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9)
2023(7063)
2022(5923)
2021(5822)
2020(4776)
2019(10928)
2018(10625)
2017(20299)
2016(10876)
2015(12362)
2014(12023)
2013(12034)
2012(11595)
2011(10753)
2010(10868)
2009(10202)
2008(10098)
2007(8945)
2006(8149)
2005(7612)
作者
(29763)
(24792)
(24771)
(23849)
(16238)
(11737)
(11198)
(9603)
(9559)
(9023)
(8649)
(8240)
(8188)
(8119)
(8070)
(7730)
(7517)
(7182)
(7073)
(6855)
(6376)
(6042)
(5944)
(5697)
(5674)
(5605)
(5482)
(5274)
(5006)
(4927)
学科
(48234)
经济(48187)
管理(30771)
(30439)
(24148)
企业(24148)
方法(18894)
中国(17432)
数学(16842)
数学方法(16668)
(13924)
(13335)
贸易(13327)
(13149)
(11744)
(11622)
(10254)
业经(9505)
(8982)
银行(8980)
(8768)
农业(8737)
地方(8096)
及其(8027)
(7893)
金融(7893)
(7891)
(7497)
环境(7491)
政策(7229)
机构
大学(158995)
学院(157835)
(79111)
经济(77845)
研究(62779)
管理(60146)
理学(50988)
中国(50392)
理学院(50378)
管理学(49879)
管理学院(49535)
(35698)
(34789)
科学(33029)
(30958)
研究所(27901)
财经(27825)
中心(27135)
(25619)
经济学(25484)
北京(23131)
经济学院(22883)
(22648)
(22629)
(21700)
财经大学(20668)
(20589)
师范(20481)
科学院(18927)
研究中心(17728)
基金
项目(98772)
科学(80007)
研究(75814)
基金(75241)
(65123)
国家(64640)
科学基金(55109)
社会(50944)
社会科(48502)
社会科学(48495)
基金项目(37629)
教育(34097)
(33323)
自然(33146)
自然科(32405)
自然科学(32398)
资助(32073)
自然科学基金(31905)
(30039)
编号(29283)
成果(25488)
(24402)
中国(22966)
重点(22440)
(22374)
国家社会(22373)
教育部(21422)
课题(20910)
(20260)
(20200)
期刊
(88742)
经济(88742)
研究(54775)
中国(32770)
(25415)
管理(24542)
科学(21355)
(20290)
(19043)
金融(19043)
学报(18799)
教育(16027)
经济研究(15544)
大学(15306)
财经(14366)
学学(14229)
农业(14139)
(13393)
(12529)
国际(12522)
技术(12344)
业经(12098)
问题(11685)
世界(11413)
(8297)
技术经济(8201)
现代(7573)
(7440)
论坛(7440)
统计(7067)
共检索到252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曼  
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欧盟和美国自2011年底正式宣布建立《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后,双方的谈判进展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作为欧盟与美国的最主要的经贸伙伴,当然对TTIP建立后的影响也十分关注。中国同欧盟、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欧盟和美国分别为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近六年来,中国对欧、美贸易的年均增长率在10%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宋锡祥  闵亮  
《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议》谈判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双边贸易协议谈判,如果协议达成,将会给美欧带来颇丰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因此双方对该协议都抱有很大期望并为谈判设定了较高标准。但是,双方在诸多敏感问题如农产品补贴、转基因、地理标志等方面都存在分歧,这给谈判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无论该自由贸易和投资协议最终能否达成,中国都应积极关注,因为一旦达成最终的协议,将有可能动摇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雅斌  张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推动国际范围内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讨论不断走向深入。过去几十年中,环境议题在多边贸易谈判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已成为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中的新热点。当前,中国已是贸易大国,是多边和区域贸易谈判的重要参与者。尽管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环境议题谈判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本文从贸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芳  吴玮  韩晓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国际商务交往活动日益频繁,而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不同国家的谈判者具有不同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模式,这就使得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障碍日益凸显。因此,只有有效可行的沟通策略来跨越和避免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和冲突,才能促使国际商务谈判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经贸领域双赢的局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屠新泉  刘斌  
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环境产品和服务(EGS)首次作为独立的产品和服务问题子集,被纳入谈判议程。之后,WTO框架下的环境产品谈判因缺乏有效定义与成员国共识的情况下停滞不前。但由于环境产品问题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以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的合作承诺为基石,达沃斯论坛诸边谈判倡议的添薪加火,再加上"后巴厘"工作计划的激烈讨论,以APEC清单为基础的环境产品协议谈判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中国环境产品出口增速加快且潜力巨大,通过产品竞争力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在APEC的54项环境产品清单中优劣势明显。在充分了解中国环境产品发展状况与竞争力的基础之上,中国应制定灵活主动的谈判策略,提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龚强  
