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6)
- 2023(11574)
- 2022(9650)
- 2021(8994)
- 2020(7374)
- 2019(16989)
- 2018(17128)
- 2017(32920)
- 2016(18285)
- 2015(20625)
- 2014(20865)
- 2013(20320)
- 2012(18228)
- 2011(16238)
- 2010(15945)
- 2009(14386)
- 2008(13759)
- 2007(11888)
- 2006(10346)
- 2005(9002)
- 学科
- 济(69987)
- 经济(69910)
- 管理(50328)
- 业(48129)
- 企(39806)
- 企业(39806)
- 方法(31953)
- 数学(27351)
- 数学方法(27048)
- 农(19872)
- 中国(19506)
- 业经(17152)
- 学(17102)
- 财(16037)
- 地方(14835)
- 农业(13361)
- 理论(12440)
- 和(11823)
- 贸(11800)
- 贸易(11794)
- 制(11606)
- 易(11416)
- 技术(11238)
- 环境(11162)
- 务(10477)
- 财务(10409)
- 财务管理(10393)
- 教育(10003)
- 企业财务(9849)
- 划(9787)
- 机构
- 大学(255825)
- 学院(254314)
- 管理(101641)
- 济(94380)
- 经济(92189)
- 理学(88718)
- 理学院(87744)
- 管理学(86077)
- 管理学院(85649)
- 研究(84284)
- 中国(60027)
- 科学(56062)
- 京(55177)
- 农(44053)
- 所(42574)
- 业大(41695)
- 财(41279)
- 研究所(39313)
- 中心(37397)
- 江(36025)
- 北京(34612)
- 农业(34609)
- 范(34173)
- 财经(33934)
- 师范(33815)
- 经(30907)
- 院(30872)
- 州(29692)
- 技术(28176)
- 师范大学(27327)
- 基金
- 项目(181782)
- 科学(141578)
- 研究(131080)
- 基金(130501)
- 家(114391)
- 国家(113432)
- 科学基金(97083)
- 社会(80284)
- 社会科(75897)
- 社会科学(75877)
- 省(71732)
- 基金项目(70116)
- 自然(64663)
- 自然科(63133)
- 自然科学(63117)
- 自然科学基金(61972)
- 划(60205)
- 教育(59687)
- 编号(53947)
- 资助(53264)
- 成果(43308)
- 重点(40501)
- 部(38825)
- 发(38481)
- 创(37515)
- 课题(36932)
- 科研(34967)
- 创新(34936)
- 大学(33437)
- 项目编号(33283)
共检索到357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莹 邓军 李胜楠 闫捷 张国孟 桂绍庸 张光旭
采用沉淀法制备W/Sn/Mg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其催化乙酸(AA)和过氧化氢(HP)制备过氧乙酸(PAA).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及用量、乙酸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以及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和所得液中平衡水含量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5g,n(HP)∶n(AA)=0.5∶1,带水剂乙酸丁酯100g,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过氧乙酸的收率可达33.83%,反应液中含水量可降低至3.0%左右;催化剂在重复使用一次后,过氧乙酸收率为19.62%,催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榕 张光旭 石楷华 汪义超 叶云涛
过氧乙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过氧化物.利用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氧化乙酸从而间接氧化环己酮合成ε-己内酯是一种绿色生产过程,其中催化氧化乙酸生成过氧乙酸是关键步骤.借助化学滴定分析法,使用Mg/Sn/W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以乙酸丁酯为共沸剂研究氧化乙酸生成过氧乙酸过程的本征动力学及过程中H2O2分解动力学.当催化剂粒径为160~200目时,内扩散影响可基本消除,当搅拌速度大于800r·min-1时,外扩散可以忽略.使用幂函数型模型对动力学过程进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过氧乙酸生成反应本征动力学速率方程对H2O2、乙酸均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6.76141×104 J·mol-1,指前因子为6.78090×106;适用于该反应过程体系的H2O2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反应级数为1.59345,反应活化能为7.59041×104 J·mol-1,指前因子为1.08795×108.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胜楠 张光旭 韩洋 李莹
对Mg/Sn/W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粉末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粘结剂及粘结剂含量、造孔剂及造孔剂含量、焙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成型效果的影响,并得出Mg/Sn/W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成型的最佳操作条件为:以拟薄水铝石为粘结剂且含量为15%,合适的胶溶剂含量为5%,干燥温度为80℃,焙烧温度为550℃,并保持3h.此条件下得到的反应选择性可达86.5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魁英 赵宗芸 王同坤
利用PAGE分离酶谱、考马斯亮蓝R_(350)和醋酸-联苯胺分别染色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苹果砧木叶片中不同迁移率过氧化物酶带的活性和比活性,用萨尔科夫斯基试剂分析了同一叶样酶液的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与不同砧木不同迁移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比活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迁移率在0.49和0.70的两条过氧化物酶带与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不显著.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的迁移率在0.57附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跃 金开璇 张锐 王敏
山楂丛枝病过氧化物同工酶的研究汪跃,金开璇,张锐,王敏关键词山楂,丛枝病,过氧化物同工酶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var.majorN.E.Br)为我国特产果树,全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仅北京市即达400万株左右,成为山区发展经济的...
