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3)
- 2023(13220)
- 2022(11615)
- 2021(11063)
- 2020(9123)
- 2019(20836)
- 2018(20768)
- 2017(40326)
- 2016(21658)
- 2015(24081)
- 2014(23738)
- 2013(23057)
- 2012(20791)
- 2011(18634)
- 2010(18470)
- 2009(17296)
- 2008(16542)
- 2007(14301)
- 2006(12216)
- 2005(10612)
- 学科
- 济(80261)
- 经济(80160)
- 管理(61888)
- 业(60362)
- 企(50165)
- 企业(50165)
- 方法(38765)
- 数学(32660)
- 数学方法(32269)
- 中国(22741)
- 财(21786)
- 农(21017)
- 业经(18980)
- 学(17966)
- 理论(16654)
- 制(15591)
- 贸(15026)
- 贸易(15017)
- 地方(14887)
- 易(14580)
- 务(14463)
- 财务(14396)
- 财务管理(14365)
- 银(14343)
- 银行(14310)
- 农业(13992)
- 和(13854)
- 企业财务(13597)
- 行(13526)
- 融(13128)
- 机构
- 大学(297073)
- 学院(295718)
- 管理(121080)
- 济(114170)
- 经济(111545)
- 理学(104914)
- 理学院(103831)
- 管理学(102077)
- 管理学院(101560)
- 研究(92140)
- 中国(71736)
- 京(62340)
- 科学(57038)
- 财(54954)
- 所(44480)
- 财经(44222)
- 中心(42555)
- 业大(42081)
- 农(41765)
- 江(41326)
- 研究所(40564)
- 经(40247)
- 北京(39195)
- 范(38829)
- 师范(38526)
- 州(34356)
- 经济学(34173)
- 院(33920)
- 财经大学(33212)
- 农业(32655)
- 基金
- 项目(204802)
- 科学(161256)
- 研究(152861)
- 基金(148476)
- 家(127687)
- 国家(126603)
- 科学基金(109880)
- 社会(95540)
- 社会科(90297)
- 社会科学(90279)
- 省(79478)
- 基金项目(78942)
- 自然(71236)
- 教育(70131)
- 自然科(69550)
- 自然科学(69537)
- 自然科学基金(68265)
- 划(66760)
- 编号(63837)
- 资助(60896)
- 成果(51324)
- 重点(45075)
- 部(44847)
- 课题(42928)
- 创(42852)
- 发(42511)
- 项目编号(39988)
- 创新(39784)
- 科研(39051)
- 教育部(39033)
- 期刊
- 济(123182)
- 经济(123182)
- 研究(88365)
- 中国(51773)
- 学报(43712)
- 管理(42716)
- 财(41556)
- 科学(40674)
- 农(37635)
- 教育(34410)
- 大学(33420)
- 学学(31360)
- 融(27532)
- 金融(27532)
- 农业(26426)
- 技术(25033)
- 财经(20959)
- 业经(20762)
- 经济研究(19594)
- 经(17759)
- 图书(15777)
- 理论(15361)
- 问题(15312)
- 实践(14288)
- 践(14288)
- 科技(13925)
- 技术经济(13859)
- 现代(13446)
- 商业(13029)
- 业(12964)
共检索到420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邓斌超 赵博宇 彭鸣 尹贻林
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启动再谈判调和各方利益成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有效手段。首先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梳理将PPP项目再谈判的风险因素归因于"已识别风险变异和未识别风险突发",其次,借鉴"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框架,构建PPP项目再谈判的风险再分担流程,有助于识别与厘清导致PPP项目再谈判的核心触发风险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茂 邢会歌 马勇 聂婷婷
国际PPP项目发展经验显示,PPP项目具有再谈判发生概率高且多由私人部门发起的特征。为提高再谈判效率,以探究私人部门再谈判动机为出发点,建立博弈模型模拟公私双方在初始缔约谈判和再谈判阶段就风险分担比例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对比两阶段均衡结果,发现强、弱机会主义倾向的私人部门分别具有三层次再谈判动机。此外,提出一种区分合理再谈判动机与机会主义再谈判动机的量化方法,确定私人部门再谈判阶段风险转移能力的安全阈值,进而对风险分担和再谈判机制设计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玉宝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监管趋紧,地方政府融资受限,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选择。但PPP项目操作流程复杂,在我国发展不成熟,风险分担不合理可能引发政府财政支付风险。作为财政资金管理部门,央行国库管理也间接承担着风险。从国库管理视角出发,利用央行国库数据以及修正的TOPSIS法对风险分担情况进行研究,确定风险承担顺序以及政府承担风险的深层次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意在为PPP项目风险合理分担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雅妃 徐和清
PPP模式在污水处理领域中运用广泛,然而由于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社会资本方参与污水处理PPP项目面临较大的需求风险。在风险分担策略研究中,政府与社会资本方设置相应条款,协商政府提供担保的程度,确定共担需求风险责任。当项目实施收入低于最低收入担保时,政府提供补贴;当项目实施收入高于最高收入担保时,政府按约定比例分享收益。考虑到政府担保的或有负债性质,在传统净现值基础上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运用Black-Scholes模型构建政府担保上下限,并将该风险分担策略应用于江西省S市的污水处理项目进行分析。
关键词:
PPP项目 政府担保 实物期权 风险分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婷 赵桐 王守清
通过文献调研对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38个发生重大再谈判的PPP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梳理引起再谈判的原因和结果。研究发现,引起再谈判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需求风险、政府信用问题及政策法律变更等,再谈判导致的主要结果是社会资本退出或调整投资回报机制。针对暴露出的问题,从项目前期研究、弹性条款与再谈判机制、政府信用、政府责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曾莲 郝佳赫
PPP模式作为提供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关注。而其中的热点问题,即风险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的归属问题,也因其对项目成功的关键性影响而广受关注。本文选取了国内文献,对其中涉及到的主要的46种风险,按照文中的观点进行风险归属的打分,最后得到普遍接受的风险分担比例,并进行深入分析,为PPP项目风险分担方法提供一定指导及建议。
关键词:
