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2)
2023(6894)
2022(5831)
2021(5341)
2020(4309)
2019(9948)
2018(9971)
2017(20181)
2016(10775)
2015(12437)
2014(12677)
2013(13002)
2012(12748)
2011(11846)
2010(12180)
2009(11560)
2008(11588)
2007(10644)
2006(10117)
2005(9725)
作者
(32963)
(27110)
(26889)
(25631)
(17212)
(12773)
(12464)
(10382)
(10377)
(9926)
(9331)
(9011)
(8820)
(8737)
(8495)
(8398)
(8006)
(7878)
(7821)
(7631)
(7174)
(6706)
(6577)
(6236)
(6229)
(6174)
(6152)
(6120)
(5504)
(5308)
学科
(53728)
经济(53679)
(26347)
管理(26038)
中国(21222)
(21104)
银行(20959)
(19741)
(18148)
企业(18148)
(17393)
地方(17322)
方法(16992)
(15426)
数学(15106)
数学方法(15046)
(14644)
金融(14644)
业经(12066)
(11166)
制度(11164)
(10988)
贸易(10973)
(10618)
业务(10324)
农业(10314)
(10064)
(10047)
地方经济(9885)
银行制(8908)
机构
学院(162091)
大学(160823)
(73307)
经济(71661)
研究(60205)
管理(57715)
中国(54707)
理学(46766)
理学院(46199)
管理学(45686)
管理学院(45369)
(37268)
(36206)
科学(33062)
(31148)
财经(28086)
中心(27677)
研究所(27355)
(26679)
(26298)
(25264)
(24728)
北京(24375)
银行(23688)
经济学(23080)
(22463)
(22249)
(22062)
师范(22060)
(21096)
基金
项目(90223)
研究(70671)
科学(70110)
基金(62823)
(52897)
国家(52398)
社会(44646)
科学基金(43830)
社会科(42433)
社会科学(42427)
(35611)
基金项目(32517)
教育(31644)
编号(29698)
(29669)
资助(26557)
(26174)
成果(25650)
自然(24846)
自然科(24156)
自然科学(24150)
自然科学基金(23690)
发展(21848)
课题(21614)
(21476)
(20409)
重点(20326)
(18450)
(18438)
国家社会(17991)
期刊
(92176)
经济(92176)
研究(61045)
中国(38587)
(35286)
金融(35286)
(26023)
(25871)
管理(23303)
学报(19784)
科学(19766)
教育(19302)
农业(16433)
业经(16331)
大学(15474)
经济研究(15074)
财经(14432)
学学(14357)
技术(14011)
问题(12870)
(12330)
(11131)
国际(10689)
理论(9992)
商业(9214)
实践(8991)
(8991)
技术经济(8357)
(8330)
论坛(8330)
共检索到282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红飞  贾智伟  
第一,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和竞争的金融市场的完善,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为国内银行提供参考体系和竞争对象,起到示范、激励和交流作用,国内外同行业的人才竞争和交流也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第二,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开放是双向的,加入WTO,外资融资机构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银行走出中国,迈向世界的步伐也将会更快。第三,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将为我们带来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同时也带给中国更为完善的国际资金流通渠道,这毫无疑问将会更大的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更有利于进一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俊  
因特网,即国际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网络互联系统。到目前为止,因特网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联接6万多个计算机网络,拥有1500万台计算机和1亿用户。预计到2000年,该网用户可达到5亿。这股浪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行业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兆强  
本文首先分析了银行成长的两种基本方式和银行并购的作用,提出了并购是现代商业银行成长的基本方式这一命题,同时,对我国已有的银行并购活动以及银行并购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认为,银行并购对于我国金融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治理机制的建设、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提升,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的提高、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我国银行并购必须注意的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龚明华  
本文分析了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发展演变,提示了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应慎对分拆机构和跨国经营,地方中小银行则应避免机构和规模的盲目扩张,政策性银行应以邮政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并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管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在即将加入 WTO、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条件下 ,面对国际银行业的购并浪潮 ,发展全能银行成为我国银行业生存、发展的现实课题。本文通过对两种银行制度的比较研究 ,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 ,论述了在我国开展全能银行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提出了发展我国全能银行的基本战略以及在发展全能银行中需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洪燕  龚坚  
2006年12月1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细则,这标志着我国结束了加入WTO的五年过渡期,完全兑现了入世的承诺。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虽然已经在入世的过渡期中体现出来,然而我们认为真正的较量应该是在全面兑现承诺的过渡期后,全面履约会对我国的金融业产生持续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入世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分析其在过渡期后的发展趋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月萍  姚国章  邵一明  
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为并购双方提供并购策划及相关服务,确定并购条件,建立公允价格并提供融资安排,作用十分重要。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主要在宏观方面、微观方面及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发展我国投资银行业,必须加快投资银行业自身建设,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处理好与产权交易市场的关系,加大资本运作市场化的程度,提高业务创新水平,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万林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争压力,这集中表现在我国银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方面、管理体制方面,以及市场竞争方面。面对这种市场环境的急速变化以及严峻的内部问题,我国银行业如何摆脱困境和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银行业竞争优势的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维新  揭水利  陈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新国  吴景杰  
本文论述了中国在加入WTO之后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利与弊 ,并从这两方面详尽分析了中资与外资银行所存在的差距 ,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兵  
加入WTO,既是世界贸易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必 然选择。同时,对我国会计行业既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对我国会计行业加入 WT O 后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我国会计行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素华  李晓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剑慧  
借鉴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经验和教训,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重组措施,对于增强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实力、打入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