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1)
- 2023(12773)
- 2022(11102)
- 2021(10075)
- 2020(8939)
- 2019(20715)
- 2018(20271)
- 2017(39601)
- 2016(21422)
- 2015(24721)
- 2014(24874)
- 2013(24706)
- 2012(23334)
- 2011(21388)
- 2010(21557)
- 2009(20531)
- 2008(20692)
- 2007(18885)
- 2006(16596)
- 2005(15215)
- 学科
- 济(93547)
- 经济(93407)
- 管理(66392)
- 业(64125)
- 企(52703)
- 企业(52703)
- 方法(44825)
- 数学(39275)
- 数学方法(38917)
- 财(27164)
- 农(25913)
- 贸(25662)
- 贸易(25651)
- 易(24880)
- 中国(23209)
- 制(21718)
- 业经(19422)
- 学(18792)
- 地方(18774)
- 农业(16662)
- 务(16419)
- 财务(16387)
- 财务管理(16337)
- 融(15424)
- 金融(15418)
- 企业财务(15416)
- 银(15222)
- 银行(15175)
- 体(14489)
- 行(14452)
- 机构
- 大学(325464)
- 学院(321660)
- 济(137770)
- 经济(135021)
- 管理(120986)
- 研究(111768)
- 理学(103741)
- 理学院(102534)
- 管理学(100865)
- 管理学院(100273)
- 中国(84865)
- 京(68633)
- 科学(67136)
- 财(65828)
- 农(58176)
- 所(57870)
- 研究所(52083)
- 财经(51780)
- 中心(51550)
- 江(50160)
- 业大(48566)
- 经(46854)
- 农业(46001)
- 经济学(43457)
- 北京(43273)
- 范(40736)
- 师范(40245)
- 院(40073)
- 经济学院(39473)
- 州(39312)
- 基金
- 项目(210447)
- 科学(164608)
- 基金(154265)
- 研究(150968)
- 家(136282)
- 国家(134873)
- 科学基金(113520)
- 社会(96534)
- 社会科(91491)
- 社会科学(91461)
- 基金项目(81050)
- 省(80504)
- 自然(73600)
- 自然科(71842)
- 自然科学(71814)
- 自然科学基金(70586)
- 教育(70018)
- 划(68919)
- 资助(64670)
- 编号(60014)
- 成果(50314)
- 部(48225)
- 重点(47982)
- 发(44927)
- 创(43252)
- 课题(41951)
- 教育部(41380)
- 制(41273)
- 科研(41160)
- 创新(40599)
- 期刊
- 济(152171)
- 经济(152171)
- 研究(96629)
- 中国(63445)
- 学报(54295)
- 农(52672)
- 财(52468)
- 科学(48253)
- 管理(44736)
- 大学(41060)
- 学学(38828)
- 农业(34794)
- 融(32040)
- 金融(32040)
- 教育(30665)
- 财经(26709)
- 技术(25664)
- 经济研究(24852)
- 业经(23854)
- 经(22885)
- 贸(22263)
- 问题(21447)
- 业(19402)
- 国际(19201)
- 世界(16511)
- 版(16286)
- 技术经济(15701)
- 统计(15445)
- 商业(15251)
- 理论(14750)
共检索到490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艳红
本文利用计数模型,从WTO制度和贸易不对称角度分析了1994~2006年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土耳其、墨西哥、阿根廷和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共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WTO制度和中外贸易不对称关系严重影响着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中国加入WTO显著地增加了国外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中国双边贸易不对称度上升和中外双边贸易量的增加,引起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数量增加;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数量增加会显著抑制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行动。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不对称 WTO制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仕辉 许乐生 邓莹莹
在整理印度反倾销申诉案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印度反倾销主要目标国是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和泰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打击的恰恰是具有强大比较优势的产品。中国成为印度头号反倾销国家,被诉产品都是出口增长快、市场份额高的产品。其后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被诉国家和显示性比较指数角度重点实证分析了印度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经过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随时间延递而逐渐减弱,反倾销措施对被诉国的贸易破坏效应一直比关税的贸易破坏效应要大。从反倾销政策对产业竞争力影响来看,印度反倾销措施对其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印度产业处于比较劣势时,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更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灏 祁春节
采用负二项回归计数模型,从总量和中国视角分析了1995~2009年间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的经济贸易、报复能力、国际地位对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都有显著影响。具体影响为:中国的GDP增长率的上升、中国对主要对华反倾销调查国家的出口额占世界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总额占比的上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率的上升、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数量的上升都会增加世界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中国自主要对华反倾销调查国家的进口增长率的上升、中国入世则抑制了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数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勤
国外对华反倾销和倾销问题透析●任勤[讲师西南财经大学马列部成都610064]●揭筱纹[副教授四川联合大学工商系成都610064]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76年的第34...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建国
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计数模型,本文对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的经济、政治及制度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因素仍然是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的主要原因,其中,美国国内工业产出的波动与对华贸易逆差显著提高了美国对华的反倾销调查频率,实证结果同时显示中美政治联系与美国对华反倾销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中美政治联系的恶化将强化中美在贸易领域的冲突。
关键词:
反倾销 制度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海峰 卓骏
