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1)
2023(8482)
2022(7121)
2021(6545)
2020(5264)
2019(11848)
2018(11417)
2017(22039)
2016(11716)
2015(13106)
2014(13210)
2013(12990)
2012(12485)
2011(11214)
2010(11832)
2009(11068)
2008(11096)
2007(10012)
2006(9392)
2005(8651)
作者
(32651)
(27247)
(27174)
(26160)
(17812)
(12727)
(12349)
(10360)
(10285)
(10038)
(9439)
(8958)
(8956)
(8949)
(8818)
(8276)
(8069)
(7770)
(7714)
(7610)
(7049)
(6638)
(6530)
(6404)
(6308)
(6233)
(5861)
(5824)
(5400)
(5382)
学科
(69138)
经济(69083)
管理(39961)
(34002)
(27387)
企业(27387)
(25913)
地方(19457)
方法(19419)
中国(17346)
数学(17286)
数学方法(17116)
(15852)
财政(13287)
(13246)
地方经济(12813)
业经(12337)
(11306)
财务(11291)
财务管理(11250)
(10948)
(10867)
企业财务(10736)
(10477)
农业(10081)
(9860)
(9683)
银行(9681)
(9581)
贸易(9575)
机构
学院(172370)
大学(170196)
(87542)
经济(85936)
管理(64337)
研究(63810)
理学(53817)
理学院(53277)
管理学(52626)
管理学院(52287)
中国(49929)
(47364)
(34928)
财经(33264)
科学(33159)
(31727)
(29965)
中心(28310)
经济学(28209)
(27863)
研究所(27746)
经济学院(25013)
财经大学(24011)
北京(22680)
(22422)
(22396)
(21357)
师范(21247)
(20923)
(19156)
基金
项目(101519)
科学(80589)
研究(79543)
基金(74037)
(63049)
国家(62081)
社会(53259)
科学基金(53207)
社会科(50563)
社会科学(50549)
(38434)
基金项目(37172)
教育(35368)
编号(31750)
(31323)
资助(31219)
自然(30452)
自然科(29699)
自然科学(29691)
自然科学基金(29158)
成果(27645)
(23331)
(23308)
课题(22684)
重点(22633)
国家社会(22509)
(21578)
教育部(20666)
人文(20323)
(20314)
期刊
(110944)
经济(110944)
研究(63196)
(40293)
中国(36144)
管理(26636)
(21288)
(20286)
金融(20286)
科学(19544)
经济研究(19124)
学报(19081)
财经(18036)
大学(15821)
(15663)
技术(15138)
学学(15082)
教育(14975)
业经(14971)
农业(14225)
问题(13694)
(11828)
世界(10897)
国际(10442)
技术经济(10333)
统计(9021)
经济问题(8811)
(8558)
经济管理(8558)
财政(8558)
共检索到288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傅道鹏  
一、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和WTO主要规则 WTO源于GATF(1947)。GATT(1947)产生于旨在成立一个国际贸易组织(ITO)的谈判。关于ITO宪章的磋商于1948年在古巴首都哈瓦纳成功完成,虽然由于美国国会拒绝通过而使ITO宪章夭折,但作为1947年参与谈判的23个国家间的关税谈判结果,GATT—一个针对货物贸易的临时协定却幸运产生。此后,经过8个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MTN),在1986—1994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基础上最终诞生了WTO。因此,就GATT与WTO的关系而言,GATT(1947)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厉鹏  
OECD国家财政刺激政策的主要特点因受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及私营企业部门经济活动的急剧收缩,几乎所有OECD成员国都在2008~2010年,除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外,先后通过采取积极的相机财政措施(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刺激经济增长。由于在经济下滑程度、货币政策空间以及财政内在稳定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各国采取相机财政政策行动的力度规模及进度安排各不相同。考虑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万涛  崔继凯  
税收及财政支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其相关研究历久弥新,文章赋予最优税收及财政支出结构新的内涵。在Chamley模型及Barro模型基础上,从分析生产函数及消费者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公平—效率动态调整(EEA)模型,并结合中国近30年相关数据量化分析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论依据及实践路径,仿真模拟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变化趋势,进而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财政政策调整予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税收及财政支出策略组合在理论上具有存在性与可解性,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新的财政政策调整完全符合中国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最后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杰长  
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先后经历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其转轨基本上遵循了所谓“休克疗法”。只有部分国家后来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经济矛盾时才作了一些微调。这些国家的“休克疗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政治动荡、生产滑坡、财政状况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铭达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经济结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整个经济的产出能力,而且关系到整个经济的运行质量与发展后劲。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有序调整,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坤  鄢晓发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但诸多矛盾也日益显现。价格扭曲因素的积累加大了通货膨胀风险;经济结构日益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环境和资源承载压力越来越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要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晓薇  
我国1993年开始的经济调整,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相对于货币政策来讲,比较有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调控中实现的职能是不同的。一般说,货币政策具有有偿性和一视同仁的特点;财政政策具有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两者分工,货币政策主要调控经济总量,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学峰  
转型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过程,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势必触及既得利益,而同时也可能存在某些被忽视或者暂时无法兼顾的利益群体,所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燕  刘兆征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其主要动力来源于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主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仍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在启动、刺激和调整国家的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有效的功能。对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结构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今后中国财政政策实施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煌  
一、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二者具有目标一致性和融合性。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衡量一国经济进步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其中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变革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目标主要包括:(1)经济增长。(2)资源合理配置。(3)反经济周期波动。(4)收入公平分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若云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建立和落实,我国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2013年达到12039亿斤,实现了世所罕见的"十连增"。但在粮食供求平衡方面,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潜在威胁,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粮食生产"十连增"(一)坚持多予少取,不断完善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宫占奎  
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将逐步开放,竞争会更加激烈,市场开放作用的结果必然造成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两极分化。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付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建立与健全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议,以应对市场开放、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70年砥砺奋进,新中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经济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3%,GDP规模实现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不到3%的年均增速。近几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财政不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奠定了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更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经济建设政策体系,助力国家经济建设领域改革发展取得巨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万莎  
随着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强调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的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研究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财政政策,并据此来指导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