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9)
2023(8711)
2022(7143)
2021(6692)
2020(5659)
2019(12140)
2018(11540)
2017(21182)
2016(11516)
2015(12901)
2014(12146)
2013(12242)
2012(11323)
2011(10348)
2010(9779)
2009(9071)
2008(8754)
2007(7265)
2006(6302)
2005(5478)
作者
(36266)
(30613)
(30508)
(28733)
(19384)
(14923)
(13502)
(12141)
(11593)
(10647)
(10384)
(9945)
(9896)
(9761)
(9643)
(9402)
(9214)
(9198)
(8794)
(8730)
(7859)
(7313)
(7294)
(6937)
(6824)
(6692)
(6659)
(6387)
(6208)
(6143)
学科
(48315)
经济(48258)
管理(29670)
(28499)
方法(23221)
数学(21502)
数学方法(21381)
(20956)
企业(20956)
中国(16031)
(13624)
贸易(13616)
(13412)
(12984)
(11701)
(11386)
业经(9121)
农业(8740)
(8521)
环境(8285)
(7836)
银行(7787)
(7539)
(7465)
(7320)
金融(7319)
关系(6953)
技术(6825)
(6639)
财务(6631)
机构
大学(170946)
学院(167155)
(76981)
经济(76063)
研究(66889)
管理(60394)
理学(53463)
理学院(52799)
管理学(51960)
管理学院(51693)
中国(50406)
科学(42900)
(39367)
(36285)
(35364)
研究所(33162)
农业(31893)
(31319)
业大(30825)
中心(28938)
财经(26211)
经济学(25571)
(24369)
(23882)
经济学院(23296)
北京(22790)
科学院(21932)
(21673)
农业大学(20866)
财经大学(19914)
基金
项目(122564)
科学(96624)
基金(93994)
(87355)
国家(86742)
研究(79274)
科学基金(71977)
社会(54035)
社会科(51456)
社会科学(51444)
基金项目(49573)
自然(48767)
自然科(47708)
自然科学(47690)
自然科学基金(46929)
(44003)
(39738)
资助(37954)
教育(34801)
重点(28691)
(28072)
编号(26523)
(26439)
(25891)
计划(25421)
科研(25033)
中国(24905)
国家社会(24752)
创新(24530)
教育部(23236)
期刊
(73394)
经济(73394)
研究(46373)
学报(38164)
(34520)
科学(32529)
中国(30651)
大学(27090)
学学(26264)
农业(23640)
(22466)
管理(20509)
经济研究(14676)
(14068)
(13826)
金融(13826)
财经(13326)
(11536)
(11363)
世界(10502)
国际(10434)
问题(10424)
业大(10374)
业经(10319)
技术(9791)
(9437)
农业大学(8836)
教育(8619)
科技(8591)
资源(7718)
共检索到236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伟  李健  李吉涛  陈萍  廖梅杰  
为了解Vc的免疫机制,以中国对虾为实验动物,对其投喂添加不同Vc含量(0%、0.5%、1%、2%)的饲料,进行存活率、iNOS、CAT、LZM酶活性及TLR、NF-κB表达水平的比较。结果发现:(1)饲喂Vc的不同处理组提高了中国对虾的存活率、iNOS、CAT及LZM活性,其中1%添加组存活率达90.28%,显著高于其他组。(2)Vc可以调节TLR、NF-κB在血清及鳃中的表达水平。1%添加组血清、鳃中TLR的表达水平相对于各自的对照组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TLR、NF-κB在组织中的表达趋势并不一致。1%组血清中NF-κB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他两组的表达水平始终位于对照组之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邓康裕  孟宪红  孔杰  张恒恒  史晓丽  曹家旺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对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2.5%和5.0%的PHB配制成实验饲料,饲喂21 d后测定对虾免疫酶活性,选择最佳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氨氮胁迫实验,测定对虾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利用RT-PCR技术测定氨氮胁迫48 h内对虾免疫基因表达水平,观察PHB对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PHB浓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液、肝胰腺及鳃丝中T-AOC分别在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邓康裕  孟宪红  孔杰  张恒恒  史晓丽  曹家旺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对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2.5%和5.0%的phb配制成实验饲料,饲喂21 d后测定对虾免疫酶活性,选择最佳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氨氮胁迫实验,测定对虾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利用rt-pCr技术测定氨氮胁迫48 h内对虾免疫基因表达水平,观察phb对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phb浓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液、肝胰腺及鳃丝中t-aoC分别在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先银  李健  李吉涛  何玉英  张喆  常志强  
研究了pH胁迫对日本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对虾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分别在31、2 h时达到最大;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力在3 h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降低,至72 h趋于稳定,并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两pH胁迫组酚氧化酶(PO)活力呈现峰值变化,在12 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至72 h后趋于稳定。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随着pH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同样表现出高p...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叶建生  王兴强  马甡  阎斌伦  
研究了盐度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是显著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度突变组(30~27、30~24、30~21、30~18和30~15)血细胞内O2-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酚氧化酶(PO)活力升高,盐度突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突变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对照组显著高于盐度突变组(P<0.0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徐琴  李健  刘淇  王群  
将噬菌蛭弧菌(Bd)、粘红酵母(Rh)及二者混合物分别以1%的比例添加到中国对虾基础饲料里,同时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采用连续投喂的方法,饲喂1.5cm左右的稚虾25d,分别测定第5、10、15、20和25天的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活力等免疫因子活性。试验结束后,试验组中Rh组存活率达到63%,Bd组和Bd+Rh组分别为45%和40%,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Rh组的增长率、增重率至少高于其他组10.72%和105.05%,比对照组高出36.37%和320.22%。试验组酚氧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从第10天起均高于对照组两倍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饲养实验结束7d...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喆  李健  冯伟  何玉英  陈萍  
