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8)
2023(10433)
2022(9286)
2021(8804)
2020(7495)
2019(17386)
2018(17259)
2017(33124)
2016(18308)
2015(20600)
2014(20484)
2013(20417)
2012(18769)
2011(16924)
2010(16686)
2009(15193)
2008(14571)
2007(12664)
2006(11021)
2005(9566)
作者
(55326)
(45674)
(45560)
(43203)
(29207)
(22128)
(20540)
(18127)
(17653)
(16255)
(15787)
(15472)
(14670)
(14459)
(14271)
(14180)
(13929)
(13788)
(13197)
(13103)
(11689)
(11222)
(11076)
(10582)
(10299)
(10278)
(10225)
(10046)
(9355)
(9112)
学科
(69276)
经济(69198)
管理(49897)
(46155)
(38939)
企业(38939)
方法(32895)
数学(28118)
数学方法(27776)
(21480)
(17450)
中国(17099)
(16285)
业经(15051)
地方(13472)
理论(12993)
(11882)
农业(11775)
(11597)
贸易(11591)
(11259)
(11225)
技术(10867)
环境(10847)
教育(10631)
(10341)
财务(10283)
财务管理(10264)
企业财务(9676)
(9448)
机构
大学(261696)
学院(256926)
管理(100291)
(93866)
经济(91654)
研究(89089)
理学(87308)
理学院(86276)
管理学(84586)
管理学院(84151)
中国(63247)
科学(60490)
(56744)
(48212)
(46469)
业大(43952)
研究所(42887)
(41407)
中心(39275)
农业(38442)
(36727)
北京(35837)
(34455)
师范(33980)
财经(33854)
(32599)
(30844)
(30046)
技术(28840)
师范大学(27665)
基金
项目(183150)
科学(141094)
基金(131183)
研究(128930)
(117046)
国家(116098)
科学基金(97377)
社会(77324)
社会科(72936)
社会科学(72911)
(72092)
基金项目(70170)
自然(66731)
自然科(65087)
自然科学(65067)
自然科学基金(63892)
(61817)
教育(58739)
资助(54637)
编号(52277)
成果(42747)
重点(41370)
(39240)
(38555)
(37852)
课题(36290)
科研(35925)
计划(35724)
创新(35295)
大学(33643)
期刊
(101365)
经济(101365)
研究(73409)
学报(50389)
中国(46626)
科学(43365)
(43216)
大学(36441)
管理(36218)
学学(34277)
农业(30533)
(29820)
教育(29721)
技术(21015)
(18043)
金融(18043)
业经(16190)
财经(16063)
图书(16029)
经济研究(15791)
(15616)
科技(13892)
业大(13648)
(13509)
理论(13253)
(13074)
问题(13011)
实践(12404)
(12404)
林业(12271)
共检索到366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铁光  周社文  王文艺  何建云  成进  周检军  唐红健  
为了解黄花菜检疫性害虫V脊菱蜡蝉(OliarusvicariousWalker)的生物学特点及发生规律,于2003-2004年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V脊菱蜡蝉在湖南一年发生1代,以若虫越冬,一年中在6月下旬出现一次明显的成虫高峰.若虫在(25±1)℃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的历期为153d,卵期22d,若虫期125d,成虫期6d.V脊菱蜡蝉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42℃和422.14日度,若虫各龄(1至5龄)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6.24,13.30,8.19,5.80,13.60℃和1056,464.85,264.57,466.58,23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扈丹  闫小英  黄敏  
【目的】明确葡萄二黄斑叶蝉(Arboridia koreacola Matsumura(1932))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消长规律,为探索其综合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05-08在陕西关中不同地区对葡萄二黄斑叶蝉进行田间普查和寄主调查。于2013-04-11-10-01对葡萄二黄斑叶蝉种群消长动态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并结合室内饲养观察,分析种群发生数量、虫态、龄期,确定其生物学特性和各世代发生规律。【结果】葡萄二黄斑叶蝉在陕西关中地区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园内外落叶、杂草、土缝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于葡萄展叶期开始取食危害。除第1代若虫、成虫发生量大且较集中外,其后各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天森  王浩杰  徐企尧  华正媛  林长春  
竹蝉在浙江省为 6a1代 ,若虫于地下吸食竹子鞭、根的汁液 ,以卵在竹上枯枝中和各龄若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发生在 6月底、7月初到 9月上中旬 ,刺吸竹、树枝汁液为补充营养 ,有扑灯、鸣叫习性 ;7~ 8月在竹上已死 2~ 3年的枯竹枝上产卵 ,每产卵孔中有卵 12~ 2 1粒 ,卵于下年 7月上旬孵化。若虫 5龄 ,生活于土下 5~ 4 0 cm深的竹鞭两侧 ,每穴 1虫 ,虫穴与地面有垂直的通气孔 ;若虫性好斗 ,两虫相遇 ,常争斗致伤或致死。天敌较多 ,重要的有竹蝉卵旋小蜂 ,3 8.3 %~ 4 1.4 %的产卵孔中发现有旋小蜂的幼蜂 ,1头幼蜂可食竹蝉卵 2~ 4粒。竹蝉履甲取食若虫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德富  严静君  刘后平  
据在北京室内饲养观察,褐菱猎蝽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卵期12.1±1.0天。若虫5龄,历期61-83天。成虫羽化后8-30天交配,次年开始产卵。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记述了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虫对舞毒蛾、杨扇舟蛾、杨叶蜂、榆毒蛾、黄刺蛾等多种林木食叶害虫有明显捕食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  刘虹伶  雷应华  李超  刘月悦  
