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3)
- 2023(5311)
- 2022(4425)
- 2021(3889)
- 2020(3244)
- 2019(6986)
- 2018(6619)
- 2017(12215)
- 2016(6755)
- 2015(6956)
- 2014(6566)
- 2013(6362)
- 2012(5704)
- 2011(4989)
- 2010(4717)
- 2009(4235)
- 2008(4066)
- 2007(3355)
- 2006(2781)
- 2005(2202)
- 学科
- 济(24646)
- 经济(24616)
- 业(18848)
- 管理(18504)
- 企(14216)
- 企业(14216)
- 方法(12475)
- 数学(11451)
- 数学方法(11365)
- 农(7364)
- 学(6922)
- 财(6708)
- 贸(6589)
- 贸易(6588)
- 易(6423)
- 中国(6213)
- 业经(5731)
- 农业(5231)
- 技术(4731)
- 环境(4553)
- 务(4231)
- 财务(4230)
- 财务管理(4226)
- 地方(4144)
- 产业(4098)
- 企业财务(4031)
- 制(3787)
- 划(3659)
- 银(3562)
- 银行(3524)
- 机构
- 大学(94940)
- 学院(94040)
- 济(38059)
- 经济(37530)
- 管理(35898)
- 研究(33744)
- 理学(32703)
- 理学院(32313)
- 管理学(31693)
- 管理学院(31543)
- 农(26059)
- 科学(24573)
- 中国(23648)
- 农业(21311)
- 业大(21143)
- 京(18799)
- 所(18372)
- 研究所(17553)
- 财(14810)
- 中心(14729)
- 农业大学(14494)
- 江(12906)
- 财经(12792)
- 院(12752)
- 室(11911)
- 经济学(11900)
- 经(11838)
- 实验(11447)
- 省(11176)
- 业(11121)
- 基金
- 项目(75144)
- 科学(58486)
- 基金(56331)
- 家(53480)
- 国家(53053)
- 研究(45745)
- 科学基金(44076)
- 自然(31413)
- 社会(30901)
- 基金项目(30826)
- 自然科(30751)
- 自然科学(30738)
- 自然科学基金(30218)
- 省(29623)
- 社会科(29445)
- 社会科学(29437)
- 划(25949)
- 资助(21941)
- 教育(19913)
- 重点(17497)
- 计划(17428)
- 创(16250)
- 发(16064)
- 部(15873)
- 科研(15711)
- 科技(15590)
- 编号(15386)
- 业(15368)
- 创新(15256)
- 国家社会(13670)
共检索到120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秦志华 李健 王群 刘淇
用添加不同浓度LAPP的饲料投喂中国对虾30d,每隔5d取对虾血淋巴,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试验结束时测定盐度突变对中国对虾成活率的影响及其体内维生素C积累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浓度LAPP组对虾较对照组及低浓度组3种酶活力都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但是酶活力并不是持续升高,一段时间后又有所回落;盐度突变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3%组显著提高了对虾的成活率;HPLC法测定对虾体内维生素C积累量的变化情况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对虾体内的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中国对虾稚虾饲料LAPP的适宜添加量为3000mg...
关键词:
Vc-2-多聚磷酸酯 中国对虾 免疫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文华 廖朝兴
VC聚磷酸酯作为草鱼VC来源的饲养效果文华,廖朝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VC(L-抗坏血酸)是动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由于鱼类缺少合成VC所必需的L-古洛糖酸内酯酶,在体内不能合成VC,故只能通过食物获取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士 臧维玲 侯文杰 张煜 杨明 戴习林 丁福江
通过室内60 d罗氏沼虾幼虾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150 ind/m3、400 ind/m3、550 ind/m3、800 ind/m3)对水质与幼虾生长特点的影响。试验发现,各密度组水质指标pH、DO、TAN、NH3-N、NO2--N和CODMn均控制在罗氏沼虾生长的适合范围之内,密度对主要水质指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不同养殖密度对幼虾生长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低密度组成活率和增长率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次低密度组增长率与最高密度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最低密度组的增重率与其他各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种密度组的罗氏沼虾幼虾体重(w)和体长...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密度 水质 成活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春华 薛海波 李郁娇 黄国钟 刘易洋 李广丽
采用外部形态观察和性腺组织学连续切片方法,确定罗氏沼虾幼虾的性别分化时期,并探讨壬基酚(NP)对罗氏沼虾幼虾(体长约1.5 cm)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氏沼虾仔虾后15 d出现生殖原基;仔虾后24 d,部分仔虾第四至第五步足基部明显凹陷,腹甲出现皱折和突起,并出现生殖管;仔虾后45 d,部分仔虾第二游泳足内侧出现雄性附肢,性腺明显区分为精巢和卵巢。处理时间短于15 d,NP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处理超过20 d,NP以明显的剂量依存关系显著抑制罗氏沼虾体长和体重(P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幼虾 生长发育 性别分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习林 王海洋 过正乾 蒋飞 周梦颖 鞠波 苏建 高翔 丁福江
为了提高罗氏沼虾苗种品质,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对同一雌虾5个产卵批次子代(Ⅰ、Ⅱ、Ⅲ、Ⅳ、Ⅴ)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幼体数量随产卵次数增加而增加,前三产卵批次具有较高出苗率。各产卵批次子代绝对增重率大小顺序为Ⅲ>Ⅱ>Ⅴ>Ⅳ>Ⅰ,经LSD法多重比较,Ⅱ和Ⅲ批次子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Ⅰ批次子代成活率显著高于后四批次(P