厂商能够通过策略性地选择不标价销售,利用其较强的谈判能力获取更多的利益。当厂商谈判能力较弱时,厂商将选择标价以最大化其利润。考虑消费者的谈判成本,厂商选择不标价时,其利润和谈判能力呈倒U型关系。当厂商谈判能力过高时,由于消费者将无利可图而放弃购买,因而厂商将选择标价的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厂商实施策略性不标价不是市场有效的,可以通过强制标价实现市场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红  赵悦乔  经建坤  
中国—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至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技术及产业合作对职业教育合作需求增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通过公共外交加强政治合作,通过经济合作助推东盟国家经济腾飞,通过强固交流纽带深化文化互信及互补共促。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依然面临挑战,需要进行政策协调,顺畅政府层面合作高效连通,打造多学科、多产业导向的跨国职教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提供优质包容的职业教育,打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品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艾米  刘天培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背后的逻辑非常清晰:国际秩序正在进化,TTIP是西方国家重新掌握全球贸易系统的手段。对于欧盟的贸易谈判者而言,签订该协定的理由非常实际:协定必须带来可观的贸易收入。但是华盛顿方面拒绝为欧洲的利益,包括金融的合作监管与获得能源等方面,做出让步。布鲁塞尔方面认为与美国的合作将与原来的设想背道而驰。近期的欧洲国会选举改变了管理欧盟的规则,对贸易谈判的公众监督将更加严格,这意味着仅仅是基于共同地缘基础的TTIP希望渺茫。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润祥  陆屹  陈华  
中美BIT谈判是中国主动参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制定、更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契机,它将为中国参与TTP、RECP等多边谈判扫除障碍,也是中国进一步推动金融开放、实现经济再平衡的举措。中美BIT谈判涉及政府审批制度、行政监管、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开放、争端解决的司法体系安排等广泛领域,直接深入到政府与市场、行政与司法等诸多体制层面的改革问题。因此如何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发展规律,前瞻性地结合中国改革的未来进程,在保障中方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寻求与美方提出的原则和诉求相互契合的利益交汇点,是中美BIT谈判中中方面临的最大挑战。研究表明,基于中美BIT谈判的视角,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面临"金融开放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连祺  
在中美贸易谈判诸多研究领域中,有关谈判分析框架和谈判权力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空白。更为严重的是,目前谈判理论的片面和狭隘易使中方陷入被动、不利的境地。针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复杂多变性和互动性,本文提出谈判权力结构是影响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重要因素,并依据三层博弈分析框架来解读中美贸易谈判的全貌,进而指出中美贸易谈判是涉及"国际—国内—决策者"三层博弈之间互动的过程,谈判结果是国际权力结构、国内获胜集合与决策者认知交互作用的产物。通过构建中美贸易谈判模型,归纳出整体权力并非谈判方的权力来源,特定议题权力才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关键因素,并且国内获胜集合和决策者认知的变化都会引起权力结构的改变,信任更可能主导谈判进程和结果。鉴于谈判权力对谈判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坚持策略、议题关联、改变对方的获胜集合等方法增强中国谈判权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有祥  
本文回顾了新一轮WTO农业谈判自2000年启动以来经历的5个阶段,总结了农业谈判的特征、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在农业谈判中采取的基本谈判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滢  
在商务谈判中达成互惠互利的“双赢协议”是商务谈判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商务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谈判进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90年代末,美国谈判专家罗杰·道森博士倡导的“强力谈判策略”遵循“互惠互利”的谈判原则,强调在争取本方最大利益的同时又善于从对方的利益考虑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与可操作性,在商务谈判开局、中局、终局三个阶段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具体应用的方法和技巧,引起了国内外商务界的极大关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占华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经济、军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谈判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谈判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政治、法律、经济形势、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谈判者自身的条件、工作努力和策略的采用。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差异在谈判者对谈判利益与优先事项的确定、谈判者的谈判行为、谈判者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谈判中巧妙利用文化差异的策略。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锡祥  
TTIP旨在建立跨大西洋彼岸的共同自由贸易区,谈判历时5年,从搁置到重启,再到搁置,进程曲折。TTIP第15回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在市场准入、监管等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但是在贸易关税减让条目、服务贸易、劳工问题、政府采购、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上始终存在分歧,最终TTIP能否取得谈判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仍需要美欧双方在这些敏感领域做出让步和妥协。在这些议题中劳工问题、政府采购、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一直是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短板。面对来自TTIP的挑战,中国应重视规则不够健全的领域,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的谈判,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