关键词:
山楂,丛枝病,过氧化物同工酶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勇 李德鹏 李惠玲 王繁业
为解决(S)-奥美拉唑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催化剂活性低的问题,采用微乳液体系,利用豆荚过氧化物酶(soybean pod peroxidase, SPP)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氯仿/正丁醇/水油包水微乳液中催化奥美拉唑硫醚制备(S)-奥美拉唑.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响应面模型,获得最优反应条件,使得(S)-奥美拉唑的转化率、收率和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nantiomeric excess, e.e.)分别达到93.75%、91.56%、96.08%.实验同时证明SPP成本低、对映体选择性好、热稳定性好,可替代成本较高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用于生物催化反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卓烈 林韶湘 谭绍满 林松煜 杨国清
对4种桉树和易生根的山指甲、一品红、福建茶插条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变化与生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容易生根的植物体内IAA氧化酶活性较低,难生根的植物IAA氧化酶活性都较高。同一植物技条的不同切段,体内IAA氧化酶活性差别较大,近顶端部分酶活性较低,离顶端较远的部分酶活性依次升高。各植物的IAA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季节性差异,不同植物有各自的表现规律。插条扦插后,体内的IAA氧化酶活性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本文讨论了IAA氧化酶活性与不定根形成的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明 黄卓烈 谭绍满 莫晓勇 林海球 龙腾
尾叶桉的 ML A无性系 (简称 ML A)是难生根无性系 ,尾叶桉的 U6无性系 (简称 U6)、刚果12号桉 W5无性系 (简称 W5)为易生根无性系。MLA各器官的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比 U6、W5的低 ,而 ML A各器官的吲哚乙酸氧化酶 (IAAO)活性比 U6、W5的高。各树种的 PPO活性、IAAO活性及 PPO同工酶均具有器官的特异性。讨论了 PPO和 IAAO与不定根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吉清 苏永超 张继德 许利剑 张薇
采用固体核磁共振及密度泛涵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MoO3/SnO2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固体酸性.结果表明:在这种催化剂中,钼组分主要是散布在氧化锡表面而非大幅度融入氧化锡晶格结构中;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同时存在,酸性强于沸石分子筛(如HY和HZSM-5),但酸位浓度相对较低.理论方法计算的催化剂上吸附丙酮的13C化学位移与试验结果很接近,证实了所提出的Brnsted酸位结构为—Mo—(OH)—Sn—.固体核磁共振试验还证实了这种负载氧化物的氧化性,最后提出了Lewis酸位才是其氧化反应的活性中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俊 钟俊波 曾凤春 程杰 李建章 王少华
本文在H2O2存在下用紫外灯照射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脱色。结果表明,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随着H2O2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一个最佳值。当甲基橙浓度低于25 mg/L时,反应为假一级,当甲基橙浓度高于100 mg/L时,反应为零级;但是不符合Langmuir-Hinshewood动力学模型。脱色率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高。日光照射下对实际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好。
关键词:
H2O2 光催化脱色 甲基橙 废水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楠 梁成华 杜立宇 崔慧瑛
以土壤中常见的锰氧化物(水钠锰矿,δ-MnO2)为材料,通过批试验研究了其对溶液中As(Ⅲ)的吸附和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加入的As(Ⅲ)(1.0mg/L)在反应的数分钟内就可被锰氧化物氧化,氧化产物As(Ⅴ)的释放速度相当快,但还原产物Mn(Ⅱ)的释放速度则相对较慢;在反应的90min内,当初始质量浓度为0.5、1.0、5.0、10.0和15.0mg/L时,As(Ⅲ)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3.59%、92.56%、92.31%、89.15%和87.17%。pH对锰氧化物氧化As(Ⅲ)的影响较为显著,升高pH有利于锰氧化物对还原产物Mn(Ⅱ)的吸附,但不利于As(Ⅲ)的氧化和对氧化产物As...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全凤娇 石彦彪 孙红卫 申文娟 李建芬 贾法龙 张礼知
卤氧化铋基半导体材料具有铋氧层和卤素层交替排布的独特层状结构和易调节的禁带宽度,在直接利用太阳光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表现出优异性能和巨大潜力.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该文综述了卤氧化铋材料(氯氧化铋、溴氧化铋和碘氧化铋)光催化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和改性策略,以及上述新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去除、有机污染物降解和空气净化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明兰 王永 云兴福
用4000mg/L,5000mg/L,6000mg/L,7000mg/L,8000mg/L和9000mg/L浓度的乙烯利在黄瓜种子期进行雌性化处理(浸泡),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黄瓜叶片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子叶期各处理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分别比对照低了16.989%、16.487%、14.52%、21.685%、30.828%和28.674%,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第一真叶至第三真叶期各处理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仍低于对照,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在子叶期至第三叶期,经过8000mg/L处理后的黄瓜叶片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与其他各处理有极显著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连瑞 田养光 周文明
【目的】合成高活性的(E)2甲氧亚胺基2[2(2氧代喹啉4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类化合物,为以后优化和设计新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E)2甲氧亚胺基2[2′(溴甲基)苯基]乙酸甲酯和4羟基喹啉2酮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醚化反应,合成了10a~10k等11种(E)2甲氧亚胺基2[2(2氧代喹啉4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类化合物,对其进行ESIMS、IR谱及1H NMR谱分析。以嘧菌酯为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10a~10k对烟草赤星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水稻瘟疫病菌、玉米弯孢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1个(E)2甲氧亚胺基2[2(2氧代喹啉4氧甲基)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熙焱 曾卓
以活性炭为催化剂,过硫酸钾为促进剂,对腐殖酸中所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苯二酚进行催化氧化降解。考察了活性炭和过硫酸钾用量、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催化氧化体系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UV-vis分析、COD测定以及气质联用检测(GC-MS)。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在该体系中能够被高效降解:当活性炭与过硫酸钾的用量分别为0.5 g.L-1和0.54 g.L-1时,在130 oC的温度和0.5 MPa的氧气压力下反应2 h,对苯二酚的去除率达到97.7%,同时COD去除率达到了88.1%。GC-MS结果显示,对苯二酚的降解产物主要为小分子酸及醇类化合物。对该体系降解对苯二酚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了...
关键词:
催化湿式氧化 活性炭 过硫酸钾 对苯二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