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1)
2023(11408)
2022(9983)
2021(9344)
2020(8187)
2019(19083)
2018(19421)
2017(37669)
2016(20982)
2015(24288)
2014(24624)
2013(24223)
2012(22583)
2011(20450)
2010(21067)
2009(19963)
2008(20285)
2007(18542)
2006(16074)
2005(14612)
作者
(62113)
(52115)
(52081)
(49844)
(33117)
(25012)
(23861)
(20401)
(19580)
(18879)
(17803)
(17614)
(16718)
(16677)
(16438)
(16232)
(15900)
(15451)
(15373)
(15023)
(13221)
(12910)
(12897)
(11875)
(11852)
(11837)
(11743)
(11686)
(10560)
(10428)
学科
(86092)
经济(85979)
管理(63912)
(58581)
(49737)
企业(49737)
方法(43558)
数学(38651)
数学方法(37951)
(24257)
(22037)
中国(20895)
(20686)
业经(17744)
(17595)
(16677)
贸易(16667)
(16232)
理论(15468)
(15154)
财务(15095)
财务管理(15052)
(14627)
银行(14594)
地方(14281)
企业财务(14158)
(13803)
(13721)
金融(13717)
农业(13711)
机构
大学(308004)
学院(306871)
(123491)
经济(120640)
管理(115875)
研究(101055)
理学(99072)
理学院(97976)
管理学(95794)
管理学院(95230)
中国(79411)
(65328)
科学(62502)
(60497)
(52729)
(52202)
(47931)
中心(47752)
研究所(47356)
财经(47177)
业大(45988)
(42486)
北京(41312)
农业(41181)
(38738)
师范(38312)
经济学(38240)
(38017)
(35643)
财经大学(34818)
基金
项目(196659)
科学(153226)
研究(141641)
基金(141449)
(123137)
国家(122156)
科学基金(104162)
社会(87703)
社会科(83076)
社会科学(83048)
(77717)
基金项目(73906)
自然(68389)
教育(67627)
自然科(66839)
自然科学(66818)
自然科学基金(65580)
(65388)
资助(60720)
编号(58419)
成果(48871)
重点(44729)
(43954)
课题(40931)
(40572)
(40553)
科研(38006)
创新(38005)
(37974)
教育部(37653)
期刊
(136523)
经济(136523)
研究(89260)
中国(63322)
(49802)
学报(49340)
(47453)
科学(44038)
管理(43365)
大学(37410)
学学(35182)
教育(34809)
(32017)
金融(32017)
农业(31368)
技术(29191)
财经(23949)
经济研究(21626)
业经(21156)
(20506)
问题(17922)
统计(17484)
(17229)
技术经济(15927)
(15680)
(15549)
(15019)
理论(15009)
决策(14222)
图书(13933)
共检索到462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郜哲  林长青  
随着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增强以及金融改革的深化,央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近年来正在形成。通过引入智能科学领域对残差非正态分布向量自回归模型(VAR-LiNGAM)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文采用完全数据驱动的经济变量同期因果关系模型识别方法,利用该模型对我国2002年1月到2013年11月的月度宏观数据进行运算,并采取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所识别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采用的是"二元调控模式",既通过对货币数量工具的调控实现对一般价格体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通过货币的价格工具对货币市场实施调控。这是基于我国金融体系、金融市场成熟程度的现实选择,未来金融政策将以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山  黄杨  王超  
本文利用2002—2010年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和传导效果进行深层次的长期静态分析和短期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较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山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不仅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而且在深入分析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提出政策建议,期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瑾  
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和信贷渠道会影响房地产价格。本文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双向关系,认为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与信贷规模均会影响到房地产价格,利率对房地产价格有显著影响,房价的提高会倒逼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使得货币在M1与M2之间转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玉峰  
公认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利率渠道、信贷渠道、信用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等。不同传导机制带来的货币政策调控成本与收益完全不同。与现有研究多采用一种分析方法不同,本文通过对比传统的计量模型、DSGE模型与复杂网络模型在方法论上的异同以及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应用,来初步研判复杂网络模型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鑫雨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是否可以有效地影响诸如产出之类的真实经济变量。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对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意义重大,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VAR模型,依次从货币、信贷两个渠道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消费者物价指数而言,货币渠道的传导效应优于信贷渠道;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前期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优于货币渠道,后期则相反。总之,在研究区间内,货币渠道对信贷渠道影响很大。信贷渠道起主导作用,其有效性与稳定性较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总体显弱,货币渠道有很大潜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阳  
通过建立1978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实证比较分析了全国和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的层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有显著的影响。信贷量对MooRe指数的影响是先下降后上升,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对CPI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影响几乎都是上升,并且持续的时间同样较长。但是从各地区的层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却有显著的差别。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对于信贷政策最为敏感,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CPI增长率的最大,对于GDP增长率的影响却是负向的。而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动对CPI增长率影响不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王凯丽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冲击如何引起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反应,它缺乏对结构因素特别是区域结构性因素的分析,而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性作用过程,由于不同区域的投资、消费利率敏感性差异、开放程度差异和商业银行发展和结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会使货币政策实际运行中产生的传导过程和效果出现区域性差异,这一问题在欧盟已经引起足够重视,中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因而应该重视对基于区域金融差异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华  周瑶  
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货币供给向实体经济的流动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但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度膨胀,也会给货币供给向其它实体产业的流动带来负向影响。本文以2005—2016年的季度数据作为估计依据,根据IS—LM模型构建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就中国房地产投资规模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规模对货币传导的效率和时滞有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当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增量超过一个临界点后,其影响是负向的,反之则是正向的;由市场因素决定的房地产投资数量存在一个季度投资额约为1万亿元人民币的最优规模,超过这个规模的部分很可能是非市场因素(如地方政府)作用的结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昕  李璐  
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的股票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再选取2005年1月—2014年9月的月度数据,建立SFA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调控效应不明显,股票市场存在短期的财富效应,但投资效应不明显。整体而言,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传导机制并不顺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晓春  曹佳  叶发强  
采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2002~2008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稳定物价与促进经济发展两方面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稳定物价方面作用较小,并存在减弱趋势;信贷渠道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上升,而货币渠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较为稳定的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金融脱媒现象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界定并度量了金融脱媒指标,采用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STVAR)模型分析金融脱媒对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果的非对称性影响,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对我国金融脱媒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得出结论:金融脱媒的出现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却强化了利率传导渠道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作用,这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变提供了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祥兵  张学立  
货币政策传导系统是一个动态演化系统,其演化机制具有自组织协同演化特征。本文首次将协同理论引入货币传导系统演化机制的研究,对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的演化机理进行协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哈肯模型,并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及政策含义进行讨论。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通道的代表变量是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系统中的货币通道与信贷通道具有协同机制,但协同度不强。因而只有积极推进货币通道成长以及完善信贷通道,加强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内外各种政策工具的协同和配合,使其产生协同增益效应,才能有效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张屹山  
在离散卡根模型中引入理性预期假设,可以对卡根货币模型进行扩展,通过求解模型的理性预期解来分析跳跃变量约束下各种货币政策的冲击效果。本文结合价格变量的动态调整路径,对形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方式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有助于经济运行脱离流动性陷阱和缓解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倩倩  许坤  许光建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结构的短期动态调整和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质押回购利率与以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个人存款以及其它形式货币存在的广义货币类型均存在显著影响;货币政策调控质押式回购利率后,会引起不同类型货币均逆向变化;从传导机制来看,以押金、公积金和同业存款形式存在的广义货币,是使货币政策能够有效通过同业市场利率调节货币供给结构的关键。对此,本文建议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宏观审慎监管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方面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