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0)
2023(11711)
2022(10351)
2021(9921)
2020(8352)
2019(19764)
2018(20025)
2017(39295)
2016(21392)
2015(25026)
2014(25481)
2013(25452)
2012(23433)
2011(21129)
2010(21435)
2009(19903)
2008(19492)
2007(17511)
2006(15781)
2005(14059)
作者
(63378)
(51951)
(51837)
(49345)
(33058)
(24964)
(23727)
(20301)
(19683)
(18895)
(17818)
(17298)
(16463)
(16432)
(15955)
(15859)
(15525)
(15356)
(15047)
(14687)
(13081)
(12803)
(12611)
(11912)
(11766)
(11650)
(11644)
(11570)
(10497)
(10229)
学科
(87892)
经济(87792)
管理(61378)
(56739)
(45866)
企业(45866)
方法(38573)
数学(33064)
数学方法(32661)
中国(27236)
(25434)
(21815)
地方(21132)
业经(19716)
(18536)
贸易(18525)
(18029)
(17880)
(17469)
农业(16409)
(15291)
银行(15259)
(14639)
金融(14637)
(14582)
理论(14542)
(14524)
环境(13622)
技术(12910)
(12654)
机构
大学(311460)
学院(310945)
(122992)
管理(122699)
经济(120077)
理学(104629)
研究(103770)
理学院(103443)
管理学(101760)
管理学院(101201)
中国(79647)
(68428)
科学(63107)
(59034)
(52737)
研究所(47260)
中心(47000)
(46374)
财经(46207)
(45903)
北京(44580)
业大(43667)
(42398)
师范(42093)
(41626)
(38563)
(37465)
农业(35964)
经济学(35503)
财经大学(34084)
基金
项目(200603)
科学(155647)
研究(151725)
基金(141975)
(121973)
国家(120924)
科学基金(102795)
社会(92074)
社会科(87029)
社会科学(87002)
(78057)
基金项目(76037)
教育(69948)
(65875)
自然(65807)
编号(64534)
自然科(64146)
自然科学(64131)
自然科学基金(62919)
资助(59120)
成果(54144)
课题(44744)
(44510)
重点(44317)
(43295)
(40871)
项目编号(39532)
教育部(38126)
创新(38052)
科研(37879)
期刊
(142596)
经济(142596)
研究(98632)
中国(59694)
管理(45391)
学报(44775)
(42810)
(42560)
科学(41920)
教育(39296)
大学(34047)
学学(31338)
(30324)
金融(30324)
农业(29743)
技术(29621)
业经(23957)
财经(22071)
经济研究(21726)
问题(19684)
图书(19495)
(18726)
理论(16968)
(16621)
实践(15580)
(15580)
国际(15184)
技术经济(14953)
现代(14501)
(14374)
共检索到473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追林  
中国加入WTO以及我国外经贸事业的飞速发展为以进出口货物为依托的国际物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随着我国入世和国内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物流热”正在从沿海地区逐步向中国西部地区推进。在未来的5~10年内,国际物流园区将会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崛起,推动和促进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物流市场、保税区和物流园区发展以及创建我国中西部地区国际物流园区应是重点研究的六大课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进  
本文在考察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吸引外资的条件进行了重点剖析,探讨了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吸引外商投资的具体对策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毕正华  
我国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是其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其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态势,对中西部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市场准入、融资、创新、社会认同、有效监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促进中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建霞  
文章首先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其次具体论述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可持续发展与科技进步等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鸣伦  鲁奇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跨世纪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即:中西部地区世纪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导向;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外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全民素质;正确认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速度。所提出的对策对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缪建平  
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小康建设问题探讨缪建平“九五”计划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时期。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居民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问题不大,工作的重点是在农村,而难点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因此,如何加速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兴民  
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段兴民一、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确实拉大了,目前还在继续拉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与此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发展得更快,因而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海霞  李慧玲  
基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探讨了该区域在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中,面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移、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移民、兵地融合等五方面的发展困境。提出只有建立并落实对西部地区的宏观调控政策,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才能真正形成;要利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契机,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移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生态产业是西部地区扭转贫穷落后状况的根本途径;在西部牧区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关键要解决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长效机制的构建,防止移民再度开垦引发的过度开垦;在唯一保留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的新疆,其主体功能区建设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形成兵、地融合经济发展的合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剑锋  
认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步伐对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从区域情况出发选择发展模式是城市化的战略原则,推动产业聚集是城市化的基本途径,改革户籍制度、创新用地机制是城市化的重要制度保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红志  
本文基于对我国中西部地区4省、7县(市、区)687份农户问卷和28个村庄问卷,试图客观分析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然存在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低、农村公共卫生滞后、新农合保障水平低等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落成  董雅文  朱振国  
探讨了中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并提出了一些环境立法、资源合理利用、结构优化、环境带动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劲松  
产业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西部地区在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在阐述产业转移与生态循环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中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存在的障碍,提出为了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把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置于重要地位,采取更新地方政府发展理念、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培育生态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完善发展相关服务体系、创新生态循环经济的市场价格机制和加快企业与社会公众的观念转化等措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进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志红  王红星  
以中西部地区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2015年七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通过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实证模型,分析该区域科技金融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包括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较差,并且受环境变量、随机干扰因素以及管理无效率因素的影响很大,剔除环境因素、随机干扰因素和管理无效率因素的影响之后,科技金融的投入产出效率综合净值出现上升趋势,证明环境因素对于科技金融配置效率有重大影响。最后针对效率低下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丽丽  
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从金融扶贫的概念体系、作用机理及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扶贫的实践效果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金融如何发挥扶贫作用的机理研究,而对于在制度安排上如何实施金融扶贫的机制研究尚不成熟;另一方面,虽然非正规金融的扶贫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尚未将其纳入金融扶贫的正规化体系。鉴于此,后续研究可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关系入手,探讨其联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金融扶贫体系中的担保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