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7)
- 2023(2798)
- 2022(2565)
- 2021(2428)
- 2020(1897)
- 2019(4327)
- 2018(4222)
- 2017(8397)
- 2016(4429)
- 2015(4808)
- 2014(4734)
- 2013(4479)
- 2012(4232)
- 2011(4038)
- 2010(4339)
- 2009(3650)
- 2008(3431)
- 2007(3147)
- 2006(2715)
- 2005(2465)
- 学科
- 济(20431)
- 经济(20418)
- 业(10039)
- 管理(9635)
- 企(7122)
- 企业(7122)
- 农(6673)
- 地方(6636)
- 方法(4816)
- 农业(4645)
- 中国(4581)
- 数学(4216)
- 数学方法(4163)
- 关系(4116)
- 贸(4044)
- 贸易(4039)
- 易(3848)
- 制(3819)
- 业经(3789)
- 体(3737)
- 地方经济(3715)
- 学(3424)
- 财(3191)
- 教育(3157)
- 论(3026)
- 融(3011)
- 金融(3010)
- 博弈(2969)
- 博弈论(2969)
- 政治(2624)
- 机构
- 学院(60093)
- 大学(58828)
- 济(25084)
- 经济(24581)
- 研究(22874)
- 管理(20667)
- 理学(17817)
- 理学院(17557)
- 管理学(17230)
- 管理学院(17113)
- 中国(16050)
- 科学(13364)
- 京(12078)
- 所(11753)
- 农(11219)
- 研究所(10690)
- 中心(10195)
- 财(9982)
- 江(9085)
- 范(9014)
- 师范(8945)
- 业大(8655)
- 农业(8552)
- 院(8207)
- 财经(7992)
- 州(7661)
- 经济学(7532)
- 北京(7505)
- 经(7159)
- 师范大学(7156)
- 基金
- 项目(40378)
- 科学(31233)
- 研究(31167)
- 基金(28258)
- 家(24819)
- 国家(24609)
- 科学基金(20185)
- 社会(19409)
- 社会科(18234)
- 社会科学(18229)
- 省(15826)
- 基金项目(15112)
- 教育(14837)
- 划(13592)
- 编号(13369)
- 自然(12379)
- 自然科(12069)
- 自然科学(12065)
- 自然科学基金(11855)
- 成果(11279)
- 资助(11157)
- 发(9669)
- 课题(9550)
- 重点(9357)
- 部(9118)
- 性(8511)
- 年(8429)
- 创(8337)
- 发展(7878)
- 教育部(7863)
共检索到92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金强
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地区政策的一次重要调整,与此相对,东盟牵头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则是出于制衡美国主导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战略考量。从地缘政治与经济角度出发,中国利用一个多边的平台反对美国力推的TPP符合中国的利益需求。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围绕TPP与RCEP两种合作机制,中、美和东盟等在亚太地区合作主导权问题上的争夺将会越来越激烈。
关键词:
TPP RCEP 重返亚太 东亚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2020年是APEC组织成立30周年,也是茂物目标收官之年。APEC在推动亚太区域合作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近年来随着美国亚太战略及对华政策的调整,APEC组织的功能出现弱化趋势。尽管APEC组织2020年11月发布了《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但在中美博弈加剧的情况下,亚太区域合作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美、日与东盟等多方力量的结构性限制。为此,中国应该调整以本国为主的亚太政策,奉行融入战略和共治战略,以积极参与提升话语权与发挥影响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旭 董秀成 董立
文章通过分析亚太地区油权均势特征和油气地缘格局,权衡大国之间的抗衡与制约态势,全方位分析了博弈矛盾基内的中、日、美核心博弈以及与之相关的多极博弈态势。根据均势原则认为亚太地区地缘格局会在较长时期出现大国互相制约,小国在平衡中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平静时期。而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多层次地缘政治封锁,中国应该"避风就势,联合抗衡",保障油气安全及供应多元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宋士云 杨伟
论亚太地区的货币合作宋士云,杨伟1995年以来日元对美元比值出人意料地上升,4月19日已突破了80大关,由于日元过度升值,引起了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大动荡,将波及亚太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的推行,为APEC提出新的议题。1.加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协调的必要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蔡小芳
中美作为亚太最大的加工生产国和消费中心主导着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本文在介绍亚太生产链发展及TPP与RCEP两大亚太合作机制基础上,基于生产链视角,利用拓展的GTAP比较静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比较了TPP和RCEP协议。结果显示,无论是加入TPP或是加入RCEP均有助于提高区内成员国当期贸易进出口总额、当期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福利水平。然而,单独加入TPP或RCEP对各成员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机会成本;TPP与RCEP协议在推动自贸区内加工产业由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也会促进这些国家与中国中间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品内分工 TPP RCEP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蔡小芳
