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3)
- 2023(18079)
- 2022(15305)
- 2021(14281)
- 2020(11870)
- 2019(26845)
- 2018(26624)
- 2017(51720)
- 2016(27969)
- 2015(31271)
- 2014(31212)
- 2013(31100)
- 2012(28852)
- 2011(26137)
- 2010(26587)
- 2009(24886)
- 2008(24524)
- 2007(22162)
- 2006(20142)
- 2005(18165)
- 学科
- 济(121344)
- 经济(121207)
- 业(104564)
- 管理(89497)
- 企(85142)
- 企业(85142)
- 农(49972)
- 方法(47867)
- 数学(38008)
- 数学方法(37581)
- 业经(36022)
- 中国(34167)
- 农业(33417)
- 财(33395)
- 地方(27891)
- 制(24758)
- 务(22660)
- 财务(22587)
- 财务管理(22557)
- 贸(22269)
- 贸易(22253)
- 技术(22051)
- 学(21844)
- 易(21603)
- 策(21535)
- 企业财务(21361)
- 和(20811)
- 理论(20689)
- 银(19322)
- 银行(19282)
- 机构
- 学院(404786)
- 大学(399747)
- 济(168589)
- 经济(164982)
- 管理(164150)
- 理学(140335)
- 理学院(138870)
- 管理学(136911)
- 研究(136878)
- 管理学院(136158)
- 中国(106854)
- 京(85996)
- 科学(81461)
- 财(77546)
- 农(74973)
- 所(68740)
- 江(62953)
- 中心(62755)
- 研究所(61732)
- 业大(61063)
- 财经(60592)
- 农业(57299)
- 经(54995)
- 北京(54610)
- 范(52795)
- 师范(52383)
- 州(50395)
- 院(49036)
- 经济学(48484)
- 财经大学(44297)
- 基金
- 项目(264322)
- 科学(209227)
- 研究(199228)
- 基金(190941)
- 家(164245)
- 国家(162664)
- 科学基金(140986)
- 社会(126254)
- 社会科(119365)
- 社会科学(119335)
- 省(104472)
- 基金项目(100934)
- 教育(89863)
- 自然(89619)
- 自然科(87514)
- 自然科学(87496)
- 划(86187)
- 自然科学基金(85944)
- 编号(83435)
- 资助(77834)
- 成果(67710)
- 发(60056)
- 部(58437)
- 重点(58233)
- 课题(56578)
- 创(56338)
- 创新(51984)
- 国家社会(51161)
- 教育部(50149)
- 项目编号(50024)
- 期刊
- 济(200220)
- 经济(200220)
- 研究(123486)
- 中国(83349)
- 农(74128)
- 管理(63404)
- 财(59652)
- 学报(58058)
- 科学(56635)
- 农业(50049)
- 教育(45466)
- 大学(45265)
- 学学(42696)
- 融(42652)
- 金融(42652)
- 业经(37546)
- 技术(36550)
- 财经(29426)
- 经济研究(29410)
- 问题(26273)
- 业(25886)
- 经(25211)
- 技术经济(21726)
- 现代(19959)
- 图书(19508)
- 世界(19391)
- 科技(19320)
- 理论(19016)
- 商业(18932)
- 版(18839)
共检索到622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满平 郝晋珉 刘平辉 李旭霖
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在我国一直占重要地位,加入WTO必然对黄淮海平原未来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中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农民收入的增长缓慢及水资源严重短缺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略与对策,为黄淮海平原农业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洪海 宫志远
黄淮海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随着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大量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国家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该文紧紧围绕循环农业所倡导的"4R"原则,提出了以农田循环为基础,链接农户循环,铸造农村循环,构建农田—农户—农村"三位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的空间尺度;循环农业的组织形式应以政府为主体,拉动农户,联动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参与;黄淮海区域未来5~10年循环农业的发展应以秸秆原位全量还田循环利用、秸秆菌业循环利用生产和秸秆养畜循环利用生产等为主导模式,并研发创新相应的接口技术,以期建立黄淮海区域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和体系。
关键词:
黄淮海区域 循环农业 认识与思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小枫
本文从农业经济的宏观层面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内部微观层面 ,剖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面临的冲击、挑战、机遇和宜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 世贸组织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温思美
文章讨论了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经济环境 ,考察了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分析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农业 WTO 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升 阎爱华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和各级政府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活动,山东省自1988年开始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开发区域涉及13个市地、82个县市区,土地、耕地和人口均占全省的2/3左右。开发内容包括兴修农田水利、开荒改土、农业科技推广、林业建设、畜牧业建设、淡水养殖、农业机械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贵珍 宋德用 金庆文
国家提出对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决策后,黄淮海区域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增产粮食为中心展开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的系统工程。河南省漯河市是淮河流域的平原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漯河市政府紧紧抓住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机遇,以点带面地组织实施了开发工作。经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9年,国务院区域开发办公室等六个部室,在河南省检查开发工作时,给予漯河市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以总分220分(满分为200分)的优秀成绩名列河南省14个地市榜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晋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穆信芳 张佩昌 刘建国
一、前言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平原,包括京、津、冀、豫、苏、皖五省二市部分地区。1988年国务院决定开发黄淮海平原,主要是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增产粮食为中心,实行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山东省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辖83个县,区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劳力充足,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但在人均耕地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平原林业如何发展,这是一个新课题。林业发展规模和布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自然资源的可能性来确定,由于山东省黄淮海平原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因此,我们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林业发展战略动态仿真模型,定量地研究林业发展规模及其效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林业发展战略 动态仿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焕成 陈佑启
我国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兼论黄淮海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郭焕成,陈佑启(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100101)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早在本世纪初就受到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炜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要求,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重要一环,发展绿色农业是顺应自然、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绿色农业遵循“政策指引”“技术驱动”和“探究新制度”发展路径,取得了卓越成绩。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仍存在人口与产业空心化、初始禀赋资源分布失衡及数字技术和农业数字治理滞后等约束。对此,本文分别从发展理念与模式、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撑以及科技创新等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民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中国低碳农业实践创新了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投入、高效益内涵的多种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文章剖析了中国低碳农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 气候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侠 曹黎明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探讨中国农业能源消费及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基础及面临的挑战,最后从制定低碳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规范农户和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快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加强低碳农业理念的宣传等角度提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业能源消费 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大付 高旺盛 陈红卫 赵亦芳
农业集约化要求投入更多的物资及资源 ,可持续化要求保护环境资源 ,高产和持续是我国农业应追求的基本目标。两者显然是一对矛盾 ,既对立又统一。本文以河北省景县为例 ,探讨了黄淮海平原农业集约化与可持续化的统一性和对立性 ,并提出了协调对立性的技术对策。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集约化 可持续化 对立统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冰 陈丽娟
智慧农业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以及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进而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的一种农业发展的最高形态。智慧农业借助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的东风,发展态势欣欣向荣并呈现出"四增"态势,即:销售模式增多、电商企业参与主体增多、产品附加值增多、政策支持增多。但智慧农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我国刚刚起步,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共同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凯凯 高启杰
农村电商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在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和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变革的浪潮中,既面临产业基础日益牢固、多源惠农政策与项目实施、城乡"双循环"电商市场融合发展等机遇,也面临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内生资本储备不足、供应链与物流链建设滞后等挑战。针对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和全面乡村振兴的战略需要,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优化制度安排和服务供给,更为注重对农村电商内生增长机制的培育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思想,未来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应重点优化制度安排,健全农村电商综合治理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农村电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完善农村电商供应链和物流链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