本文针对当前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急剧增加的情况 ,结合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方面的特点 ,以新颖的角度将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成因划分为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我国机制原因并逐一分析 ,为预警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反倾销 发展中国家 成因 预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汉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加快了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步伐。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同时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范围之广、金额之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产品向美国的出口。中国产品在向美国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出口产品市场的转移,由此也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研究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意义重大。本文从中国产品遭遇美国反倾销的反应,即产品出口额的变化来考查反倾销转移效应的存在性,然后,从中国产品的国际流向上来考查出口产品的转移流向。本文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后,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减少的那一部分很可能是被转移到了欧盟。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焦芳 白桦
美国在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地区)中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将Bown,Chad P.(2010)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中1991~2009年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数据与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中同期的进出口数据以及由此计算得来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行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对照,我们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行业分布与中美两国的进出口状况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性,与行业内贸易指数之间的规律则与预期不尽一致,这可能是由于GL指数因为分类集合抵消而造成的扭曲。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重力 曹杰
本文从欧盟对华反倾销的产品类别出发,分析得出化工产品、钢铁及其制品和矿产品遭受欧盟反倾销强度较大,而电气设备和纺织品反倾销强度较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除矿产品外的其余产品的贸易转移效应均与反倾销强度表现出不一致性;其原因大致包含:产品竞争力、出口增速、与欧盟产品价差、该产品出口对欧依赖程度、欧盟对中国进口依赖程度、进口替代国多少等因素。最后,本文指出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政策措施应基于其反倾销强度和贸易转移效应并因产品而异。
关键词:
欧盟 反倾销 产品 贸易转移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重力 邵敏
文章从印度对华反倾销的产品类别出发,分析发现印度对华反倾销的产品主要集中于化工、轻工、光学、机电、矿产这五大产品类别。通过计算各产品类别在印度遭遇反倾销调查强度指数,发现印度对各产品类别的反倾销调查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产品类别与其国内相关产品的竞争程度的高低。文章最后分析了印度对华反倾销对我国涉案产品的总出口额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对华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存在着产品差异,我国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涉案产品的出口额受印度对华反倾销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印度 反倾销 产品 贸易转移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仕辉,王红玲
本文对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发展趋势、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现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和主要指控对象,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对华反倾销行列,对华反倾销案未来仍呈增长态势。我国要加强构建和完善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三位一体的防倾销反倾销体系,加大政府的交涉力度。
关键词:
反倾销 防倾销 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灏
以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美国对华反倾销已有终裁结果的88起案件为研究样本,采用非时间序列,实证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有:涉案商品在美国进口份额、涉案商品的主要输美国家出口价格变动率、非市场经济地位。前两个因素对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产生影响,这说明涉案产品的微观因素对于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个因素则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产生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晓玲 李斯琦
美国对华钢铁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作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者利用1995-2015年间美国对华钢铁产品的HS10涉案产品月度数据,利用OLS回归模型,引用申请前、申请后、初裁前、初裁后、终裁前、终裁后六个虚拟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终裁结果如何,只要美国政府做出肯定性初裁,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量都会减少;美国从墨西哥、印尼等竞争国进口同类涉案产品数量会增加;中国的涉案产品会增加向第三方市场的出口,且更多的是向发展中国家而非发达国家偏转。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今后中国钢铁产业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美国 钢铁产品 反倾销调查 贸易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尚庆梅
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原因探析 (一)由于现阶段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差别。众所周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70年代后期,其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多处于不景气状态,而中国则由于改革开放,始终保持着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与西方的外贸逆差增大,西方国家为保护其国内市场,振兴经济,刺激需求,力图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收缩或限制从中国的进口,寻求多种方式的贸易壁垒保护,最终酿成彼此间的反倾销摩擦。 (二)由于社会制度差异而产生的制度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以美为首西方国家对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