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5)
- 2023(12241)
- 2022(9969)
- 2021(9190)
- 2020(7575)
- 2019(16774)
- 2018(16506)
- 2017(32118)
- 2016(17016)
- 2015(18707)
- 2014(18023)
- 2013(17766)
- 2012(16355)
- 2011(14454)
- 2010(15183)
- 2009(14445)
- 2008(14749)
- 2007(13698)
- 2006(12378)
- 2005(11462)
- 学科
- 业(86523)
- 企(80922)
- 企业(80922)
- 济(75684)
- 经济(75588)
- 管理(72043)
- 业经(30028)
- 方法(27811)
- 财(26804)
- 农(25869)
- 技术(20930)
- 务(19973)
- 财务(19954)
- 财务管理(19935)
- 中国(19717)
- 策(19216)
- 数学(18870)
- 企业财务(18861)
- 农业(18660)
- 数学方法(18645)
- 制(17550)
- 理论(16844)
- 划(15357)
- 和(14396)
- 技术管理(13888)
- 地方(13703)
- 贸(13181)
- 贸易(13168)
- 体(13126)
- 经营(12922)
- 机构
- 学院(247057)
- 大学(239575)
- 济(109863)
- 经济(107784)
- 管理(104757)
- 理学(89248)
- 理学院(88424)
- 管理学(87475)
- 管理学院(86981)
- 研究(76645)
- 中国(62930)
- 财(54064)
- 京(49540)
- 财经(41222)
- 科学(41033)
- 江(39878)
- 经(37264)
- 所(36579)
- 农(34879)
- 中心(34703)
- 研究所(32148)
- 经济学(31928)
- 州(31257)
- 北京(31221)
- 商学(30442)
- 商学院(30173)
- 业大(30134)
- 财经大学(30056)
- 范(28621)
- 经济学院(28511)
- 基金
- 项目(151086)
- 科学(123495)
- 研究(118388)
- 基金(110946)
- 家(93042)
- 国家(92090)
- 科学基金(82914)
- 社会(78194)
- 社会科(74174)
- 社会科学(74159)
- 省(60932)
- 基金项目(57869)
- 教育(53397)
- 自然(50980)
- 自然科(49898)
- 自然科学(49888)
- 自然科学基金(49123)
- 划(48579)
- 编号(48068)
- 资助(43660)
- 成果(38922)
- 创(38295)
- 业(35535)
- 创新(34573)
- 发(33896)
- 部(33588)
- 课题(33365)
- 重点(33260)
- 制(32007)
- 国家社会(31861)
- 期刊
- 济(133737)
- 经济(133737)
- 研究(78215)
- 中国(52428)
- 管理(48300)
- 财(45883)
- 农(34074)
- 科学(29678)
- 教育(27313)
- 融(26973)
- 金融(26973)
- 学报(25802)
- 技术(24560)
- 业经(24347)
- 农业(23255)
- 大学(21802)
- 财经(21313)
- 经济研究(20852)
- 学学(20533)
- 经(18531)
- 问题(16257)
- 技术经济(15746)
- 业(14706)
- 现代(13992)
- 贸(13798)
- 商业(13172)
- 财会(12664)
- 科技(12589)
- 世界(12513)
- 经济管理(12464)
共检索到389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艳 王宏起
TRIZ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创新方法,已成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创新构思、创新协同以及创新扩散等不同阶段,揭示TRIZ理论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运用TRIZ理论促进企业创新的相关策略,可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TRIZ理论 企业创新 作用机理 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卫东
强化、提升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求积极探索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网络;构建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引导资金、科技人才、公共服务等要素向企业聚集;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关键词:
企业 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莞
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活动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面临的资金需求,政府会给予企业直接资助。然而,在实际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研发补贴低效率的现象。本文就此分析了政府补贴研发的内涵、实际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实现合理配置社会创新资金的目的。
关键词:
创新 研发 财政补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汤义成
采用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2009—2022年数据的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即显著促进了实质性绿色创新,而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国有资本参股程度提高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环保补助和政府补贴;环保补助(政府补贴)增加可以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绿色创新,且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国有资本参股对环保补助(政府补贴)促进民营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绿色创新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国有资本参股具有资源获取效应和治理改善效应,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源,也能够缓解委托代理问题,进而在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同时形成实质性创新偏向。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资本参股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偏向性在绿色发展意愿较弱、非重污染行业、环境规制强度较小地区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应在持续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重视并解决好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提高民营企业的绿色发展意愿,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质量提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杜金岷 杨贤宏 吴非
