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2)
- 2023(2501)
- 2022(2158)
- 2021(2038)
- 2020(1665)
- 2019(3667)
- 2018(3753)
- 2017(6491)
- 2016(3967)
- 2015(4373)
- 2014(4165)
- 2013(4051)
- 2012(3888)
- 2011(3756)
- 2010(4047)
- 2009(3666)
- 2008(3867)
- 2007(3427)
- 2006(3186)
- 2005(2831)
- 学科
- 济(13369)
- 经济(13353)
- 管理(9968)
- 学(7749)
- 环境(7723)
- 业(6646)
- 生态(5431)
- 企(4920)
- 企业(4920)
- 方法(4793)
- 农(4744)
- 资源(3758)
- 划(3741)
- 数学(3692)
- 数学方法(3593)
- 地方(3500)
- 和(3463)
- 农业(3216)
- 业经(3095)
- 中国(3025)
- 发(2844)
- 规划(2840)
- 理论(2773)
- 环境规划(2770)
- 域(2340)
- 生物(2340)
- 区域(2337)
- 及其(2197)
- 融(2197)
- 金融(2195)
- 机构
- 大学(62633)
- 学院(61786)
- 研究(26695)
- 科学(21333)
- 济(18897)
- 农(18727)
- 经济(18438)
- 管理(18436)
- 中国(17400)
- 理学(16083)
- 理学院(15705)
- 所(15659)
- 管理学(15131)
- 管理学院(15045)
- 农业(14931)
- 研究所(14863)
- 京(14110)
- 业大(14091)
- 中心(10852)
- 江(10106)
- 范(10096)
- 师范(9916)
- 农业大学(9882)
- 室(9702)
- 院(9428)
- 科学院(9397)
- 省(9163)
- 实验(8951)
- 北京(8697)
- 实验室(8688)
- 基金
- 项目(45685)
- 科学(34779)
- 基金(32768)
- 家(31226)
- 国家(31015)
- 研究(28263)
- 科学基金(24773)
- 省(18730)
- 自然(18048)
- 基金项目(17838)
- 自然科(17491)
- 自然科学(17475)
- 自然科学基金(17155)
- 社会(16663)
- 划(16505)
- 社会科(15655)
- 社会科学(15648)
- 资助(12916)
- 教育(12443)
- 重点(11432)
- 计划(10984)
- 科技(10514)
- 发(10373)
- 编号(9898)
- 创(9285)
- 部(9158)
- 科研(9102)
- 创新(8803)
- 成果(8402)
- 专项(8260)
共检索到87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俊伶 李晓林 杨志福
VA菌根的菌丝桥及其生态意义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张俊伶,李晓林,杨志福菌根是指土壤真菌和植物营养根的共生体。菌根作为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在生态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菌根包括内生菌根、外生菌根及一些其他类型的菌根真菌,其中内生菌根中的孢囊一丛枝(V...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迪丽努尔 唐明 王亚军
对新疆伊犁地区8种野生植物的VA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种野生植物根围土壤中均有VA菌根真菌的孢子分布,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丽孢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eleg ans G erdem ann&T rappe)、蜜色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 m ellea Spa in&Schenck)、苏格兰球囊霉(G lom us ca le-d on ium N ico lson&G erdem ann)、缩球囊霉(G lom us constrictum T rappe)、地球囊霉(G lom us g eosp orum N ico 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在广东、广西及海南3省区收集不同气候及立地条件下的4个藤种共22个藤根及土壤样品,经镜检及湿筛分析结果表明,11个藤根样品中有10个具VA菌根,菌根感染率达8.30%~43.8%;在11个土壤样品中,全部具VA菌根菌;其VA菌根菌种类达13种之多,分别隶属无柄囊霉属、球囊霉属、硬囊霉属和盾巨孢囊霉属共4个属;其中,粗柄硬囊霉和小果硬囊霉为我国新分布种;此外,还有4个未发表种,分属于球囊霉属和盾巨孢囊霉属两个属中。广泛感染棕桐藤的VA菌根真菌有球囊霉属未发表种1号、粗柄硬囊霉和密色无梗囊霉。
关键词:
棕榈藤,VA菌根,球囊霉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叶秦
对广东、广西及福建3省(区)7种不同桉树人工林土壤中VA真菌的种类资源及组成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桉树根际已知的26种VA真菌中,包括球囊霉属,无梗囊霉属、硬囊霉属和盾巨囊霉属等4个属。其中,球囊霉属17种(包括未定种),占已知VA菌总数的65.4%;硬囊霉属4种,占15.4%;无梗囊霉属3种,占11.5%;盾巨囊霉属1种,占3.8%。所有样品中全部包含VA菌根真菌;其中福摩萨球囊霉、地球囊霉、多果无梗囊霉、地表球囊霉及球囊霉属未定种第23号,为不同类型桉树根际的优势种;福摩萨球囊霉和地球囊霉分别为广东及广西桉树人工林中的重要资源菌种;主要分布于北方碱性土中的摩西球囊霉,在华南地区中性偏碱或碱性土...
