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3)
2023(7589)
2022(6282)
2021(6190)
2020(5119)
2019(12440)
2018(12772)
2017(24884)
2016(13218)
2015(14765)
2014(15108)
2013(14244)
2012(12940)
2011(11754)
2010(12372)
2009(11538)
2008(11520)
2007(9956)
2006(9320)
2005(8554)
作者
(35036)
(29231)
(29032)
(28067)
(18851)
(13779)
(13406)
(11267)
(11083)
(10738)
(9832)
(9815)
(9594)
(9463)
(9217)
(9112)
(8774)
(8538)
(8475)
(8452)
(7407)
(7118)
(7117)
(6779)
(6618)
(6532)
(6530)
(6358)
(5871)
(5769)
学科
(52751)
经济(52695)
管理(35921)
(33108)
(28068)
企业(28068)
方法(24064)
数学(21346)
(21297)
贸易(21288)
数学方法(20796)
(20731)
(14973)
中国(14188)
(13112)
(12927)
业经(11397)
(10582)
理论(10112)
地方(9831)
(9165)
银行(9164)
(8987)
(8862)
农业(8651)
(8606)
金融(8604)
(8195)
(7721)
(7707)
机构
学院(182575)
大学(179305)
(80861)
经济(79203)
管理(70431)
研究(62064)
理学(59906)
理学院(59342)
管理学(58095)
管理学院(57755)
中国(48146)
(38707)
(37289)
科学(33797)
(30545)
财经(28850)
(28615)
中心(27784)
研究所(27115)
(26019)
(24575)
北京(24160)
经济学(23979)
(23865)
师范(23713)
(22894)
(22597)
业大(22456)
经济学院(21473)
财经大学(21020)
基金
项目(112560)
科学(88669)
研究(87431)
基金(80038)
(68046)
国家(67503)
科学基金(58067)
社会(53913)
社会科(51267)
社会科学(51254)
(43899)
教育(41984)
基金项目(40116)
编号(37572)
(36760)
自然(36298)
自然科(35470)
自然科学(35463)
资助(35124)
自然科学基金(34806)
成果(31673)
课题(26702)
(25440)
重点(25291)
(24523)
(23531)
项目编号(22572)
(22442)
教育部(22384)
创新(21963)
期刊
(92430)
经济(92430)
研究(60522)
中国(38038)
(28404)
管理(28136)
教育(26398)
(22745)
(20973)
金融(20973)
科学(20845)
学报(20372)
技术(18470)
大学(17052)
经济研究(16470)
(16365)
业经(15727)
学学(15725)
农业(15312)
国际(14885)
财经(13893)
问题(12664)
(11992)
统计(10455)
世界(9865)
(9511)
商业(9458)
技术经济(9045)
决策(8660)
职业(8475)
共检索到289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师求恩  
入世以来,中国对美贸易快速增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温,为了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对华实施了歧视性贸易政策,同时成为美国实施贸易救济政策最多的国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就美国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及实施原因做出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颖  
美国一直是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带头者,是“自愿出口限制”、“有秩序销售安排”等“灰色区域”的积极实施者,是世界上反倾销措施最早和最大的使用者,是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积极发动者。美国对华实行歧视性贸易政策,中国成为美国反倾销措施最大的目标国,保障措施是美国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另一重要手段。本文就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表现及其原因和经济影响作出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春华  
自1975年我国与欧盟(欧共体)建立正式关系之后,双方的贸易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欧盟不仅给我国最惠国待遇,而且从1980年起给我国普惠制待遇。目前欧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是欧盟第四大贸易伙伴。截至1996年6月,从欧盟引进的技术项目占我国引进技术合同金额的48.6%,欧盟成员国向我国提供的政府贷款占我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49.6%,欧盟在华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梅新育  
欧洲对华贸易保护正走向再创高峰之路,对华光伏双反步步紧逼,对中国电信企业的双反调查也山雨欲来。对中国企业实施"双反",隐含的前提是认为市场价格下行系"倾销"所致;通过"双反",可以提高市场价格和保住市场,帮助处境艰难的欧洲企业渡过难关。但事实不然,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迅猛提升决定了电信设备和电信服务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仲常   余翔  
在中国与欧盟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本文运用来自欧盟、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中国国内的大量统计数据,对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的成因进行解析。分析表明:欧盟的经济政策与欧元的持续升值、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集中效应”,以及欧盟全球化配置资源的需要促成了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四大因素将对未来欧盟与中国的贸易产生持续的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迁  
目前,在欧盟的统一领导和严格监督下,欧盟各国已经建立起了层次分明、比较完备的反就业歧视体系,反歧视工作得到稳步推进。欧盟已被视为世界范围内反就业歧视的典范,对欧盟经验和教训的研究,可从中找到中国在"反就业歧视"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兵  杨秀清  林桂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楠  胡小娟  
文章讨论了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渠道,在此基础上构建VEC模型并进行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入和中国贸易一体化总体水平的上升对欧盟对华贸易赤字具有显著促推作用,人民币实际汇率并非导致贸易逆差上扬的主要因素,而中国国内消费需求扩大有利于双边贸易趋于平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苟大凯  
一、引言非歧视原则是WTO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它在WTO庞大的法律体系的各个部门法中的具体落实情况却异常复杂。在WTO反倾销立法领域,非歧视原则主要通过WTO《反倾销协议》第9.2条[1]加以规定。根据WTO反倾销非歧视原则,进口成员方"如果征收反倾销税,就应当对己被认定倾销和造成损害的所有来源(all sources)的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屠新泉  
中美贸易摩擦并未因中国加入WTO而得到缓解,相反却向更深层、更宏观、更关键的层面发展。这表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并不受具体事件或外在机制的影响。美国贸易政治的实质是政府、国会和利益集团三方之间的博弈和平衡,而本文就中国加入WTO承诺履行、知识产权、反补贴、特保措施以及人民币汇率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的重大议题展开分析,重点剖析美国政府、国会和利益集团在各个议题上的不同立场,探索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选择的政治和经济根源,并进而预测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前景。
[期刊] 求索  [作者] 屠新泉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背景和动机,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极限施压获取经济实惠、减少对华技术溢出,同时打击中国的信心和形象。与此同时,美国通过所谓破坏性建设严重削弱WTO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以利于达到按照其目的改革或改造WTO的效果,而其主要是试图构建一个有利于美国单边优势发挥、限制中国体制特色的规则体系,达到约束或减缓中国发展势头、维护美国永久霸权的最终目的。对此,中国一方面要坚决回击美国的单边保护主义,坚守达成平等、双向协议的底线,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自主的改革开放,展现主动参与WTO改革的姿态,打破美国的话语主导和权力控制,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伟国  
自1975年中欧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欧盟对华政策的演变总体上对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是越来越有利的。1978年中国和欧共体签署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成立了中欧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并于1985年5月在原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又签订了《中欧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双方同意在工业、农业、科技、能源、交通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永琦  
东亚和欧盟分别表现为"外需主导型"和"内需主导型"的贸易模式。两种不同的贸易模式对经济发展产生着不同的影响。由于东亚区域对外部最终产品市场的严重依赖,所以,后危机时代下,东亚贸易模式转型的必要性更加明显。但是,东亚贸易模式的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中国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