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6)
2023(8760)
2022(7312)
2021(7050)
2020(5665)
2019(13093)
2018(12637)
2017(23797)
2016(12780)
2015(14696)
2014(14652)
2013(14239)
2012(13338)
2011(12237)
2010(12182)
2009(11304)
2008(11094)
2007(9974)
2006(8662)
2005(8073)
作者
(36379)
(30498)
(30246)
(28606)
(19514)
(14462)
(13649)
(11838)
(11753)
(10614)
(10480)
(10397)
(9788)
(9780)
(9639)
(9327)
(8961)
(8850)
(8621)
(8362)
(7636)
(7405)
(7271)
(7085)
(6752)
(6698)
(6655)
(6547)
(6143)
(6109)
学科
(52806)
经济(52721)
管理(32345)
(29982)
(22549)
企业(22549)
方法(21516)
数学(19322)
数学方法(19205)
中国(19065)
(15250)
(12982)
(12947)
贸易(12936)
(12695)
(12242)
(11556)
金融(11549)
(11051)
银行(11032)
(10850)
(10776)
(10102)
业经(9811)
农业(9324)
环境(8628)
关系(7456)
(7279)
(7159)
理论(7143)
机构
大学(186175)
学院(181517)
(86114)
经济(84656)
研究(72244)
管理(66602)
中国(58192)
理学(56148)
理学院(55502)
管理学(54808)
管理学院(54453)
(40995)
(39776)
科学(38951)
(36273)
研究所(32738)
中心(32125)
财经(31400)
(30841)
(28980)
经济学(28359)
北京(26876)
(25905)
(25673)
经济学院(25397)
业大(24284)
农业(24270)
(23778)
财经大学(23564)
师范(23537)
基金
项目(117883)
科学(93706)
基金(88867)
研究(88087)
(79278)
国家(78277)
科学基金(65373)
社会(58431)
社会科(55427)
社会科学(55414)
基金项目(45259)
(40930)
教育(39946)
自然(39764)
自然科(38904)
自然科学(38889)
自然科学基金(38263)
资助(36956)
(36592)
编号(33959)
成果(29210)
(28486)
重点(26798)
国家社会(26026)
中国(25863)
(25550)
教育部(24661)
(24227)
课题(24111)
(23018)
期刊
(94929)
经济(94929)
研究(61219)
中国(42247)
(29895)
学报(28576)
(28530)
科学(27256)
管理(26268)
大学(22271)
(21881)
金融(21881)
学学(20830)
教育(20783)
农业(19496)
财经(16785)
经济研究(16664)
(14629)
技术(13965)
(13286)
世界(13215)
业经(12962)
国际(12736)
问题(12735)
(11772)
(8385)
技术经济(8286)
理论(8146)
(7967)
论坛(7967)
共检索到291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春光  朱琦琦  齐雅萱  闫琦  王光玉  
【目的】系统分析VCS市场运营16年以来的先进模式,归纳总结VCS市场取得的实践经验,并深入思考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形成对中国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示,以期为国家主管部门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方法】基于归纳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探究作为全球自愿碳市场重要组成的国际核证碳标准(VCS)市场在组织框架、制度体系、项目开发流程、登记交易规则等方面的运行机理。【结果】研究发现,VCS市场在实施循序渐进的制度变革、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提升碳信用的环境完整性、注重项目的协同效益、搭建交易平台的标准化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项目预测方法和工具使用不一致而凭空产生碳信用的问题,Verra的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碳信用被夸大的问题,Verra缺失碳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值得思考和防范。【结论】1)VCS市场对CCER市场建设的启示可以归纳为5点:一是注重项目规则的更新,提高碳信用质量;二是加强对审定与核证机构管理,提高碳核查质量;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的项目信息披露制度;四是鼓励开发具有协同效益的CCER项目;五是建立标准化的CCER市场,形成碳定价机制。2)对CCER市场建设提出6点建议:一是发挥国家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作用,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法规;二是统一试点碳市场CCER交易规则,建立标准化市场交易平台,鼓励和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增强CCER市场活力;三是提高林业碳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强调项目的额外性和可信度;四是加强CCER市场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规则接轨、融入全球自愿碳市场体系;六是建立国际互认的CCER标准体系。上述启示和建议将是未来CCER市场建设的方向和发力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咏   余顺坤   刘阳  
时隔7年,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于2024年1月重启。我国CCER体系是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延伸与发展,因前期碳市场不够成熟、CCER项目不够规范,市场主体参与意识不强且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而暂停。CCER市场不同于全国及地方碳市场,“自愿”与“核证”是其本质特征,其与全国及地方碳市场互为补充,且重启后的市场更加集约化。CCER市场交易标的是减排量,而非碳配额,交易方式、交易规则及监管方式与全国及地方碳市场存在差异。CCER市场重启具有重大意义,必将优化企业减排手段,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并能促进绿色金融的创新及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咏   余顺坤   刘阳  
时隔7年,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于2024年1月重启。我国CCER体系是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延伸与发展,因前期碳市场不够成熟、CCER项目不够规范,市场主体参与意识不强且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而暂停。CCER市场不同于全国及地方碳市场,“自愿”与“核证”是其本质特征,其与全国及地方碳市场互为补充,且重启后的市场更加集约化。CCER市场交易标的是减排量,而非碳配额,交易方式、交易规则及监管方式与全国及地方碳市场存在差异。CCER市场重启具有重大意义,必将优化企业减排手段,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并能促进绿色金融的创新及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凯文  
CCER作为一种全新的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其中,而且基于项目的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交易事项逐渐活跃,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经济业务事项。本文以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结合核证自愿减排量开发交易流程和《办法》,从核证自愿减排量出售方的角度对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会计处理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飞  付加锋  
本文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世界主要国家或组织为研究对象,使用国际能源机构、世界银行、联合国、欧盟委员会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能源消费、CO_2以及SO_2的排放数据,基于能源消费的视角,以火电行业为切入点,根据温室气体和SO_2主要由能源消费产生的,且CO_2为主要温室气体的特点,对能源消费与CO_2和SO_2的排放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欧盟进行的CO_2与SO_2协同减排进行实证研究,对其所采取的减排措施或者在预设的减排情景下计算其减排量,分析协同减排的前景,为我国进一步有效地对温室气体和SO_2的协同减排提供经验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能源消费与CO_2排放的数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健鹏  