中美作为亚太最大的加工生产国和消费中心主导着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本文在介绍亚太生产链发展及TPP与RCEP两大亚太合作机制基础上,基于生产链视角,利用拓展的GTAP比较静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比较了TPP和RCEP协议。结果显示,无论是加入TPP或是加入RCEP均有助于提高区内成员国当期贸易进出口总额、当期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福利水平。然而,单独加入TPP或RCEP对各成员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机会成本;TPP与RCEP协议在推动自贸区内加工产业由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也会促进这些国家与中国中间投入品贸易的增长;我国在持续提升本国比较优势及在全球生产链中位次的同时,不断整合周边国家产业,逐渐从"两极互补"转向"承上启下"。全球产业链向广度与深度的不断延伸符合我国利益。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品内分工 TPP RCEP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立平
近年来,亚太地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迅速发展,虽然1997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经过调整仍有希望重新恢复其经济活力。同时,亚太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正在不断增加。这种经济上相互依存性的增长使各国之间安全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西雅图会议之后的亚太地区合作“学术研讨会综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关系室和世界政治室联合主办的学术研讨会-《西雅图会议之后的亚太地区合作》,于1993年12月24日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举行。这次研讨会的参加者除上述两室全体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松川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亚太地区主要有两大影响:一是世界政治经济权力中心加快向亚太转移,力量更趋均衡的美中日之间的合作在加强,逐步成为亚太经济复苏和政治稳定的基础;二是合作、协调成为金融危机期间亚太区域的主旋律,"10+3"的合作在深化,同时APEC框架内的合作也再次引起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重新思考APEC和"10+3"的战略定位,促进二者间的互动,特别是中国将在其中采取何种对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范存祺 莫敏
以东盟为轴心、“10+1”自由贸易协定为辐条的“东盟+”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是当前亚太地区重叠式自由贸易区的显著特征,然而重叠式自由贸易区安排会造成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碎片化和复杂化的困局。RCEP作为亚太地区进阶的巨型自由贸易协定,在顶层设计上可以有效覆盖多个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安排,通过制度融合与规则对接、政治互信与文明互鉴、经济重塑与话语权提升等三大路径,可有效降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碎片化和复杂化风险,推动亚太地区重叠式自由贸易区整合和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应该从近期、中期、远期入手,深度参与RCEP等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成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亚太地区重叠式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增长动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炜光
“九七”后香港在亚太地区的贸易角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黄炜光一、香港与中国大陆贸易现况1978年以前,中国大陆与香港两地的贸易规模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推行,两地的经贸往来得到蓬勃发展。自从1979年起,香港产品出口到中国大陆的年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个区域性广、成员国间差别大、合作潜力深的非排他性的经济合作体,韩国是其贸易、投资议长国。韩国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基本战略是重振经济提高国际地位、坚持中间立场、积极谋求多边经济合作、调整同美日的关系、实现朝鲜半岛统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士云 杨伟
试论亚太地区货币合作及中国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宋士云,杨伟APEC在1994年茂物会议上达成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协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的升级,1995年11月将在日本大贩举行APEC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和第三届非正式首脑会议。1995年上半年,日元对美元比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乐育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和参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那么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是什么?本文从下述五个方面论述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 一、从东亚与北美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看亚太地区经济合作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的地域范围包括太平洋沿岸的亚洲、大洋洲和美洲国家和地区(广义的亚太地区),合作的中心区域是亚洲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狭义的亚太地区),合作的双方主要是东亚和北美的国家和地区。虽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