向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投喂中国对虾7d,分析不同时间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及鳃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诺氟沙星可以显著抑制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P<0.05),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该浓度组肌肉和鳃CAT及LSZ活力整体高于对照组,而AKP和ACP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滕玉清  梁萌青  王正丽  刘宁  王新星  常青  郑珂珂  
在中国对虾基础饲料中用水解鱼蛋白替代0%、5%、10%和15%鱼粉蛋白,制成饲料投喂中国对虾30d,实验结束取样测定对虾生长指标并进行血细胞记数,以肝胰脏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为非特异免疫指标,探讨水解鱼蛋白作为免疫增强剂对中国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组对虾肝胰脏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为0.54U/gprot,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替代组(P<0.05);血液中总的血细胞数量最多,血清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替代...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分析了采自同一养殖池塘的150尾不同规格的中国明对虾的总血淋巴细胞密度(THCs)、腹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当中国明对虾的体长在5.5~11.3 cm,体重在1.822~17.555 g之间,中国明对虾溶菌酶活性和血淋巴THCs与体长和体重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但腹肌SOD活性与体长和体重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9和0.43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王清印  张海艳  
【目的】分析由不同放养密度引起的密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以及主要水质因子的变化特点,探讨密度胁迫与水质因子对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对虾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置2个养殖系统,第一系统设置150、300、600和900尾/m34个养殖密度,形成密度胁迫梯度;第二系统采用较低养殖密度(30尾/m3),养殖用水来自对应的第一系统的排放废水,目的是分离水质因子与密度胁迫对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第一系统各处理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增长、体重增长、存活率、SGRL和SGRW均受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各项指标随养殖密度的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俊明  刘晓华  周萌  朱选  赵红霞  马力  蓝汉冰  谢从新  李邦佑  王定发  
在纯化日粮中分别添加0、60、120、180、240和300 mg/k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饲喂平均体重为(1.12±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8周,观察饲料中不同浓度谷胱甘肽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和部分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GSH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20~240 mg/kg时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饲料中GSH添加量的增加,血清和肝胰腺中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呈下降趋势,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常青  梁萌青  王印庚  高淳仁  王家林  
用维生素C(Vc)含量为0~2500mg/kg的配合饲料连续投喂大菱鲆70d后,测定大菱鲆血液白细胞的总数、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Vc含量增加到250mg/kg,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进一步提高Vc含量,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变化;血清溶菌酶活性在Vc含量为250mg/kg时最高,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添加Vc的各试验组的总补体活性明显地高于对照组,但是添加Vc的各组之间的总补体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别;Vc含量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新明  李健  刘淇  王群  
以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vannameiboone)为试验材料 ,将细菌J 10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对虾 ,测定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 (PO)、抗菌活力 (Ua)和溶菌活力 (Ul)、溶血素活性和血清中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用副溶血弧菌进行人工攻毒 ,免疫保护率达到 4 0 %。结果表明 ,细菌J 10可以增强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段亚飞  张家松  董宏标  王芸  张真真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斑节对虾注射生理盐水和副溶血弧菌,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肝胰腺和鳃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副溶血弧菌后,肝胰腺和鳃中T-AOC活性分别于12和6 h达到最大值(P<0.05);肝胰腺和鳃中ALP活性整体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未出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国霞  周晔  黄文庆  黄燕华  刘襄河  董尚智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低聚木糖,分别为0(对照组)、0.01%、0.03%、0.05%,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饲养56 d,研究了低聚木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组成和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低聚木糖对对虾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对虾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饵料系数均较对照组下降,其中0.03%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饲料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0.03%组获得显著提高(P<0.05);血清免疫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