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7)
2023(4823)
2022(4225)
2021(3983)
2020(3270)
2019(7517)
2018(7563)
2017(14187)
2016(8067)
2015(9342)
2014(9641)
2013(9335)
2012(8817)
2011(7809)
2010(7952)
2009(7606)
2008(8069)
2007(7668)
2006(6940)
2005(6535)
作者
(22894)
(19039)
(18570)
(18349)
(12034)
(9258)
(8736)
(7366)
(7220)
(7052)
(6545)
(6510)
(6223)
(6145)
(6073)
(5982)
(5768)
(5620)
(5452)
(5410)
(5013)
(4629)
(4599)
(4569)
(4508)
(4262)
(4256)
(4170)
(3925)
(3860)
学科
(27127)
经济(27086)
管理(24417)
(21674)
税收(20220)
(20110)
(20051)
(17749)
企业(17749)
(12454)
方法(9377)
中国(8602)
(7425)
数学(7264)
数学方法(7069)
(7024)
地方(6750)
理论(6749)
(6450)
财务(6431)
(6418)
财务管理(6402)
(6312)
贸易(6305)
业经(6158)
(6106)
企业财务(5977)
(5565)
(5340)
财政(5337)
机构
学院(111885)
大学(110053)
(39131)
经济(37939)
管理(37188)
研究(35473)
理学(30368)
理学院(29994)
中国(29748)
管理学(29278)
管理学院(29070)
(27656)
(24106)
科学(22222)
(20423)
财经(19255)
(18915)
(17097)
中心(16697)
(16616)
研究所(15988)
北京(15684)
(15558)
(15156)
师范(14991)
(14803)
技术(13807)
财经大学(13756)
业大(13695)
(12684)
基金
项目(61228)
研究(47958)
科学(46098)
基金(41169)
(35022)
国家(34687)
科学基金(29166)
社会(27692)
社会科(26033)
社会科学(26026)
(24655)
教育(22523)
编号(21987)
基金项目(20915)
成果(20180)
(20099)
资助(18008)
自然(17695)
自然科(17288)
自然科学(17283)
自然科学基金(16946)
课题(15450)
项目编号(14052)
(13816)
重点(13652)
(13270)
(12923)
(12548)
(12543)
大学(12280)
期刊
(51968)
经济(51968)
研究(42075)
中国(28082)
(23624)
教育(18481)
学报(17275)
(15845)
(15342)
管理(15006)
(14764)
科学(13632)
税务(13586)
大学(12870)
学学(11737)
技术(11002)
(10555)
金融(10555)
农业(9630)
财经(8978)
图书(7981)
经济研究(7974)
业经(7762)
(7696)
财会(7012)
国际(6903)
会计(6857)
(6724)
问题(6378)
(5918)
共检索到194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龙英锋  
涉外税收优惠措施,可能构成《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被禁止的出口补贴。所以审查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措施是否与我国加入WTO作出的承诺相符时,应注意《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应区别对待WTO国内税的国民待遇义务与国际税收协定中的国民待遇义务,两者的使用范围、适用对象、内容以及争议解决程序是截然不同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本文认为WTO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为对产品或劳务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不包括所得税;最惠国待遇的给惠对象仅适用于相同产品、相同服务或相同服务提供者,这一要求,体现在国内税领域,则为国内税征税对象的相同性;税收协定中存有大量的税收差异,这些差异不违背税收协定中的无差别待遇原则,因为税收协定中无最惠国待遇条款。同时,这些差别也不违背WTO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汪倩  
推行国民待遇是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中心环节。本文围绕 GATS中有关国民待遇的规定,分析了现阶段国际服务贸易中国民待遇的性质、对象及实施效果,并针对国民待遇在服务贸易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自已的观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荣珍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WTO争端解决机构审理的三个案例,他们均涉及对酒精饮料产品的国内税征收是否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的问题。从争端解决机构对这三个案例的裁决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只要某一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属于直接竞争产品或可替代产品,同时根据国内税法规定对该进口产品征收的国内税不同于对国内产品征收的税率,从而形成了对国产品的保护,就构成对国民待遇原则的违背。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为我国加入WTO后审查国内税法是否有违国民待遇原则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标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维田  
