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0)
- 2023(14504)
- 2022(12674)
- 2021(11990)
- 2020(10200)
- 2019(23312)
- 2018(23507)
- 2017(44121)
- 2016(24498)
- 2015(27810)
- 2014(27591)
- 2013(26782)
- 2012(24269)
- 2011(21725)
- 2010(21841)
- 2009(20288)
- 2008(19855)
- 2007(17504)
- 2006(15388)
- 2005(13490)
- 学科
- 济(87638)
- 经济(87525)
- 管理(77090)
- 业(67107)
- 企(58826)
- 企业(58826)
- 方法(39349)
- 数学(32494)
- 数学方法(32081)
- 财(25562)
- 中国(23436)
- 农(23081)
- 学(22041)
- 业经(20783)
- 制(19176)
- 地方(18886)
- 理论(18241)
- 务(16792)
- 财务(16704)
- 财务管理(16665)
- 和(16207)
- 贸(15767)
- 贸易(15760)
- 企业财务(15732)
- 易(15236)
- 银(15068)
- 银行(15018)
- 农业(14962)
- 技术(14694)
- 划(14417)
- 机构
- 大学(333006)
- 学院(332110)
- 管理(133237)
- 济(121804)
- 经济(118734)
- 理学(113362)
- 理学院(112048)
- 管理学(110070)
- 管理学院(109444)
- 研究(108843)
- 中国(82478)
- 京(74216)
- 科学(70077)
- 财(59235)
- 所(55156)
- 农(53771)
- 业大(50857)
- 研究所(50257)
- 中心(50029)
- 江(50008)
- 北京(46985)
- 财经(46126)
- 范(45028)
- 师范(44549)
- 农业(42217)
- 经(41739)
- 州(40759)
- 院(40109)
- 技术(38094)
- 师范大学(35706)
- 基金
- 项目(226795)
- 科学(176528)
- 研究(167464)
- 基金(161020)
- 家(140276)
- 国家(139063)
- 科学基金(118878)
- 社会(101699)
- 社会科(96096)
- 社会科学(96071)
- 省(89775)
- 基金项目(85753)
- 自然(77926)
- 教育(77510)
- 自然科(76051)
- 自然科学(76032)
- 划(75916)
- 自然科学基金(74614)
- 编号(70409)
- 资助(65972)
- 成果(58284)
- 重点(50485)
- 课题(48916)
- 部(48668)
- 发(47659)
- 创(47370)
- 创新(44082)
- 项目编号(43923)
- 科研(43132)
- 大学(41922)
- 期刊
- 济(138394)
- 经济(138394)
- 研究(96381)
- 中国(68662)
- 学报(54462)
- 管理(51098)
- 科学(48873)
- 农(48250)
- 财(47242)
- 教育(43784)
- 大学(40623)
- 学学(37716)
- 农业(33361)
- 技术(29932)
- 融(27379)
- 金融(27379)
- 业经(23719)
- 财经(21721)
- 图书(21220)
- 经济研究(20982)
- 业(18616)
- 经(18543)
- 问题(17406)
- 科技(16632)
- 理论(16430)
- 版(15857)
- 现代(15303)
- 实践(15209)
- 践(15209)
- 技术经济(15068)
共检索到495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斌
构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管理体系,是发挥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必要前提。面对当前亚太生产与创新网络重构的最新发展趋势,笔者结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框架下的高标准知识产权细则,尝试从开发、保护、运营三方面阐述并构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管理体系。为进一步细化该逻辑框架,笔者以东京圈为参照对象,通过搜集分析两城市群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文本并选取18个虚拟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得出京津冀与东京圈在1986—2016年各时间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通过查询2005—2013年两城市群的科技数据并分别计算区域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静态复合协同度,笔者比较发现相对于东京圈而言,京津冀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失衡隐患。据此建议增设"支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加创业创新投资与补贴、鼓励科研成果专利化产业化、提高专利保护监管强度"等必要的兼容性保障措施。本研究成果对"进一步促进京津冀知识产权管理的地区协同性,强化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化适应力"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TPP 京津冀 知识产权 协同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斌
构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管理体系,是发挥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必要前提。面对当前亚太生产与创新网络重构的最新发展趋势,笔者结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框架下的高标准知识产权细则,尝试从开发、保护、运营三方面阐述并构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管理体系。为进一步细化该逻辑框架,笔者以东京圈为参照对象,通过搜集分析两城市群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文本并选取18个虚拟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得出京津冀与东京圈在1986—2016年各时间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通过查询200
关键词:
TPP 京津冀 知识产权 协同管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车卉淳 张旭凤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对河北省供应北京市场的蔬菜供应链体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冀菜进京"的供应链体系优化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大力发展与北京的"农超对接"、"农校对接"以及"农企对接";积极引入"订单农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平台的作用,促进产销信息有效对接;推进河北省蔬菜的供给侧改革,满足北京市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等。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冀菜进京” 供应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焱 刘利东
抛开行政因素,单纯从市场经济的视角来看,滨海新区可以被放在不同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去考量,这些空间依次为天津市、京津冀、环渤海、中国北部、东北亚乃至全球范围。实际上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滨海新区可以被看作是在不同空间尺度内发挥作用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的视角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临海工业带建设在京津冀区域中实现以天津滨海新区为引擎的区域一体化的途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韦文英 孙莉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治理面临战略定位与治理模式选择、协同发展与地方利益博弈、治理分权与协同分权、区域协同发展与治理主体多元化、多中心与政府治理能力匹配、城市功能转换与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六大关键性问题。在剖析关键性问题的基础上,本文预判北京治理趋势,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北京治理模式、调整部分政府机构职能等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田娟 韩曾丽 赵蕾霞
