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7)
- 2023(12236)
- 2022(10931)
- 2021(10245)
- 2020(8650)
- 2019(19453)
- 2018(19532)
- 2017(37339)
- 2016(20335)
- 2015(22671)
- 2014(22304)
- 2013(21837)
- 2012(19631)
- 2011(17549)
- 2010(17385)
- 2009(16095)
- 2008(14968)
- 2007(12800)
- 2006(11202)
- 2005(9450)
- 学科
- 济(75122)
- 经济(75038)
- 管理(55446)
- 业(51557)
- 企(42768)
- 企业(42768)
- 方法(36612)
- 数学(30630)
- 数学方法(30257)
- 农(20604)
- 中国(19192)
- 财(18210)
- 学(18090)
- 业经(17346)
- 地方(15075)
- 理论(14232)
- 农业(14055)
- 贸(14011)
- 贸易(14004)
- 易(13534)
- 和(12892)
- 环境(12348)
- 制(12080)
- 务(11580)
- 财务(11516)
- 财务管理(11499)
- 技术(11320)
- 企业财务(10845)
- 银(10501)
- 教育(10481)
- 机构
- 学院(278968)
- 大学(277155)
- 管理(112273)
- 济(102462)
- 经济(100068)
- 理学(97857)
- 理学院(96767)
- 管理学(94927)
- 管理学院(94449)
- 研究(89765)
- 中国(65530)
- 科学(59141)
- 京(58673)
- 财(46903)
- 所(44501)
- 农(42472)
- 业大(41914)
- 研究所(41037)
- 中心(40775)
- 范(39190)
- 江(39166)
- 师范(38835)
- 财经(38533)
- 北京(36791)
- 经(34852)
- 农业(33339)
- 院(33270)
- 州(32604)
- 师范大学(31454)
- 技术(29848)
- 基金
- 项目(197672)
- 科学(155043)
- 研究(144411)
- 基金(142335)
- 家(123946)
- 国家(122909)
- 科学基金(105762)
- 社会(89007)
- 社会科(84193)
- 社会科学(84174)
- 省(78107)
- 基金项目(76848)
- 自然(70128)
- 自然科(68438)
- 自然科学(68425)
- 自然科学基金(67159)
- 教育(66101)
- 划(65527)
- 编号(60404)
- 资助(58301)
- 成果(47376)
- 重点(44104)
- 部(42327)
- 发(41954)
- 创(40928)
- 课题(40813)
- 科研(38300)
- 创新(38019)
- 项目编号(37284)
- 大学(36603)
共检索到390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德红
本文认为旅游消费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旅游消费研究方法论的选择;而旅游卫星账户(TSA,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的概念框架,注释了旅游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具体表现方式,在一定假设基础上,以经济影响为核心对旅游本质和旅游消费的特殊性进行了解释和扩展,提供了一个将旅游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去认识的强有力的系统研究方法;TSA体系将能是从消费经济角度探讨旅游消费问题的方法的现实选择,进而提出旅游消费研究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TSA 方法论 旅游消费 逻辑起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江秋敏
旅游学科是一个建立在时空视角下的学科,旅游行为是游客闲暇时间在非惯常环境下的休憩和游玩行为。然而,目前关于旅游时间的学术研究主要关注客观时间,旅游学术界对主观心理时间的研究较为缺乏。文章基于时间主客观性及时间属性(时距、时序、时点)构建了旅游心理时间研究框架,并在系统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提出4个基于心理时间框架下的旅游研究方向:旅游者时序知觉与时点知觉对旅游决策及旅游体验的影响、旅游心理时间与时间记忆的相互关系、跨文化差异对时间框架下旅游心理及旅游决策的影响、旅游者时间稀缺感与时间压力的影响。文章提出的旅游心理时间研究框架勾画了旅游时间研究的逻辑框架,为后续旅游心理时间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荣 张向前
ECFA框架协议的签署,为闽台旅游业合作带来发展空间。文章通过分析闽台旅游业合作基础,指出闽台旅游业合作深受福建旅游环境和台湾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闽台旅游业合作机制:认为闽台两地应搭建旅游业合作平台,建立闽台两地旅游企业联盟,福建省加强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台湾地区应正确认识ECFA,放宽旅游业合作政策,从而促进闽台旅游业在ECFA时代的深化合作。
关键词:
ECFA 福建 台湾 旅游业合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江秋敏
旅游学科是一个建立在时空视角下的学科,旅游行为是游客在闲暇时间在非惯常环境下的休憩和游玩行为。然而,目前关于旅游时间的学术研究主要关注点在客观时间方面,旅游学术界对主观心理时间的研究较为缺乏。文章基于时间主客观性及时间属性(时距、时序、时点)建立了时间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了心理时间框架下的旅游研究概念模型。最后,在系统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4个基于心理时间框架下的旅游研究方向:旅游者时序知觉与时点知觉对旅游决策及旅游体验的影响、旅游心理时间与时间记忆的相关关系、跨文化差异对时间框架下旅游心理及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以及针对时间稀缺感与时间压力等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拥军
"SNA93—TSA"是一种科学的旅游经济核算体系;我国部分省市或特定区域设立基于"SNA93—TSA"框架的区域旅游卫星账户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根据"SNA93—TSA"框架进行账户结构的本土化设计,并在重新界定旅游业及旅游产品、获取旅游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抽取剥离旅游消费,完成数据的产业经济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鹤 刘家明 龙江智 余玲 李涛
城市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研究的热潮,论文以2008—2017年间中美城市旅游相关的377篇博士论文为对象,分析在城市旅游研究领域中,中美两国的研究结构和研究内容。建立相关的"空间-主题"的城市旅游研究矩阵,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近10 a年来,中美城市旅游博士论文的发文量差异不大,而美国论文的学科构成、来源学校高于中国相关研究;在研究结构上,中美两国较为相似,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中国研究集中度较高也相对均衡;对于城市旅游6大主题的内容分析,中美两国学者研究成果各有所偏重,但也具有一定相似性。最后,通过中美对比,在研究结构、研究空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博士论文 对比研究 中国 美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益
旅游卫星账户(TSA)作为测算旅游业产业贡献的统计工具,已经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的肯定,但在具体方法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通用的模式,并且在产业分类、统计功能和操作性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我国的旅游卫星账户应用研究还处在积极探索阶段。本文认为,我国应在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国情特点,在旅游业产业范围界定、旅游业生产账户的建立和旅游卫星账户功能的拓展等方面重点加以改进。
