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7)
- 2023(12602)
- 2022(10627)
- 2021(9724)
- 2020(8439)
- 2019(19448)
- 2018(19037)
- 2017(37681)
- 2016(20603)
- 2015(23091)
- 2014(23177)
- 2013(23210)
- 2012(21659)
- 2011(19477)
- 2010(19936)
- 2009(18883)
- 2008(19227)
- 2007(17627)
- 2006(15610)
- 2005(14332)
- 学科
- 济(93298)
- 经济(93196)
- 业(90610)
- 企(81595)
- 企业(81595)
- 管理(76343)
- 方法(42399)
- 数学(33737)
- 数学方法(33433)
- 财(32273)
- 农(30987)
- 业经(29542)
- 务(22625)
- 财务(22591)
- 财务管理(22558)
- 贸(21980)
- 贸易(21975)
- 中国(21585)
- 易(21473)
- 农业(21339)
- 企业财务(21304)
- 制(19491)
- 策(18662)
- 技术(18401)
- 和(16534)
- 地方(15867)
- 划(15585)
- 理论(15541)
- 体(13923)
- 出(13820)
- 机构
- 学院(305586)
- 大学(299175)
- 济(134078)
- 经济(131508)
- 管理(123718)
- 理学(105493)
- 理学院(104504)
- 管理学(103149)
- 管理学院(102583)
- 研究(97311)
- 中国(78193)
- 财(64193)
- 京(61749)
- 科学(56499)
- 农(53056)
- 财经(50042)
- 所(49716)
- 江(48788)
- 中心(45266)
- 经(45254)
- 研究所(44377)
- 业大(43201)
- 农业(41844)
- 经济学(40432)
- 北京(38602)
- 州(37858)
- 经济学院(36787)
- 财经大学(36503)
- 范(35312)
- 师范(35010)
- 基金
- 项目(190725)
- 科学(151617)
- 研究(141912)
- 基金(139341)
- 家(119112)
- 国家(118002)
- 科学基金(102878)
- 社会(91033)
- 社会科(86440)
- 社会科学(86415)
- 省(75713)
- 基金项目(73142)
- 自然(65855)
- 教育(64637)
- 自然科(64349)
- 自然科学(64329)
- 自然科学基金(63269)
- 划(62226)
- 编号(57939)
- 资助(57775)
- 成果(46574)
- 部(43098)
- 重点(42246)
- 创(42170)
- 发(41466)
- 业(41454)
- 课题(39420)
- 创新(38657)
- 教育部(37154)
- 国家社会(37047)
- 期刊
- 济(153843)
- 经济(153843)
- 研究(90130)
- 中国(57188)
- 财(54443)
- 管理(49875)
- 农(49611)
- 学报(40796)
- 科学(39894)
- 农业(33450)
- 融(31465)
- 金融(31465)
- 大学(31377)
- 学学(29788)
- 技术(28431)
- 业经(27220)
- 教育(26189)
- 财经(25499)
- 经济研究(24258)
- 经(21967)
- 业(20727)
- 问题(20444)
- 贸(19154)
- 技术经济(18472)
- 国际(16112)
- 商业(15693)
- 世界(15632)
- 财会(15568)
- 现代(15374)
- 统计(14669)
共检索到464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慧敏 卓骏
入世使中国成就了贸易大国的梦想,但却是多年连续位居全球受反倾销调查指控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反倾销摩擦的囚徒困境之中。文章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尝试性地寻求这一问题的内在博弈原因和应对策略,最后提出了"四体联动"应诉机制角色分工和分层预警机制的构想。
关键词:
反倾销 动态博弈 四体联动 囚徒困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春林
随着中国经济、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入世谈判中主要产业获得的过渡期大部分结束,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文章通过对入世后过渡期中国贸易摩擦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政府、行会和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后过渡期 形势预测 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虹
根据我国加入WTO协定,我国将逐步履行承诺,到2006年底执行完全入世承诺。“入世后过渡期”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深远。在传统贸易壁垒作用日益减弱的今天,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减少以至于消除新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尽快与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衔接。而大力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积极申请绿色认证,推行绿色管理,建立和完善绿色政策和法规正是我国出口企业突破新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以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贸易壁垒 出口企业 应对措施 绿色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亚飞
入世后过渡期中关间的贸易摩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际经济学的传统贸易理论无法为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合理的解释。而拉尔夫·戈莫里与威廉·鲍莫尔对传统贸易模型的修正,说明了中美间贸易摩擦的必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只能采取“无为”的策略。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知道中关贸易摩擦有着深刻的结构性原因:美国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促使美国对外经济政策中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兴起,东亚地区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原有的国际收支格局,造成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迅速扩大。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因此为了减少甚至避免出现更多的摩擦与争执,我们从自身角度出发,应注重本国的产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利益冲突 结构调整 后过渡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成健 赵岩
在WTO“后过渡期”里,我国国内零售业市场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国外零售企业开放,其生存和发展的国内环境将有较大的改变。顺应并积极迎接这种改变即成为我国零售业在新时期发展的关键。然而我国零售业目前存在的规模小、信息不畅和调控不利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对WTO“后过渡期”里我国零售业存在的几个代表性问题入手,探讨出解决对策。以期能为我国国内零售业在WTO“后过渡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WTO“后过渡期” 问题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健
零售业市场准入限制已按承诺时间要求全面放开,我国零售业已进入WTO后过渡期,这就意味着国内零售业竞争国际化已成为现实。如果不认真对待或及早准备后过渡期的挑战,国内相关产业必将受到严重冲击。为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零售业在WTO后过渡期背景下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后过渡期 零售业 发展对策 竞争国际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蔡玉文 肖文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毅彪
2005年,我国进入了履行“入世”承诺的后过渡期。研究分析“入世”后过渡期对海关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对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稳健发展,切实提高海关把关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后过渡期 海关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小佛 尤安山
从现在至1997年,香港正处于后过渡时期。在这段时期内,香港经济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997年香港能否顺利回归中国等问题,不仅是中英双方、香港本土各界人士,而且亦是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今年2月至5月,我们应香港基金会之邀就双方的合作课题:“1997年前后的香港经济”赴港进行调查研究。在此期间,访问和接触了内地、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等方面的学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发彬
在国际分工、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以及世界性贸易保护主义的阴影进一步扩散的背景下,原产地规则已经发展成为各国在WTO体制下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有力工具。本文就原产地规则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它对我国在WTO后过渡期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2006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入世以来,中国通过广泛参与全球化生产获得经济发展的机遇,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开放发展经验,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但同时也面临了更多的发展难题。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如何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如何把握21世纪全球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利用集聚在中国的各种要素;如何在全球生产中培育中国的国家竞争要素,实现自主创新,这都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单纯依赖廉价劳动力低水平地参与全球生产的旧方式,在入世后过渡期中,实行多层次、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战略。
关键词:
WTO后过渡期 国际分工地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元龙 温彬
在加入W TO的“后过渡期”,随着保护性安排的逐渐结束,入世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中外资银行将在“三大领域”与“十大业务”展开激烈的竞争,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资银行能否充分利用这最后的时机,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加快改革和发展、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W TO后过渡期中国银行业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中资银行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强对外资银行的调控与监管。
关键词:
WTO 后过渡期 核心竞争力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