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5)
2023(9384)
2022(7605)
2021(7005)
2020(5719)
2019(13081)
2018(12730)
2017(24149)
2016(12311)
2015(13933)
2014(13721)
2013(13569)
2012(12852)
2011(12071)
2010(12253)
2009(11955)
2008(10833)
2007(9415)
2006(9041)
2005(8681)
作者
(33515)
(27950)
(27746)
(27026)
(18019)
(13195)
(12666)
(10868)
(10645)
(9924)
(9803)
(9237)
(9206)
(9013)
(8971)
(8831)
(8133)
(8054)
(7959)
(7333)
(7189)
(6650)
(6536)
(6460)
(6441)
(6400)
(5977)
(5626)
(5588)
(5573)
学科
(77414)
经济(77348)
管理(31165)
(28470)
中国(27203)
(26569)
金融(26569)
方法(24011)
(23885)
银行(23885)
(23304)
(22757)
企业(22757)
数学(22093)
数学方法(22021)
地方(19861)
(16980)
(15513)
业经(14643)
(14485)
(13816)
贸易(13802)
(13493)
地方经济(12615)
(12354)
中国金融(11350)
(10832)
农业(9834)
体制(9656)
环境(9598)
机构
大学(181018)
学院(179276)
(100017)
经济(98517)
研究(71993)
管理(63131)
中国(63035)
理学(52703)
理学院(52132)
管理学(51658)
管理学院(51306)
(45594)
(38265)
财经(35385)
(35288)
科学(35271)
经济学(35086)
中心(32584)
(32354)
研究所(31514)
经济学院(31425)
财经大学(26384)
北京(25678)
(25486)
(25080)
(23594)
金融(23236)
(22634)
(22076)
师范(21943)
基金
项目(107905)
科学(86413)
研究(83834)
基金(81552)
(69551)
国家(69029)
社会(58951)
科学基金(58937)
社会科(56300)
社会科学(56289)
基金项目(41224)
(37749)
教育(36948)
资助(34092)
自然(32330)
(31883)
自然科(31580)
自然科学(31573)
编号(31183)
自然科学基金(31059)
国家社会(26820)
成果(26550)
(26137)
(25823)
中国(25281)
重点(24760)
教育部(23521)
(22710)
发展(22664)
(22526)
期刊
(116294)
经济(116294)
研究(68928)
中国(39143)
(35786)
金融(35786)
(33839)
管理(26016)
科学(21567)
(21281)
经济研究(21237)
学报(20237)
财经(19843)
(17378)
大学(16903)
学学(15898)
教育(15839)
问题(15179)
技术(14784)
(14629)
国际(13988)
业经(13973)
世界(13678)
农业(13474)
技术经济(10623)
统计(9681)
经济问题(9502)
改革(8983)
(8983)
理论(8489)
共检索到302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郎永峰  李春顶  尹翔硕  
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性贸易不平衡的全球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量化模拟并比较不同WTO改革情景对中国的潜在经济影响。模拟结果发现:中国单独退出"特殊和差别待遇(SDT)"将对中国的社会福利和GDP产生负面影响,但对制造业就业和对外贸易的影响为正;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四个发展中国家同时退出"SDT"与中国单独退出的效应方向一致,但中国的受损下降;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退出"SDT"中国的受损进一步减少;若WTO改革目标全部实现并推动了新一轮的全球贸易自由化,则中国的社会福利、GDP、制造业就业和对外贸易都会显著改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汉斯约尔格·赫尔  潘德平  
自1978年进行经济改革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在她的成功经验中,金融体系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然后结合熊彼得-凯恩斯的信贷-投资-收入流程图从信贷、国际资本控制和外汇汇率与经常项目账户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的金融体系以及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归纳出三点经验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惠芬  
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也服从了渐进改革的“过渡性”逻辑 ,渐进战略较好地支持了中国 2 0年的经济增长。但是 ,由于“双轨”体制的固有矛盾 ,使中国的金融改革在今天聚集到了深层次的金融改革上 ,而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多元化的金融产权关系。中国加入WTO成为中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契机。摆在面前的来自外部世界的竞争 ,成为推进中国金融业“对内开放”的巨大的外部冲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扬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本文重点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来讨论金融改革问题。首先对实体经济、金融经济、服务业概念进行了辨析和正本清源,接下来探讨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方面的五大变化,即: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人口结构、城镇化和工业化,特别是这些发展变化对金融发展提出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今后若干年我国金融改革的要点:(1)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改革:从重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2)调控体系:建立宏观审慎政策体系;(3)完善宏观调控体制机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4)金融改革:基本形成市场价格基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长期资本的投融资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圆圆  海闻  
中国在2007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转眼已经过去了6年。这6年中,我国顺应WTO的规则要求,加快了经济改革的步伐。加入WTO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贸总量快速增长,外贸结构不断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促进了国内产业技术水平和结构的升级,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窦晴身  王鸿鸣  
本文从经济与金融的结合上,探索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着重分析了中国特殊的经济改革与金融维持机制的生成与潜伏的不稳定性,提出了政府退出性资产分化组合思路与策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陈波  
本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置于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之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何以使分权化体制下的金融资源得以释放的同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本文验证了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我们发现,在分权化背景下,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方面作用不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而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分权化的制度环境,但它本身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效应是含糊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苟文均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苟文均1.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实际经济和金融体制的脆弱性而不在于投机无论是拉美还是东南亚的金融危机,都反映了实际经济和金融体制早已存在的脆弱性。金融危机的根源不仅在于金融体系本身的残缺,而且更深刻地植根于金融体系赖以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生  
美国金融危机反映了国际金融制度不仅违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且实际上构成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威胁。国际金融制度改革尽管在操作上应当坚持阶段论,考虑数十年形成的美元核心地位,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不容逆转,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建立在等值经济的基础上,而非继续奉行美国式的市场经济理论及新自由主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敬琏  
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深深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前20年,中国有效利用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储蓄不足的特点,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用大量的出口需求弥补由粗放发展方式造成的消费需求不足,实现了长时期的高速增长。然而,近年来出口导向政策未能及时作出调整,使外汇存底大量增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敬琏  
近年来华尔街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次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它将对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情况下,需要和各国通力合作,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化解这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元龙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因此,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已成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12全球年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的相关问题,如顶层设计的内涵与实质、顶层设计与国际国内大势判断、顶层设计把握的基本原则、重要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姚枝仲  章奇  张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圣明  
经过15年坎坷曲折的道路,中国终于在进入新世纪之际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入世”不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是重大事情,其影响深远,自然引起广泛关注。在经济方面,今后中国经济的走向和态势如何?如何改革?如何开放?如何发展?更是人们重视和希望回答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