莹 谢雨池
基于美国1998—2007年对外反倾销案的动态面板数据,应用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考察其关税和反倾销对被诉国出口贸易和贸易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关税和反倾销措施在被诉国和被诉行业中都存在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其中,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最大;比较关税与反倾销措施对被诉国出口的影响,发现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远大于关税,表明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美国取代传统关税控制进口的重要贸易政策。
关键词:
反倾销 关税 贸易破坏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仕辉 许乐生 邓莹莹
在整理印度反倾销申诉案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印度反倾销主要目标国是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和泰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打击的恰恰是具有强大比较优势的产品。中国成为印度头号反倾销国家,被诉产品都是出口增长快、市场份额高的产品。其后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被诉国家和显示性比较指数角度重点实证分析了印度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经过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随时间延递而逐渐减弱,反倾销措施对被诉国的贸易破坏效应一直比关税的贸易破坏效应要大。从反倾销政策对产业竞争力影响来看,印度反倾销措施对其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印度产业处于比较劣势时,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