关键词:
旅游卫星账户 旅游统计 投入产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易振龙
顺应我国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战略,走历史文化与旅游整合发展的道路,能有效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和产业辐射力。珠中江三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经营模式陈旧、区域整合不力、管理上条块分割等缺陷已经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在珠中江一体化的格局之下推进区域合作,对三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珠中江 一体化 历史文化旅游 资源整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才
本文在假设旅游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前提下 ,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 ,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 ,旅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学科 ;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 ,旅游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化度”较低的学科。旅游学学科的这些属性的确定 ,为我们解释旅游学发展现状提供了基本依据 ,能够使我们明确旅游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这对于旅游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邝金丽
旅游资源整合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文章通过郑州与开封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及其整合效应分析,提出了基于一体化的郑汴旅游资源整合思路,并在区域旅游营销创新、旅游业发展平台构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区域旅游协作等方面上提出一体化框架下的郑汴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关键词:
郑汴一体化 旅游资源 资源整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爽 黄福才 李建中
为适应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等相关理论,从旅游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特性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等方面对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范畴、特征进行界定和探讨。根据旅游公共服务的属性特征、内容构成、存在形态、受益影响范围以及需求差异,笔者对旅游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理论基础的决策依据,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旅游公共服务需求。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公共产品 公共服务 分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自康
识别消费者特征有助于乡村旅游服务提供者掌握消费者偏好,提供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本文探讨了人口特征与个体特质对乡村旅游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影响,进而识别看重这些特定价值的消费群体。研究发现:男性更注重功能价值,女性更关注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受教育程度越高,游客越注重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注重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月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者越关注社会价值。促进定向消费者更关注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预防定向消费者则更关注功能价值;独立型自我构建更注重情感价值,依存型自我构建更注重社会价值,而两者在乡村旅游的功能价值上无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丰富了乡村旅游相关文献,也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启示,为吸引更多乡村旅游地游客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人口特征 个体特质 旅游品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任以胜 陆林 韩玉刚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旅游资源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关系日益密切,树立新旅游资源观是对区域发展实践的再认识和再实践,能够为旅游资源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梳理与总结传统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研究成果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1)旅游资源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向日益多元,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完善理论"的良性互动局面。(2)新旅游资源观是指在科学技术进步、价值观念变革、旅游需求提升、人均收入提高等背景下,人们对不同来源、不同结构、不同层次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配置、重组和优化的动态过程,表现为人们的思维认知对旅游资源性状改变的一种能动响应。新旅游资源观是对传统旅游资源观的根本突破,呈现出新旅游资源价值观、新旅游资源利用观、新旅游资源发展观、新旅游资源效益观和新旅游资源空间观等特征。(3)从旅游资源价值转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旅游资源区域效益、旅游资源空间重构等方面构建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的"五维一体"的旅游资源研究内容体系,强化旅游资源的跨区域聚合、竞合与融合,揭示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相互作用机理。(4)面对新旅游资源观视角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方法引进是开展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性、动态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研究的必然趋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凌云
本文以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这两个核心概念,重新解析了旅游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讨论了旅游经济学和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旅游学的学术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