关键词:
罗氏沼虾 产卵批次 生长 遗传结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恒 曹维维 孙龙生 李荣福 王亚君 陈春风
用5种不同脂肪源组合的饲料(Ⅰ.鱼油0.5%+豆油2.5%;Ⅱ.鱼油0.5%+菜籽油2.5%;Ⅲ.鱼油0.5%+花生油2.5%;Ⅳ.鱼油0.5%+亚麻油2.5%;Ⅴ.豆油1.5%+亚麻油1.5%)投喂体重为(2.22±0.04)g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40 d,研究不同脂肪源对其生长及全虾和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生长方面,第Ⅴ组的罗氏沼虾增重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Ⅰ组和Ⅳ组增重也显著大于Ⅱ组(P<0.05)。在体成分方面,Ⅰ组全虾总水分含量最低,显著低于Ⅲ组和Ⅳ组(P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慧 张秀霞 郑佩华 鲁耀鹏 冼健安
为探讨不同重金属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血细胞的细胞毒性,取罗氏沼虾血淋巴,离体状态下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10(-9)10(-3) mol/L)的Cd(2+)、Hg(2+)、Cu(2+)和Zn(2+)环境中6 h,设置不添加重金属的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活性和胞内非特异性酯酶活力。结果显示,10(-9)10(-6) mol/L的Cd(2+)对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Cd(2+)浓度达到10(-5) mol/L时,酯酶活力受到了显著的抑制,Cd(2+
关键词:
重金属 罗氏沼虾 血细胞 细胞活性 酯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戴习林 周梦颖 鞠波 过正乾 蒋飞 苏建 丁福江
通过比较4个养殖密度(7.50×104、12.75×104、42.00×104、97.50×104尾/hm~2)条件下罗氏沼虾的生长、存活、性别分化、性腺发育等指标,研究养殖密度对罗氏沼虾生长、性别分化和早期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密度范围内,养殖密度显著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规格整齐度、性别分化与性腺发育,随着实验时间延长,密度对生长的抑制效应越明显;7.50×104尾/hm~2组罗氏沼虾体质量增速加速度与97.50×104尾/hm~2组的倍数由养殖10 d时的2.3上升到80 d时的3.4;低密度组罗氏沼虾性别分化与性腺发育比高密度组早约10 d,但规格显著大于高密度组;7.50×1...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养殖密度 性别分化 性腺发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卢徐斌 姜群 闵悦 姜熙 杨章平 孙龙生 张晓君
为探索蜕皮周期的划分方法及蜕皮与生长的关系。采用形态特征与显微结构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蜕皮周期划分为蜕皮后期(A期和B期)、蜕皮间期(C期)、蜕皮前期(D期)和蜕皮期(E期)。蜕皮后期头胸甲壳软,游泳足的刚毛内椎未形成,根据额剑的硬度可以将蜕皮后期细分为A期(额剑软)和B期(额剑硬);蜕皮间期甲壳变硬,刚毛内椎形成;蜕皮前期游泳足在显微镜下可见"刚毛器官"及上皮组织回缩形成的透明区,并可细分为D0、D1、D2和D3四个亚期;通过比较1个生长缓慢群体(E1组)和2个正常生长群体(C1、C2组)的蜕皮频率,结果发现,E1、C1和C2组的蜕皮频率分别为0. 089 2,0. 074 2和0. 123 7,其中C1组和C2组差异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棠堂
罗氏沼虾为热带淡水虾,抗寒能力差。17—18℃活动减弱,摄食减少,14℃以下持续几天就会冻死。罗氏沼虾收获季节成虾大量上市,易造成货多价跌,而干塘捕虾售完后易造成货缺价扬现象。因此,罗氏沼虾的越冬对丰富水产品市场,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俊名 戴习林 蒋飞 丁福江
通过调查分析池养罗氏沼虾的生长状况、主要病原感染情况、遗传多样性、水质以及感染WSSV罗氏沼虾生长存活试验,探讨池养罗氏沼虾生长缓慢原因。结果表明:2016年生长正常与生长欠佳两类池塘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介于0.632 20.687 2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583 10.635 4之间,属于高度多态性,两种生长类型池塘罗氏沼虾各遗传参数指标和水质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长正常池塘罗氏沼虾在养殖50、100和150 d,体长、体质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生长欠佳池塘罗氏沼虾(P<0.05),E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罗坤 孔杰 栾生 杨翠华 杨国梁 王军毅 张宇飞
对106个罗氏沼虾家系(包括32个半同胞家系)5月龄的5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采用动物模型,把性别、雌虾出池时是否抱卵作为固定效应,并以日龄为协变量,借助DFREML方法估计头胸甲长、腹长、最后腹节长、体长和体重等性状的方差组分,进行遗传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5个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中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6.80;罗氏沼虾5月龄头胸甲长、腹长、最后腹节长、体长和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06、0.07、0.02、0.07和0.07,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属低遗传力;5个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在0.398~0.910之间,遗传相关系数在0.35~1.0之间,其中头胸甲长与体长的遗传相关程度最高,遗传相关系...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生长性状 遗传参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善坚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及生长研究郑善坚(浙江萧山浙江水产学校311214)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青睐。1994年仅浙江省罗氏沼虾的养殖面积已有27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