基于京津冀产业协同视角,设计融合三地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四位一体”的绿色全渠道模式,构建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MMILP)模型和测算成本的目标函数,优化京津冀制造产业资源配置,提升全渠道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成本的关系。根据绿色全渠道的运行机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提升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的整体治理,二是强化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三是加强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主体关系的协调。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绿色渠道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田娟 韩曾丽 赵蕾霞
基于京津冀产业协同视角,设计融合三地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四位一体”的绿色全渠道模式,构建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MMILP)模型和测算成本的目标函数,优化京津冀制造产业资源配置,提升全渠道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成本的关系。根据绿色全渠道的运行机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提升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的整体治理,二是强化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三是加强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主体关系的协调。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绿色渠道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魏蕊 王丽 封勇丽 樊振佳
[目的/意义]在高校机构知识库(IR)快速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京津冀高校IR协同建设模式。[方法/过程]首先回顾我国IR联盟的总体建设现状,然后从组织模式、系统平台、内容模式、服务模式、配套机制等方面分析典型IR联盟的建设模式,最后在调查京津冀三地高校IR建设现状与难点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建设策略。[结果/结论]京津冀高校IR协同建设应加速高校IR普及建设、纳入高校IR联盟体系和借鉴IR联盟成功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概念甫一提出,就在国内政、学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年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扩大趋势。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晗 舒丹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尽管产业协同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京津冀三地产业相似度依然较高,特别是津冀的优势产业仍高度趋同,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未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仍存较大提升空间。河北作为主要的产业承接地,其承接能力关系到京津冀区域产业的布局以及协同的发展成效。本文利用多指标面板数据就影响产业承接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承接地各城市间产业承接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其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资源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状况等是影响产业承接能力的关键因素。据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区域内产业承接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保江
李惠茹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以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特别是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河北大学李惠茹教授等撰写的著作《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研究》对此作了系统深入研究。该书强调以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关联性为基点,从区域一体化重构视角,以新区域主义论、协同论等理论为基础搭建分析框架,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作为研究范式,以如何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为研究主题,跟踪分析李惠茹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道玲 任可 秦强
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协同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对比,研究发现,政府意愿、市场需求、民众意愿、基础保障4个因素均深度影响城市群的产业协同效果。对于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协同而言,政府意愿尤其是中央政府意愿强,民众意愿高,但市场需求尚需进一步激发,基础保障存在差异,配套措施有待完善。作为国内发展较早的两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中地方政府意愿较强,市场需求大,民众意愿高,基础保障到位;珠三角城市群的政府意愿正在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大,民众意愿高,基础保障完善。基于三大城市群产业协同驱动因素比较,城市群产业协同驱动有3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推动、以市场为主导的主体互动、多重力量下的网络协同。建议京津冀持续发挥政府优势,发挥关键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强化民生保障设施建设,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产业协同模式 驱动因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继红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财力在地区之间的横向转移,能够均衡地区之间财政能力,提高公共物品外部性的内在化水平。京津冀三地GDP、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泰尔指数虽逐年减小,但仍体现出地区差,目前在京津冀三地构建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仍面临各地政府合作不足、各级政府事权不明确、财政基础数据不充分等问题。应借鉴国外经验,总结对口支援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探索符合京津冀实际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横向转移支付 京津冀协同发展 泰尔指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林
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三地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进行规划,从而构建全新的商贸物流业协同发展体系。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区位优势特点和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商贸物流业协同发展新体系的构建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李星坛
新形势下,推动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7年多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已迈出坚实步伐,打造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要求京津冀三地进一步释放协同创新合力。下一阶段,建议以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为主线,着力发挥三地比较优势,更好发挥北京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津冀两地承接配套能力;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建立完善一体化的市场体系、资源共享机制和激励机制,协同夯实人才基础,共同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协同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