关键词:
VA菌根菌,真菌资源,桉树人工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忠 马刊欣 段安安
根据形态和解剖特征,将中原地区的毛白杨外生菌根划分成14种类型,它们与宿主的共生关系大多差或极差。菌根分布特征指标统计结果表明,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o)林地土壤中,普遍缺乏能与毛白杨形成良好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真菌,共生关系良好的菌根主要分布在pH值小于7.5的土壤中;共生关系差或极差的菌根和假菌根则在强碱性土壤中占优势,土壤pH大于7.5的育苗地中,毛白杨幼苗形成的菌根比较单一,以假菌根-5号类型为主。树木年龄对毛白杨林的菌根形成没有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利用菌根菌地表球囊霉对黄藤及单叶省藤等幼苗进行人工接种,一年后进行观测,其菌根感染率达43.3%~81.25%;对苗木有促生效果,特别是配合适当施肥措施条件下,效果更明显。无论平均叶片数、叶片长、根长、地上及地下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黄藤地上干重增加尤为显著,比对照增加65.2%,显著性测验表明,差异十分显著;接种处理的苗木,地上及地下部分含磷量增加亦非常明显,特别是地下部分增加较多,为对照的1.13倍。
关键词:
棕榈藤,VA菌根,接种,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美庆
论述了VA菌根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及在农林业中实际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当前及时开展面向生产的研究,将VA菌根真正应用于实际并取得效益,是关系到今后VA菌根研究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在应用方法上重点提出了结合组培和工厂化育苗培育菌根化苗、“借鸡下蛋”接种法、和其它有益微生物联合接种等看法。并讨论了达到互惠共生最佳状态的调控、不同菌株的接种谱、VA真菌的防病及致病等问题。
关键词:
VA菌根,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忠 马刊欣 段安安
定期从毛白杨扦插育苗地控取根样,并从中原地区的毛白杨人工林地采集细根(直径小于2mm)根样,观察统计VA菌根、外生菌根、混合菌根以及未受菌根菌侵染的1cm长根段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在苗木的菌根侵染初期,VA菌根菌的侵染势较强,但优势很快被外生菌根菌取代,两种菌根菌间的负交互作用随苗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强。造林地种类和土壤的pH值对毛白杨两种菌根间的负交互作用关系有制约作用。在强碱性砂土地上,VA菌根的感染率大于中性森林土壤中的VA菌根感染率,两者间的差异极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玲 胡正嘉
VA菌根真菌Vesicular Glomusmosseae在蕃茄根部形成的菌根对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incognita)幼虫的存活率、侵染率有一定的影响。在菌根化植株的根部 ,根结线虫形成的虫瘿少于未接种菌根菌的植株 ,线虫的侵染率也极显著地低很多。菌根化根的浸提物对线虫幼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d后约使半数的幼虫死亡。试验结果还表明 ,Glomusmosseae对蕃茄有促生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幸来 Sherwin Lopez Dacid C.Coleman
1989年在佐治亚大学生态所温室用缺速效磷的灭菌河沙土,在328个无菌盆栽中研究了棉花等7种作物接种G.etunicutum等5种VAM真菌孢子混合液后的生长反应情况,每立方厘米无菌土中接入3个混合孢子为+VAM处理, 对照不接,对比法排列,生长期70多d.结果表明,+VAM处理的棉花、玉米、大豆、西红柿的苗干重分别比各自的对照高947%.74.2%,27.8%和124.9%,而西瓜和油菜则无显著反应(t检验);G.macrvcarpum菌种可能有较强的孢子生产能力.