将气候问题的主要利益集团和国家分为三组,欧盟(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代表)、伞形国家集团(以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南非等),近似代表气候政策的一、二、三3个梯队。全面扫描这些国家标准和管制政策、财政政策工具、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信息工具、研发政策等主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同时,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变动趋势以及环境监管能力作为政策环境因素,试图反映气候政策工具应用条件"从低到高"的"阶段性"的特征。通过对上述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应用情况的国际比较,总结了减排政策工具应用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继续运用好标准和管制为代表的"传统"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继嵬  
韩国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为实现减排目标,近年来韩国实施了温室气体及能源目标管理制度、排放权交易制度、新再生能源供给义务制度、低碳汽车合作金制度及碳积分制度,并取得一定效果。韩国温室气体减排制度安排对我国实现减排目标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毅  
在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的全球共识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而这恰为国际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当前国际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主要指欧盟碳交易市场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运作模式和先进经验,通过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节能减排事业的顺利发展,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龙喜  翟家佳  张琳  高琦  
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等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对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影响,结合自愿减排意识的增强、减排交易与可再生能源的相互关系、国际交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交易体系的兴起,分析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议可再生能源行业率先开展与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体系的融合,利用市场手段发掘其巨大的减排和增收双重效益。同时,也为未来各行业顺利融入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提供经验借鉴,为中国在未来国际碳减排交易市场的定价中争得话语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刘庆强  佟庆  
清洁发展机制(CDM)及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都是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活机制,在这两个机制下都可以利用非排放控制企业/区域实现的符合要求的减排量抵消控排企业/区域的等量排放量,实现以最高的成本效率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管从机制的设计方面,还是从其实施方面来看,二者具有很多相似性。2012年后由于《京都议定书》履约期的持续性问题,CDM的发展几乎停滞,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也已经实施了多年,而且国家碳市场正在建立中,国家碳市场建立后如何实施仍未确定,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是否会与CDM具有一样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修心   刘君  
我国全国碳交易市场(CCETE)已于2024年迈入第三履约周期,如何制定有效的减排政策并发展碳交易市场以推进“双碳”战略,已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历经四个阶段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成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常被视为制定碳减排政策和构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考。本研究选取时间跨度为1999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欧洲公司季度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司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公司业绩的关键指标。通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并联合多维固定效应,对欧盟碳减排政策对控排企业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EU ETS的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相关碳减排政策对控排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分别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揭示,早期的减排政策对大型公司的负面影响持续时间较长,晚期的减排政策对大型公司的正面影响效果更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在全  
场外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不断壮大和规范,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尽快落实和发展中国的场外交易市场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美国场外交易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了美国场外交易的各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分析了中国当前的场外交易发展现状,展望了中国场外交易发展的趋向。同时针对场外交易发展中的准入、监管、交易、投资者以及转板等制度建设进行了剖析,以期对于发展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有所启迪和帮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露阳  魏庆坡  
2015年12月的《巴黎协定》开启了国际气候合作新格局,自下而上的单元层次合作开始占据主流。欧盟在2012年提出征收航空碳税,以及之前美国提出的"碳关税"都意图将减排触角延伸到了其他国家。在缺乏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前提下,多个国家都借助其国内的碳交易或碳税进行节能减排,这有力推动了全球减排进程,但也导致了减排市场的割裂。而欧盟与瑞士、加州与魁北克的碳交易市场合作扩大了市场规模,降低了减排成本,也为国际气候合作提供了新的路径探索。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2014年6月开启七个碳交易试点之后,积极推进国家层面的碳交易市场建设,预计在2017年启动。结合对欧盟等碳交易市场对接合作的分析,对中国碳交易市场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立钧  荆哲峰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是全世界核证减排量(CERs)一级市场上最大供应国,但在碳交易过程中却处在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只是碳交易市场的参加者,碳交易市场规则的执行者。中国为全球碳交易市场创造的巨大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价购买后,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在国外进行交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权供应国之一,中国没有一个像欧美那样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不利于争夺碳交易的定价权。本文具体阐述了国际主要的碳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交易类型、交易数量、交易额等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归纳出现阶段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将国内碳交易市场和国际碳交易市场进行比较得出中国碳交易市场现阶段存在的缺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