本试验对柑桔粉虱进行了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柑桔粉虱在四川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主要以大龄若虫和蛹在秋稍叶背越冬,其成虫和幼虫全年在四川有4个消长高峰期,其中4月中、下旬发生数量最多和危害最重,是控制柑桔粉虱的关键时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映平  
朴平刺巢沫蝉HindoloidessparsutaJacobi模式标本采自福建邵武,寄主不详。生物学尚无详细报道。作者在山西太谷小叶朴树CeltissinensisPers.上发现其密度很大。1990—1992年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寄主专一为小叶朴。一年发生一代,以老龄若虫在当年生枝上结钙质巢越冬。4月上旬,小叶朴发芽开花期,越冬若虫出蛰。成虫羽化期从4月中旬到5月。成虫雌雄比为1:1.08。每雌虫平均产卵量为80粒。卵产在小叶朴果实表面,成单列横排,一块有2-14粒,以8—10粒者为多,一果有1—4块;单粒卵为靴形。卵期约30天,孵化率82.8%。若虫共5龄,各龄历期分别为18天、20天、3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忠朗  韩崇选  施德祥  
蚱蝉每5年一代,以卵和若虫在枝条和土中越冬。卵期260—340d,6月中下旬孵化。若虫四龄,老熟若虫7月初出土羽化,7月中下旬达盛期。成虫7月中旬产卵为害,8月上旬达盛期。成虫寿命45—60d,雌雄比1:1。其危害与树种、树龄、气候等关系密切。防治措施:利用天敌,选择抗蝉害树种,修剪卵枝,于林下喷施农药,浇灌氨水,人工捕捉出土若虫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周成刚  刘玉美  由春香  于波  
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孙绪艮,周成刚,刘玉美,由春香,于波(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关键词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发生代数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bambusaeReck是危害竹叶的重要害螨。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连喜  陈家骅  黄居昌  陈乾锦  
在福州地区对南美斑潜蝇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潜蝇茧蜂进行了初步研究 ,田间调查表明 :潜蝇茧蜂是南美斑潜蝇的主要寄生性天敌 ,寄生率达 7% -66% ;在 (2 5± 1 )℃、相对湿度 70 %的条件下 ,该蜂完成 1个世代需 1 4.3 d,成虫开始羽化后的第 3天为羽化高峰期 ;该蜂可行两性生殖 ,其子代雌雄性比为 1 .2 3∶ 1 .0 0 ,也可营孤雌产雄生殖 ;寄生过程搜索时间较长 ,为 4-1 0 min,而产卵时间较短 ,为 2 0 -40 s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美  张龙  
分离到了一种对蜡蚧轮枝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细菌,采用生理生化反应方法对该细菌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该细菌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菌株.在不同温度下对该细菌的生长速度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弱酸性条件下,该菌生长最快的温度为30-39℃,对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都敏感,对卡那霉素的完全抑制最低浓度为60μg.mL-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忠  
本文报道了作者对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生长和开花习性、花的冻害、实生后代花朵变异和新品种选育的观察、试验结果,发表了蜡梅新品种‘金蓓’(cv.Jinbei)和‘红霞’(cv.Hongxi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建云  肖铁光  王文艺  肖芬  
以大蜡螟低龄幼虫为繁殖寄主,对蜡螟绒茧蜂的有关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79℃和338.5日度.22,25,30和32.5℃恒温下的平均世代历期分别为29.36,21.41,16.88和19.94 d.蜡螟绒茧蜂在35℃条件下不能完成发育,全世代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3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爱静  
经调查纳曼干脊虎天牛 (Xylotrechus namanganensis Heydel.)在新疆北部危害钻天榆等近2 0种阔叶树 ,造成严重危害 ,在克拉玛依市一年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内越冬。每年 4月中旬至 7月中下旬都能见到成虫、卵和幼虫 ,各龄幼虫终年可见。在该天牛上发现了 3种寄生蜂 :脊虎天牛莱洛茧蜂、长腹盾长茧蜂 (国内新记录 )和酱色齿足茧蜂 ;3种寄生真菌 :球孢白僵菌、腐皮镰孢和亮白曲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德辉  葛长荣  李强  
酪蝇、腐食酪螨、赤颈椰虫甲、白腹皮蠹、丝光绿蝇5种害虫是目前宣威火腿仓库中的主要害虫,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记述和分析,并提出宣威火腿仓库害虫的防治方法,为火腿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建兴  杨忠岐  任晓红  梁小明  
对红脂大小蠹越冬部位及虫态,胁迫条件下的寄主、生活习性进行模拟试验,对各地红脂大小蠹的年生活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红脂大小蠹各主要发生地,该害虫主要在油松伐桩、衰弱树和新死亡树的根部以大龄和老熟幼虫或少量成虫越冬。在山西、河北和河南、陕西的北部部分发生区,油松伐木树皮下也是红脂大小蠹的重要越冬场所之一,红脂大小蠹成虫还可以转主为害。林地火灾、割松脂作业过度和偷砍乱伐等人为不良因素干扰的林地,红脂大小蠹发生程度较重。做好林地的防火、防盗伐,合理的抚育是控制红脂大小蠹发生非常重要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