关键词:
VAM 作物 生长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功 旺庆 峥嵘 王瑞君
研究了 3种不同VA菌根真菌对盆栽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灭菌土壤中 ,分别接种 3种VA菌根真菌 ,对马铃薯苗根部都能发生侵染 ,但不同菌根真菌的侵染能力有差异 ,其中Glomusmosseae菌根真菌显著地提高了马铃薯的植株鲜、干重 ,块茎结实数和产量 ,并显著促进对磷素和氮素的吸收
关键词:
VA菌根真菌 马铃薯 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韩宁林
通过对浙江地区银杏共生菌根的调查研究,肯定了银杏为内生菌根树种,并首次发现,自然界有4属共9种真菌能使银杏形成VA 菌根,其中硬囊霉属(Sclerocystis)1种,球囊霉属(Glom us)5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勇春 张俊伶 李晓林 冯固 杨志福
用五室方法研究了不同收获期三叶草根间菌丝桥对受体植株生长及体内磷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草根问菌丝矫形成以后,受体三叶草的生物量和体内磷的含量和浓度均有所增加,且与对照处理间的差异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表现的更为明显。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熠斌 刘婷婷 薛蓉蓉 吴磊 曾任森 宋圆圆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在供体与受体番茄根系间建立菌根菌丝网络,研究供体植株叶片被斜纹夜蛾取食诱导产生的抗虫系统防御信号可否通过菌根菌丝网络传递到受体根系,诱导受体植株根系产生防御反应.q-PCR分析表明,预先接种菌根菌Fm的供体植株被斜纹夜蛾取食后,其根系中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基因(AOC)、脂氧合酶基因(LOXD)、蛋白酶抑制剂Ⅰ和Ⅱ基因(PI-Ⅰ和PI-Ⅱ)转录水平显著高于仅被害虫取食和仅接种Fm的处理,以及既未接种Fm又未被害虫取食的对照.同时,与供体有菌根菌丝网络连接的受体植株根系中AOC、LOXD、PI-Ⅰ和PI-Ⅱ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无菌根菌丝网络连接、菌根菌丝网络连接被阻断,以及有菌根菌丝网络连接但供体植物叶片未被害虫取食的处理,这4个基因最高转录水平分别为无菌丝网络连接对照受体植物的19.5、11.7、9.0、19.0倍.可见,斜纹夜蛾为害叶片可产生系统性防御信号,诱导供体根系产生抗虫防御反应,并且通过菌根菌丝网络将防御信号传递到邻近健康受体番茄根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法卓 林熠斌 胡林 王杰 曾任森 宋圆圆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在供体与受体番茄根系间建立菌根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 CMNs),研究机械损伤供体植株叶片诱导产生的防御信号可否通过CMNs传递给受体植株,诱导受体植株产生防御反应.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处理预先接种Fm的供体植株后,与供体有CMNs连接的受体植株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受体植株叶片和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和β-1,3-葡聚糖基因(PR2)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无菌根菌丝网络连接、菌根菌丝网络连接被阻断以及有菌根菌丝网络连接但供体植物叶片未机械损伤的对照处理,其叶片中,4种酶最高活性是无CMNs连接对照处理B的162.1%、69.1%、230.6%和54.6%,而叶片和根系中2个基因最高转录水平分别是无CMNs连接对照处理B的3.9、17.3和7.2、9.0倍.可见,机械损伤诱导供体番茄叶片产生的防御信号可以通过CMNs传递到邻近健康受体番茄植株,诱导其产生防御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