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7)
2023(6592)
2022(5067)
2021(4761)
2020(3805)
2019(8630)
2018(8524)
2017(15987)
2016(8682)
2015(10281)
2014(10247)
2013(9789)
2012(8881)
2011(8198)
2010(7987)
2009(7341)
2008(7273)
2007(6319)
2006(5756)
2005(5640)
作者
(23734)
(19793)
(19761)
(19008)
(12713)
(9340)
(8966)
(7740)
(7740)
(6972)
(6877)
(6576)
(6498)
(6332)
(6312)
(6210)
(5973)
(5683)
(5650)
(5377)
(5159)
(4785)
(4735)
(4555)
(4473)
(4375)
(4352)
(4182)
(4021)
(3933)
学科
(41790)
经济(41751)
管理(20447)
(20034)
中国(17549)
方法(15595)
数学(14022)
数学方法(13969)
(13851)
企业(13851)
(12542)
(10473)
贸易(10465)
(10302)
业经(9436)
农业(8167)
(8074)
(7859)
(7494)
(6974)
银行(6969)
(6793)
发展(6680)
地方(6671)
(6671)
(6598)
(6495)
金融(6495)
(6451)
关系(6199)
机构
大学(127930)
学院(124446)
(62585)
经济(61752)
研究(51002)
管理(43186)
中国(39372)
理学(36656)
理学院(36186)
管理学(35744)
管理学院(35484)
(28493)
科学(27505)
(26322)
(25303)
研究所(23100)
经济学(21752)
中心(21279)
财经(21262)
(19713)
经济学院(19629)
北京(18861)
(18824)
(18409)
师范(18294)
(17989)
(17077)
财经大学(15901)
科学院(15459)
师范大学(15295)
基金
项目(80758)
科学(65309)
研究(61918)
基金(61274)
(53616)
国家(53225)
科学基金(44957)
社会(42727)
社会科(40606)
社会科学(40598)
基金项目(31037)
教育(28636)
(27393)
自然(25740)
自然科(25201)
自然科学(25195)
资助(24978)
自然科学基金(24790)
(24596)
编号(23404)
成果(20115)
(20065)
中国(19981)
国家社会(19573)
重点(18980)
(18685)
教育部(17629)
课题(17197)
(16257)
人文(16076)
期刊
(68219)
经济(68219)
研究(44874)
中国(27725)
(18694)
(18652)
科学(18248)
学报(17943)
教育(17743)
管理(17178)
大学(14422)
学学(13190)
农业(13186)
经济研究(12844)
(12543)
金融(12543)
财经(11552)
技术(10957)
(10543)
(10187)
世界(9993)
问题(9854)
国际(9784)
业经(9209)
(8083)
技术经济(6216)
经济问题(5829)
现代(5649)
(5644)
论坛(5644)
共检索到197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学风  
WTO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事实 ,它对政治、思想及文化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入WTO给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更新学校德育观念 ,改革德育内容 ,创新德育方法 ,加强学校德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主动迎接WTO对我国学校德育的挑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岳刚德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学校德育课程从修身科到公民科演进历史的剖析,从文化学的视野揭示了学校德育课程近代化的三个特征:一是德育课程目标由圣贤人格到公民人格的转换;二是德育内容选择的中西文化价值取向;三是德育教科书从《修身》到《公民》的演进历程和时代变迁,从而初步概括和提出了近代学校德育课程演进的历史逻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甦  郭齐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马健生  滕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中国教育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学校教育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为了立体、深入了解中国学校教育的全景式样态和内部运行逻辑,顾明远教授研究团队深入学校一线,分别从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和学校组织五个维度,运用访谈、问卷、观察等实证方法采集了大量一手数据,真实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学校的整体样态,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色彩斑斓的中国学校画卷。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秀军  
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必须关注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德育生态环境的整体构成具有系统性,影响机制具有复杂性,形成发展具有建构性,存在属性具有价值性,存在样态具有动态平衡性。德育生态环境通过支撑与制约、熏染与陶冶、引发与导向、检验与反馈等作用机制发挥其德育影响。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中蕴含着学校德育的深刻变革,其生态建构需遵循生态学的理念与原则,构建国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生态联盟",实现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屈陆  杜洁  
制度化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对学校德育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制度化对学校德育的异化表现为确定性、科学化与技术化、规训化、外在化几个方面。制度化有悖于道德的生活本性,学校德育需要科学、完善的德育制度体系,但决不需要制度化德育。制度创新是实现学校德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荣珍  
文章系统阐述了英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批判性地学习和借鉴了英国道德教育理论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丰富了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从英国道德教育中得到五点启示:道德教育应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道德教育应有科学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道德教育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要求教师率先垂范;道德教育应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西顺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学校德育改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以价值相对主义为指征的浪漫主义改革哲学,这导致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改革正面临四种不良倾向的挑战:自由主义的价值相对主义倾向、推倒重来的"重建"倾向、割裂主义的形式主义倾向、德育量化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其应对策略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学校深层价值结构的干预策略、草根式改革策略、学校教育的整体主义改造策略、叙事伦理模式的建构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20世纪美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有其鲜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教育现象,而是意识形态(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和社会文化(多元文化)塑造的结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志毅  赵心哲  
德育评价受教育方针统御,有什么样的人才质量培养规格就有什么样的德育评价标准。反思问题,改进我国学校公民德育评价的方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德育评价体系,推动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但为学校德育所必需,而且为整个社会所期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澜  
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任务,不是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财富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要从财富与精神、幸福人生关系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继承与超越:中国德育传统的现代化孟万金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变异性。道德的这一本质特性,决定了当前我国大学德育改革必须结合时代精神,对中国德育传统既要有批判地继承,又要创造性地超越,从而实现中国德育传统的现代化。一、中国德育传统的基本特质中国传统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连云  
2006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会议再次提出“德育专业化”命题,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研讨。这一命题事关教师专业化和德育实效的提高,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强烈现实性的理论话题。会后,我们约请相关研究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心得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本次笔谈。虽然他们的思考角度、学术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会从特定视角给我们以启发。我们希望以此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媛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有重要位置。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做中学"。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工作,要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