国际贸易中的国民待遇规则,和最惠国原则一样,都是经过长期历史实践形成的条约规范。在18、19世纪欧美各国签订的“通商条约”里大都含有国民待遇条款,但在适用范围与对象上不尽相同。有些这类条款是以“人”作对象的,即给外国侨民(尤其是商人)以和本国国民一样的待遇,但范围却有限制,主要限于经商活动、设置机构(商号、分公司、办事处等)等民事权利,也有规定某些刑事权利的,一般都在条约里明文规定。有些条款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维田  
二、产品标准与东京回合守则应当承认,构成不遵守国民待遇规则的第20条“一般例外”,其本身确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它引言中的含糊措词,使得常常界限不清或难以划清,带来许多麻烦。在实践中日益集中表现为“产品标准”问题。(一)问题的缘由1.产品的卫生、安全与技术性能最常发生也最难处理的是食品与药品的卫生与安全标准。例如,在美国与加拿大交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国民待遇条款是国际投资协定的重要条款,明示或默示地规定东道国在"相似情形"下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国民待遇。通过梳理国际投资仲裁庭对"相似情形"的推理及裁决,可以深入地解读"相似情形"的内涵及例外规则,能够在国际投资法碎片化的背景下,归纳出具有一致性的、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相似情形"裁决及其发展脉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雯  王鹏  
中国在双边投资协定中国民待遇条款的行为逻辑包括需求、类型和供给三个维度,分别与国家资本流动活跃度、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以及国内国际规则差异度密切相关。通过改革开放初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三个时间节点上中国国民待遇的国际和国内法律实践分析,阐明中外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和中国对外开放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为合理平衡中国对外开放与规制主权,适当规避中国卷入投资争端风险,中国未来投资协定应谨慎明晰准入前国民待遇适用条件,明确国民待遇例外,逐步扩大准入前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范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秋华   阮华君   刘群  
国民待遇既是国际公法的原则,也是国际经贸政策的工具。作为国际法原则,它在外国人待遇方面确认外国人与本国人待遇平等原则;作为经贸政策的工具,它为国际自由贸易提供了平等的国内竞争环境,因此,国民待遇原则成了国际经济贸易政策的基本规则,它是二战后世界贸易体系的基本制度和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国民待遇原则对消除歧视待遇、推动自由贸易竞争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形成、发展以及扩大世界贸易,实现贸易自由,货畅其流,减少市场扭曲,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发展和新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逐渐形成,它将愈来愈发挥重大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冬冬  
根据WTO争端解决实践,欲判定一项争议措施违反GATT1994第Ⅲ∶4条国民待遇规则,需判定该措施与进口产品承担的不利影响之间存在"真实联系"。此"真实联系"要求与争议措施的规制目标无关,而是要求争议措施和不利影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相关争端解决实践显示,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判定此种因果关系时运用了相当因果关系理论。此举不但使"真实联系"的判定存在较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且与GATT1994第XX条的作用存在重叠,有违条约解释的有效性原则。为此,争端解决机构在今后的裁判中应当摒弃相当因果关系理论,采纳必要条件理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邓力平  詹凌蔚  郑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洪仁  
税收协定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签订和执行并不根本改变缔约国原有的税收立法,不妨碍各国政府税收管辖权的行使,只是在原有体制基础上的一种协调,从而灵活处理各国之间因税收分配而产生的问题。由于国内税法制定在前,税收协定缔结在后,加之国内税法相对易变,而税收协定相对稳定,两者必然会产生某些背歧。如何认识税收协定和国内税法何者优先适用问题,本文从国际税收协定纳入国家法律体系的程序;中外税收协定和国内税法的法律效力;中外税收协定和国内税法税负的差异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国内实践的探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韬  
外商投资待遇问题一直是国际投资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其中的国民待遇问题则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笔者将从国民待遇的来源、内涵及与其他待遇制度的关系、适用惯例等角度出发,并联系我国当前的实际,对外商投资国民待遇问题试作一番新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