PPP项目 风险分担 分担比例 公共服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曾莲 郝佳赫
PPP模式作为提供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关注。而其中的热点问题,即风险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的归属问题,也因其对项目成功的关键性影响而广受关注。本文选取了国内文献,对其中涉及到的主要的46种风险,按照文中的观点进行风险归属的打分,最后得到普遍接受的风险分担比例,并进行深入分析,为PPP项目风险分担方法提供一定指导及建议。
关键词:
PPP项目 风险分担 分担比例 公共服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启文 李央 唐钱龙 李正亮
PP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伙伴合作关系。通过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担使政府、社会资本方、融资方、承包商和分包商、原料供应商、专业运营商、保险公司以及专业机构等的风险更轻。
关键词:
PPP项目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风险分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巴希 乌云娜 胡新亮 李泽众
公私合作制将私人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项目,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公私合作项目的实践过程中,风险分担不明确始终是阻碍该模式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进行广泛推广的关键因素,严重时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针对承担风险的主体不确定这一影响公私双方持久稳定合作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识别出风险分担主体不明确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粗糙集方法对风险分担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进行属性约简,以剔除对于分担结果影响较小的因素。理想点法能够对具有不同风险分担偏好的评价人做出的风险承担选择进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斌 吴小佳
在PPP项目中,以特许经营合同作为"事前"约定的风险分担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风险再分担,然而风险再分担过程中成本高、分担不合理等问题使得PPP项目的工期和预期收益得不到保证。本文基于效用理论构建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方的PPP项目风险再分担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再分担的合理比例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在风险再分担中的地位决定,最低风险成本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对风险的期望成本决定。结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案例,验证该模型在PPP项目风险再分担中的可行性,并为PPP项目的风险再分担顺利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PPP项目 风险再分担 效用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桂花 彭建宇
PPP是制度供给的一项伟大创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PPP项目推介规模快速扩张,各参与方实现合理的风险分担是影响PPP项目的重要因素。运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基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PPP项目中双方地位对称和非对称的不同情形,构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风险分担模型,并就PPP效率的提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桂花 彭建宇
PPP是制度供给的一项伟大创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PPP项目推介规模快速扩张,各参与方实现合理的风险分担是影响PPP项目的重要因素。运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基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PPP项目中双方地位对称和非对称的不同情形,构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风险分担模型,并就PPP效率的提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立明 王丝丝 张成宝
通过访谈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对原始资料进行三步编码。研究得到PPP项目再谈判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PPP项目再谈判过程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谈判人员属性(包括谈判能力、谈判经验和动机倾向三个范畴及回报谨慎这一衍生范畴)、谈判互动(包括信息分享、谈判策略、谈判结果三个范畴及判断准确性这一衍生范畴)及谈判氛围(包括权利差距和关系两个范畴及屈服这一衍生范畴)是三个主范畴。同时也得到信任是一个中介变量、信息有效性是一个判别准则。
关键词:
PPP项目 再谈判 影响机理 扎根理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立明 王丝丝 张成宝
通过访谈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对原始资料进行三步编码。研究得到PPP项目再谈判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PPP项目再谈判过程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谈判人员属性(包括谈判能力、谈判经验和动机倾向三个范畴及回报谨慎这一衍生范畴)、谈判互动(包括信息分享、谈判策略、谈判结果三个范畴及判断准确性这一衍生范畴)及谈判氛围(包括权利差距和关系两个范畴及屈服这一衍生范畴)是三个主范畴。同时也得到信任是一个中介变量、信息有效性是一个判别准则。
关键词:
PPP项目 再谈判 影响机理 扎根理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邵江鲁 周咏梅
PPP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虽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主体复杂、周期长和成本高的固有特征也使其面临更多风险。对风险进行合理分担是PPP项目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鉴于PPP项目参与双方的地位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论文从不完全信息的角度构建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得到风险分担的影响因素为损耗系数、风险转移比例和风险转移概率。基于此,对PPP项目风险分担提出以下建议:建立政府信用约束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促进政府角色转变。本文的研究为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