现金股利政策不仅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紧密相关,也会对包括企业创新在内的企业管理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运用2003-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减缓是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传导途径。从媒体关注度和融资约束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会对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异质化效应,结果显示:当媒体关注度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效应更为明显。分属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所实施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不同专利类型的创新产出呈现差别化的偏好,而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会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企业创新促进效应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平 胡日东
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环境规制一方面通过时期效应和强度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信息和搏弈的规则,保护产权、激励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流动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又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本身的张力、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对环境规制产生反作用,两者之间成棘轮效应。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棘轮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薇钰 李元
在创新采纳决策过程中,把握和运用复杂技术知识应对创新决策中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成为决定个体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关键。而潜在采纳者基于一定创新倾向感知到的,创新与其现有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往经历和现实需求的匹配程度,即适配性能够强化各类潜在采纳者的采纳倾向,并由此成为决定个体创新采纳行为的决定因素。以知识适配关系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促进采纳行为的全面价值提供策略、关系导向交互策略和一体化沟通策略。
关键词:
技术创新采纳 知识适配关系 促进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丽萍 徐佳慧 李创
从内外部两方面分析了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政策一方面通过资金配置、风险管控从内部支持企业获得融资、分散风险;另一方面,绿色金融政策结合绿色消费、竞争激励从外部帮助企业打开市场、树立优势。其次,从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三个阶段演进特征来看,我国整体上正在由第一阶段的被动创新跨向第二阶段的响应创新,但由于区域间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的不平衡,有些地区已经处于第二阶段,有些地区还刚刚开始第一阶段。此外,绿色金融政策在各阶段的发展也会存在重叠和反复。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唐鑛 刘华 柴静
现阶段,党和国家将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工会作为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工会对企业生产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对于企业工会如何促进企业创新,目前学界尚未有清晰和深入地解释。本文基于“嵌入—赋能”视角对4家制造型企业进行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性研究,构建出工会促进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工会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是由外部组织嵌入激活工会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外部力量和内生力量之间的高效联合,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给予“政策”、“思想”、“资源”的支持,又要立足工会自身优势与职能的发挥,对员工进行参与赋能、技术赋能与精神赋能,以此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促进企业创新。此外,技术赋能是工会助力企业创新实践的核心维度,其重要性应给予高度地重视。通过深入挖掘企业工会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不仅有助于丰富现有工会助力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推进工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国网江苏省电力企业审计部课题组
电网企业内部审计通过运用TRIZ理论,提升批判性、建设性、研究性审计思维,完善创新风险管理审计,对发挥新常态下内部审计作用,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TRIZ理论应用 风险管理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国网江苏省电力企业审计部课题组
电网企业内部审计通过运用TRIZ理论,提升批判性、建设性、研究性审计思维,完善创新风险管理审计,对发挥新常态下内部审计作用,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TRIZ理论应用 风险管理审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建军
技术创新是我们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揭示金融系统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采用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构建多项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就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根贤
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技术创新尤其是国内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发展不快。为此,本文提出应由科技部依据研发项目对社会的贡献率或可能(潜在的)外部性的大小来划分研发类别,财税政策优惠应同技术溢出的外部性建立关联,同时应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等建议。
关键词:
核心技术创新 财税政策 知识产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玺 张嘉怡
以研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是解决研发活动外溢性引发的正外部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下,我国现行研发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缺少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地位、结转期限的限制不合理等不足。我国可借鉴OECD主要国家的做法与经验,通过取消合格研发活动的技术领域限制、设置中小企业特殊优惠条款、健全管理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
税收优惠 研发投入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